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雪时 第146章

作者:南川了了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古代言情

  经魏学益一打岔,她没了练弓的心思,便放下十字弓,解开襻膊。

  转头一看,魏学益不知为何还杵在原地,正盯着箭靶上容娡射出的那几支羽箭看。

  察觉到容娡看过来的视线,他侧了侧身子,打手势比划几下:“你的力气有些小,下次试试这样用弓,能省下些力气,兴许命中率也会高些。”

  容娡心念微动,重新拿起弓,走过去同他交谈几句,意外发现他所提的地方,竟与被她遗忘的、谢玹教过她的如出一辙,不禁有些讶然:“云玠也是这般教我的。”

  魏学益瞥她一眼,挑挑眉:“这有什么好惊讶的,我与他师出一门。若不是后来……你当随着他一同称我一句师兄。”

  容娡与他交谈完弩|弓,忆起往事,心中疑云重重。

  犹豫片刻,她斟酌着开口:“我有一事,不知当不当问。”

  魏学益爽快道:“是要问云玠的事么?我与他自小一起长大,你想问些什么,我必然知无不言。”

  顿了顿,他不知想到什么,神神秘秘一笑,促狭道:“哦——我知道了,容娘子是不是想同我打听打听,云玠可曾有什么旧红颜老相好?放心吧,遇见你之前,他洁身自好的很,我就没见过有哪个女子能近他的身!”

  容娡面上一热,哭笑不得。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她耐着性子听魏学益絮叨完,才道:“我想问先生的事,确实同云玠哥哥有关。”

  魏学益点头:“你问。”

  容娡抿唇:“我其实一直都不太明白,为何你似乎一直都不赞成我与谢玹在一起,甚至曾经不惜千方百计地阻拦。”

  闻言,魏学益神色一僵。

  容娡默不作声地攥紧衣角,心绪纷乱。

  她真的想不明白。

  “因为我……是个红颜祸水?”

  魏学益沉默着摇了摇头,不知想到什么,又点了点头。

  良久。

  他叹息一声:“此事说来话长。你想听听谢玹年幼时的事么?”

  容娡自然想听,点头如捣蒜。

  魏学益眸光浮动,又是一声长叹,缓缓道来。同她说起往事。

  ……

  ——

  前朝未曾覆灭前,朝中有位神机妙算的清隐国师,料事如神,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国师年逾知命,样貌却年轻的宛若而立之年,未曾婚娶,座下仅有两名关门弟子。

  一个是被他捡来的孤童魏学益,另一个是彼时还是太子的谢玹。

  太子瑄出生时,虽然天兆大吉,可他出生当晚,他的生母、大巍最尊贵那位的皇后娘娘便血崩离世。前朝的那位国君,深爱着皇后,因为皇后之死,即使很早便将谢玹谢玹立为太子,对年幼的他也并无多少喜爱,严苛有余而疼爱不足,平日里对他不怎么过问。

  没两年,他便寻了个由头,让谢玹拜国师为师,送他到国师身边,由国师教养。

  魏学益比谢玹大上几岁,很多事记得比他清楚。他记得谢玹初来国师府时,小小一只,还没有大人的半条腿高。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幼童,却是天姿灵秀,聪颖早慧,小小年纪便作古正经,能口齿清晰的诵读各种艰涩的典籍,他们的师父经常将他抱在怀里,考他魏学益听不明白的题目。

  国师是个颇有闲情逸致的人,心灵手巧,会做各种新奇有趣的小玩意儿。除却教他们诗书,闲下来时,也会教他们做各种木雕。

  谢玹虽然年纪小,但做出的木雕却比魏学益做的要好。

  国师夸奖了谢玹几句,谁知他连夜不知疲倦的做了很多个木雕,满满当当的在国师的房门前摆成几排,弄得人哭笑不得。

  国师看着那些木雕,很是无奈,蹲在他面前叮嘱道:“殿下尚且年少,不必事事追求掌握,更不必事事追求做到极致,慢慢来便是。”

  年幼的谢玹,板着一张雪团子似的脸,眼睫垂覆,望着自己的脚尖,也不知听没听进去他的话。

  魏学益曾听到师父私底下颇有感慨,说谢玹沉默寡言,少年老成,性子有些偏执了。

  他觉得师父评价的颇为中肯。

  谢玹脾性为何如此,同他的父皇脱不了干系。那位国君,对待别的孩子——甚至是对魏学益,都总是和蔼可亲的,唯有面对谢玹时,面色会冷下来,总是神情复杂。

  年幼的谢玹,以为是自己不够优秀的缘故,便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事事要求自己做到最优、最出色。

