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万岁 第74章

作者:舟不归 标签: 豪门世家 婚恋 甜文 古代言情

  看完后,她往旁边伸过手去。

  李媪立即把帛书交到女子手中。

  谢宝因看着礼账,核实无错后,叠起帛书,又问:“二郎去袁家亲迎时,要带着送去袁家的布帛和鹿皮可都周备了。”

  见到器皿祭食无误,李媪松下口气,然后更加谨慎:“因为那些都是后日要由二郎亲自带去袁家的,我忧虑放在别处找不到,又忧虑和祭食放在一起会有味道,所以命人放在旁边。”

  随后亲自引女君去看,只见几案上面摆着三四个漆木平盘,上面盖着巾帕遮尘。

  李媪亲自掀开,平盘里放置着黑、红两色的布帛各五匹以及两张鹿皮。

  谢宝因垂眸看了几眼,但是心里忧思越来越重,不放心的弯下腰,把布帛与鹿皮都谨慎的把每一寸都摸过,发现没有勾丝破损才安心。

  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她站在堂前被外面日光给晃到,她抬手遮眼,脑中也忽然闪过什么,遮挡的手缓缓垂下,往回走了几步,立在漆盘前,思忖着拿起一张鹿皮,严谨的去摸白色的梅点处。

  李媪不由得紧张起来,侍立旁边:“女君,可是鹿皮有问题?”

  谢宝因闻言,只是浅浅一笑,不置一言,随后拿着鹿皮徐步去到门口,放在日光下看,终于看到有一处梅点的颜色不同其他,因为她双手常年养护,指腹无茧,所以一摸就能感觉到上面有着不太明显的针脚,刚好绕成一小圈。

  她五指渐渐收拢,眸中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面有愠怒。

  “鹿皮都经过哪些人的手?”

  【?作者有话说】

  [1]标志(立志。)《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 齐郡明僧绍标志高栖,躭情坟素,幽贞之操,宜加賁饰。”

  [2]《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3]《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第70章 鹿皮被烧

  李媪被这话问得愣住, 有些不明其因。

  谢宝因轻吐出口气,神色很快就恢复如常,卸掉一些手上的力气, 松开这鹿皮, 垂眸看着被自己抓皱的地方,指腹不急不缓的抚平,唇瓣隐隐带着几缕笑意。

  转瞬。

  她抬头,扫过去,顺手将鹿皮递给站在一旁的侍女玉藻, 在揉碎的日光下面,女子的明眸却渐渐冷了下来, 再也看不见往日的仁爱:“送张被烧过的鹿皮给袁家,难道你是要博陵林氏被人耻笑?”

  这话刚说出,最先有反应的是双手从女子那里接过鹿皮的玉藻,她以前在谢家的时候, 女功就很好,闻言就立即低头仔细观察起来。

  女子忽如其来的冷声质问,李媪心里突然慌神, 更多的是不知所措。

  谢宝因以上位者的姿态看了她一眼, 里面是不悦和愤恨,她转身走回堂上, 徐步到北面朝向门口的坐席上,屈膝缓缓跽坐着, 望向前方的眸光依旧让人寒战。

  玉藻捧着鹿皮很久, 还是看不出这鹿皮究竟是哪里被烧过了, 最后她学着女君那样, 举到日光下面去, 半刻不到就马上惊呼出声。

  她知道李媪因为自己小女的事情,对待女君十分忠诚,所以这突然起来的冷声诘问,一定会让这个老妪心里多想,但是家中事务繁多,在女君的心里,每个人每件事都要她这个老媪重要。

  玉藻不想女君失去这位忠诚的奴仆,主动跟老妪说道:“鹿皮梅点这里的地方是被人用极细的鱼线另外缝补上去的,所补的皮也是其他与鹿皮相似的动物皮毛,看着很像,但是在光下面仔细看,就可以看出颜色比纯正的鹿皮要淡。”

  李媪听到侍女的话,脑袋里面嗡嗡的直响,赶紧回想着最近几天的事情,想要纠举出究竟是哪里出现的问题,但是不管她怎么想都想不到,并没有哪里是有问题的。

  两家姻亲一直都是最重要的礼事,尤其是这纳币,挣得是家族在建邺的声誉,曾经有世家亲迎,因为当时鹿皮极其难得,所以就用其他的动物皮毛东拼西凑,再找到技艺高超的工匠缝制起来,伪装成鹿皮送去女家,在事情败露以后,很快就成为士族讥笑的对象。

