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太子后,良娣她冠宠后宫 第129章

作者:明家炭火 标签: 古代言情

  吩咐完事情,今日出月子的萧绾妤赶忙先去泡了个澡,将身上的污秽洗刷干净,随即开始忙得不可开交。

  此刻,魏胤珩也在皇宫忙得脚不着地,他将逼宫一众将领押入大狱后,便下令将晋王一脉官员抄家逮捕入狱。

  翟贵妃毒害皇帝一事,因为太子尚未继位,由皇后娘娘下旨公布翟贵妃谋害皇帝的罪行,褫夺其贵妃之位,贬为庶人。

  入夜时分,十来日未见的男人终于满脸倦容地回来了。

  “夫君。”男人的身影刚出现在寝殿门口,萧绾妤像炮仗一样直冲冲地冲进男人的怀里,紧紧地搂着他的腰身,将脸埋入他的胸膛。

  “哕哕,吓坏了吧?”魏胤珩铁臂一般的双手紧紧抱住怀中的小女人,温柔缱绻道歉:“对不住,孤让你担心了。”

  知晓他出事直至眼下已经两日了,先是他下落不明,又是晋王逼宫,皇帝驾崩,这两日她的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现下见到他,强撑的委屈、不安、担忧全都涌上心头……

  萧绾妤脸颊紧紧贴合他的胸膛,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簌簌落下,“夫君没事便好,你往后不能再这样子了,我以为你真的出事丢下我们母子三人,呜呜呜……”

  小女人哭的身子一抽一抽的,着实让他心疼,又听到她说丢下他们母子三人,魏胤珩心尖一疼,嗓音沙哑地哄她,“不会的,孤不会丢下你们母子三人。”

  “哕哕对不住,孤答应你,往后不再刻意瞒着你事情,莫哭了好不好?”

  “听话,你刚出月子不能哭多了,会伤身的。”

  他捧起她的脸颊,温柔深情地吻去她的泪珠子。

  是他不好,把她给吓坏了……

  男人安慰一通后,她的心情好多了,想到他刚丧父,赶忙转过来安慰他,“夫君,你不要难过,我跟孩子们在呢,还有阿娘。”

  魏胤珩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待他反应过来才明白,小女人是担心他会因皇帝去世伤心难过。

  他不想把他与皇帝的关系细说,便打个马虎眼,“二皇兄逼宫,父皇骤然驾崩,孤要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由不得孤伤心难过,哕哕无需担忧孤。”

  不知内情的萧绾妤只当他不想在自个面前示弱,便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殿下可饿了,妾身给您备些吃食,您用过膳食早些歇息可好?”

  魏胤珩温声应好,“孤先去看看孩子,等会子回来陪你。”

