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雪时 第103章

作者:南川了了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古代言情

  容娡心跳剧烈,不欲同他继续攀谈,头也不回地转身要走。

  贺兰铭却忽然大笑出声:“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他笑的古怪,容娡生生止住脚步,满面不解的看向他。

  贺兰铭捂着肚子,狂笑不已,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你不肯从我,是因为谢玹吧?你倒是有本事……也是,谢玹那么喜爱你,你定然想等他回来护你……”

  “可……哈哈哈哈!他谢玹自身难保,回不来咯!”

  容娡的心猛地一抽,惊惶不安地看着他:“你什么意思?!”

  “还能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他快死了呗!嘻嘻嘻,他谢玹该死!”

  容娡气得发抖,袖中暗器悄无声息地滑入手心,沉着脸走到他面前,声色俱厉地寒声道:“你胆敢再咒他一个字试试?!”

  贺兰铭又哭又笑,哼唱着怪调,神色癫狂,根本没在意她的话。

  他手舞足蹈地原地转了两圈,打翻了自己的发冠,霎时便披头散发。

  容娡不明白他怎么突然疯成这样,后退两步,眉头紧皱。便见贺兰铭抖着手自怀里翻出一个纸包,撕开一个小口,哆哆嗦嗦将里面的白|粉倒入嘴里,快慰的叹息一声。

  他砸吧砸吧嘴,待疯劲过去,笑嘻嘻的扬起纸包:“五石散,要不要尝一尝?”

  容娡一阵恶寒,别开视线,恨不得立刻掉头就走。

  可贺兰铭方才的那一番话,实在是让她心惊肉跳。容娡总觉得他应该知晓些什么有关谢玹的事,便忍着恶寒同他交谈。

  “为何那样说谢玹?你知道些什么?”

  贺兰铭眯着眼哼笑:“我就是知道。反正他谢玹活不长了。等他一死,任你愿也好,不愿也罢,我都会将你带进宫中。”

  闻言,容娡怒不可遏,彻底没了耐性,扬声唤人。

  “白芷——”

  她狠狠剜了贺兰铭一眼,气得胸线起伏,眼底宛若淬了层冷冰。

  白芷踏着屋脊,应声而来。

  “此人满口胡言乱语,咒你们君上。给我打出去!”

  ——

  洛阳正是一派梅黄杏肥的繁华盛景时,千里之外的幽州,则是尽显苍凉肃穆之态,狼烟四起。

  时值孟夏,属于夏季的葱郁生机,却好似从未眷顾这座孤城。

  湛蓝穹顶上镶嵌着一枚烈日,毒辣的日光,炙烤着稀疏草木遮不住的黄土地,距地面三尺处的气流,仿佛都因暴晒而扭曲出水流般的波纹。

  草木蔫败,却顽强顺着宽阔的古道生长,一直绵延到幽州台下。

  日影渐渐偏移。

  傍晚时分,一抹欺霜赛雪的人影登上了幽州台。

  高处的风很大,砖缝里稀疏生长着的细草,被风吹得簌簌作响。

  谢玹站立在苍穆的城墙上,霜色广袖被风鼓起,衣摆如流动的云烟。

  他极目远眺,俯瞰城池。

  一双岑湛如雪湖的眼眸,倒映着天际流光溢彩的灿烂晚霞,瞳仁上瑰色四溢,璀璨昳丽。

  不多时,静昙领着一个身穿玄甲的中年男子,登上幽州台。

  “君上,人带来了。”

  谢玹闻声转过身,轻轻颔首,面色空净而和沐,朝那位将军投去目光:“韦将军。前线战况如何?”

  韦叔侃拱手行礼,生硬道:“国师抬举了,鄙人如今不过是个小小的都尉。战况一切如旧,不知国师召鄙人来,所为何事?”

  语气里的疏离与敷衍,毫不掩饰。

  闻言,一旁静昙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谢玹面色不变,依旧空净明淡。

  “十七年前,韦将军曾是将军。平定血河之役,将军功不可没,绝非是孤在抬举。”

  韦叔侃神情一变,惊疑不定的看向谢玹:“国师此言何意?”

  谢玹却没有立即应声,而是微微垂眼,向远处看去,将城池河山尽收眼底。

  漫天绚烂的霞光,映在他苍白而不失俊美的面庞上,为他镀上一层瑰丽的金光,更显得他神清骨峻,面容深邃,俊美不似凡人,像九天之外的神祇。

  他的浓密睫羽垂落,在眼下投落淡淡的一层阴翳。

  谢玹薄唇微抿,垂着眼帘,温声道:“此地曾名黄金台,为千年前燕昭王所建,用以招揽贤士。”

  “今日请将军来,孤是想仿燕昭王揽贤士之举,向将军讨一个真相。十七年前,血河之役的真相。”

  韦叔侃打量他两眼,不知瞧出什么,猛地倒吸一口凉气,“莫非,莫非你是先太——”

