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此薄情 第2章

作者:相吾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爽文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他在喝酒,明明面前案桌上摆着琳琅满目的菜肴,都把李逢祥谗得咽了好几回口水,他却一筷子都不愿动,只顾着喝酒。

  李逢祥太馋太饿了,见他不要吃菜,就拽了拽李化吉:“阿姐,我想吃肉。”

  李化吉示意他不要乱说话,但殿门口的动静还是惊动了那位青年,他抬起眼皮,却没有看李逢祥,而是把目光落在毕恭毕敬站在李逢祥身侧的寿山。

  他用醉鬼的腔调拖着长音叫寿山:“朕已经喝了半天酒了,怎么不见你来劝朕注意龙体?”

  寿山双手拢在袖子里,抱着拂尘,仍旧是恭敬到没有脾气的样子。

  可是他没有回答皇帝的问题。

  皇帝笑了一下,他拎着酒坛,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朕差点忘了,因为在你眼里,朕已经是个死人了。尽管朕还活着,可就因为谢狁,那个逆臣贼子说朕不听话,要换个新皇帝,你就直接当朕死了,不肯来伺候朕了!”

  他踉踉跄跄地走来,清亮的酒水不停地从坛口溅了出来,酒臭味扑面而来,李逢祥惧怕地往李化吉身后躲去。

  槐山村村口住着个酒闷子,吃醉了酒,就打媳妇和小孩,李逢祥不止一次听到那座茅草屋里传出来的凄厉惨叫声,因此他天生惧怕吃醉了酒的人。

  李化吉挡在了他的面前。

  皇帝已经走到了李化吉面前,用手指指着她:“你给朕让开。”

  李逢祥的身体在发抖,李化吉便没有动。

  皇帝恼怒之际,把酒坛子摔砸在地上:“朕还没死,朕还是皇帝,你区区一个乡野村妇,也敢忤逆朕?来人,给朕拖出去把她砍了。”

  酒水溅了李化吉半扇裙,裙子湿漉漉地沉重地坠在身上,在森寒的冬日冒着丝丝凉气。

  “朕要砍她的头,你们聋了吗?”

  滂臭的酒气扑在李化吉脸上。

  她咬着牙,仍旧没有动。

  寿山此时才笑着一扬拂尘,把皇帝隔开:“陛下吃了点酒,就糊涂了。”

  皇帝的眼红了:“朕糊涂了?寿山,朕清醒的很,别以为朕不知道这个小孩是谁,他是不是谢狁准备的新傀儡?这么小的孩子,能做什么皇帝,这天下终归还是要谢狁说了算。谢狁,谢狁,你这个窃国贼。”

  他咬牙切齿,又捶胸顿足,“天丧汉室,天丧汉室。”

  这一番疯发的,不仅李逢祥怕,就连李化吉也生出了无限的惧意。

  如她所见,眼前的皇帝不仅康健,还很年轻,完全可以再坐几十年的江山,可是现在谢狁已经准备让李逢祥做皇帝了,他又打算怎么处理这个皇帝呢?

  就在她开始不安时,寿山拍了拍手,一个宫婢低眉顺眼地端上来一壶酒,一个酒盏。

  宫里的人真奇怪,明明是要毒死对方,怎么还会摆出这样谦顺的姿态?

  皇帝见了那酒壶就失了态:“朕不喝,有本事把谢狁喊来,让他亲手杀了朕,他这个无君无父的佞臣,总有一天要被抽筋剥皮不得好死,死后还要被人掘坟戮尸,挫骨扬灰。”

  他骂谢狁,用极尽恶毒之词。

  寿山皱了皱眉头,命人去请谢狁,又请李化吉:“烦请女公子带郎君旁坐。”

  李化吉预料到接下来的场面不会好看,又涉及臣子弑君的阴私,其实她不该看的,可是寿山显然没有叫她避让的意思。

  李化吉虽不能领悟其意,但还是牵着胆颤的李逢祥的手,往旁侧的榻席上走去。

  皇帝骤然变了脸色,冲到李逢祥面前,目眦欲裂,眼球暴突而起,把血丝绷得纤毫毕现:“光复汉室,听到没有?你要光复汉室,杀了谢狁。”