  一堆事情等着他去处理,他只有两三个时辰的时间歇息,明日先帝小殓会更忙。

  魏胤珩看完孩子用过吃食,歇了两个时辰又进宫主持大局。

  天色微亮,众女眷也起来盥漱,换上丧服,匆匆用过早膳,便前往停放先帝梓宮的太极殿哭丧。

  太极殿内,礼官引导众人就位,待文武百官,嫔妃、外命妇就位后,太子站在馔前撒酒祭奠,太祝读起冗长的祝文……

  在礼官导引下,太子、文武百官、嫔妃、命妇们的痛苦声响彻整个太极殿……

  七日后,太子领着文武百官、侍卫将先帝梓宮运往皇陵下葬。

  先帝下葬还需等约莫一个月的时间,魏胤珩才能正式登基为帝,当然,期间所有国事皆由太子处理。

  三月初二,魏胤珩登基为帝,改元永昌。

  太子登基为帝,也要给东宫的所有女眷晋升品阶,让她们搬入后宫。

  新皇下的第一道圣旨是册封,温婉贤良,淑德含章,育有长嗣的良娣萧氏为后。

  贺良媛册封为正一品贤妃,许良娣册封九嫔之首昭仪,任良媛册封为昭容,裴承徽册封为昭媛,剩下的陆承徽等人则册封为婕妤、美人等品阶。

  贺良媛册封了妃位,就是自进宫后一直不受宠的裴承徽,也因裴家有从龙之功封了个九嫔之位。

  而许良媛却因许家早已暗中投靠翟贵妃的缘故,只封了昭仪之位,这还是魏胤珩看她进宫后安分守己,以及不想寒了有从龙之功的功臣份上,才赏了她一个九嫔之首的位置。

  皇帝颁发的第二道圣旨是:立长子魏承琞为储君。

第211章 搬宫

  立储圣旨一出,不少朝臣都唉声叹气的。

  他们本想借着新帝登基大选秀女充盈后宫的机会,把女儿送进宫诞下一儿半女,争夺圣恩。

  结果立储的圣旨,犹如一盆冷水把他们浇得个透心凉。

  但也有人嗤之以鼻,皇太子百日没过,会不会夭折都不好说,再者,皇帝年轻,焉知皇帝不会重蹈先帝的制衡之术。

  毕竟,皇家亲情最是淡薄。

  不过他们很快被皇帝的第三道圣旨打脸了,皇帝的第三道圣旨:册封长女魏曦玥为镇国长公主!

  魏曦玥作为嫡长女确实可以被册封为长公主,但镇国二字向来是册封大功臣的,她作为一个未满百岁的娃娃,封号为镇国,这就足以证明皇帝对她的疼爱。

  有朝臣进谏反对,皇帝给出的理由是:长公主与储君一胞同生,乃是天赐大魏的祥瑞、镇国明珠,既然是天赐龙女自然能担得起镇国二字。

  新帝登基连下三道圣旨皆与萧绾妤母子三人有关,就连公主都能册封镇国封号,新帝对太子的宠爱只会更甚。

  废储?

  只怕是很难咯……

  册封的事情处置完后,魏胤珩终于腾出手来处置晋王一脉。

  逼宫当夜晋王与翟贵妃已伏诛,魏胤珩废除晋王的亲王身份贬为庶人,翟贵妃的位分是郑太后下懿旨废除,贬为庶人。

  翟贵妃下的毒药在她长信宫搜出来了,这就是魏胤珩之前与郑皇后说的,“翟氏母子觊觎帝位,不惜向父皇“下毒”,儿子希望能搜出她的“罪证”。”

  此外,魏胤珩为了给儿女讨回公道,不顾皇家颜面,将罪人翟氏谋害皇嗣的罪证公之于众。

  翟氏一脉谋害皇室,谋逆逼宫,九族族人悉数抄家问斩,一个不留。

  晋王党羽按罪处置,或抄家问斩或流放,或女眷没籍入掖庭局为奴。

  至于翟氏下毒谋害襄王生母万氏一事,由于时隔太久,只有部分人证,没有物证便没有公布其罪行。

  魏胤珩与郑太后商议过后,特下了道圣旨:襄王阻止晋王谋逆有功,特追封其生母万氏为正一品德妃,以资嘉赏。

  ……

  皇后的册封大典定在一个月后,四月初十,册封圣旨颁发后,萧绾妤便领着一众妃嫔开始搬宫。

  萧绾妤的东西实在太多,不算魏胤珩与郑太后的赏赐,光是她自个的陪嫁就塞了近十个库房,光是从长乐宫搬至千秋宫,一队队骡马也是搬了足足三日才搬完。

  她东西刚收拾好,各宫嫔妃便开始来送礼走动了。

  之前站队许良娣的女眷们心思也开始活络起来,改巴结萧绾妤了。

  许良娣自个都失宠了,她们自然另外寻棵大树依靠,有宠有子的萧绾妤是最合适不过的。

  一众妃嫔都在捧着萧绾妤与两个奶娃娃,魏胤珩处理完政务正往长信宫这边来。

  轿辇上,正在假寐的魏胤珩突然想起黄忠来,“对了,黄忠可离开长安了?”

