登堂入室 第143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谁敢砸我的饭碗,    ”宋积云冷笑道,“我就敢要他的命!”

  周正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有穿着绿色武官服饰的高挑男子带着几个衙役之类的人走了过来。

  宋积云定睛一看,居然是那天在八仙庵里遇到的邓大人。

  这是遇到巡检司的人了。

  他们的船离码头,都需要巡检司的盖章才能通行。

  她正犹豫着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那邓大人一转头,和她的目光碰了个正着。

  这就不能不去寒暄几句了。

  宋积云上前,给邓大人行了个礼。

  邓大人显然看到宋积云也很诧异,但他表现得比她还要有礼,不仅还了礼,还回避地垂下了眼睑,得知宋积云的船要离开码头,他叮嘱跟在身边的人:“以后宋老板的货离岸,你们都关照几分。”

  他身后的几个纷纷恭敬地应诺。

  宋家窑厂之前和巡检司的关系一直都很好,但因为宁王走私案,巡检司的人上上下下都换了个遍,他们需要重新走关系,汪大海跑了好几趟,客也请了,饭也吃了,礼也送了,但进展不太大。

  宋积云正为此犯愁,没想到就这样轻轻松松地解决了。

  她大喜,真诚地向邓大人道谢。

  邓大人挥了挥手,带着人走了。

  宋积云忙让人去叫了汪大海过来,让他去拜访邓大人,还悄声对他道:“比从前送给巡检司巡检的礼重三成。”

  人敬她一尺,她敬人一丈。

  汪大海喜不自禁地去了巡检司。

  *

  元允中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摆棋谱。

  他把手中黑色的云子丢在了蒲草编织的棋罐里,忍不住嘴角高翘。

  没想到她还真的想出了办法。

  他吩嘱邵青:“把我的名帖给张邓晨。”

  邵青笑着应“好”,还有些担心宋积云的计划:“等到淮王府的年节礼送到京城,再送到万贵妃手里,怕是黄花菜都凉了。您看,要不要跟宫里打声招呼?”

  “不用!”这次反对的是元允中,他道,“淮王最近想改立世子,淮王妃拼了命要保住自己儿子的地位,她一定会想尽办法得到万贵妃的支持。宋小姐的瓷器好比那瞌睡遇到枕头,是最好的时机。”

  只是不知道她是误打误撞,还是听到了什么消息。

  如果是前者,那她的运气也够好的了。

  元允中问起另一件事,他沉吟:“她说,她要把瓷器卖到苏州去?”

  邵青笑眯眯地点头,道:“要跟家里的管事说一声吗?”

  苏州可是公子的祖藉。

  元允中想了想,正要开口,宋积云来了。

  她给元允中带了一对尺高的四瓣花觚。

  通体雪白,云雾般缭绕着深深浅浅的蓝,如一滴靓蓝色的颜料落入了水中,一丝丝、一缕缕地在水中洇染开来,极其淡雅明净。

  元允中自诩见多识广,也一下子被这样一对花觚给镇住了。

  他惊艳地抚着光洁细腻如玉石般带着些许凉意的瓶身,愣道:“这,是你新烧出来的青花?”

  听到和见到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感受。

  宋积云就知道没谁会不喜欢它。

  当初她在一场私人拍卖会上见到这样一对花觚的时候,也被惊艳到了,花了八位数把它拍了下来。

  “送给伱的!”她大方地笑道,“过几天正好用来插梅花。”

  元允中深深地望着宋积云。

  这算不算是艺高人胆大。

  这样一对能做罕世之珍的花觚,她就这样送给了他插花?

第204章

  宋积云当然知道它很珍贵。可在她看来,历史如长河,趟在长河中的人,再好的东西,也不过暂时拥有,而拥有的时候,只要好好珍惜就已足够。

  见元允中喜欢, 她就觉得很值得了。

  她笑盈盈地拿起他放在一旁的棋谱,看了一眼。

  是《忘忧清乐集》。

  前世,她妈为了巴结她爷爷,逼着她学过围棋。

  她虽然不喜欢,但花了时间去学,她就会把它学好。

  教她围棋的教练很喜欢她的性格,曾经送过这本书给她。

  元允中见她仿佛认识,微微挑了挑眉, 道:“手谈一局?”

  “下次吧!”宋积云婉言拒绝了,“我这次是来向你辞行的。”

  元允中讶然,随后微微皱了皱眉,道:“你要亲自去南京?”

  他原以为她会派郑全或者周正去。

  宋积云笑着点头,道:“景德镇是万公公的地盘,我既然已经和他撕破了脸,他肯定不会轻易放过我,我不想被他卡着脖子,那就只能跳出景德镇想其他的出路。

  “南京是江南最繁华的州府之一,若是能在那里打开局面,宋家窑厂不仅能摆脱万公公的辖制,而且能让宋家窑厂的声誉更上一层楼, 于窑厂百利而无一害。

  “南京势在必行!”

