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第一凶剑 第176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古代言情

  韩时宴心中一慌,他看了韩敬彦一眼,却是转移了话题道,“且先说案子吧。”

第318章 韩家敬彦

  韩敬彦瞥了一眼韩时宴那红透的耳根子,瞬间了悟长公主为何要在汴京城里每一座寺庙里都燃了一桶高香。

  任重道远。

  他并非儿女情长之人点到即止,转身从身后拿出了卷宗,这卷宗颇薄只有寥寥几页纸。

  “坐下说罢,这便是我拿到的关于飞雀案的卷宗。三年之前卷入飞雀案中的人,大部分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刺客李畅当场身亡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当时负责在官家身边守卫的御带一共六人,其中有两人许昌林同童山留下供词声称是你父亲指使李畅行刺。”

  “另外两人何九江、王铭则是没有证词在其中。”

  顾甚微跟着韩时宴落座,她认真的听着悄悄地打量着对面的韩敬彦,虽然都是姓韩的,且生得眉目之间有些相似,但是韩敬彦明显同韩时宴是两种不同风格的人。

  韩时宴就像是一把没有鞘的长剑,浑身都写着锐利,动则伤人。

  而韩敬彦则像是被打磨过的镇纸,他生得浓眉大眼,光看外貌都让人觉得是正人君子。且从前在一方做父母官,让他说话做事不由得带了几分并不令人讨厌的分寸感。

  “当日负责宫中守卫的除了六御带之外,便是当值的殿前司副都检点王珅。王珅在狱中悬梁自尽,留下了一封遗书,那遗书上头只有三个血淋淋的大字:我有罪。”

  韩敬彦做事明显不含糊,他从那卷宗里头小心翼翼的取出了一张纸来,放在了桌面上。

  这张纸看上去十分的脆弱,上头的的确确是写了三个大字,应该是咬破手指之后留下的血书。

  “因为有了那二人的供词,且有王珅的遗书,所以案子很快就了结了。”

  韩敬彦说到这里迟疑了片刻,他看了看一言不合就要“出剑”的韩时宴同顾甚微,想了想还是说道,“你二人也是朝廷命官,尤其是顾甚微你还在皇城司做事,自是知晓案子为什么到这里就不继续往下深究了。”

  顾甚微看着那三个血红色的大字,心头沉重地点了点头。

  她只知道王珅在狱中畏罪自杀,但却是并不知晓还有这么一封血书。

  韩敬彦欲言又止的提示,昨天夜里张春庭已经直言不讳的问过她了。

  飞雀案之所以那么快就结案了,是有人为了所谓的“大局”。

  韩敬彦见顾甚微同韩时宴都没有拍案而起愤怒到发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虽然此前远在苏州,但是汴京三刺头刮起的妖风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听得他那是夜夜心悸。旁人同这三人没什么关系,但是他却是不同。

  他的三个所谓至交好友:全身长满铁刺见人直接扎祖坟的堂弟,脑壳有大问题国玺都敢尿的吴江,还有弱柳扶风抡大锤……现在还闹出假死挟持官家的马红英……

  天知道他为何少年老成,自幼便稳得像是定海神针!分明就是从小带熊孩子给带的!

  现在好了,又要多上一位提剑乱杀,走哪里哪里闹腾得地龙都要发癫的凶悍弟妹顾甚微。

  旁人都道他连升几级简直就是可喜可贺,只有他知道明明是可悲可叹……

  这不他刚去大理寺都还没有坐稳位置,韩时宴已经火烧眉毛的将他卷入了飞雀案。

  “你们也不用太紧张,我们可以一边用饭一边说。这个案子最难的便是让官家松口重新调查,且找出那个幕后真凶。如今你们已经走了九十九步,就差最后一步拨乱反正了。”

  韩敬彦说着,率先拿起了筷子。

  顾甚微点了点头,这才有心情朝着桌面看去,这桌上的菜简直就是楚河汉界仅为分明,她同韩时宴坐的这一侧都是甜口的,而韩敬彦自己跟前则都是一些各种各样的下水……

  好家伙!那酿猪肚、炒沙鱼衬肠、银丝肚儿,猪肝粥整整齐齐的排了过去……

  “你们韩家真是一样米养百样胃……”

  韩敬彦一愣,赞同的点了点头,“像弟……像顾亲事还有时宴嗜甜一般,我也对这些情有独钟。不过这算不得什么稀奇的,我父亲最喜食虫,从前外放遇到了蝗灾,他便摆了一次百蝗宴流水席……”