  林泰安恭敬回道:“回殿下的话 ,黄公公昨日一早已经离开了,他说要去找他女儿团聚。”

  二十年前在战乱中,黄忠与妻女走散,黄忠跟随先帝身边后也曾派人苦寻,一直寻不到。

  康兴三十五年,魏胤珩曾在军营中无意间听到先帝与翟甫的对话,才知晓他的父皇一直都很不喜他,认为是他占了魏胤霖的“世子”之位。

  也是那次之后,他开始有意拉拢先帝身边的人为他所用,一直追随在先帝身边,深得先帝信任的黄忠是最好的人选。

  多年来魏胤珩一直派人寻找黄忠家人的下落,四、五年前终于寻到黄忠的女儿,他女儿早已嫁为人妇,还给他生了两个外孙。

  拿捏了他的亲生女儿与外孙,他自然为魏胤珩所用。

  没多久轿辇便抵达长秋宫,他站在房廊之下都听到殿内传出来的欢声笑语。

  “陛下驾到—— ”

  随着内监的高唱,魏胤珩大步跨入殿内。

  一众妃嫔赶忙起身行礼,娇滴滴道:“妾身请殿下安。”

  魏胤珩唤起,随口问道:“朕在门外便听到你们的笑声了,都在聊些什么?”

  闻美人抢先答话:“回陛下的话,妾身们方才在与娘娘聊两位皇孙的趣事呢。”

  魏胤珩已经走到两个孩子身旁,两个孩子分别被萧绾妤与赵嬷嬷抱在怀里,两人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望着他,还挥舞肉乎乎的手臂与他打招呼。

  魏胤珩心软成一团,一左一右地接过两个孩子逗了起来,完全没心思理会一众妃嫔。

  被忽视的闻美人,只能尴尬地站在那儿。

  看着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画面,大部分妃嫔觉得甚是刺眼,纷纷提出先行告退,提前回去准备参加今晚的家宴。

  妃嫔们搬宫已收拾妥当,郑太后特意今日办家宴贺大家的乔迁之喜。

  魏胤珩过来就是接萧绾妤去家宴的,两人逗了一会儿孩子,便把带着他们一起去朕太后居住的寿安宫。

  一家四口抵达时,正殿内坐着孙太妃与康王,襄王也领着冯孺人、廖孺人以及一个八岁的庶子,一个六岁的庶子,一个四岁的庶女过来拜见郑太后。

  行过礼后,郑皇后笑呵呵地从两位乳娘手里抱过年年、元元,这个抱一会儿,那个亲一下,忙得那叫一个应接不暇。

  孙太妃乐呵呵地打趣她,“皇后娘娘搬进后宫,姐姐往后更忙咯,孙儿都带不过来了。”

  郑太后笑盈盈回道:“皇后将来掌管庶务忙,正好我来带他们。”

  “阿娘真好,往后年年与元元就劳烦阿娘了。”萧绾妤贴着郑太后,软糯地撒娇。

  郑太后婆媳两打趣几句,襄王家的三个孩子一起玩去嚷嚷着看弟弟妹妹,郑太后便把孩子交给乳娘。

  三个小家伙很喜欢白白胖胖的弟弟妹妹,围在一块叽叽喳喳地逗他们。

  大人们聊起家常,襄王过几日便要离开长安前往封地襄阳,今日特意带家眷过来拜别郑太后的。

  本朝刚开国没几年,先帝未曾对几位封王皇子下旨,要他们前往封地,无诏不得入京,襄王也不是不可以像康王一样留在京城。

  康王与孙淑妃都不舍得郑太后母子,为了留在京城,康王提出做个不理朝政的闲散王爷,廿几年的感情,魏胤珩信得过他,让他差事照办即可,别想着偷懒做个闲散王爷。

  襄王与魏胤珩感情不深厚,为了避嫌他才主动提出要去封地。

第212章 封后典礼

  襄王前去封地确实能让魏胤珩放心一些。

  “兄长去了封地,若是有困难尽管与朕提出来,无需与朕见外。”

  襄王赶忙谢恩,“那愚兄先多谢陛下隆恩。”

  郑太后也跟着嘱咐了他一番,随即将话题扯到他的婚事上,“你若是有相中的女郎你便提出来,届时让阿娘或是三郎给你指婚。”

  襄王的王妃是翟氏女,罪人翟氏给他选的妻子,他恨透了翟氏一族,自然不可能再留着翟氏女,宫变翌日,他一碗药把人给送走了。

  襄王闻言微微一愣,他是没想到郑太后居然会让他自个选择妻子,他以为会是陛下会衡量朝堂局势、关系后,随意给他指门婚事。

  “儿子没有中意的女郎,阿娘替儿子做主便好。”

上一篇:帝台娇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