  谢玹面色淡然,极轻的颔首。

  远方,落日像天神遗落的一柄巨大的眼,一点一点下坠,由鲜亮的橘黄转为暗沉的血红,渐渐沉没在遥远的地平线下。

  幽州的落日,与从前所见很是不同。

  谢玹望向那枚赤红的落日,忽然觉得很可惜。

  这样好的美景,容娡却无法与他共赏。

  她一意孤行的想离开。

  如此也好。

  有所失,亦有所得。

  容娡那样的性子,若不顺着她,由着她逃离他,让她去看一看,她想要的自由,是怎样危险而不堪的存在——

  她又怎会认清自己的心意,怎会惦念他的好,甘愿投入他庇佑的怀抱。

  日后,他绝不会再这般纵容她了。

  非得将她拴在身边,不惜用尽一切手段。

  他会将她想要的权势牢牢掌握在手。

  她敢逃一次,他便会抓她一次。

  不会再给她离开他的机会。

第84章 阋墙

  落日的余晖渐渐褪去, 周围万物的轮廓变得模糊起来,一切都渐渐融入黑暗之中,唯有西天一隅仍残存一道血痕。

  风声愈烈, 呼啸着掀起尘土,反而显得幽州台上有种深邃的宁静。

  韦叔侃听罢谢玹方才的那一番话后, 将信将疑, 沉默许久, 谨慎地试探道:“您既是那位太子, 现今又缘何成了谢氏中人?末将并非是对您有所猜忌, 而是……实在不敢冒险。”

  谢玹收回看向远处的目光。

  “此事说来话长。”

  他并未过多解释, 只是从袖中掏出一物。静昙上前接过那物件, 递到韦叔侃面前。

  韦叔侃双手接过,借着头顶皎洁的月光,辨认出谢玹给他的是一枚螭龙玉玺。

  看清此物后,他大惊失色,连忙高举着玉玺俯身跪拜:“末将愿誓死效忠君上!”

  谢玹收回玉玺,命静昙扶起他,淡声道:“将军现在可愿把真相告知?”

  不知为何, 谢玹分明语气温缓, 韦叔侃却感受到一种似有若无的压迫感, 当即浑身一凛:“自然!”

  回想片刻,他压低声音道:“血河之役, 并非全然出自匈奴人之手。而是如今的这位国君……您的叔父贺兰寅, 勾结外邦, 一手促就。”

  静昙当即惊怒道:“你说什么?!”

  反观谢玹, 则是垂着眼帘,没有说话, 也不知信了没有。

  韦叔侃一时不知该不该说下去,悄悄觑了一眼谢玹的面色,见他面容平静,才继续道来。

  “当年贺兰寅还是一地封王,拥兵自重,起了谋逆之心,放任匈奴人偷袭洛阳城,许诺将幽州以北的十余座城池割给他们,只等匈奴人荡平洛阳,便伺机篡位。待贺兰寅带兵赶来,匈奴节节败退,宫中六千九百一十二人无一生还。末将带兵前去追捕,活捉了对方一名将领,严刑拷打出此事。”

  “可彼时贺兰寅已经即位,此人生性多疑,不待揭穿真相,吾等便被他抢先一步削了职,贬谪到远疆戍边。”

  “末将深知空口无凭,当年贺兰寅通敌的往来书信,至今仍完好保留。君上随时可以查检,效验末将所说之事的真假。”

  这一番话说下来,静昙听罢,已是怒发冲冠。

  他用剑重重锤了下地面:“贺兰寅这老贼,先帝待他不薄,他竟敢卖国求荣?!”

  重剑发出嗡嗡鸣响,谢玹的衣袖“哗”的一声鼓起,像白色的羽翼。

  他像一只白鹤那般优雅从容的站立着,面色无虞,似乎依旧气定神闲,但任谁都能感觉到,他表面的平静下,却透出一股堪称是诡谲的汹涌气息。

  韦叔侃心中发憷,自谢玹身上散发出的、属于上位者的威严压迫感,使得他战战兢兢,不由得打心眼里相信眼前的这位,是前朝皇储。

  他定了定心神,略显担忧的看向谢玹。

  国师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美名,哪怕是他远在幽州,都曾有所耳闻。

  虽不知谢玹是如何从一朝太子摇身一变,成了世家的长公子……

  但,韦叔侃想,若是他猝然得知自己殚精竭虑、却是为在灭族仇人治理朝政,必然震惊到无以复加,一时无法接受。

  海晏河清,却因一己恶欲,残杀手足,险些将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国将不国。

  韦叔侃不禁叹了口气。

  夜风飒飒,吹得人遍体生寒。

  谢玹沉默良久,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极轻的笑了一下。

  短促的一声笑,却丝毫笑意也无,透着冰冷的嘲讽,仿佛薄刃般刮着人的耳膜,杀气四溢。

  “韦将军。”

  韦叔侃浑身一绷,拱手道:“末将在。”

  谢玹抬起眼帘,遥遥凝视着洛阳的方向,良久,目光看向北方,漆黑的眼眸在一瞬间淬满冷冰,犹如一场落满雪花的深渊。

上一篇:山河一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