  听说最后不仅两家的婚事不再作数,就连那世家子弟的父亲也彻底失去颜面,自己上书请求调离建邺,一家人都跟着离开了,所以自己治理事务的这些时日,她半点都不敢松懈,生怕被家主和女君降罪,到底是哪里被给乘人之危了。

  很久都没有听见老妪的声音,谢宝因也只是耐心的坐着,静静的看着前面低着头的老妪,双眸因为半阖着,所以变得细长,就好像是神龛上那庄严的神佛,即使看不出情绪,但是自有威严:“命人去把那些要送去袁家的东西全部都重新拿出来,再次详察,要是后日二郎带去袁家的纳币中还有损坏的,我只能好好治理治理家中这些奴仆。”

  玉藻低头领命,赶紧和几个侍女一起开始详察漆木盘中其他的器皿皮毛。

  堂上悉窣的翻动声,吓得李媪心里更加惊恐,一直低着脑袋,紧贴腹部的两只手也开始出汗,在女君的沉默之下,她终于再也扛不过去,惶迫的膝盖跪下,双手马上分开,交叉在一起,置于额头上,然后马上整个身体都趴在地上,屏息禀道:“鹿皮绢帛都是由家中其他奴仆从外郡购来的,拿回来后,先是和其他器皿一起搁在东堂,因为怕出事,所以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里都有奴仆在守着,昨夜还是我亲自来守的,请女君明察。”

  看着老妪恭敬的五体投地,谢宝因嘴角捻着一抹笑,始终没有开口说话,她出生在渭城谢氏,从小跟着范氏开始学习如何治理家里事务,家中这些奴仆有身为奴隶的,从西北等各郡被俘擒后送来,他们不敢僭越主人,但也有从建邺周边各郡赎为世家奴仆的。

  因为与奴隶终身都归于主人不同,所以总会有心计。

  她不着痕迹的把语气给缓下来,轻声笑着,如山间潺潺溪水抚慰人心:“你何必伏地,我心里当然知道不是你的错,也知道你对博陵林氏的忠心,这些日子以来,家中的事务多亏有你辅佐我治理,所以我才能安心养病,要是我现在还来怀疑你,那我就是人面兽心的夷狄之人了。”

  范氏把这些奴仆当成玩物对待,高兴就看他们用心计,看他们困兽犹斗,增添兴趣,不高兴就直接要他们性命,但是谢宝因与用猛厉的范氏不同,她读遍经史,治家更像一个国家君主,除了赏善罚恶,恩威并行,更明白“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的道理。[1]

  她收起脸上的笑,掩藏起所有的喜怒:“你先起来,我还有话要问。”

  李媪依旧是不敢动,哪怕已经得到家中这位女君的宽言温语,身体反而还更加伏下去,胸脯也彻底紧贴着地:“女君把二郎亲迎礼的事务交给我治理,就是信任我,我却不能够把事情治理好,我失职有罪,等女君把事情查清,不管要怎么惩诫都至死无怨言。”

  详察好后,玉藻从旁边低头走过来,回禀道:“女君,其他都是好的。”

  跽坐在几案后面的谢宝因在心里思索着,落在双膝上的手指慢慢摩挲着交窬裙上面的暗纹,眼睛凝视着伏拜自己的老妪,像是已经有了决断,缓缓出声:“家中出了这样的事情,当然要查,你先去把经手过鹿皮的奴仆列出来,不管是做什么的,只要进过东堂的都要列上去,日正时分之前送去我那里,鹿皮也要尽快去外郡再找。”

  李媪的眼睛盯着近在咫尺的地,只要一呼吸,细微的尘土就会被吸入鼻孔,她屏气不息,连连应声:“我立马就去,绝对不敢再溺职。”

  谢宝因抬手撑着几案,直起身体,由跽坐变为双膝跪地,然后被近身侍奉的侍女双手托住右臂,扶着站起,她从案后走出,:“今日堂上所发生的事情要是传出去,你们的性命也就该结束了。”

