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第522章

作者:程嘉喜 标签: 古代言情

  弄得付老夫人都没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这竟然是能早一些把大利娶回府了,惊喜来的太快。

  于是大利姑娘的婚期,就定在年前。付老夫人对大利的喜欢,都体现在婚期上了,大利都没想到如此的迅速。

  第一个问题竟然是:“这些姑太太们才走,年前成亲的话,来得及再跑一趟吗。”可见人家虽然还没嫁,心,当真是在探花郎府上的。

  人家付老夫人定婚期的时候,可没想过这些,说的特别简单:“都是明白的孩子,赶不及就赶不及吧。”

  意思就是,她们来不来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媳妇一定要年前过门。这反映可不像是过去那个,心思都给了闺女们的老母亲,弄得探花郎都诧异不已。母亲前后变化太快。

  大利还能调侃一句:“您对我是真的稀罕,我确定了。”换来付老夫人一点不遮掩的笑容,可不是这么回事吗。

  探花郎那边忍不住挑眉,难怪姐姐们说,大利把老母亲的给蛊惑了呢。

  听到大利要成亲的消息,周澜那是最高兴的,就同姜常喜闲话:“人家探花郎母子,这也算是计谋成功了吧。”

  你看这才几日呀,就把咬定要多留大利几个月的夫人拿下了。当然了,大利能出嫁,还是让人很高兴的。

  不过不能在夫人面前表现的太高兴。要考虑夫人的情绪,人家周大人表现的可圈可点,就怕大利的亲事出错。

  姜常喜不得不跟着点头,承认探花郎母子的计谋确实很管用:“先骚扰,再请期,套路太深了。这要是不答应,我瞧着,探花郎母子过年都要在咱们府上了。当真是迫于无奈。”

  周澜就知道,自己这般表现是对的,听听,就大利那么一个祸害,嫁出去,夫人竟然说是‘迫于无奈’。哈哈。

  姜常喜心情好,同周澜感叹:“你说,我成亲以来,作为夫人,主持最多的竟然是婚事。是不是说以后我的事业可以往这方面发发展呀?”感觉还是很喜庆的。

  周澜不太理解这话‘婚事’也没有多少吧。

  姜常喜就知道,周澜的心思都在学习上,不会记得这些琐事:“娘出嫁,我从旁协助,六妹妹出嫁,我也是从旁协助,连你的好友成亲,都是我从旁协助的。如今大利出嫁,我直接就主持了。你说说,多少喜事了。”

  周澜差点跟着点头,喜事颇多而已:“你别说以后我不爱听。”想想媒婆的形象,周澜拒绝夫人往这方面发展。更不想听到姜常喜嘴里说,嫁闺女的事情。

  姜常喜瞬间就笑了,还是明白周澜的顾虑的,她也很注意形象的好不好。

  以后她肯定要嫁闺女的,这男人想的可真多。而且不太接受现实,你不想,难道闺女就不嫁了。

  看周澜这样,倒是可以放心,以后自家闺女的亲事,肯定不是随便订出去的。

  周澜:“说道亲事,母亲那边,李伯父让管家过来递了帖子,李家妹妹过两日文定。”

  你看看,这喜事,说来就来,挡都挡不住。

  姜常喜替李妹妹高兴的:“李妹妹定亲算是晚的了,都是家里的事情耽误了李妹妹,也是李伯父想的太多。”

  跟着就说道:“咱们自然要过去的,伯父即便是不下帖子,我也得过去帮着妹妹相看。”

  周澜都没想到,姜常喜竟然这般痛快的就要过去,还以为母亲的事情,让常喜以后都不同李府走动了呢。

  自家夫人就是大气,周澜忍不住想要同姜常喜拉拉手。

 

第902章 严防死守

  姜常喜看周澜的表情,就知道这人想多了:“李妹妹同我那可是真心相交的。何况还有母亲这层关系在。夫君作为兄嫂,咱们可得给李妹妹撑场面的。”

  周澜含笑:“那是自然,都听夫人的。”都在京城这块,无论如何,面上的事情要圆好的。

  何况常喜能够这般,那是给他周澜做脸呢。毕竟关系上,是他周澜母亲的夫家。

  姜常喜扑哧就笑了,她虽然两个孩子了,可也不过双十年华:“你看看,竟然忙忙碌碌的呢,事情还那么琐碎,这掌家夫人原来是这样的。”

