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万岁 第64章

作者:舟不归 标签: 豪门世家 婚恋 甜文 古代言情

  谢宝因正踞坐堂上在治理家务,看见尊长前来,赶紧用手扶着面前的几案,整理襦裙,膝盖跪地,两只腿并拢,然后臀股缓缓压下去,确定妇人没有看到后,舒出口气,面不改色的笑着摇头:“不知道。”

  踞坐是臀股着席,极其不雅和失礼的事情,她坐了大半日,双腿实在发麻,想着这是自己的屋舍,少有外人来,所以一时懈怠。

  外面的侍女端来汤水。

  王氏在东面的席上跪着跽坐:“说起来跟谢娘、从安你们还有一点关系,陛下竟然要把东宫夭折的二郎过继给五公主为嗣子。”

  谢宝因平稳喘匀气,然后顿住,心神也跟着滞住,不用怎么想都知道,贤淑妃一定是先看中了她腹中的这个孩子:“既然是过继嗣子,为什么不从李氏旁支里面选个还在世的子弟。”

  一般过继都是为了承祧。

  王氏摇头:“这件事情本来就,五公主当年一心要成仙,无意流连我们这俗世,还耽误从安好几年,最后竟然...”

  还搞出世家女郎代嫁的事情来。

  妇人及时收住话头,往女子那边看去,发现她晏然自若的相貌,松下一口气。

  谢宝因察觉到妇人的视线,莞尔一笑,这件事情在她这里已经过去。

  王氏继续说着:“当为让五公主登仙,陛下和贤淑妃差点急火攻心,现在竟然给五公主过继嗣子,还是夭折的,我看这次过继不一定是真的,要是真想要过继,就该像给安福公主过继嗣子那样,让人承袭爵位,血缘世代延续,陛下不喜欢东宫,不知道是不是存心的。”

  谢宝因举起宽袖,稍微低下头去饮汤水,淡淡笑道:“陛下爱女心切,但是又不舍得让贤淑妃伤心,所以才想出中庸的办法,不过这些都是皇室的家事,我们还是少置喙些为好。”

  今天她们说的话要是被心怀不轨的人听到,虽然性命无虞,但是一定会同时得罪陛下和太子,两位君。

  王氏明白过来,不再说话,感到口渴后,也用大袖襦遮住,只露出眼睛上面的地方,饮着汤水。

  垂下手臂,把手里的汤盏放在几案上后,谢宝因的视线朝妇人看去,怀着自己的心思开口闲聊:“听郎君说叔父已经快要归家。”

  王氏庄重的放下手,脸色红润,:“昨夜进的建邺城,但是因为实在太晚,所以就在大安坊的旅舍宿了一夜,日出时分已经派身边的奴仆回来过,说是要先去述职,然后再归家。”

  谢宝因笑着点头,纤白的手指弄顺乱掉的宽袖。

  王氏不知道为什么女子会突然问起这件事情,语气变得肃然:“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要找你叔父。”

  谢宝因抬头,看着妇人一脸严肃,不明所以:“只是突然想起了二郎的通婚书。”

  王氏心里吐口出气,和蔼笑着:“二郎有你这样时时刻刻都想着他婚事的长嫂,以后一定是要好好孝顺你和从安的。”

  堂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只听见有奴仆问了句“女君可在”,然后那个人跑上堂前阶,站在门口,正对着堂上席地而坐的女子。

  谢宝因望过去:“有什么事。”

  奴仆恭敬禀告:“女君,家主今天会晚些归家。”

  谢宝因想起去年任内史的事,缓声开口:“知道了,夜里归家时,好好保护你们家主。”

  奴仆马上拿命向堂上女君保证,然后离开。

  喉咙很渴的王氏又举臂饮汤,听到女子这么说,很久才明白过来,整顿家中奴仆的那一夜,从安归家也事了。

  很快,妇人家中的奴仆也找来这里,一句话都还没有禀,就已经先在堂外跪坐下来,双手叠在一起,然后伏地行礼:“林夫人,夫人。”

  谢宝因习惯性的把手掌落在隆起的腹部,对着那奴仆颔首:“嗯。”

  毕竟是在别人家中,应该要有主客之分,听到女君应声,奴仆这才敢去跟妇人说:“夫人,家中出事了。”

  王氏看着奴仆说话这么迁延,心里面着急的早就已经受不了,出声冷斥:“家中有什么事就快点说!”