  寿山忙带小黄门把皇帝扯了回去,李逢祥被他疯魔的样子吓哭了,李化吉不得不把弟弟的脸按在怀里安慰他。

  就是在这样混乱的时候,谢狁的声音比人先至:“陛下如此失态,也不怕被人耻笑。”

  李化吉掀眼看去,天光黯淡,将宫殿门口挺拔高大的身影勾勒得阴沉伟岸。

  李化吉先看到的却是他一截腕骨,比起周身的玄黑,谢狁的腕骨白净得过分,毫无肉脂感,清白得仿佛一块没有生命的玉石,只有手背上的青筋蓬勃而富张力。

  他跨进殿门,五官逐渐清晰深刻了起来,长眉,乌沉沉的眼眸,笔直挺立的鼻,单薄而平直的唇线。

  很显然,他的脸没有一处是不美的,可正是这不真实的美给他带来了天然的距离感,如今随着年岁渐长,权势更盛,这种距离感就成了压迫感,让人连与他对视都不敢。

  寿山见他来了,忙请安:“大司马,奴婢无能。”

  李化吉很快察觉到了,寿山在她们面前也很恭敬,但这种恭敬只有顺,不像对谢狁时那顺之外还有更多的惧怕和讨好。

  谢狁没有理会在他的乌靴边低下的头颅,他向皇帝走去,随着他慢条斯理,一步步地靠近,他自带的气势如铁墙般推了过去,压得原本怒骂不止的皇帝立时歇了气,闭了嘴。

  谢狁道:“陛下想见臣,现在臣来了,敢问陛下还有何遗言?”

  皇帝的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气声,李化吉想他大抵是想求饶求声的,可是被谢狁吓得说不了话了。

  真可怜。

  谢狁的眼眸凉凉的,他从腰间抽出佩剑——他是权倾天下的大司马,自然有剑履上殿的资格——剑刃如雪,插入了皇帝的身体里,鲜血喷溅而出。

  皇帝至死都没有瞑目。

  李逢祥的尖叫声经久不绝,就连李化吉都不知道原来他的气可以顺得那么长,可是她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她被谢狁的狠辣吓丢了声音,只有眼泪止不住地流着。

  只有刚弑完君的谢狁无事般抽出剑,丢给了寿山,寿山用袖子捧着剑,也不舍于旁人,亲手用丝巾小心翼翼地抹了鲜血。

  谢狁的脚步已经转向了李逢祥。

  李逢祥的声音哑得成样,哭个不止:“阿姐,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李化吉泪流不止,只能低声哄他:“逢祥,乖,阿姐和你在一起。”

  谢狁的乌靴停到了她眼前,那用金线绣出暗纹的袍角上还沾着鲜血,铁锈味的人血,可能还带着体温。

  李化吉的牙齿咯咯吱吱打着颤。

  李化吉总觉得谢狁看她的眼神,像是在打量什么阿猫阿狗。

  “先帝在世时,常说要光复汉室,既然如此,公主的封号就定隆汉。”

  好虚伪好恶心。

  “至于新帝的年号,就定应顺,做皇帝最要紧的就是一个顺字。万望陛下谨记。”

  所谓应,即为应声虫,所谓顺,即为百顺千随。

  先帝说的没有错,谢狁只是要一个傀儡而已,当旧的不听话了,就把旧的杀了,换个新的上去。

  这大抵就是要安排李逢祥留下来的原因,谢狁是要李逢祥亲眼看到先帝的死,否则杀鸡儆不到猴,鸡不就白死了吗?

  李化吉终于明白这宫里的生活远比她想象的还要恶劣,而谢狁比传闻里更没有人性和君臣纲常。

  她眼前好像没有路了。

  谢狁不知何时走了,先帝的尸体也被黄门搬了出去,宫婢用木勺泼水,将地砖的鲜血冲刷干净,很快,整个宫殿又恢复了宁静,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寿山恭敬的塌肩耷腰:“殿下,奴婢要带陛下回太极宫安置了。陛下养精蓄锐。才好准备登基大典,这是大事,耽误不得。”