  周澜也跟着失笑,他何尝没有这样的感叹:“同我这样年岁的郎君,都相约出去品茶,诗词走马呢。”

  不用说都明白周大人每日读书,当差,过得日子,比同龄人显得老了好些年岁。

  倒不是抱怨,纯粹的就是感怀一下,两人做着与年龄不太相符的事情,这就是府上没有长辈的弊端。

  同龄人出去,被人称呼公子,郎君,少爷的都有,只有他老爷。

  周澜这个亲爹,什么事情都能同闺女儿子联系上:“以后咱们姜姜若是成亲,定然要找,四角俱全的人家,那才是真的福气。”

  姜常喜心说,你不是不愿意想,闺女嫁人的事情吗,怎么想到闺女嫁人的条件,就一样多过一样:“以后咱们要好好的保重自己,长长久久的活着,不让圆圆同咱们这般,要让圆圆做个有长辈照看的人。”

  然后姜常喜在想,做别人的儿媳妇,长辈那么多可不是好事,很辛苦的。这点周澜怕是没想明白呢。

  周澜在想,若是事事都帮着儿子把关,圆圆未见得高兴。以后还是要同常喜慢慢说道,孩子吗,要放手一些。

  然后夫妻两人都知道,她们想当然了,相视一笑:“还是随缘吧。”以后的事情,谁能知道呢,谁能帮着孩子们做主。

  周澜难得:“不能强求。”其实,闺女晚点嫁人,多学点本事傍身,没什么不好。

  然后就是忙碌,忙着给大利置办嫁妆,准备亲事,忙着李妹妹文定的礼物。掌家夫人果然不好当。不是不想出去同同龄人一样,是真的没有那闲工夫出去。

  还要忙着过年,忙着府上的人情往来。还要置办年货,下人,庄子,店铺,作坊,过年需要打理,拢账,姜常喜分身乏术。

  亏得有大福帮忙搭理大利那边的嫁妆事宜,不然姜常喜都要抓瞎了。

  等到李妹妹文定的前一日,姜常喜带着四个丫头,带着圆圆、姜姜,再次登门李府。

  这还是上次的事情之后,圆圆同姜姜,第一次等祖母的门呢,李小娘子的面子当真是不小。

  李大人高兴的亲自出门欢迎,待看到圆圆同姜姜的时候,心里当真是百味杂陈,这两个孩子怎么就长的这么壮实,笑的声音都那么的让人高兴。说真的羡慕了。

  当然了更高兴的还是,周澜同姜常喜给面子,能来已经是意料之外,竟然还不计前嫌带着孩子来了。

  李大人能不激动吗,夫人都没有这样的面子,自家女郎文定,继子却做到这般。不容易。

  姜常喜抱着姜姜,大利抱着圆圆,同李大人行礼。

  李大人直接从让人从大利手里把圆圆抱过去了,亲手抱着圆圆:“可真是让人羡慕,怎么就把孩子养的这么好。”

  作为母亲,这话绝对是对她最大的褒奖,姜常喜笑吟吟的受用这话:“伯父夸奖我呢。”

  李大人含笑点头,这个儿媳妇落落大方,很是不错:“是确实做的好,尤其是孩子们养的好,壮实。”

  跟着那边就逗弄圆圆,然后还对着姜姜:“可恨祖父不比年轻时候了,不然定然要把你们两个都抱起来的。”

  意思就是怠慢了姜姜这个女郎,不过也是无奈,体力不好,不能一视同仁。

  姜常喜当真不介意这些的,双胞胎,就这样,总有这样的时候。

  等到李夫人出来的时候,场面就有几分静默,姜常喜规规矩矩的过去同李夫人见礼。

  李夫人同姜常喜客客气气的:“快别见外,许久没有见到两个孩子了,我心里惦记的很。”

  姜常喜:“孩子们跟着先生学本事,也只有休沐的时候能歇歇,不过今日特殊,先生给两个孩子放假了。”

  作为母亲,姜常喜不会让孩子,被任何事情拿捏,所以回答的滴水不漏。我孩子不过来祖母这边是因为上课呢。

  付大人听了两句,心下就叹气,到底见外了,不然这些也不过寻常的招呼,何至于周全成这样。

  李夫人万事不多想的,自家小郎还没有请先生呢,是不是也该提上日程:“这么大就开始请先生了?”