  谢宝因抚摩腹部的动作停住,不露声色的看了看王氏。

  奴仆赶紧禀道:“阿郎从外面带回来了一个妇人。”

  【?作者有话说】

  [1]庶出皇子称呼生母为阿姨。不仅限于皇室。

  [2]文献出自以下。

  《南史·齐武帝诸子》:“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猩酝渴⑺掌渚ィ晃W禹魈槔穹鹪唬骸羰拱⒁桃虼撕褪ぃ钢罘鹆罨拐晃!�

  《南史·齐宗室》:“钧字宣礼,年五岁,所生区贵人病,便加惨悴,左右依常以五色绊饴之,不肯食,曰:‘须待姨差。’”

第61章 乾坤初定

  听到奴仆说的, 谢宝因默不作言,有意偏过视线,就好像表示自己无意去听别人家里的隐秘事情。

  跽坐着的王氏依旧还是庄重矜持的, 她端着漆碗的左手微微发颤, 碗壁的汤水也晃起来,很快反应过来后,妇人再次举起右臂大袖挡住脸,在袖后面,饮着原本要放在几案上面的汤, 不知道饮了多久,她还是没能消化这个消息。

  林勤这个人就像是他的名一样, 勤勉,他专研水利建筑工事,一直以来都无心沉湎在男女之事上面,所以这么多年来, 家里面才会只有大娘和二郎两个孩子,娶她的时候说一个足矣,在她生下一双儿女的时候也说郎君与娘子已经双全, 足矣。什么都是足矣。

  二郎夭折的后面两年, 她曾经提出过为他娶侧室,延续子嗣, 但也是不怎么愿意的态度,说日后从族中过继一个就是, 怎么突然就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妇人。

  想要置身事外的谢宝因没有听见王氏的声音, 目光看向东面, 发现妇人迟迟没有放下举起的手臂, 整张脸都被遮住, 她思索片刻,怕妇人出事,开口抚慰:“叔母先别心急,这奴仆也只说叔父带了回来,她是什么身份,哪里来的,来建邺干什么都还不知道,你先回去审问过再做筹算。”

  王氏听到女子的话,心里终于是安稳下来一点,先把漆碗搁在几案上,然后在大袖的遮挡下,抬起左手,用襦袖擦了擦眼角才落下右壁,撑着凭几急忙站起,连衣裳都没有心思去归整,径直走去门口,突然又停下,心里没底的回头看向跽坐在北面坐席上的女子:“谢娘,你现在可有什么事情。”

  妇人问出这话是想要做什么,谢宝因在心里已经猜出几分,默然思忖片刻,不动声色的暗中相拒:“家中还有一些事务需要我治理。”

  尊长家事,她就算是林氏的宗妇也不能掺和进去,特别还是这种男女之事,没有晚辈去过问的道理,而且林勤大概也已经一起归家。

  王氏刚张开口,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出。

  外面的侍女已经进来堂上,着急禀道:“女君,袁家送来的节礼数目有错。”

  林袁两家定下了林卫铆和袁慈航的婚事,已经算是姻亲,所以在八月十五那日,两家都互送节礼。

  数目有错,看来是家中出了盗窃之人。

  谢宝因在心里想过,然后对着妇人赧然:“叔母那边要是有什么事需要我过去,命人来找就是。”

  听到侍女所说,王氏瞬间变得愧忏:“谢娘先好好料理家务,我那里没什么事,就是随便问问。”

  说完赶紧离开。

  谢宝因把目光收回,看向堂上的侍女:“李媪在哪?”

  侍女两只手叠交在腹前:“现在正在东堂审问那些经手过的奴仆。”

  谢宝因边眨眼沉思,边命侍女出去。

  日沉时分,终于查了出来。

  李媪急着赶来西边屋舍,跑去厅堂[1],脚还没有进去,话就已经喊出口:“女君。”

  身体往后靠着凭几的谢宝因半阖着双目,右手微偏也落在凭几上,另一只手还拿着竹简,听到声音,抬眼看了看:“究竟怎么回事。”

  李媪直接在女君前方席地跪坐,身体伏地:“奴仆粗心,从进库的时候就已经数错数目,重新数遍一边后,数目是对的。”

  谢宝因卷起手里的竹简,右臂一伸,稳稳被放在前面的几案上,然后右手撑着凭几,左手落在有孕的腹部,稍稍调整跽坐的姿势,嗓子整日都不舒服的她又捂嘴轻咳两声,明眸扫过去的时候,语气淡淡:“我进林氏已经快一年了,治理家务也快一年,怎么没有遇到过粗心的。”

  女君这已经是不悦。

  李媪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所以就一直都伏在地上,相叠在一起的双手紧紧互相抓着。

  谢宝因瞥去一眼,也懒得再为难这个仆妇,又问:“她住在哪处屋舍。”

  李媪紧绷着的身体逐渐放松,赶紧作答:“南边的屋舍。”

  不是那个地方...谢宝因咳完,垂下左手,随后她继续抚摩着孕六月的腹部,看着战战兢兢伏趴在地上的人,轻声笑道:“不用再伏地,这些事情等往后再说。”

  李媪暗自吐口一口气,额角的冷汗也在这一瞬间流了出来,她直起上半身,抬手擦了擦:“是,女君。”

  谢宝因的视线开始远眺厅堂外面,天色已经开始昏暗,想起王氏那边,随口问了句:“三夫人有没有遣人来过。”