  堂上奴仆想到夫人已经归家,夫人对女君又有嫌隙,以为女君是怕她们去告状,一瞬间全部伏跪在地,表示自己对女君的忠诚。

  谢宝因冷漠的扫视脚下,直接出去。

  玉藻也跟着恭敬侍奉在旁边,有所顾忌的提醒一句:“夫人那边的奴仆要不要也去说一下。”

  谢宝因从西面下阶,宽博曳地的裙摆被风拂动,语气不冷不热:“不用去说,我不怕夫人那边知道,只是不想惊惊动瓮中的东西,你要是去说,既然把鸟惊飞,又会让夫人心里觉得不舒适,自己身边的奴仆都不能信任。”

  玉藻惊叹道:“女君知道是谁。”

  谢宝因眉眼淡淡的:“我非神非仙,怎么可能看几眼就知道所有的事情,既然祸端出在家中,也只能是这些奴仆引起的。”

  要是存心想害博陵林氏就不会只毁一件,而且烧毁又何必再费尽心思去补好。

  家中是需要好好治理一番,这些奴仆也该知道现在博陵林氏的女君是谁。

  直到听不到脚步声后,伏跪在地上的李媪才敢喘气,原本紧绷起来的身体瞬间塌陷起来,整个人都趴在地上,手背上的额头也发着冷,就这么趴着缓了好久,她才从前面的惶恐里找到方寸,在深吸几口气后,撑着地的两只手掌用了气力,支撑着上半身慢慢从地上直起,方额已经全部是汗,前面掌心放的地方也是湿的。

  她看着前方女君坐过的席位,想起女君说的,艰难撑着膝盖起身,出去命人找来笔墨和粗藤碾碎压成的纸,坐在草席上面开始列家中奴仆的人名。

  经过前面被女君责问,鹿皮的事情,她不敢再轻易相信别人,等墨迹干了,她叠起来拿在手中,命另外一个老妪带着奴仆去外郡跑一趟。

  已经快要日正时分,李媪马上走去西边的屋舍。

  同时,长乐巷道里也有有奴仆神色急切的进入家门,疾步跑去西边,站在居室外面的庭院里,拱手行礼喊“女君”。

  侍女听到,走上前告知:“夫人在厅堂议事,屋舍那边的侍女在这里。”

  奴仆听到这话,低头静立。

  宴客议事的厅堂内,北面坐席面前的几案上面摆着博山炉,香粉化作清幽的馨香从炉内弯弯绕绕的飘出,旁边还摆着盛有热汤的漆碗与竹片开始泛黄暗沉的连缀竹简。

  谢宝因跽坐在锦席上,身骨笔直,专心事书,炉中澄澈的青烟飘过她波澜不惊、没有喜怒的眉眼,衬得身为世家夫人的她格外平易近民。

  侍女的双手恭敬交叉在腹部,手臂伸的笔直,双脚并拢的站在堂上,自从她前面行过揖礼,女君只是颔了颔首,然后就再也没有开口。

  谢宝因看完竹片上面的最后一个字,手指缓缓从左边开始卷起,声音里面听不出任何情绪:“夫人让你来是有什么事情。”

  屏住呼吸的侍女偷偷换了口气:“夫人说女君要治理家中事务,现在家里又有二郎的亲迎礼需要女君劳神,夫人忧虑乳媪难以照顾大娘子,再加上夫人刚归家,心里想念想大娘子这个孙女,以前天天盼着要做祖母,现在终于成为祖母,只想时时都放在身边看着。”

  谢宝因用束带捆着竹简,一直没有说话,也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等把竹简捆束好,她才轻笑颔首,和善开口:“你先回夫人那里去,娘子现在还没醒,等她醒来,我就命乳媪抱去夫人那里。”

  侍女看见这位女君没有动怒,心里忍不住的发笑庆幸,当即更加敬爱的行礼,脚步轻快的低头离开。

  郗氏那边的奴仆刚走,谢宝因敛起笑,命人让乳媪把林圆韫抱来这里,她继续拾来另一卷竹简,拆开束带,指尖落在上面,轻轻滚向右边,继续看起来。

  半刻过去,乳媪抱着怀中哭闹的孩子来到堂上,因为没有哄好娘子,所以声音变得虚心:“女君。”

  林圆韫的哭声十分洪亮,谢宝因正视过去,微蹙眉:“怎么回事?”

