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第一凶剑 第7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古代言情

  “比如曹御史就不喜欢替人翻案,因为他家老泰山在刑部任职……那些陈年旧案十有八九错抓的犯人都已经入了刑,若要追究起来,人刑部也是复审不力要担干系……”

  “曹御史爱妻如命,恨不得给岳老子倒夜香,哪里敢得罪他?但曹御史特别痛恨那种抛妻弃子的狗官,你一旦送到他手中,那他非得把那负心汉怼出脑浆子来……”

  柳阳说得头头是道,两眼放光,见顾甚微听得津津有味,不再喊打喊杀,更是彻底把心放进了肚子里,口若悬河起来。

  “不光如此,贵人事多。有时候大人们手头有重要案子,那也是不接外头之事的,便是接了,那也得搁在案前落灰,不知道排到猴年马月去。”

  “这被逼到想要找御史台告状的外乡人,多半都是走投无路了。我们兄弟不才,对这京中尚算熟悉,便给排点一二,一为养家糊口,二来也算是积累点功德了。”

  顾甚微听着啧啧称奇!

  她这么些年一心练剑,竟是不知道这汴京市井之中有这般奇才人物!

  那小册子上掌握的诸位官员之间林林总总喜好与忌讳,简直比他们皇城司掌握的都齐全。

  “那朱成是为了苏州含香楼的春灵姑娘来的,说是那春灵姑娘的父亲当年蒙冤入狱,累及男丁为奴,女眷为娼。那会儿春灵姑娘乃是后宅女眷,对于父亲之事不甚了解,也从未想过翻案之事。”

  “可就在今年年节的时候,她偶遇从前旧仆,意外地从他手中得到了一封信。”

  那边韩时宴听着,插嘴问道,“你看过信了吗?”

  柳阳摇了摇头,“没有看过。朱成把得很紧,我们素不相识,他其实也不怎么信任于我。”

  “不过他说那封信可以证明当年春灵姑娘的父亲是听京城中某位位高权重的大老爷命令行事的,只是当年信件不知所踪,他拿不出证据来百口莫辩。”

  “我听兄长转达之后,便建议他去寻关御史。”

  顾甚微闻言指了指一旁的韩时宴,“为什么你认为关御史比韩御史合适呢?”

  “关御史出身寒微,全靠头铁闯天下,他是个孤臣。可韩御史就不同了,官家都是他的舅父,让他去参位高权重之人,不是更合适么?大胆说,韩御史是君子,不会为难你的。”

  韩时宴无语的蹙了蹙眉头,他再一次肯定,眼前这位顾亲事当真是性格恶劣得很。

  柳阳眼珠子咕噜噜一转,他看了看和蔼可亲的顾甚微,又看了看木着一张脸的韩时宴,斟酌几分开了口。

  “韩御史如今正处在风口浪尖上,小的担心这会儿再掀翻一族,不利于他说亲事……”

  顾甚微一顿,闻言哈哈大笑出声!

  这柳阳可真是个妙人儿!

  韩时宴脸黑如锅底,若不是良好的教养封印了他了,这会儿怕不是要跳起来表演一个什么叫做骂街!

  他哼了一声,语气中带着讥讽,“你还真是个良善人!这么说来,本官当是杀猪宰羊谢你!”

  柳阳嘿嘿一笑,悄悄地往顾甚微身边靠了靠,又道,“关御史这会儿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官家正头疼他撞柱死参皇城使张大人一事。拗他不过左右为难,这才让他闭门思过。”

  “在这个档口,关御史若是转头去查春灵姑娘父亲的案子,无暇再顾张大人。想必官家会拍手大喜,让他一查到底的。”

  这下子不光是顾甚微,韩春晏都愣住了!

  眼前的柳阳还两腮鼓鼓,一张脸上全是少年稚气,可说出来的话却是已经人情练达,直击人心了。

  顾甚微回过神来,一巴掌拍在了他的脑袋瓜上,“伱这厮可为佞臣!莫要上蹿下跳的了,朱成几更去绿翊楼见关御史这事,除了你们兄弟二人,可还有其他人知晓?”