  姜常喜:“咱们这样的人家,学识,声誉不过是锦上添花,礼仪规矩总是要知道的。”

  免得回头人家问自家孩子学了什么,她要尴尬的。先把后路给留下了。

  李大人点点头:“常喜说的很是,不过也不能太辛苦孩子。到底还小呢,学那么多做什么。”

  李大人也是了解自家夫人,怕是动了给小郎请先生的心思,小郎身子骨若,不能着急的。

  大利就边上听着夫人同人寒暄,自己这点本事能教小郎君同小女郎什么,心里还是有数的,自家的小郎君同女娘的先生确实有,可出门还需要请假什么的,真没有。

  李夫人为了表示大度,特意让人抱了李小郎出来见兄嫂。说真的孩子挺好看的,就是看着文弱。

  看到李小郎比自家孩子小了两套的个头,姜常喜就一个念头,必须让自家孩子同这位小叔叔远一点。

  大人恩怨暂且不说,光个头,实力上,小叔子就搁不住自家孩子的玩笑。这不是一个级别的。

  再说了,李夫人,姜常喜一点都不想打交道,还是需要些距离更好。主要是不想让自家圆圆同姜姜,莫名的背上一些不好的名声。

  姜常喜凝重的看向大利,大福,眼神传递不够,还说道:“任务艰巨。”意思就是一定要看好了圆圆同姜姜。

 

第903章 差距

  大福,大利,凝重的点头,她们真懂夫人的担忧。李小郎太文弱了,万一孩子们到一块,即便不是自家小郎君,小女郎的错,最后肯定是自家郎君同女郎背锅。必须严防死守。

  当然了,她们更加相信,李夫人肯定比他们防范的还严格,周到。

  姜常喜作为嫂子,拉着李小郎的手:“小叔眼神灵动,瞧着就知道,读书定然是聪慧。”除了这个,姜常喜都不好意思夸别的,这么大的孩子了,还被奶娘抱来抱去的。

  姜常喜都在想,周澜小时候是不是也这样带大的,能长成如今这样可真是不容易。

  以后要让周澜好好锻炼,把小时候的不足,补上。或许还要找大夫,从根子上,好好看看。

  人家姜常喜想的多着呢,绝对比李夫人以为的多。

  其实姜常喜也是想多了,周澜小时候可没有这样的条件,周澜他爹是潜力股。

  李夫人这些讲究,那也是随着周澜他爹,升到了四品大员之后,讲究跟着上升来的。

  到了李府之后,自然更是底蕴丰厚,越发讲究了。

  李夫人听到姜常喜这般说,很高兴,自家小郎聪慧,自然不会差的:“就是身子骨还是弱了些。”

  姜常喜违心的说道:“小叔还小呢,大一些就好了。孩子吗,都是这样一点点长大的。”

  这话说的多不走心呀,你家连女郎都那么壮实,而且你家两个孩子比李小郎小了两个多月呢。

  显然李夫人被恭维的,根本没想那么多:“大夫也说,再大一些,就壮实了。是小郎金贵。”

  姜常喜还是笑,你说金贵就金贵吧,我家孩子能壮实些,皮实也是好的,不用那么金贵。

  李小娘子拉着自家小弟弟,说的比李夫人诚恳多了,她是期盼着小弟弟能壮实一些:“大一些肯定会好的。”

  姜常喜对着李小娘子,就不好那么敷衍了:“放心,多吃,多跑跑,肯定越来越壮实。”

  然后自家闲不住的两个孩子,在大人的怀里挣扎的厉害,呆不住了,当真不是消停的孩子。

  姜常喜都瞧出来李大人的为难了,李伯父的体力,抱不动孩子了:“伯父,两个孩子闹腾的很,您放他们到地上就好。”

  说着已经把自家姜姜放到地上了,这样李伯父也能找个台阶,把孩子放下。

  当然了,李小郎那是被抱在奶娘怀里的,可不敢把孩子们放在一起的。

  李大人刚好也要拢不住圆圆了,顺势把孩子放下,就看到两个孩子走的虽然不太稳,可确实是走到一块去了,然后手牵手在陌生地方开始探险。

  圆滚滚的两个小球,跌跌撞撞,不哭不闹,看的人那个心痒难耐。怎么就那么招人稀罕呢。

上一篇:庶长子的科举人生

下一篇:圣眷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