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237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看热闹的人群则一股脑地拥向了宋家的馒头窑前,问着还有那陶牌发没有,有的则问宋积云烧出来的那堆“玉瓷”碗卖不卖,还有的问他们的铺子荫余堂有没有这样的碗卖,甚至有人问他们玉瓷是不是真的被宋家淘汰了。

  七嘴八舌的,很是热闹。

  宁王什么时候走的众人都没有注意。

  宋积云哪里还顾得上他。

  她和三司的官员办妥了结案的事宜,就急匆匆地去找了元允中。

  而元允中呢,远远地看见宋积云再现在视野里,就三言两语地打发了副都察御史迎上前去。

  “怎么样?手续都办好了。”他温声道,飞快地捏了捏她的手,道,“这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你赶紧回去好好歇一歇。我明天一早再过去看你。”

  宋积云见三司的几位主要官员都还没有离开,道:“你是晚上有应酬吗?”

  “嗯!”元允中就是没有应酬他也不会就这样和宋积云一起走,宋积云毕竟还没有嫁给他,他怕和宋积云走得太近,影响了宋积云的名声,“都察院的那位副都察御史是我二堂哥的同科,刑部那位主审官则是我大堂兄的同科,既然遇见了,就请他们吃个饭。”

  本朝做官很讲究同乡、同年、同窗的情谊。

  宋积云点头。

  元允中道:“就在京华楼随便吃吃,不会很晚。”

  他原想晚上去看看她,但又怕他去了吵着宋积云休息,话到嘴边,他又咽下。

  两人又依依不舍地说了几句话,元允中目送宋积云上了马车,这才转了回去。

  宋积云的确有点累。

  主要是没有休息好。

  三司给她安排的住处虽说整洁干净,可到底不如自家的雕花大床,何况她一直提防着宁王和宋桃动手脚。

  她回到家里梳洗一番,草草地用过晚膳,倒头就睡了。

  不知道元允中的马车慢悠悠地停在了她家大门口,元允中撩开马车帘子,望着只有零零星星几盏檐下灯笼还亮着豆大灯光的宅子,半晌放下帘子,回了江米巷。

  *

  四夷馆,被皇上安排暂时住在这里的宁王气得连砸了好几个尺高的花瓶,心里的气才顺了一点。

  书房里服侍的太监忙将热帕子递到他的手边,他接过来擦了擦手,道:“宋氏呢?回来了没有?”

  旁边的幕僚道:“回来了,正跪在外面想求见您一面呢!”

  “不见!”宁王道着,把手里的帕子狠狠地丢在了地上。

  小太监立马蹑手蹑脚地捡起帕子。

  “她不是和那个宋积云是堂姐妹吗?怎么差这么远。”宁王阴沉着面孔道,“釉料被人换了都不知道。她不是说她烧瓷的手艺很好吗?不会是在诓我吧?”

  “她应该不敢吧!”幕僚不动声色地道,“釉料的事,我已经派人去查去了,很快就应该有回音了。”

  宁王一听,抬头死死地盯住了他,就像凶兽盯着自己的食物一样,道:“你不是向我保证,你的计策一定会成功的吗?”

  幕僚额头上立刻就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他朝着宁王弯腰拱手:“这件事是小的大意了。只是去防备有人或许会动我们烧窑的柴火,或者是会收买我们的把桩师傅,或者是将匣钵放入窑里的时候位置不对,没想到那元允中居然会从釉料的原料下手,将我们给宋氏准备的草木灰换成了牛骨灰。”

  他的话音还没有说完,宁王已不耐烦地打断了他:“说什么‘没想到’,我看就是没本事,就是借口!”

  他说着,突然停了下来,隔着帘子望着跪在台阶上的宋桃,冷冷地一笑,然后幽幽地道:“你说,我要是向皇上求娶宋积云做我的侧妃……”

  幕僚大惊失色,道:“王爷,只怕不妥。皇上之前答应过元允中,给他和那宋氏赐婚。朝中很多人都知道。皇上金口玉言,不太可能失信元允中。”

  宁王摆了摆手。

  幕僚不敢再继续说下去。

  宁王在屋子里踱起了步子,还自言自语地盘算道:“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元允中请皇上给他和宋氏赐婚,所以我才要请皇上做主,把那个宋氏纳做侧妃……这样一来,以后景德镇的瓷器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元家说不定乐见其成……这着棋要是下得好,未必就没办法得手……元允中知道了肯定得吐血……除非他敢抗旨……何况这圣旨是‘旨’,这懿旨也未必就不是‘旨’……”

  他说话从来不避忌谁。

  宋桃听了个一清二楚。

  她之前没有接触过宁王不知道宁王的性子,可这段时间她得宁王庇护,跟着宁王身边的宫女一起,知道每当宁王这样的时候,就是他脾气上来了,犯了倔劲儿,谁也不敢去拉他。

  她胸口像被扎了一把刀似的,一抽一抽的疼。

  怎么会这样?

  为什么是宋积云?

