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太子后,良娣她冠宠后宫 第133章

作者:明家炭火 标签: 古代言情

  最后,年年愉快地表示,弟弟妹妹都可以,他都喜欢。

  儿子搞定了,萧绾妤也询问了元元的态度,不一定是弟弟,或许是妹妹,但不管弟弟还是妹妹,她想要的话,将来要跟兄长帮阿娘带弟弟妹妹。

  小公主极为渴望有人喊她姐姐,二话不说给应了下来。

  二胎的事儿终于给定下来,夫妇俩决定再生一胎。

  夫妇二人虽有心,但要孩子是讲究缘分。

  两人努力了许久,两个小家伙盼得脖子都长了,弟弟妹妹还没动静。

  两年后,两个小团子开始出阁入学启蒙时,萧绾妤终于诊脉怀上了,两个小家伙沉寂已久的心又活络了起来。

  萧绾妤怀两个小家伙的时候,一点孕吐反应都没有,该吃吃该喝喝,到了这胎就不行了,孕吐早早的来,吃什么吐什么,脾气也是一天天的见长。

  脾气易怒、娇气,脾气什么的还好,魏胤珩乐意惯着她,可孕吐严重,魏胤珩与两个小家伙就心疼坏了。

  魏胤珩甚至想好了,等小东西出来用什么力度揍他一顿。

  两个小家伙一有空则隔着肚皮哄小豆丁要乖,要好好吃饭,好好听话,待出来了,阿兄阿姐带他去玩,还把玩具都给他玩。

  孩子还没出来,两个小家伙就有兄长,长姐的风范,这让萧绾妤很是欣慰。

  小豆丁在她肚子里的时候不乖,出生的时候还挺乖的,没怎么折腾萧绾妤,很顺利就生下来了。

  孩子如两个小家伙所愿,是个弟弟,可把他们高兴坏了。

  弟弟的小名是两个小家伙给起的,叫安安,是安静乖巧的意思。

  安安在娘胎的时候太闹腾了,两个小家伙希望他安静一点,乖一点。

  安安也有平安之意,寓意不错,帝后二人都同意了。

  安安大名叫魏晏安,魏胤珩特意保留了兄妹俩给起的安字,希望他言笑晏晏,平安喜乐一生。

  两个小家伙也遵守诺言,弟弟一出生,就帮忙带着弟弟。

  安安直接搬进两个小家伙的房间,也不知道是不是起的小名见效了,安安出生后跟元元一样乖巧,很好带,不像年年,半夜经常嗷哭。

  两个小家伙下学做完功课就陪着安安,也不爱出去玩耍了。

  安安学翻身,学爬,学坐,学说话,学走路,他们也一直陪着。

  安安周岁的时候,元元小公主已经七岁了,另外分了房间,年年还带着安安住之前的房间。

  小孩子长得飞快,几乎一日一个样,转眼间,安安两岁多了。

第218章 大结局

  永昌八年

  东宫崇文馆内,七八名七八岁的孩童,正摇头晃脑地跟着师傅朗诵诗词,年年与元元赫然在其中。

  兄妹俩已经八岁多了,年年长得愈发肖父,元元愈发肖母,连脾性也很像。

  崇文馆是适龄皇子进学的地方,如今适龄皇嗣只有太子、长公主两位。

  魏胤珩便在东宫属官以及本朝三品及以上官员的子孙中,选出几名品性优良,敏而好学的适龄孩童过来做太子、长公主伴读,一并在崇文馆进学。

  这些伴读都是太子将来的班底之一。

  太子年幼,且与二皇子感情深厚,舍不得年幼的二皇子便暂时未搬进东宫居住。

  太子是未搬宫,但东宫三师、三少、詹事一类属官,魏胤珩已经给他安排了一部分。

  兄妹二人的礼乐射御书术六艺是在这里学习,元元的女红、舞蹈一类,另有女官教导,太子也另有魏胤珩手把手教导为君之道。

  一只肉乎乎的小手搭在前门门框处,片刻,探出一颗虎头虎脑的小脑袋,睁着湿漉漉黑乌乌大眼睛探向室内。

  随着师傅一声下学,室内瞬间响起叽叽喳喳的声音,几名孩童或瘫坐椅子或起身收拾书册。

  门口的小团子哒哒哒地走了进来,众人见状起身朝他作揖,“见过二皇子。”