  柳阳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讪讪地笑了笑,“小民不懂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还请大人莫要怪罪。”

  “早上那朱成告诉我兄长,想要见关御史。他来汴京之后,藏匿于芙蓉巷中。那地方鱼龙混杂,不光有达官贵人,还有南北行商,这些人个个仆从镖师无数,他一个南地口音,在其中不显眼,是再方便不过的地方。”

  “我像从前一样,托我一个同乡老婶子给关御史递了口信,约他亥正在绿翊楼走廊尽头的茅厕相见。”

  “我那老婶子在关御史家中做厨娘。关御史当着是个为民请命好官,知晓我们往他那里送人,也未见不喜,反而说是御史责无旁贷之事!我们兄弟二人,最为佩服的便是关御史了!”

  柳阳想了想又道,“我是确认了四下无人才同婶子耳语的,应该是没有旁人知晓了。”

第11章 被藏的证据

  “关于朱成之事,你还知晓旁的事情么?”

  柳阳仔细回忆了一番,还是摇了摇头,“没有了,他这个人口风挺紧。”

  正在这个时候,一直没有吭声的柳阴突然说道,“朱成说他办好了这件事,就会回苏州娶春灵姑娘。”

  他的声音十分的低沉,像是寺庙里有些沉闷的古钟。

  “我同他说话的时候,他不小心一只脚踩到了狗屎,张嘴就骂皇城司的张大人,应该对他恨之入骨。”

  柳阳听着柳阴这句大实话,一下子变了脸色,他有些惶恐的看向了顾甚微。

  他早就注意到了这位女郎君腰间挂着的那块令牌,她来自皇城司,张春庭就是皇城司的头儿。

  顾甚微听着,心中有了琢磨。

  她轻轻地摇了摇头,“这朱成是挺失礼的,狗屎又不是张大人拉的,怎么好骂他呢?过分了。”

  柳阳这下子更惶恐了,他猛地抬手一把将柳阴的脑袋瓜死死的按了下去,柳阴不明所以地挣扎着想要抬头,看上去就像是缸里怎么按都按不下去的水瓢一般,有些滑稽可笑。

  顾甚微没有再多问什么,转身朝着门外行去。

  “若是想起什么,去御史台直接寻我。”

  韩时宴瞧着,连忙扔下了一句话,朝着顾甚微追了过去。

  兄弟二人就这么低着头,一直到门前没有了动静,柳阳方才松了手。

  屋外的雨停了,刮起了丝丝微风,院中的树枝轻轻地摇晃着,像是张牙舞爪的鬼影。

  柳阴挠了挠头,有些不解地看向了弟弟,“小弟,官差为什么突然来找我们?”

  柳阳朝着天空看了过去,他稚气的脸上带着悲伤,“因为关御史他死了,我们害死了他。”

  ……

  深夜的汴京城并不算很冷清,勾栏瓦舍的灯火照亮了半个夜空,不管身在哪一处,都仿佛能够听到若有若无的曼妙歌声。

  顾甚微紧了紧身上的外袍,打了個喷嚏,她揉了揉自己的鼻子,喃喃出声。

  “汴京城里下的雨,都是脂粉味儿的。”

  韩时宴看着她越发苍白的脸,抿了抿嘴唇,到底没有说什么。

  “韩御史接下来要去哪里,我送你一程。是去公主府,还是去关御史家中,亦或者是再回芙蓉巷?”

  听到芙蓉巷三个字,韩时宴深深地看了顾甚微一眼。

  “去芙蓉巷,我怕夜长梦多。万一那位花魁娘子也像柳阳一样,怕耽误了我的终身大事不选我,那我岂不是兑现不了对顾亲事的承诺?”

