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79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宋积云忙收敛了心绪,道:“说是安徽翕县人,天顺元年进士,之前在定县任县令,其他的,就都不知道了。”

  她说完,眼眸明亮地望着元允中。

  和官衙的人打交道,有时候一件小小的事,就是突破口。

  如果能从元允中这里得到一些消息,那就更好了。

  他就算不问她,她也准备找个机会问他的。

  元允中下颌紧绷,眉眼轮廓更显利落、分明。

  他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定县县令正七品,梁县因要协理景德镇御窑厂事宜,是正五品,他从保定府调任梁县,虽说离京城远了,却升了二级。”

  言下之意,也是有背景或者是走了关系的。

  宋积云眼眸微转,干脆趁机和他说起这位江大人来:“我听说王主簿在给他找女仆,却没听说给他找宅子,他应该家境一般,带了女眷上任。只是不知道是带了夫人过来还是带了如夫人过来。”

  县衙后面有供县令居住的宅子,是免费的。但有些县令上任,会嫌弃它不够宽敞或者是奢华,会自己买宅子或者是“借”住在本地乡绅的别院里。

  元允中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好像没想到她会从王主簿那里打听到这些消息。

  宋积云杏目带笑,透着几分狡黠地道:“王主簿有时候还是很好说话的。”

  元允中也笑了起来,眼底仿若泛着星光:“他有五十几岁了。他这个年纪,又没入过翰林,应该升不起来了。”

  他这是告诉她,江大人升职无望了,可能会在梁县县令的位置上干到致仕吗?

  那她得好好相处才行。

  既然元允中知道的这么多,宋积云当然得鼓励着他继续往下说:“那你知道天顺元年的主考官是谁吗?他们那一届有些人的仕途比较顺利当了大官的吗?”

  她神情愉悦,脸颊微微带红,如那梅花映雪,格外美艳。

  元允中凝视她的眸光微深,片刻才幽幽地:“那年的主考官已经致仕了,那一届仕途最顺的那个在工部任侍郎。不过,他们那一届还有一个在吏部任主薄的。虽然官不大,但有十几年没动了,算是个老油条了。”

  这样的老油条,自然不会那么清廉。

  宋积云笑得更灿烂了,她又连着问了他几句,要不是邵青过来说时候不早了,她恐怕都没有意识到时候过得这么快。

  不过,元允中知道得这么多,她见了江大人,肯定会事半功倍。

  她高兴地起身,和元允中坐轿去了文思楼。

  文思楼应该被清了道。

  平时还算热闹的街道正值中午却只有寥寥几个人影,仔细一看,还都是一些仆人随从。

  见了宋积云的轿子,立刻有人拦上前来,低声喝道:“今天县尊大人驾临,无关人等快些走开。”

  郑全脸都变了。

  从前宋又良在世的时候,可没人敢这样和宋家的人说话。

  他上前就要理论。

  却被宋积云拦住,从轿帘里伸出手,递上请柬。

  大红色的洒金纸,青色的帘子,雪白柔嫩的手如雪似霜,让文思楼外的人眼睛都一直,在郑全的冷笑声中,这才低头行礼。

  宋积云和元允中并肩进了文思楼。

第107章

  文思楼是梁县少有的二层建筑,站在二楼推窗远眺,可以看见大半个县城。

  它一楼是书局,二楼是茶室,后面还带个大院子,仿着苏杭园林建造,既有小桥流水的亭台楼阁,又有曲径通幽的花树竹林,景色十分优美。

  今天的赏花会就在后花园里举行。

  宋积云和元允中走进去的时候,参加赏花会的人几乎都到了,正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喝着茶,说着闲话。

  听到动静,大部分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齐齐望了过来。

  宋积云落落大方地微笑着点头示好。

  众人俱是一愣,随后又三三两两地议论起来。

  “不是说今天要给县太爷接风的吗?怎么突然冒出個女子来?”

  “好像是宋又良家的闺女!”

  “前些日子和她叔伯争家产的那个?”

  “宴请的名册上应该没她的名字吧?”

