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86章

作者:孺人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轻松 古代言情

  “何种毒性?”当即便有官员问了出来。

  其他官员们也全都朝着韩彻看了过来,神情很是专注。

  “少量时,可使人修心养性,自此清净无为。”韩彻于是就说了。

  起初,在场官员并没有听明白韩彻这话的意思,俱都一脸茫然的站在那。

  “量大后,可使人远离世俗子嗣烦恼。”韩彻接着便又这般说道。

  他这话说完后,在场官员们俱都安静了下来。之后众官员再对着那些棉花籽,便莫名有了一种想要退避三舍的感觉。

  韩彻刚刚这么说,也确实是有意吓一吓这些人。

  在之前外放的十年里,韩彻哪怕是流放发配去安南做县令那会,地方再差,官职再低,也是当地的主官。

  地方政务全都由韩彻一人说了算,他一心忙在公务上,衙门里的人便也都跟着他的步伐走。

  可在京城做官到底不同,这边还讲究交际往来。韩彻其实对这些虽不是多喜欢,但也不排斥,更清楚交际往来的必要。

  只是交际的多了,难免便让韩彻发觉一些官员身上不好的地方。比如举办宴会招来妓乐陪侍,与官妓狎昵等。

  朝廷虽通过官箴和律法禁止官员宿娼,也曾严厉处罚过一些官员,但实际情况却是屡禁不止。

  如今韩彻任职户部司,负责棉花推广一事进展顺利,跟同僚们相处时,所展现出来的性格也随和近人,于是便也有官员来邀请韩彻去参加这样的宴会。

  韩彻不喜这些,但既然已经身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也不好为这事直接跟他们翻脸,便只以才刚上任,公务繁忙婉拒。

  这次也是恰好棉花在做推广时,需得将棉籽油的危害宣传出去,以免将来百姓偶然发现棉籽油可食用一事,却不知其危害。

  要知晓在韩彻穿越前,便曾有产棉区的农民因为长期食用简易压榨棉籽油,而导致男性/精/子/消亡,女性月经不调,子宫缩小的不孕不育症。

  棉籽油又是作为油脂去食用的,每次食用的量相对少,一般情况下,需要食用一段时间后才会发作的。

  但真要等到身体开始出现问题时,以时下的医疗技术,莫说是穷苦百姓,便是不差银钱的贵族阶级也无济于事。

  为此,韩彻还书写了一个简短的小故事,用以警醒众人。

  时间也很快就进入到了来年的农历的十二月下旬,从各地征收来的棉花种子在经过户部司着人筛选完毕后,此时也陆续发放到了从江南区域所择选出来的一些,适宜种植棉花的高阜地带。

  因为纺织业远超于其他地区的发达,江南区域就形成了丝绸主产区,百姓的生计一直以来便很是依赖桑蚕。

  在官府按照户部司下发出来的政令和指导办法,去给棉花做宣传后,江南区域原本以桑蚕为生计的百姓,果然也就不再排斥种棉,还欣然接受。

  于是韩彻所书写的棉花籽油对人身体危害的小故事,便也很快传播开了。

  “话说某地有一群百姓,生来便无欲无求,便是那外来者若在此地常住,待过上一段时间后便也如此……故有传言,皆是因当地曾受佛光照耀,常住这地的人,便会超然脱俗。”

  故事的开头带了那么点悬疑,勾起人的好奇心。

  然正当听众真以为这地方是受了什么佛光的笼罩,让这里的人从此变得脱离世俗的时候,故事忽然就来了一个大反转。

  “直到这一日,有一神医游历此地。见当地百姓食用之油脂后,面色大惊。”

  “神医言,超凡脱俗?”

  “神医目光缓缓挪向对方腹/部某处,对方唰的一下,夹紧了某处已经萎缩了的地方.......”

  “嘶!”听闻这故事的人群里的男人们,便不由得皆倒吸了一口冷气。

  男人嘛,就少有不在意这方面的!

