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149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邵青指了小楼后被竹林遮挡的黑漆角门:“出了夹巷,就是周正他们住的院子。出了院子的侧门,一射之地就是国子监。国子监旁边就是孔庙。步行到下关有点远的,可我们这边有条路专通下关码头,出行非常的便利。坐马车过去,两刻钟即到。若是去南京最繁华的秦淮河,那就更近了, 只要一刻钟。去应天府办事, 也只要两刻钟。”

  他们来卖瓷器, 少不了要和这些地方打交道。

  宋积云靠在二楼的窗棂前, 沉吟道:“你可知道南京城最大的银楼是哪家?在哪里?”

  她要把她的瓷器当珠宝卖。

  *

  远在江西的景德镇,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年味渐浓。

  宋家在孝期, 本应该一切从简,可钱氏却不想委屈了元允中。

  她不仅让郑嬷嬷亲自盯着厨房,灌了香肠,熏了熏肉,还专门借了严老爷家从苏州请来的厨子做了八宝鸭、炸了肉圆、摊了蛋饺,打了桂花年糕,订了油面筋、油豆腐,泡了冬笋,采了荠菜,为他准备了一桌子正宗的苏州菜做年夜饭。

  而窑厂里的事交给了罗子兴,外面的事托付了严老爷,可宋氏家族的事也不少。族学的子弟要放假,明年族学的费用要怎么拨?祭田的收入各家都要怎么分派?族里的孤寡幼童怎么补贴?祭祀各家要出多少钱……林林总总,宋积云不在,钱氏挺着个大肚子,不方便参加,都是元允中代替她去的。

  特别是江县令来参观族学时,不仅是元允中陪的, 他还通过江县令为宋家族学争取到了每隔三年就可以选拔三个学生去苏州鹤山书院学习的机会。

  宋家族学一下子成了梁县人人羡慕的私塾。

  宋家的族老们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亲自来了宋家, 当着钱氏好话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外倒,直夸宋积云找了个好女婿,娘家也跟着沾了光云云。

  钱氏瞧着元允中平日对人很冷淡,没想到宋积云不在家了,他却事事都周全,还有这等本事,自然是越看他越喜欢。

  宋积玉和宋积雪受钱氏的影响,也对这个姐夫敬重有加,不仅打了络子送给元允中,还亲手做了红灯笼,剪的各式各样的窗花,让六子带去荫余堂。

  六子得了这差事,咦咦呀呀地叫了一群小厮,挂灯笼,贴窗花,爬上爬下的,好不热闹。

  元允中嫌弃院子里太聒噪,干脆关了书房的窗棂,任由他们在外面沸反盈天。

  郑全见了,就抱了一大堆白色的蜡笺纸请他写春联——宋又良是今年去世的,按风俗,宋家过年的春联得帖白纸。

  谁知推开书房的门一看,元允中正在把玩宋积云送给他的那几个矾红雪景六角盒。

  宝塔状、石碑状、拱门状……酒盅大小的瓷器,被他摆弄成了各种模样。

  郑全有点懵。

  元允中抬头,乌黑的眸子定定地望着他:“有事?”

  莫名的,郑全感受到种他被打扰的不悦。

  “没事,没事。”郑全忙道,“就是外面卖的都是红色的春联,想请您帮着写几幅春联。”

  元允中点头,示意郑全把纸放到大书案上。

  郑全一转身,却看到挂在屏风上的水域舆图。

  那小红圈圈已经划到了南京城,旁边还画了几朵小梅花,有的填了色,有的没填色,像是那九九消寒图似的。

  他不由数了数那填过色的梅花花瓣,一共十四个。

  “大小姐已经到南京快半个月了吗?”他把那些蜡笺纸摆放好,感慨道,“也不知道大小姐现在怎么样了?”

  元允中抿了抿嘴角,目光顺着郑全落在了屏风上那红色的梅花花瓣上。

  在路上的时候还有消息传回来,到了南京城,反而没了消息。

  他顿时觉得有些心烦意乱。

  吩咐郑全道:“你去把台阶上那盆山茶花换个方向。”

  是要让花晒晒太阳吗?