  “当地百姓尝过之后亦是爱上了这种美食,直接将当地蝗虫吃绝了。”

  顾甚微听得,冲着韩敬彦竖起了大拇指。

  她眸光一动,夹起了一块醋鱼塞去了嘴中,早晨只用了一块白糕这会儿她已经腹中空空了。

  她正想着,就瞧见韩时宴在她的面前放下了一碗汤,“等你吃饱了,一会儿我们去狱中见齐王。”

  夹着肚丝的韩敬彦瞧着二人相处的样子,只恨不得立即提笔作画,让阖族上下都看看韩刺头他那不值钱的样子。他也是万万没有想到,韩时宴竟然还有这么柔情似水的一面。

  就像他压根儿没有想到韩时宴还能从茫茫人海当中找到一个同他一样不怕齁甜的姑娘。

  顾甚微点了点头,想了想却是又摇了摇头,“说起来,这个案子还有几处难办的地方,也还有一些我没有想明白的疑点。”

  “齐王的手下戴着飞雀面具,同那国玺变成了飞雀飞走无疑是相符合的。这天下飞禽走兽那么多,绝对不是巧合。所以齐王应该就是飞雀案的真凶。”

  “这案子令人犯难的就是,就算齐王是真凶,若是他一口咬定我阿爹还有王坤都是他的手下,乃是奉命行刺,那我们需要找到切实有力的证据去推翻他的说法。”

  虽然她恨透了顾家,早就同他们断了亲。

  但是顾言之乃至整个顾家都是齐王党这一点是绝对无法洗的,既然他们都是,那么当初涉及飞雀案的顾右年呢?谁能相信他是对家中事务一无所知的小白?

  “当年涉事的人全都被斩杀了,如今想要推翻那二人的口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顾甚微越说思路越是清晰,“而且,如果齐王乃是飞雀案的主谋,那么他费尽心机得手的国玺又怎么会落到了北朝人手中?”

  顾甚微说着,看了韩时宴一眼,韩时宴瞬间了悟她想要说什么,冲着顾甚微点了点头。

  “而且,我们从王珅夫人手中,得到了一个很特别的线索。”

第319章 做邻居吗

  既然韩敬彦是飞雀案的主审官,那么直言不讳也无妨。

  “王珅原本并不当值,殿前司那日当值的副都检袁惑突然惊马摔断了腿,才由王珅顶上的。”

  “在此之前,王珅巡逻的时候发现了李畅替沈婕妤宫中暴毙的小宫女福雅烧纸,李畅落荒而逃之时在那火盆附近落下了一颗玉珠,那玉坠雕成了水仙图案。”

  “看上去像是某些人玉佩之上的配饰。”

  顾甚微将他们在那流放之地从王夫人身上得知的消息,同韩敬彦转述了一遍。

  不过关于王景还活在世上,已经改名顾甚景却是只字未提。

  韩敬彦若有所思的蹙了蹙眉头。

  一旁的韩时宴见顾甚微掏出了那枚玉珠,赶忙补充道,“兄长且看你是否见过?”

  他一心当御史,尚未考中之前打交道最多的也是那御史台官员,韩敬彦就与他不同了,他是正正经经做学问的儒生,跟着弟子三千的儒家大师学习,认识的文人才子怕不是比胡麻饼子上的麻子都多。

  水仙乃是风雅之物,兴许他便在哪次诗会上瞧见过的。

  韩敬彦接过来一瞧,在手中摩挲了几下,又拿起来转过身借着窗外的阳光照射来看。

  过了好一会儿方才摇了摇头,“像这种水仙玉珠并不少见,算起来就在飞雀那段时日汴京城中还风靡过一段时日,就连我父亲都有一颗,串在玉佩下方隔着绦子,还是我阿娘亲手给编上去的。”

  见二人目光灼灼的盯着他看,韩敬彦简直一脑门汗。

  你们两个未免也太心急大义灭亲,简直已经把“拦我者死”写在了脸上。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又解释道,“我阿爹的那一颗是墨绿色,因为他惯常戴的那玉佩颜色深。而这颗珠子色泽温润,不是我阿爹的喜好之物。”

  “国人好追风,戴摇扇养兰……哪个不是人人皆学之?就这水仙玉珠,朝堂之中拥有的人不在少数。”