  小奶团懒得理什么二皇子,抱紧怀中的小兔子,只朝坐在前面的小少年奔去,抱紧他的腿,把怀里的兔子给他看,奶声奶气道:“年年,兔兔。”

  “阿耶给,吃兔兔—— ”

  “是阿兄—— ”一道清脆稚嫩的声音响起,一只稚嫩的手捏了捏小团子肉乎乎的团子脸。

  “元元——”小团子转身朝小公主伸出手,要抱抱。

  小家伙跟兄妹俩待得最多,最先说话的时候不是叫阿娘阿耶,是叫年年元元,当时帝后可吃醋了。

  这都叫了快一年了,小家伙也不改口。

  小公主无奈轻叹一声,正打算伸手将他抱起来,收拾好的年年率先伸手将他抱起。

  “安安最近又长肉了,为兄来抱吧,稳一些。”

  安安费力地举着怀里的小兔子,天真无邪道:“年年回去,吃兔兔。”

  年年还没来得及回他,元元刮了刮他的肥腮,朝他做了个鬼脸,调侃他,“你怎么这么馋,什么东西到你手里都是吃。”

  年年闻言不乐意了,“安安小嘛,爱吃怎么了。”

  元元娇哼一声,“阿兄你就知道宠着他。”

  “说得你好像不宠着他似的。”也不知道是谁,安安一声“元元”,就能让她毫无底线的宠着,但凡是安安开口,就没有说不字的。

  安安是兄妹俩带大的,感情十分深厚,安安就是两人的小尾巴,整日黏着他们俩,对那对甩手掌柜父母都没那么黏。

  兄妹俩也是很宠年年,一个赛一个,两人再小一点的时候,还为争安安拈酸吃醋,最后还是年年有为人兄长的自觉让着妹妹。

  三人与小伙伴告别,牵着安安的小手一道上了轿辇返回千秋宫。

  “阿娘—— 阿娘—— ”

  安安进入正殿,挣开两人的手“哒哒哒”跑进偏殿。

  偏殿内罗汉榻上,两人交颈相拥,听闻小儿子的声音,萧绾妤身子往后仰,退出魏胤珩的怀抱,还慌忙把他的手从罗裙里拿出来。

  “放心,他们会拦住他的。”魏胤珩薄唇追寻着小女人的颈间贴了上去。

  “不要。”萧绾妤推开男人的大脑袋,慌忙拒绝。

  魏胤珩薄唇堵住她的嘴,将她的声音吞进肚子里。

  门外,林泰安正哄着小团子离开,年年追上来一把将圆滚滚的小家伙给抱走,“安安乖,是不是饿了,咱们先去吃饭饭好不好?”