  可外面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雪的样子。

  郑全挠了挠头,想到自己是代替邵青来照顾元允中,邵青平时对元允中言听计从,他自然也应该像邵青一样,不能为这点小事违背他的意愿。

  他去给那山茶花换了个方向。

  郑全这才发现这山茶花的花盆是四方形的紫砂盆,有的面题着字,有的面画着花。

  有没有给花换方向,一目了然,不会混淆。

  这念头从他脑海里一闪而过,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他这段时间在荫余堂当差,荫余堂大部分小厮都是后来买回来的,邵青的规矩却教得很好,从没见过有谁违背过元允中吩咐的。

  他想的有点多。

  郑全拍了拍手,回了书屋。

  元允中让他帮着裁纸:“准备写多少幅春联就裁多少幅?准备帖在哪里就裁多大?”

  大门和二门春联的大小肯定是不一样的。

  郑全平时还真没有注意的。

  他道:“我去看看马上就来!”

  元允中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有个身材瘦小,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的小厮轻手轻脚走了进来,恭敬地给他行了礼,低眉顺目地道:“公子有什么吩咐?”

  “邵青还没有消息吗?”他问。

  小厮道:“还没有。”

  元允中冷笑:“这是猴子归山,玩得不知道东南西北了!”

  小厮不敢吭声。

  元允中道:“去,跟你们千户说一声,扣了邵青的津贴。”

  “不至于吧?!”小厮震惊地抬头,看着颇为稚气的脸上有双老练的眼睛。

  他忍不住为邵青求情:“大人,您可能不知道,我们锦衣卫没多少俸禄,平时过日子全靠津贴。而且半年才发一次。”

  元允中这一说不打紧,邵青半年的津贴没有了。

  那邵青就不是勒紧裤带子过日子了,而是勒紧脖子过日子了。

  他想让元允中改变主意,继续道:“南京远在千里之外,就是宫里问话,也有一个月的宽限。邵青不过十四天没有回信,罪不至此吧?”

  元允中瞥了小厮一眼。

  小厮立刻闭嘴,低头,喃喃应“是”,退了下去。

  元允中的心情却越发的烦躁了。

第213章

  元允中在书房里来来回回地走着。

  什么叫只不过十四天没有回音?

  什么叫罪不至此?

  他是要罚邵青津贴吗?

  就邵青那点俸禄,他哪个月不给他补贴一大笔银子!

  他是烦邵青没有及时把宋积云的消息传回来。

  元允中停下脚步,目光重新落在了那几朵梅花上。

  不知道宋积云现在在干什么?

  一路能够预见的事,他都安排好了,就是南京住的宅子,也是精挑细选的。

  她应该不会有事才对。

  但世事无绝对。

  万一她要是真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了呢?

  他只是这么一想,已如坐针毡, 如芒在背。

  元允中不禁用指尖轻轻地碰了碰用赭石染的红色花瓣。

  他当初就应该拦着她,不让她去南京!

  等等,他为什么如此紧张她,知她去南京,还为她准备好了一切。

  难道……他喜欢上了宋积云不成?!

  元允中全身僵直,脑子里一片空白, 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

  不可能!!

  他对自己说。

  可宋积云灿烂的笑容, 嗔怒时的娇俏,愤怒时的艳丽,都像铭刻在他的心底,一一浮现在他的脑海。

  元允中静静地立在屏风前。

  *

  等郑全量好各处的尺寸,兴冲冲跑进书房时,却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元允中已经裁了好几张一尺见方白色蜡笺纸,正站在大书案前低头挥笔洒墨,写着“福”字。

  不是说让他裁纸吗?

  郑全不明就理。

  他走近去一看。

  元允中写的是汉隶。

  字体方中带圆,姿态各异却又浑厚坚挺,雄放洒脱,极其漂亮。

  他不由干巴巴地赞道:“公子这字写得可真好啊!”

  元允中抬睑看了他一眼。

  仿佛在说:写得好不是应该的吗?

  郑全讪讪然笑。

  元允中指了指旁边堆着的白色蜡笺纸。

  郑全忙跑了过去,开始哼哧哼哧地裁着纸。

  大门得五尺,垂花门三尺;内宅的院子门三尺, 后花园水榭四尺……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