第106章

  欢喜

  在江南的一些区域,有不少百姓世代都是以种桑养蚕,生产丝绸为主要生计。

  没办法,他们这些区域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一向来人口密度较大,田地亩数却是有限。

  时下农业技术落后,种子未优化,产量还低。以这少量的田地里的产出,想要满足一家人的吃食和向朝廷缴纳的赋税,就显得有些艰难。

  可结果却是,人均可耕种土地远不如其他地方的江南区域,不仅养活了人口众多的百姓,还成为了南方少有的富庶之地。

  这全是因为,当地的蚕桑业从副业,变成了农户们的主业。

  在松州的南部,这里的大多数农家就是通过丝和丝织品赚取银钱,再用银钱购置一家子所需的吃食和其他生活对象,这般勉强度日。

  江南虽富庶,但其实贫富差距也大。

  真正富足的是那些贵族阶级,或者是经营丝织品的商户们。普通的老百姓,日子其实过的也就那样。

  然后就在去岁年底时,朝廷突然下达政令,规定他们这片区域的百姓,每户需栽种五亩棉地。

  普通百姓对于朝廷下发的政令自来都是无从反抗的,好在这一次朝廷虽然要求他们种棉,但却也给了大家一颗定心丸。

  若棉地栽种不成功,或收获惨淡,百姓可以选择拿去官府下发的田租和劳酬。

  而且在田租和劳酬这块,也基本跟往年他们地里产出的收计相差不大。

  当地农户也因此大为松了口气,然后这时候大家又听闻到一个消息,言道这棉花可是极好的纺织原料,作价还不低。今年大家要是好生跟着官府的教导去种植,定能挣来一大笔银钱。

  对于这消息,一些地方较为偏远,又对棉花从未有过了解的百姓其实心中是不怎么相信的。

  棉花或许真是个作价高昂的作物,但其中肯定还有不为人知的地方。比如说棉花的栽种很难,属于投入多,产量极低的作物,只怕最后真正到手的银钱也不多。

  这棉花栽种也怪麻烦的,前期居然还要专门整理一块肥地来育苗。待到苗株长成后,再移植到土地里栽种。

  之后,好不容易等到它栽种成果瞧着挺喜人的时候,还要对它进行打顶。对这事,村民们没少有人觉得怪可惜的。

  不过对于官府的这些栽种教导,又不需要承担最终结果的百姓们,便也都听话的按要求逐一去做了。

  这么一番忙碌下来,棉花终于开始进入到成熟期。亲自从棉株上方摘取到如白云一般,蓬松又柔软的棉絮后,整个村的百姓都因此被震撼了。

  在他们这个村子,因为历来都是靠纺织业为生。女孩长到七八岁的年纪,便已经能开始踩那织布机了。

  便是男子,每十人里也有四五人懂纺织。

  棉花在絮衬和纺织原料上的优越性,他们此刻哪怕还不能全都了解到,也能看出几分了。

  村民们每日就都要来自家的棉地里一趟,把长成了的棉絮小心翼翼的摘取下来。按照官府之前教导的采收之法,先放置太阳底下晒干,再细心收起来。

  之后更是还有不少百姓跑去里正家里,没少反复询问:“官大人们是曾说过,可以让我们自己选择的吧?”

  都是他们没见识,之前不肯信棉花真有这般好。如今棉花栽种得这般成功,瞧着收成定是不错。所以哪怕作价不高,光冲着这棉花的保暖和舒适,自家留着穿用那也是极好的啊!

  “不是都已经反复告诉过你们了,只要正常缴纳田税,这棉花便可自行留下。”瞧见又有村民跑家中来询问这事,里正只得不厌其烦的说道。

  “那官府什么时候来征收税收啊?”村民又问道。

  “这不跟往年一样的么!快了,快了,也就这半个月内要来了。”同样的问题,里正被烦次数太多,此时都有些想笑了。

  要知晓,往年村里的人可是最怕官府来征缴税收的。今年倒好,大家竟还惦记起官府来人了。

  “哦,好吧,那我先回去了。”村民说道。

  “回吧。”里正冲对方摆摆手。

  村民这边方才心满意足的离去了,里正的媳妇又走了进来。

  “官府到时候真不会把棉花要走吧?”里正媳妇一开口,就也是这么问道。

  “你就放心吧!不会的。”里正说道:“今年官府可是在咱们江南,择选了好多地方栽种棉花呢!听说京城那边,也择选了一些地方栽种呢!”

