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第一凶剑 第229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古代言情

  门前那个端着大海碗吃得满嘴油的壮汉,应该不是,这般松弛的将开封府衙当饭堂的,一定是住在附近天天看热闹的老油子。

  他的那些神色各异的门生们?不太可能,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怎么逃过皇城司的法眼将账册带回汴京的?

  不知道何时挤在人群当中,头上还插着一根孔雀翎羽,周身金光闪闪的王御史?不太可能,王御史若当真有这个账册,还不直接甩在了官家脸上?毕竟御史台人多少都有些癫狂。

  会是谁呢?

  那个传说中的宋雨会是谁?还是说顾甚微根本就在诈他?

  姜太师心中有些发慌,面上却是带了冷笑,“顾大人何必装神弄鬼?宋雨既然在公堂上,缘何不站出来?”

  顾甚微淡淡地看着他,姜太师四处扫视的时候,她的脑子也转得飞快。

  宋雨手中有账册,那么他一定知晓姜太师的罪行,知晓沧浪山洪氏是因为这本账册而被姜太师灭了满门。

  之前他不敢出现,应该是害怕姜太师权势滔天……就连唯一的希望关御史也被人杀害了。

  而她同韩时宴都实在是年轻得有些过分,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若是他们一次没有将姜太师钉死,那么跳出来表明身份的宋雨也就危险了。

  是以他一直都没有出现过,没有任何的动作。

  可他虽然不敢冒头,但一定会密切关注着姜太师的一举一动,因为不光是皇城司在寻找他,姜太师杀了洪氏满门却没有找到账册,更是会想要找到宋雨。

  托吴江的福气,开封府登门去抓姜太师这件事,便是汴京城地底下熟睡的蚯蚓,那都知晓得一清二楚。

  不光是他们在等宋雨,宋雨也在等待他们。

  宋雨他今日一定就在这个公堂之上。

  只是,他会是其中的哪一个呢?

  当初荆厉同她说过,宋雨身上有脂粉气味,像是很多种不同的胭脂水粉很多驳杂的香气混合在一起。

  什么人身上会有这样的味道?

  比如说那些喜好去青楼的浪荡子?再比如说像王御史那样的家中有十八房小妾的花心郎君?再比如说,青楼里的老鸨。

  顾甚微想着,视线落在了扶着绿翊姑娘站在一旁的应芙蓉身上。

  四目相对,顾甚微陡然想起了许多事情来。

第409章 早就见过的宋雨

  她想起了当初关御史上芙蓉巷被杀的晚上,她在绿翊姑娘房中第一次见到老鸨应芙蓉,当时她便时常露出复杂的神色,仿佛一而再再而三的欲言又止。

  倘若沧浪山洪氏家主那天夜里见过的结义兄弟,根本就不是“兄弟”呢?

  宋雨是个郎君,如果是混淆视听,为了遮掩他身份而放出去的假消息呢?

  “应掌柜的,姜太师急着看你手中的账册,你现在不拿出来,更待何时?”

  应掌柜身边的绿翊猛地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向了身边那个熟悉的老鸨,“你是宋雨?”

  应掌柜的站起身来,缓缓地朝着顾甚微走了过来,“顾大人是如何知晓我便是宋雨的?”

  她说着,不等顾甚微回答,一个转身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然后从怀中取出来了一个血红色的布包,高高的举过了头顶。

  “宋雨应沧浪山洪至所托,携账册入汴京。这账册其中,记录了姜太师通过洪氏的钱庄粮铺,是如何借着赈灾之名,实则敛财的。”

  “我义兄洪至在临死前一晚曾经同我相见,将这账册交给我保管。”

  “他亲口告诉我事情的来龙去脉,当时他秘密做了这个账册,为了就是有朝一日防那姜伯余一手,毕竟他是官,而我义兄不过是个粮商罢了。民怎么同官斗?”

  “可万万没想到,那账册被夏知县悄悄地撕掉了三页。”

  “等我义兄发现之时,姜太师已经知晓了账册的存在。夏知县死后,姜太师在苏州伙同李京哲、陶然、江浔等人一起盗了那一船税银,由我义兄洪至帮忙倒腾粮草添补当年的亏空。”

  “因为账册公开,不光会揭露姜太师的罪行,同样也会让帮忙倒腾钱粮的我义兄一族陷入绝境。”

  “双方皆是投鼠忌器,一直就这么相安无事了下去。”

  应芙蓉说着,目光落在了顾甚微身上。

  “我义兄发现,除了康裕之外,又有第二拨人也就是齐王一派的人,前来调查当年旧事。”

  “直到李京哲死在流放的路上,江浔心力交瘁被逼自尽,再到陶然升官走汴京。义兄自知平衡已经打破,姜太师想要斩草除根,便将这账册托付于我……”

  应芙蓉说着,身子挺得直直地,将那账册举得更高了一些。

  “沧浪山洪氏满门被屠杀殆尽,上至八十老儿,下到三岁孩童,无一人生还。即便洪至做错了事,走错了路,他也罪不至此。还请青天大老爷做主,替洪氏满门抓住凶手,以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应芙蓉的话,让那门前的人全都议论纷纷了起来。

  “满门都被杀了么?真是看不出来啊!天这般厉害,我老子娘真是亏了亏了!”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姜太师竟然是这种人么?杀人满门啊!”

  “就是啊!我以为只有顾凶剑才会动不动屠人满门啊!就那么唰唰唰三剑,全族人脑袋上都会有碗大的疤!”

  顾甚微听着,一边庆幸自己赌对了。

  一边委实无语,明明是韩时宴喜欢灭人满门好吗?她虽然凶名在外,但从来都只杀该杀之人!真不知道那些人是在骂她,还是在夸她!