  “她不来找我,我可以去找她。”

  韩时宴见顾甚微已经上马,不等她“老鹰抓小鸡”,抢先一步自己上了马。

  顾甚微瞧着好笑,揶揄道,“我还以为韩御史担心今晚我去将那绿翊严刑拷打一番……”

  “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之一”,韩时宴一板一眼的认真解释道。

  顾甚微摇了摇头,拍马而去。

  马拴在了芙蓉巷的巷子口,一下马车,就有一道黑影闪了过来,正是之前发现茅厕男的下属张延。

  他冲着顾甚微抱了抱拳,说道,“大人,关御史被杀的一事,在芙蓉巷中已经传开了。适才走了不少人,我们不好拦,不过在暗中记了名册。”

  “绿翊楼被开封府封了起来,吴推官已经将关御史的遗体运走了。绿翊姑娘受了惊吓,老鸨给她请了郎中来瞧,这会儿歇在了芙蓉楼里。”

  芙蓉楼是应芙蓉的住所,就在芙蓉巷的最深处。

  芙蓉楼远比十二花魁楼要大上许多,比着樊楼而建,是一个不怎么正经的酒楼。

  楼高四层,其中最上头的一层,便是老鸨应芙蓉的住所。

  顾甚微冲着张延点了点头,“韩大人自行去芙蓉楼找绿翊姑娘吧,记得你的承诺。”

  韩时宴点了点头,朝着巷子深处走去,待他走远了,那张延识趣地隐去了身形。

  顾甚微这才探头探脑的看了看,见四下里无人,她在原地猛地跺起脚来,又对着自己的手心哈了好几口气,喃喃骂道,“三月三的风雨,冻死皇帝的闺女。”

  “这会儿三月三都没有到,就又是刮风下雨,别说闺女了,便是皇帝的亲娘老子都要冻死。”

  她一边骂着,一边在自己的兜里摸了摸,里头空空如也,最后一颗松子糖也已经被她吃掉了。

  跺了一会儿,估摸着时辰差不离了。

  顾甚微脚轻点地,她像是一只轻巧的雨燕一般上了房梁,脚踏瓦片在屋顶上朝着芙蓉楼的方向飞驰而去。

  她的步履极快,几乎带着残影,落地之时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待到了芙蓉楼顶,顾甚微竖起了耳朵,轻车熟路地掀开了一块瓦片,朝着下方看了过去。

  韩时宴刚刚好进了屋,身上还带着寒凉湿气,说话的嘴中都起了薄雾。

  绿翊两只眼睛红肿异常,脸上多了一个巴掌印,整个人看上去像是个即将要破碎的瓷器。

  “绿翊,韩御史发问,还请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芙蓉巷的老鸨应芙蓉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紧接着便是一个轻轻的关门声。

  顾甚微从这个角度看不见她,显然她已经退了出去,这屋子里只剩下了绿翊同韩时宴两人。

  绿翊死咬着嘴唇,却是没有说话。

  “苏州含香楼的春灵姑娘,是你的姊妹对吗?你们的父亲名叫夏仲安,是长洲县父母官。伱从朱成身上带着的那个绣着绿色梅花的苏绣荷包上发现了这一点。”

  坐在床边的绿翊猛地站了起身,她一脸错愕的看向了韩时宴,张着嘴一时竟是忘记了怎么说话。

  屋顶上的顾甚微听着,轻轻地摇了摇头。

  她不知道绿翊的父亲叫什么名字,不过韩时宴说的这些,她也猜到了。

  春灵让朱成上汴京,是为了给罪官父亲翻案的,家中女眷坠风尘,他们是苏州人士。

  绿翊先前亲言,她的父亲是长洲县官,被关正清参了一本后落罪,她因此入了贱籍。

  上一回关正清来芙蓉巷,绿翊还替他作画,帮助他参那些花天酒地的官员一本,这一回便冒着巨大的风险,恨不得叫他声名扫地了。

  且她还藏着掖着什么事,想要找御史台的韩时宴告状。

  当时她就猜想,茅厕男要告诉关正清的事情,必定同绿翊自身密切相关。

  等到柳阳说出苏州含香楼春灵姑娘的时候,她便同韩时宴一样,有了他们可能是姊妹的大胆猜测。

  绿翊这会儿回过神来,扑通一下跪了下地,她冲着韩时宴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然后猛地一下拔掉了自己头上的发簪,青丝犹如瀑布一般散落开来,在那厚重的发髻当中,掉出了一个细细的小竹筒来。

  绿翊慌忙捡了起来,双手递给了韩时宴,“韩御史料事如神,我父亲是冤枉的!大人一看这个就明白了,这是关御史死的时候,藏在袖袋里的。”

  塞到头发里么?

  饶是顾甚微,都忍不住在心中感叹了一句好家伙!真是好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