  声音都不大,却也没有避开宋积云的意思,在场的人竖着耳朵都能听得见。

  宋积云置若罔闻。

  赏花宴没有接到请柬,她就已经预料到会发生什么事了。

  她笑盈盈地对元允中道:“要不要试试我们本地浮梁茶?攒局的文先生家可拥有我们这里最好的茶园,他们家的茶叶也是最好的。”

  元允中原本没有表情的面孔闻言有些诧异地挑了挑眉,乌亮的眸子定定地凝视了她半晌,仿佛她身上有什么事困惑着他,他要看清楚似的。

  宋积云满头雾水,生怕他这个时候又出什么幺蛾子。

  元允中却慢悠悠地应了声“好”。

  宋积云心头一松,笑着吩咐身边服侍的小厮给他们上浮梁茶,抬头却看见宋九太爷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脸色铁青朝他们走了过来。

  “你们怎么来了?”他人还没到,压低声音的喝斥声先到,“今天可是宴请的县尊大人,你可别乱来!小心连累了宋氏族亲,为县尊大人所不喜!”

  甚至连累到他!

  他在心里默默地加了一句。

  宋积云眼底闪过一丝冰冷。

  今天肯定会有人跳出来,可她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的会是宋九太爷。

  家屋不和邻居欺。他当着外人的面这样压制她,就不怕别人笑话宋家?

  既然他不把自己当宋家的人,那也别怪她不给他面子。

  宋积云得意地笑了笑,扬了扬手中的请柬,用大家都能听到的声音道:“我接到了请柬,自然要来凑个热闹了!”

  宋九太爷愕然。

  这次来参加赏花会的人都知道宋家的请柬是给他,而不是宋积云。

  宋积云不会为了参加这次赏花会诓了谁的请柬,或者是伪造了一张请柬吧?

  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在他心里,宋积云诡计多端,为了达到目的可是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的人。

  他伸手欲夺宋积云手中的请柬,有人比他更快。

  “怎么可能?”有人神色不虞地站了出来,道,“你说你接到了请柬,谁知道是真是假?给我们看看!”

  宋积云循声望过去。

  说话的人三十来岁,身材高硕,皮肤黝黑,马脸鹰勾鼻,精明强悍写在脸上。

  是李家窑厂的东家李子修。

  和宋家窑厂是死对头。

  宋积云笑着喊了对方一声“李世叔”,将请柬递了过去,然后看着神色各异的众人朗声道:“还有哪位叔伯想看我的请柬的,不如一并传阅了吧!”

  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也有人凑到李子修身边的。

  宋积云把这些人的面孔暗暗记在了心里。

  李子修将那请柬正看反看,还对着阳光看了半天。

  发现不是假的,他不由神色一凝,在人群中寻找文先生。

  众人纷纷让路,高高瘦瘦的文先生从太湖石假山后面走了出来。

  已是初秋,他却依旧拿着把画着山水画的描金川扇。

  “怎么了?”他皱着眉,愠声道。

  立刻就有人上前在他耳边一阵低语。

  他的视线这才落在了宋积云和元允中的身上。

  他眼底闪过惊艳。

  但很快就被他压了下去。

  他板了脸,不由分说地对宋积云道:“我不管你是从哪里拿到的请柬,你一个女孩家,这样抛头露面,把你父亲的清誉置于何地?我今天也不教训你了,你赶紧回去,这件事我当没发生。”

  这些日子梁县被人谈论最多的就是宋家的事了。

  不要说宋家的三姑六舅和姻亲了,就是文家的家眷和仆妇,说起宋家的事,都能头头是道的讲讲宋又良的大女儿是如何和叔伯争产,如何把宋家窑厂拿到手,又如何把曾家的聘礼丢出门的。

  他生平最讨厌这种不安分守己,不温良恭顺的女子了。

  听得他鬓角青筋直跳,大骂宋大良和宋三良不是个男人,更是严禁文家的人再谈论此事。

  至于请柬,是她从别人手里弄来的,还是王主簿给她的,他都无所谓。

  他胞兄是梁县这几十年里唯一考出去的两榜进士,又在翰林院里任职,王主簿也好,历任县令也好,他不会轻易得罪他们,他们也不会轻易地得罪他。

  他轻敲着川扇,道:“听说你们宋氏换了族长,我过几天会和你九太爷一起去和你们族长好好说道说道的——哪有让女人掌管窑厂的道理!”

  宋积云眨了眨眼睛。

  文先生这种人她见得多了。

  可去和一个从小就接受古代士大夫主流教育的男子去讲男女平等,等同于让现代的女子去裹小脚一样,既荒谬,又不合时宜,纯属浪费口舌,也没有任何意义。

  但文先生要把她赶走,这就不行了。

  不过,她怎么感觉身边的气氛有些阴沉沉的,像六月乌云盖顶要下雨的天气。

  她此时也顾不上这些。

  “这不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她神色渐肃地道,“我父亲留了遗腹子,我这个做长姐的,总不能让我们家断了传承吧!”

  文先生等人均面露意外。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