  “好在我们如今抓到了真凶,这往前推去,若是这颗珠子属于齐王……说不定当时王珅撞见了齐王同李畅会面所以后来他方才选中了王珅背锅。”

  韩敬彦说着,冲着顾甚微同韩时宴笑了笑。

  “我自诩乃是办事雷厉风行之人,倒是没有想到你们二人更是心急。等我们见了齐王问个究竟,便就真相大白了。官家也深知如此,这才将这件事交给了我一个新人。”

  顾甚微同韩时宴年轻气盛,他可不一样。

  说到底在官家眼中也好,在枢密院人眼中也罢,这重查飞雀案无疑是多此一举,不过是皇城使张春庭同韩时宴强烈要求,这才有了这调查之事。

  说是调查,也不过是拿上一份齐王的供词,然后给顾甚微的父亲还有王珅翻案罢了。

  他主动请缨,也是吃准了官家乐意将这件事交给韩家人,这样韩时宴能从顾甚微那里得到一份人情。

  韩敬彦想着,看向了韩时宴,他们为了让这家伙不当天煞孤星当真阖家出动,就连家中飞来的野麻雀都被长公主耳提面命了一番。

  案情说到这里,没有了什么旁的线索,于是三人便继续用起饭来。

  “离开汴京这么久,我是当真馋了这樊楼。虽然苏州有白云泉那等美酒,但我还是想饮这眉寿酒。这些年你们嫂嫂的厨艺大有长进,若是得闲了一同家去,尝一尝她做的红烧肉。”

  顾甚微听这话古怪,悄悄打量了一下韩敬彦,这人一本正经的倒是也没醉啊!

  怎地就说起胡话占她便宜了,这才见面多久,就想给她当兄长了!简直了!

  顾甚微先前想着案子,这会儿放松下来,却是猛然想起了那不知道是正是邪的城门口兵卒小哥说的奇闻,福顺公主再嫁了,嫁给了那个同韩敬彦一模一样的假和尚。

  这下子大家都是八竿子打得着的亲戚了,若是相见岂不是精彩绝伦?

  “等下回叫上吴江同马红英一块儿去,记得让嫂嫂多烧一些,不然我怕他们两个连锅带碗都给啃了。”

  顾甚微听到这两个名字,想到吴江方才知晓马红英是假死之事,又忍不住头皮发麻起来!倒不是怕,是真想去看啊!

  汴京果然人杰地灵,这故事多得让人两只眼睛都不知道先瞧哪一个!

  不似北朝王都,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还都是靠他们三个编排才有的!

  有了这些下酒趣事,屋子里的氛围一下子好了不少,顾甚微再看韩敬彦不是个镇纸,而是跟铁杵,跟着他们久了迟早会被磨成针!

  三人用过了午食后也没有多停留,径直地便乘坐了马车前往关押齐王的大狱。

  韩敬彦有自己的马车在前,顾甚微同韩时宴则是跟在了后头。

  顾甚微靠着马车窗坐着,把玩起了韩敬彦还回来的那颗水仙珠,风将她的碎发吹得四散飞舞起来。

  韩时宴瞧着忍不住伸出手压了压一撮翘起的头发毛,他的手法很轻,在顾甚微抬头的瞬间又快速的挪开了。

  顾甚微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忍不住嘀咕道,“我总觉得你最近古古怪怪的,该不会是在我们掉落悬崖的时候你被什么水鬼上了身?也有可能是桃精怪。”

  韩时宴神色复杂笑了笑,却是根本不接顾甚微的茬儿。

  “若是王家翻了案,王夫人便要从流放之地回来,他们孤儿寡母的要寻一个安全住处不容易。王夫人遭了大罪,犹如惊弓之鸟,王景的腿也尚未完全好,还需要有人帮扶。”

  “我瞧你那桑子巷的宅院怕是不够住了。”

  见顾甚微并没有什么不悦之色,韩时宴继续大胆说了起来。

  “你莫要听长观胡言,我隔壁正好有宅院要卖,那里离万家馒头铺子,还有汴京城中不少的美食铺子都很近。且是闹中取静之地,比你如今住的地方要大上不少。”

  “我阿娘本来想要买来给我打通了,不过我一个人住,用不着那么大的宅院。我想着倒是适合你。”

  顾甚微听着倒是认真琢磨了起来,韩时宴说到了她的心坎上,虽然顾甚景日后会是王景,但到底这孩子做了她这么久的小弟,如今只剩下孤儿寡母二人,若是搬出去,她是一万个不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