  他勤学苦练,也只是想让自己的亲生父亲多关注自己一些罢了。

  可惜,国君始终因皇后的去世,对他心存芥蒂。

  甚至不肯抱他一下。

  魏学益自小跟在国师身边,知道自己的师父博学多才,忧国忧民,未曾入朝为官时,在民间声望便已经极高。

  他怀着抱负来到皇城。

  然而国家的君主,却只看中国师的占卜之术,对他的才华和抱负并不关心。

  国师怀才不遇,便将希望都寄托在身为太子的谢玹身上,希望将他培养成一代明君,心怀天下,治理出昌盛之世。

  他对谢玹的要求也颇为严格。

  魏学益曾一度幸灾乐祸。

  他曾有段时间一直以为,国师愿意收谢玹为徒,是因为他的太子身份。

  后来稍微长大一两岁,实在是没想通缘由,心中困惑,忍不住去问了国师。

  国师捻着胡须,开怀大笑,口中声声道非也。

  他说之所以收下谢玹,是因为他卜了一卦,卦象说这孩子与他有师徒缘。

  他还说,当年捡走魏学益,也是因为算出他们有缘。

  说着说着,国师起了占卜的兴致,让魏学益叫来谢玹,为他们起卦。

  国师先给魏学益算了一卦。

  他看完卦象,笑眯眯道:“你这孩子,福泽深厚,幼年虽有劫数,但命中有贵人相助,平稳度过劫难,逢凶化吉,日后达官显赫,有昼锦之荣。”

  他不住颔首,爽朗的笑出声:“不错,不错,你命中的这个贵人,怕不是为师我罢?”

  魏学益喜滋滋的咧开嘴笑。

  国师说完后,又给谢玹起卦。

  “天姿灵秀……处尊居显……虽幼年坎坷,此后君临天下,必有大作为……”

  正解读着卦辞,他忽然疑惑的“嗯”了一声,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神情严肃,手指眼花缭乱的掐算起来。

  “命宫偏曜、化曜、杂曜尽多凶星,会聚四煞劫空,而无吉星加会……与父母亲缘浅薄,日后有一死生劫数,是为……情劫。”

  这一声落下后,周遭一片死寂。

  谢玹跪坐在国师面前的蒲团上,腰杆端直,神情淡漠,似是对自己的命数并不关心。

  国师定定的看着他,神情复杂,面色沉重。

  魏学益从未在他脸上见过那样的神情。

  一片令人不安的寂静中,他小心翼翼的发问:“师父……怎么了?”

  国师看向他,神情稍微缓和了些,轻叹一声:“没什么事。”

  他寻了个由头支开谢玹,只留魏学益在身侧,心事重重的对他道:“为师算出,你师弟命格虽贵不可言,然而命运多舛,日后或会为情所困,因为一个女子乱了心念,惹来性命之忧。”

  “……届时为师未必会在人世,须得你这个做兄长的,多加注意,提醒他莫要囿于情爱……”

  一语成谶。

  国师的确是魏学益命里,令他逢凶化吉的贵人。

  谢玹六岁那年,奸臣与匈奴勾结,整座皇城被屠戮,国师为了保全年幼的魏学益,被贼人逼着自尽。

  这位神机妙算的圣贤,唯独没有算准自己的命数,壮志未酬,溘然离世。

  叛军压城之际,彼时谢玹正在宫中,生死未卜。

  后来,魏学益收到宫人密信,集结国师旧部,铤而走险,自皇城外的尸山血海中,将藏在其中的谢玹挖出。

  再后来,他们辗转同谢氏结盟,谢奕选择保太子瑄,将自己亲生儿子的尸身献出。

  其后谢玹隐姓埋名,失去太子身份,成了谢氏中人。

  谢奕因为献上假太子的尸身,得以保全谢氏全族。谢氏一族迅速起势。

  怕有心之人查出端倪,对谢玹的身份起疑心,谢奕寻来方士,给他套了个国师转世的身份,常常送他去道观佛寺修养,长达数年深居简出,及至稍大一些,容貌较幼年有了变化,方允他于朝中露面。

  自小受道义佛法的浸润,又有谢氏洁身自好家规的训诫,谢玹向来活的清心寡欲,不近女色,半点儿不沾男女之情。

  魏学益一度侥幸的以为,谢玹命中的情劫已经过去了。

  他那样冷淡漠然的人,怎么会为情所困,为了一个女子乱了心念呢?

  若不是后面,谢玹去丹阳平乱时遇见容娡,魏学益都险些要忘记师父的叮嘱了。

  谢玹虽然无意逐鹿夺权,可当权的国君昏庸残暴,若无意外啊,他本该按照国师旧部的规划,将朝中大权尽数掌握,伺机复位登基。

  可偏偏,他就是遇见容娡了。

  可偏偏,他就是爱上容娡了。

  他爱她爱的入骨,甚至不惜置自己于万分凶险的境地,用性命护着容娡。

  命中的劫数,兜兜转转,终究是没有躲过。

  ……

  这些皆是后话了。

  ——

  魏学益最后一句落下,容娡脑中纷乱,只觉耳畔嗡鸣不已,良久不能回神。

  短短一刻的叙事,她却听的心神俱颤,仿佛亲身经历了谢玹的前半生。

  往事历历在目。

  “娘子……”白芷有些担心的唤了声容娡。

  容娡仿若无知无觉,死死地攥着弩|弓,用力到指尖泛白,掌心被弓弦割出一道深深的痕迹。

  一向带着笑意的妍丽面庞,此刻笑意一扫而空,面色彻底冷沉下去,不知是气得还是心疼的,眼眶泛红,神情宛若淬冰。

上一篇:山河一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