  虽然她这个人一贯自信无比,可是她再怎么厉害,也不能三剑砍掉一族人吧?

  除非那一族只剩三人!

  她想着,目光热烈的看着应芙蓉手中高高举着账册。

  王一和身边的师爷走了下来,从应芙蓉手中接过了那账册,然后递到了桌案上。

  王一和没有停顿,直接将那布包打开,他随手翻了翻,找到了缺页处,又拿起先前顾甚微同韩时宴交上的那张账册残页比对在了一起,果不其然,这同其中一道缺痕是完全吻合的。

  夏知县的那账册残页,确实是从沧浪山洪氏的账册上撕下来的没有错。

  而且,这本账册里头也有沧浪山洪氏的暗标,乃是真品无疑。

  王一和翻着那账册看了看,越看越是心惊肉跳。

  他的指尖轻轻地动了动,抬起眸来看向了站在一群证人中央的姜太师。

  “太师,你认罪吗?”

  姜太师嘴唇张了张,他先前那股子淡然的神色终于消失殆尽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有些颓唐的脸。

  他深吸了一口气,“不知王府尹可否将这账册借与老夫一观,老夫指天发誓,绝对不会做出撕毁账册之事。”

  王一和想了想,冲着一旁垂手而立的师爷点了点头。

  师爷没有犹豫,将那账册拿起来,走到了姜太师跟前,他双手托举着,并不让姜太师触碰。

  姜太师没有多说什么,拿起账册便翻开了起来。

  整个公堂之上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眼睛都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就怕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暴起,直接将这证据撕了个粉碎!若是错过了这精彩一幕,今日拔得头筹抢到这绝佳看热闹的好位置,就白瞎了!

  姜太师翻了一会儿,便几乎翻完了半本,他的手颤抖着,将这账册合拢了去,却是长叹一声,没有继续看下去。

  传言非虚,这本账册的确可以震惊朝野。

  因为里头的内容,足以将他这个太师直接拉下马来。

  若是没有这个关键性的证据,那之前顾甚微所查证的一切,他都还有狡辩的余地。

  虽然厚颜无耻,但是可以给姜家留下一线生机。

  可是这本账册就有如雷神之锤,直接将他钉在了耻辱柱上,根本就永世不得翻身。

  就这么翻书之间,他仿佛一下子就苍老了许多。

  先前还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姜太师,这会儿显出了老态来,同那街上的老叟也并无不同了。

  “顾甚微,我猜得果真没有错,在此之前,你根本就不知道宋雨是谁!老夫想要知晓,你究竟是怎么认出应芙蓉就是宋雨的,明明江湖上传言都说宋雨是洪氏家主的把兄弟。”

  “所有人都认为宋雨是男子,你是如何知晓她是女娘的?”

  “而且,倘若宋雨今夜不出现,你又当如何?”

  顾甚微冲着姜太师摇了摇头,“吴江同我都能桃园三结义,应芙蓉为何就不能同洪至结拜呢?”

  “我相信,宋雨一定会出现,就像我相信,正义一定会压倒邪恶,真相一定会大白于天下一样。”

第410章 开口的证人陶然

  宋雨一定会出现。

  从她接过沧浪山洪氏手中的账册开始,她就已经深刻的知晓她将要面对怎样的一样的高山。

  今日这高山将被夷为平地,就差她手中最后的那一铲,她没有理由不来。

  顾甚微收回了思绪,抬眸看向了亦是一脸疑问的宋雨。

  “皇城司追查宋雨回汴京,并非是无迹可寻。我们手中有一串属于你的佛珠,我手下有一人名叫荆厉。荆厉从那佛珠上头闻到了驳杂的脂粉味儿,那人要不就是花间老手,要不就青楼中人。”

  “我们追踪宋雨从苏州回汴京,在发现追错了人之后,对于进出汴京的可疑人物都做了严防死守。”

  “可什么都没有发现,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人本来就时常往返苏州同汴京之间。而应掌柜的你恰好也符合这第二条。”

  毕竟绿翊可就是应芙蓉从苏州买回来的,她时常在那边买各种衣衫首饰,还有挑选新人。芙蓉巷十二花魁娘子,可并非当真只有十二位。

  一位花魁娘子的花期只有几年,时时都有新人换旧人。

  顾甚微说着,不由得又想起了当日瞧见宋芙蓉时的场景。

  “当时关御史死在了绿翊的屋子里,皇城司同御史台一同出现,你看着我的神情格外的复杂,面对我同韩时宴多次欲言又止。”

  “案发之后,你来得也格外的快。但是正是芙蓉巷里客人最多的时候,而你一直待着的在路口的芙蓉楼是个酒楼,更是吵闹无比。”

  “绿翊尖叫之后,除了我们闯进去,隔壁两个小院的花魁娘子院中无人过来查看,可见他们都没有听见。他们都不知晓,而你离得远,却来得飞快。”

  “你也一直关注着关御史,先要趁着那天晚上他来了芙蓉巷,将手中的账册交给他吧?在关御史死了之后,你便又在犹豫要不要将账册交给韩时宴……可最后你还是作罢了。”

  应芙蓉闻言,轻叹了一口气,“没错,我想着那日便是最好的时机。”

  “可是没有想到,关御史突然死了。我想交给韩御史,可当时你在那边盯得紧,我琢磨不透你的想法,也不敢贸然将账册交给皇城司的人。”

  应芙蓉说着有些唏嘘,若是早知晓有今日这么一出。

  当天她便应该立即将这账册交给顾甚微同韩时宴,何必兜兜转转折腾了这么久方才真相大白。

  真就是一念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