  乳媪手掌还一直在拍着孩子,赶紧解释:“可能是还没睡够就被我给抱来见女君。”

  谢宝因只觉得心被揪着,看乳媪一直哄不好,已经顾不上责备,只想赶紧止住孩子的哭声,立即命道:“给我。”

  乳媪弯着胸脯,马上走去坐席旁,谨慎把襁褓递过去。

  把林圆韫抱在怀里后,谢宝因拍着孩子背部,双臂轻轻左右晃动,等听不见哭声,她也冷声道:“日昳十分就要回来,要是迟了半刻,建邺城里想要进世家做乳媪保母的妇人多的是。”

  乳母立马就像蚊虫扑腾的翅膀一样,频频点头。

  笑着摸了摸林圆韫软软呼呼像凝脂的脸颊后,谢宝因才把孩子交给乳媪,看见乳媪抱着襁褓离开,眉眼落下来,刚要继续阅看竹简,突然又记起另外一件事情。

  她抬头问侍奉在堂上的侍女:“前面是谁来这里找我。”

  “家主身边的奴仆童官。”侍女低头禀道,“好像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找女君,现在应该还在庭院里站着。”

  谢宝因听到是林业绥身边的奴仆,暂时搁下别的事情:“让他进来。”

  侍女朝女君行完礼,才慢慢倒退出去。

  很快就看见厅堂外面进来个人影,童官来到堂上作揖叉手:“女君。”

  谢宝因没有应礼,直接问道:“你们家主遣你回来有什么事情。”

  女君在上,身为奴仆的童官不敢站直身体,微躬答道:“家主日正时分从大理寺归家,但是在经过望仙门的时候,车驾忽然被宫卫拦停,长生殿的内侍走了出来,那名内侍说是陛下也急诏了家主入宫,家主特意命我回来跟女君禀告。”

  林业绥以前每次晚归都会派遣身边奴仆回来跟她说,但是自从安福公主的事情结束以后,男子就很少再晚归。

  谢宝因颔首,稍稍安心,很快又蹙眉,何为“也”?

  她诘问:“还有谁入宫了。”

  童官想起那内侍在车驾旁边跟家主说的话,逐一回禀:“谢司徒、郑仆射都已经在家主前面被宣召入宫,说是只等着家主去。”

  只有谢贤、郑彧,王宣并没有入宫。

  谢宝因记得王宣现在比从前要更加沉溺于名士隐居高山的生活,已经搬到距离建邺城不远不近的外郡别墅里面去居住,或许是他也已经察觉到天子的意图,明白今日世家已经不是昨日那个辉煌到能蔑视皇权天子的世家,所以才开始选择急流勇退,保住郁夷王氏的根基。

  要是这样,她心里反倒没有忧虑,冷静命令堂上的侍女:“去我和家主的居室里面把那件黑金鹤氅裘拿来。”

  侍女拿来后,又命童官送去给男子。

  李媪来到西边屋舍的时候,径直去到厅堂外面,听见里面的谈话声,停在外面等着,直到侍女从居室捧来黑金鹤氅裘,又看着家住身边的奴仆带着离开,才上阶去到堂上:“女君。”

  跽坐许久的谢宝因已经逐渐感到双腿开始变麻,她刚准备动身松松,看到堂外有老妪进来,身体又重新不动声色的坐回去,掌心顺势落在腿上:“都列好了?”

  女君的坐席是家中主人所住,正对着门口,李媪走进去,在离几案不远处的地方止住,直接就屈膝跪下,双手奉上:“禀女君,所有经手过鹿皮的奴仆都在这里。”

  站在西面的侍女走到伏低身体的老妪面前,伸手去接。

  谢宝因还没看,厉声问道:“确定没有遗漏的。”

  李媪被反问,被吓得在心里又想了一遍,然后郑重点头,身体再次伏到地上:“绝无遗漏。”

  侍女也恭敬的走回到北面坐席,把已经打开的粗糙藤纸,放在女君面前的案上,再退回西面继续侍立。

  家中奴仆最喜欢糊弄,不管有什么错漏都留着给主人来纠举,所以谢宝因才会先诘问一遍,见老妪战战兢兢,才垂头去看面前的藤纸,随即视线便在其中一个奴仆的人名上短暂停留,在心里沉思过后,命侍女去把玉藻喊来,再冷声令她:“你去东堂把那张鹿皮拿来这里,不要让别人看见。”

  玉藻领命离开。

上一篇:匪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