  元元看了眼脸上堆满讪笑的林泰安,老气横秋地摇摇头,得了,那两位定是又在里面玩亲亲。

  她与阿兄小时候不知道撞见多少次了……

  帝后鹣鲽情深,皇帝自登基八年间从未在其他嫔妃处留宿,若非必要也不会去其他宫殿。

  前几年还有朝臣打着为皇家开枝散叶的名头,上奏请陛下采选秀女入宫,自从二皇子出生,那些声音渐渐就停歇了。

  太子初长成,他天资聪颖,闻一反三,勤勉好学,仁孝恭谦,又得陛下亲自教导,小小年纪已初见龙章凤姿。

  往下还有二皇子,年纪虽小,但也性格开朗,聪敏机智,平日甚是敬重长辈,体恤下奴。

  皇嗣虽不多,但两位皇子都是人中龙凤。

  帝后恩爱两不疑,后宫就是摆设,他们这些做臣子再逼着皇帝采选秀女,就真的招帝后与三位皇嗣记恨了。

  酉时末,在萧绾妤不断的催促下,男人意犹未尽地歇战。

  两人简单收拾一番,更换衣裳出来,去偏殿寻三个小家伙。

  两人进来的时候正看到年年与元元并排坐在书案后做课业,安安正坐在两人中间,手里拿着块茯苓糕,肉乎乎的小手掰了糕点一角,送到长姐嘴边,“元元,啊——”

  “谢谢安安。”元元张嘴吃掉。

  “元元不谢。”

  小团子又掰了一小块,扭着身子往兄长嘴里送,“年年,啊——”

  年年张嘴吃下,含糊谢了一声。

  许是给阿兄、阿姐喂食让他很有成就感,小家伙咯咯直笑,将剩下的糕点啊呜一口塞进嘴里,两只黏糊糊的小手往小肚子上抹。

  萧绾妤看得额角直抽,“安安—— ”

  小家伙看到父母,乌黑黑的眼眸立刻亮了起来,麻溜地滑下凳子,朝帝后扑了过来,“阿娘—— 阿耶——”

  小家伙抱着魏胤珩的小腿,蹭蹭蹭地爬上他的怀里,魏胤珩单手搂住小家伙,颠了颠他肉乎乎的身子,“又吵着阿兄阿姐做功课了?”

  安安都没说话,年年先不乐意,开始护起短来了,“阿耶,安安很乖,安安没有吵我们。”

  被说的小家伙身子一扭,欲往一旁的萧绾妤怀里扑,看到他脏兮兮的衣裳,萧绾妤满脸嫌弃的伸手,“来,阿娘带你去换身衣裳。”

  魏胤珩将小家伙探出一半的身子给拢了回来,“无妨,为夫带他去换,你看看孩子们的课业。”

  “成”萧绾妤温柔应声,帝后二人分工合作。

  两个孩子的课业帝后二人都会检查过问。

  两个孩子自律勤勉,功课做得很好,没多时,萧绾妤检查好了,魏胤珩也抱着换好衣裳的安安出来了。

  “走咯,咱们去祖母那儿用膳咯。”

  两个孩子簇拥着萧绾妤往外走去,一家五口出了宫门上了轿辇往寿安宫而去。

  “今儿郑五被师傅点名起来背书,他就磕磕巴巴地没背出来……陈二也没背出来……就我背出来了。”

  “阿兄我也背出来了……阿耶,师傅今儿夸我昨日的功课做得好……”

  “嗯……元元好……嗯啊—— ”

  轿辇上,兄妹俩叽叽喳喳地与帝后二人分享今日在崇文馆的日常,窝在魏胤珩怀里的安安,时不时哼唧附和几声……

  帝后满脸慈爱听三个孩子叽叽喳喳的,兄妹俩在崇文馆的日常每日都有宫人上报,帝后一清二楚,可他们还是喜欢听孩子们亲口分享。

  不多时,轿辇落地,一家五口进入寿安宫大门。

  尚未抵达正殿,几个小家伙远远看到许久未见的襄王家的阿兄阿姐,以及康王家的弟弟妹妹正在正殿内玩耍。

  安安麻溜地从他父亲怀里滑下来,跟着阿兄、阿姐颠颠儿地跑进正殿。

  郑太后见三个小炮弹直直冲过来,神色紧张地扬声让宫人护好几位小主子。

  魏胤珩牵着萧绾妤的手慢慢地走,萧绾妤摇头失笑道:“这几个孩子,等会子估计又要玩疯了。”

  “难得人这么齐,就随他们玩吧。”

  绚烂的夕阳下,几个孩子手牵着手向前奔跑,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映着夕阳,金灿灿一片。

上一篇:帝台娇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