  前世,洪熙一开始也和宋积云不对付。可后来,他变成了宋积云身边的一条哈巴狗,宋积云不成亲,他也不成亲。宋积云没钱,他就出钱,宋积云没权,他就结交贵人。这一世,洪熙没有机会了解宋积云,可他还是凑到了宋积云的身边,和宋积云合伙做生意,听她的指使,帮她管京城的铺子,连前世都不如。

  如今宁王也起了要纳她做侧妃的心思。

  他会不会和前世的洪熙一样,慢慢地也对宋积云情根深种?

  宋积云有哪里好?

  为什么宁王也会入了她的彀。

  宋桃不服,不甘。

  “王爷!”她嘶声道,“民女有话要说。”

  她怕宁王不理她,还道:“是关于宋积云的。”

  (本章完)

第350章

  “哦!”宁王停下踱步,走到了帘子前。

  宋桃忙低身,重重地给宁王磕了个头,道:“我知道我堂姐的性子,我可以帮忙让王爷纳了宋积云为侧妃。”

  宋积云能有今天,不就是靠着元允中吗?

  她倒要看看,等到宁王开始和元允中争夺宋积云的丑闻传出去了,她宋积云能用什么办法再次脱身。

  宋桃恨恨地想。

  宁王哈哈大笑起来。

  笑得宋桃胆颤心惊。

  “让她进来!”宁王道。

  宁王的幕僚低声应“是”,神色有些复杂地看了宋桃一眼。

  宋桃当没有看见。

  什么事情比活命更重要。

  她恭敬对宁王道:“我这个堂妹从小就桀骜不驯,寻常女孩子在乎的那些名声什么的,对她来说如草芥。可有一样,很多人都不了解,她最看重的是她的母亲和妹妹。王爷若想让她折服,只有拿捏住她的母亲和妹妹们。”

  可宋积云的底线也是她母亲和妹妹们。

  而以宁王的性子,他不可能哄着宋积云。可若是他一旦动了宋积云的母亲和妹妹,宋积云肯定会像母狮子似的,和宁王不死不休。

  宁王想纳宋积云,做梦!

  宋积云想嫁给元允中,也只能想想!

  宋桃想到这里,胸口的郁气都顺畅了不少。

  “有件事您可能还不知道。”宋桃恭顺地道,“当初我这个堂妹和元允中能够成其好事,也是因为我二叔父突然病逝。我祖母有意将她许配给自己娘家侄孙。”

  她把当年宋家发生的事娓娓道来。

  当然,她也是当年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宋积云最后掌管了宋家窑厂,她也不会因为和宋积云一样有烧瓷的天赋被父亲推出去做了良玉窑厂的话事人。

  宁王还真不知道有这种事。

  他越听越觉得有趣,最后甚至兴趣盎然地道:“照你这么说,那宋积云在烧瓷上的天赋百年难得一见啰?”

  “是!”宋桃咬着牙道。

  宁王当年靠着洪家的私窑赚了不少的钱。如今洪家被抄了,他一直想找个能代替洪家的的人继续帮他烧瓷。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她在南天渡码头被宁王的人押上了船的缘由。

  如今宋积云一炉窑烧出了快八成的瓷器,宁王肯定会对宋积云感兴趣的。

  与其让宋积云一直压在她头顶上,不如把宋积云送到宁王后宅,让她去和王妃侧妃们斗去。

  她继续道:“她的烧瓷技术您也亲眼目睹了。宋家如今掌握在手里的甜白瓷比玉瓷烧出来更漂亮。您要是不相信,可以让人去景德镇打听打听。我若有一句假话,让我被天雷轰顶,不得好死。”

  她发下毒誓。

  宁王果然动容,朝她招了招手,道:“你仔细给我说说元允中和宋积云的事。”

  *

  宋积云和元允中在红螺寺还愿。

  元允中望着寅时就被他拉起来出了城,进大殿前还打了个哈欠的宋积云,走到了殿前的那株百年银杏树下才有些懊恼地道:“早知道这样,求菩萨的时候我就说我自己一个人来还愿了。”

  宋积云虽然是一路睡过来的,可心里一直悬着的事放了下来,她全身都松懈下来,怎么睡都觉得不够。

  “你不是应该许菩萨你一个人来还愿。”她又打了个哈欠,眼角有点湿润,她忙拿帕子拭了拭,道,“你应该找个近点的寺院。或者是许个七天或者是十五天之类的日子。”

  谁让他许的是第二天就来还愿。

  他无奈地望着她:“红螺寺的菩萨很灵!”

  宋积云点头,又打了个哈欠:“可我怕我这样更不敬。”

  刚才元允中还在大殿里许诺,请菩萨保佑她和宋桃打官司顺风顺水,他一定给菩萨镀金身。

  元允中哭笑不得,温声道:“你坚持一会,等到了马车上,你继续睡。”

  宋积云点头。

  晨光照在她惺忪面孔上,鬃角细细的绒发柔软的贴着额头,像孩子般的稚嫩……又可爱。

  元允中胸中柔情涌动,见四周都是他和宋积云的人,他忍不住把她抱在怀中。

  “云朵,我们早点成亲吧!”他在她耳边低语,“我们也早点回景德镇去。”

  “嗯嗯嗯!”宋积云终于有个能靠着的人了,何况这怀抱温暖又宜人,“等这场官司打了我们就回去。”

  元允中颔首。

  有人轻咳了一声。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