  李媪心里很清楚,这位女君从来不会主动探问这些事情,既然问了,那肯定是想要知道更多的消息,她压着双腿,跪坐好:“听说他们阿郎还没有归家,因为要去工部述职,身边不好带着一名妇人前去,所以命身边奴仆先把送回来安置。三夫人在审问过后,也得知那妇人是南方人士,因为家乡突发洪灾,一家老小都被洪水冲走丧命,连那个妇人自己都差点被卷走,他们阿郎当时刚好在巡视那个郡的工事,所以搭手相救,可怜她无依无靠,又孤身带着一位郎君,阿郎心生悲悯,于是就带在身边,相处几个月下来...就带回来了。”

  谢宝因。

  林勤从工部述完职出来,已经夜色深沉,他急着归家,要去登车的时候,却看见车辕处断裂,老黄牛的身上只剩下两个车舆架。

  刚检查完车辆的奴仆满头大汗的跑上前:“请阿郎饶恕,我刚才到如厕,回来就看到车驾被毁,不知道是谁。”

  车驾停在朱雀门外,虽然是在荒僻的地方,但这里就在宫外,林勤无奈叹气,究竟是谁要阻止他归家。

  “林将作。”圆袍大肚的男子往这边走了几步,随意叉手道,“我们大王相邀同乘。”

  现在的建邺城中,只有一位大王,那就是七大王,林勤以前经常七大王邸,一下就认出这是王邸的长史,对方的品级高于自己,在拱手行礼后,他才跟着走去停靠在朱雀街一侧的车驾旁,恭敬道:“多谢大王。”

  “我也只是正好从陛下那里出来,刚好遇见,举手之劳而已。”李毓笑了笑,亲自掀开车帷,“林将作外出已经好几个月,现在能够回到建邺,应该也急着归家,快上来吧。”

  林勤也不再推辞,几步登车。

  车驾行进的途中,李毓开口问了一些各郡工事的情况,听到南方有洪流,哀叹痛惜的叮嘱要加强工事。

  说完这些,他满怀愧疚的又说:“自从五公主羽化而去,贤淑妃就开始变得思女成狂,变脸我和陛下都没有办法,要是在言行间对林廷尉和林夫人有所触犯,在这里还希望林将作能够代我转达心中的慙媿。”

  不在建邺已经七个多月,林勤不知内里,不敢擅自就帮人接受歉意,也不敢说出什么宽慰的话来,只是点头应下“一定带到”。

  车驾驶出朱雀大街,进入望仙大街的时候,李毓又假装无意的开口:“年末的那场宴席,也希望林将作能够替我相邀林廷尉前来。”

  每年七大王都要举办几场宴席,宴请各品级的臣工,用的名义是行孝事,代天子酬谢,所以不管是是四品或八品的宴席,或世家或寒门,七大王都会亲自前往入席,同众人说笑,有朝官不小心犯错,也都是十分宽仁的帮忙。

  林勤在太子跟七大王中间,一直都偏向后者,自从兄长林勉去世,跟着昭德太子刚有起势的林氏又迅速消寂,二兄林益也被贬巴郡,二郎、四郎、五郎他们几个又还小,林业绥更是去往隋郡,留在建邺城里面并且还勉强能撑起门楣的只剩他,但是他所出身的博陵林氏不仅没落,还和昭德太子有关系,担任的又只是工部的将作大丞。

  七大王虽然对他和颜悦色,但是也没有多看几眼,单独说过的那几句话,也都是出于礼数,人人都有,他没能入这位的眼。

  现在林业绥位列九卿,七大王是想要拉拢大郎,他心知肚明。

  抵达长乐坊外后,林勤下车,微躬身拱手,直到七大王的车驾再次驶走,他才直起腰,整好衣袖,回到长乐巷,从奴仆口中知道林业绥还没有归家后就径直离开。

  奴仆只觉得很奇怪,最后还是跑去西边屋舍跟女君禀过。

  快近黄昏时分的时候,林业绥归家。

  跽坐在案前西面坐席上的谢宝因直接跟他说起这事:“叔父今天已经回来,路过巷道的时候,还跟家中奴仆问了郎君在不在家,大概是有事要找郎君。”

  林业绥脱去衣袍,眨眼间,心中已经思量过,了然笑道:“明天我早些归家,带你一起去拜谒尊长。”

  谢宝因忍住喉间咳意,笑着点头,等男子去了湢室,才捂嘴断断续续的咳起来,勉强遮住了声音。

  水声停歇的时候,她的咳声也早就已经止住。

  林业绥沐浴出来,趿着木屐,到东壁去拿来巾帕后,便在几案北面的坐席上跽坐,抬手擦头发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右边低头看竹简的女子。

  旁边还有一盆炭火在燃烧。

  两个人都缄默着,等擦完头发后,他放下巾帕,把豆形灯盏的火苗挑烈。

  谢宝因察觉到灯光变亮,抬起头去看,只是脖子被这么一拉扯,喉咙又起了搔痒,她抿唇,手去摸几案上的丝帕。

  男子突然饶有趣味的看着她。

  到了怎么也忍不住的时候,谢宝因还是咳了起来。

上一篇:匪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