  元允中道:“行船走马三分险, 你不一定要亲自去。”

  宋积云拨弄着棋罐里的白色云子,笑道:“我是窑厂的东家, 任何决定都有可能关乎窑厂的生死,我如果不亲自去趟南京, 怎么可能了解南京?又怎么可能知道江南的人都喜欢些什么瓷器呢?”

  她知道元允中这是在担心她, 她很是感激,笑道:“不过,等南京那边的事理顺了,我肯定不会经常去了。一辈子不出门,是个大福人。如果能不出门,谁愿意四处奔波啊!”

  这个时代可没有飞机、汽车,出门不是坐骡车或者是牛车,就是走路,住宿条件更是一言难尽。从前她还想着夏天去庐山消消暑,可自从跟着她父亲去了趟婺源进松材之后,她就再也不想出门了。

  不过,她这次除了来向元允中辞行,还有事相求:“我会留了戴四时和香草,其他的人都跟着我一道去南京,我母亲久居内院,两个妹妹还小,家里的事恐怕要拜托伱费心了。”

  她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元允中最值得托付。

  元允中颇为意外,但他想想, 他要是撒手不管, 宋家这孤儿寡母的, 还真让人放心不下。

  但他还是觉得宋积云不应该千里迢迢跑去南京。

  可宋积云坚持要去,他想了想,道:“那就让邵青陪你跑一趟!”

  邵青在旁边听着惊呆了。

  没等宋积云开口说话,他睁大着眼睛:“公子,您让我陪着宋小姐去南京,那您怎么办?我上次一错眼,您就不见了……”

  元允中听着脸一沉,打断了他的话:“我又没准备去哪里,怎么就离不了你似的。”

  邵青看了宋积云一眼。

  觉得元允中应该是在她面前要面子,不愿意让她知道他迷路了。

  他自然不会去拆元允中的台,只得将没有说完的话咽了下去,道:“不行,出门的时候老太爷叮嘱过我,让跟着您,您去哪里,我就去哪里。要是我把您给跟丢了,不用老太爷出手,我爹就会打死我!”

  元允中听了脸色瞬间就黑了。

  宋积云看了忙道:“元公子,不用了,我已经安排好了。”

  元允中是个路痴,邵青应该是他家里人安排贴身照顾他的。

  邵青要是不在元允中的身边,她也会担心元允中迷路。

  宋积云略一思忖,把自己的底牌告诉了元允中:“你记不记得我爹生前在南京那边的总铺有个掌柜的?我爹去世之后,他就在南边定居下来了。前些日子他派了人过来看我,还告诉我,他一个堂侄在南京开牙行,为人很是诚信守诺,让我有什么事,可以找他。

  “我前些日子就让郑全联系上了他,他已经帮我把南京的事宜都安排好了。我到了南京。他还会去码头接我。

  “我手里还有张淮王爷的名帖,有什么事,还可以借借他们府上的声威。

  “不会有什么事的!”

  元允中却被宋积云带偏了,他想到了他们第一次见面,宋积云干的那些事。

  他不由问:“是那个帮你把你爹在苏杭一带的铺子盘出去的那掌柜?”

  宋积云也想到了当时的情景。

  她抿了嘴笑,道:“正是!”

  元允中不再说什么,问她什么时候动身。

  “明天一早就走!”宋积云把她今天特意送了个梅瓶给万公公看的事告诉了他,并笑道,“我怕他连夜追杀我。”

  元允中已经听说万晓泉被她气得嘴歪脸斜话都说不清楚了,梁县略有些名气的大夫如今都被叫去了万府的事。

  他忍不住笑了起来,道:“他不敢!”

  宋积云看着,在心里“哇”了一声。

  不再冷着脸的元允中,特别的英俊,笑意在他大大的杏仁眼里荡漾,如春日倒映着阳光的湖面,波光粼粼。

  “你应该多笑笑!”宋积云道,直接把他那句“他不敢”忽视了。

  当然,就算她不忽视,估计也只会把它当成一句安慰她的话。

  元允中听了,微愣,转过脸去。

  很不自在的样子。

  可能不习惯有人这样直白吧?

  宋积云猜测,微微地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移话题,寒暄了几句,就起身告辞了。

  郑全几个都在她屋里等着她。

  他们带着瓷器去南京,要走水路。先从景德镇码头坐船到湖口,再从湖口入长江,途经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才能到南京,行程千余里,若是顺风顺水,也要走半个月,等到他们从南京回来,估计都要开春了。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