  “你不知晓,村里这些日子有好些个人都试着用棉花纺纱过了……这棉花纺织出来的纱线可好了。”里正媳妇就对他说道。

  一如里正所预算的那样,农历九月初,官府派遣了衙役来征收秋税。

  对于早前按照朝廷要求领取了五亩棉花种子的地,果真是由村民们自己选择要田租和劳酬,亦或者是留下棉花。

  不用说,村民们皆选择留下棉花。

  税收一事自此尘埃落定,村民们终于也能对家里的棉花进行纺织。

  朝廷所下发的这批棉花种子,都是韩彻带领人特意筛选过的,目前能找到的,最为适宜江南这边区域所栽种的亚洲棉。

  今年江南这边的棉花亩产量,相对应养殖桑蚕来说,就显得十分的喜人。

  于是在将棉花纺织成一匹匹的棉布后,村里就开始有几家农户将其拿到了往日的丝和丝织品的交易市场,试着售卖。

  早上一早去的,因着路途较远,中午方才回来的。

  不过这一回家,汉子们俱是一脸兴奋的拿出一袋子的银钱。

  “怎么有这么多的银钱!”家中其余人大惊。

  “你们不知晓,这棉布好生受欢迎呢!价钱高不说,那些个商户还言道,有多少他们要多少!”汉子难掩激动的说道。

  “竟有这般好卖?”听见这话,家里人是既感到非常的高兴,又有点难以置信。

  “正是呢!”汉子咧着嘴笑道。

  这一日,有关于棉花作价又极为受欢迎的消息就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第二天一早,不少村民们便也把家中这些时日织造好的棉布拿到交易市场去售卖。

  结果棉花比大家所听闻到的还要受欢迎,几乎是他们的棉布几乎是刚一拿出来,就马上被人抢购走了。

  比起消息闭塞的普通百姓,商户们的消息显然就要来得灵通多了。对于棉花的价值,他们更是清楚的很。

  所以朝廷在南北两地择选地方推广种植一事,商户们早从刚知晓消息的那会起,就已经惦记上了。只是他们跟那些百姓一样,也担忧朝廷到时候会不会把棉花收回。

  这若是朝廷打算收回,那他们之前跟那些百姓购置棉花,难保不会因此惹来不必要的大/麻烦。

  于是这些商户便一直都是在暗地里对棉花翘首以盼。

  眼下见着棉花真的高价售卖了出去,那些栽种棉花的百姓便皆喜不自胜。本以为棉花比桑蚕在种植上更为轻省,产量也更多。比之葛麻等织物也更为舒适,就已经是让他们欢喜到不行的事情了,未曾想棉花竟还这般值钱又畅销!

  这下子,家家户户投入到棉花纺织的活计当中去了。

  时下的大多数百姓们目不识丁,连县城也都难得去上一次的,也无从知晓外面的许多消息,是很难有多少商业头脑的。他们大多就都是在地里刨食,只能通过双手的勤劳创造出价值而生存。

  此刻棉花如此好卖又价高,这些百姓就抓紧时间织造,尽可能的把家里的棉花都换成银钱回来。

  在赚取到这么多出乎预料的银钱后,不少农户家中就开始在伙食上舍得有所改善了。比如米饭比往日多煮了些,再买上一块肉,或是杀上一只鸡。

  一家子吃得那叫一个分外香甜。

  待到晚上,家里其他的人都去自己房间里睡觉了后,还有那么几家农户的当家人,就把门窗全都关紧,然后夫妻两个坐在一起,偷偷摸摸的数着这段时间售卖棉织品赚取回来的那堆银钱……

  当家的还一脸惋惜的对媳妇说道:“可惜了,咱家棉花售卖的太早,听闻最近天气变冷,好些地方都要大量的棉服和棉被来保暖呢!”

  “这棉花做絮衬确实又舒适又暖和,咱们明年多种植些吧!”

  “是要多种植些,这般好的价钱呢!”

  “就是不知明年的价钱,还有没有这么好……”

上一篇:最是橙黄橘绿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