  寿山唤了两声,李化吉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声‘殿下’唤的是她。

  有了谢狁的金口玉言,她不再是槐山村每日要为生计发愁的村妇,而是金枝玉叶的长公主了。

  李逢祥可怜巴巴地巴着她的手,姐弟长到这么大,从未分离,更何况,他还受到了如此大的惊吓,自然更不情愿与阿姐分开。

  寿山道:“公主殿下该往凤阳阁去安置,这是宫里的规矩,还望陛下遵照。”

  他恭敬地说完,便有两个黄门受了他的眼色,走过来,强行将李逢祥拖抱着离开李化吉的怀,李逢祥惊得哭叫不止,李化吉心疼地要追上去,被寿山拦住了。

  寿山道:“宫里有宫里的规矩,陛下年岁小不懂事,殿下应多多教诲,不可纵容。”

  他的袖口挂出才刚帮谢狁拭剑的丝巾,那斑斓的血迹刺痛了李化吉的眼,她脸色泛白,垂下了手。

  寿山满意地离去。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李化吉觉得脊背都发寒,她的身后贴上来一道人影:“殿下,奴婢唤衔月,往后便由奴婢伺候殿下。”

  她麻木地转过身去,这宫女容长脸儿,细弯的眉,颇有番姿色,穿戴也比寻常宫女更繁复华丽。

  若李化吉识字,就能看到她腰间挂着枚嵌着谢字的腰牌,这证明了她的身份——是谢家婢,而非身份低微的宫婢。

  李化吉心挂在李逢祥身上,并没有心思打理自己的处境,她胡乱地点了点头。

  衔月便知她不识得自己的身份,这是很奇怪的事,毕竟在建邺,哪怕是不识字的农夫都认得谢家的腰牌。

  可她很快就想起这位新晋的长公主不仅不识字,还是来自偏僻山村的没见识的村妇,那么鱼目不识珠也不意外了。

  衔月道:“是大司马命奴婢来伺候殿下。”

  李化吉一激灵,浑沌的脑子立刻清醒了。

第03章

  大明宫真的好大。

  一顶小轿将李化吉抬往凤阳阁,她悄悄卷起帘子,只见庑殿顶错落有致地相连成小重山,将她困锁其中。

  不知道受了惊吓的幼弟今晚孤零零地睡在重重深宫中,是否可以好眠。

  她低垂着眉,神色中不免揉进了层担忧。

  小轿落地,凤阳阁徐徐在李化吉面前展开了,比起那些森宏的宫殿,凤阳阁显得格外精致小巧,宫婢挑着长柄宫灯,为她打出一道明亮的小径来。

  李化吉见她们虽是宫婢,身上却穿红戴绿,因此更为谨慎,简直要到了步步小心的程度。

  衔月吩咐道:“宫池里的热汤可准备好了?殿下一路舟车劳顿,需洗去风尘。”

  她的语气听着却好像是要给李化吉洗去过往的痕迹,那种贫苦的,永远低人一等的痕迹。

  几个美丽的宫婢便簇拥着李化吉前往水雾飘渺的宫池,伸手要替她宽衣,李化吉又惊又羞:“我自己来。”

  宫婢不为所动:“主子自然要由奴婢服侍。”

  她这个自然说得与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区别,李化吉犹豫挣扎几番,还是闭上眼,咬着牙,松了挡身的手,任着宫婢替她褪下袄子。

  “拿去烧了罢。”

  她听到宫女这般说。

  这个澡洗得漫长,李化吉猜测大约洗了一个时辰。

  四五个宫婢一起,为她灌发,搓身,用了很多的皂荚、浴盐、牛奶,工序一道又一道,繁琐得好像她携带了什么秽物,非如此尽心尽力,否则洗不干净。

  李化吉忍着不适与尴尬,没有出声,还好浴池热气折腾,将她的脸颊蒸得粉粉嫩嫩的,旁人也看不出她的窘迫和害臊。

  净完身,宫婢捧来弹花暗纹锦服替李化吉穿上,下拖一条百花曳地裙,布料轻柔,裹在身上时没有任何的笨重,只见轻盈。

  她转出宫池时,衔月眼里闪过一丝惊艳。

  刚刚进宫的李化吉发色枯燥,皮肤泛黄,还穿着一件臃肿的袄子,怎么看都像是粗鄙村妇,更因知道她年方十八,因此衔月对她除了轻视外还有点怜悯。

上一篇:青陵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