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万岁 第92章

作者:舟不归 标签: 豪门世家 婚恋 甜文 古代言情

  日出时分,侍女端着热水进来侍奉盥洗。

  梳妆更衣后,谢宝因便去了北边屋舍晨省郗氏。

  从北边屋舍回来,再去厅堂把家中事务都给治理完,她又重新跽坐在居室案前的坐席上,诵读经典。

  林圆韫也被乳媪带着在居室的屋檐下嬉戏走路。

  命人去请来沈女医后,玉藻也快步来到居室,低头禀道:“女君,有个侍女在外面,说是夫人身边的桃寿命她来的。”

  谢宝因头也不抬,只命道:“让她进来。”

  玉藻后退着离开。

  室内再有声音的时候,已经是那个被大风吹到满脸通红的侍女:“女君。”

  谢宝因斜瞥一眼,随后视线又落在竹简上:“何事。”

  侍女做事说话丝毫不迁延迟,几个字就已经把事情全部禀告出来:“陆家的大夫人来了家中。”

  闻言,谢宝因置于竹片的指腹顿了下,抬头问道:“哪个陆家。”

  侍女把头垂得更低,双手也不敢松懈的贴着腹部:“建康坊的吴郡陆氏,高平郗家的三夫人和这位陆夫人好像还是亲慼[1]。”

  得到答案,谢宝因收回目光,她记得吴郡陆氏留在建邺的是青城房,世代都是崇文擅书,族里还出了很多擅书的大家。

  这个陆夫人好像出身的是清河崔氏旁支。

  既然是郗氏身边的侍女命人来禀的,那肯定是去了北边屋舍,不用她这个女君过去做什么。

  等侍女离开,在居室外面陪林圆韫嬉戏的红鸢忽然走进来,低头说道:“女君,我记得这位陆夫人在七年前还来过长乐巷,那时候夫人生了场大病,因为高平郗家那边幼弟不能前来,所以郗家夫人就烦扰在建邺的陆氏族亲前来送药,帮忙照看,那一段时间林陆两家也就经常来往,听夫人身边的侍女说,郗家夫人算是陆夫人的表妹,她家祖上就是从建邺这支出去的。”

  玉藻端着新燃好的炭盆进来,:“女君不必担忧,陆夫人应该是知道高平郗家有丧,所以前来慰藉夫人的。”

  谢宝因没了再看阅看经典的兴致,伸手从旁边的炭火中取暖。

  北边屋舍的庭院里,桃寿坐在胡床上,守着泥炉在煮热汤,前面不久她刚命人去了女君的住处。

  有些事情必须要等人做了才能够去那边说,因为家中这些奴仆全部都看见陆氏的牛车停在长乐巷,知道陆夫人来了北边屋舍,所以即使女君知道,妇人也不会怀疑她。

  桃寿放心一件心事,将树叶烤好磨碎后,另起炉子烧水,放入姜枣胡椒煮开,再放入树叶的碎末,煮成热汤。

  她握着陶瓮短柄把浑浊的汤水倒进漆木碗中,然后端着去了堂上。

  等恭敬从堂上退出来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仆妇从庭院外面走过来。

  桃寿认出这是六娘林却意身边的乳媪,不敢怠惰,但是又怕烦扰堂上的两位夫人,所以主动迎上去:“陆家的大夫人来了,夫人正在厅堂会客。”

  李乳媪有事而来,也不在意夫人在不在宴客,直言:“六娘今天从夫人这里回去后,脸上被寒风吹得特别疼,用手碰都不能碰,听说夫人有药膏能治,所以才来的,还请去禀告夫人一声。”

  桃寿听完缘由,犹豫片刻后,转身去堂上,再出来的时候,说完一句“我这就去夫人居室内给六娘取”就离开去了位于北面的居室。

  李乳媪站在原地等着,因为离厅堂不算远,再走几步上阶就能到门口,现在堂上的谈话也隐隐约约的传出。

  本来以为两位夫人是在谈笑往事,但是越听下去,她越不敢吸气,赶紧悄声走远。

  崔夫人先是开口宽慰了几句刚丧父不久的郗氏,随即两个人又互相说了一些冀望彼此身体康健的话,最后再谈及七年前的那段渊源。

  郗氏对这件事情也是心怀感激:“那时候真是庆幸有你送来的药石,还时时来长乐巷陪我谈笑。”

  现在的博陵林氏不同往昔,以前两家是以五十步笑百步,如今却必须需要得时时尊敬着,崔夫人跽坐在东面第一张案桌前的坐席上,郗氏坐在北面的尊位,她微微侧身,看向妇人:“夫人言重,高平郗氏的三夫人虽然只是我家阿郎的远房表妹,但吴郡陆氏族内从来都不分远近亲疏,当初郗夫人写家书给我,我肯定不能视若无睹,只是没想到还会因此续结一段姻亲。”

  郗氏抬臂饮汤,动作轻缓,俨然是一个建邺世家夫人的威严:“不知道陆六郎如今在哪任职?”

  崔夫人应道:“太常寺治礼郎,唯恐不能和林氏女郎相配。”

  郗氏也开始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虽然出身高平郗氏,但是那些兄长对我并不好,只有我同胞幼弟夫妇念着我,今天博陵林氏起势,绝对是不能忘恩的,自古姻亲利益最牢固,本来是想着和缔结姻缘,没想到郗家的几个郎君娘子都已经成婚嫁人,剩下合适的也交换过通婚书,那时候我们说起,还在感叹神仙弄人,聊着聊着就忽然想起你我七年前曾有过一段不浅的交情,所以才烦扰郗三夫人给崔夫人写去一封家书。”

  博陵林氏已经起势,她肯定也要想着高平郗氏。

  崔夫人无声笑了笑。

  ...

  桃寿从室内拿了药膏出来。

  李乳媪双手接过,赶紧低头离开。

  回到东边屋舍,仆妇还在想着前面那件事情。

  林却意跽坐在书案前,看着案上的《诗经》,乳媪就跪坐在旁边,用光滑的扁木把药膏涂抹在这位娘子脸上。

  最后一下林却意被戳的直接嘶了声,她冷声诘问:“你今天是怎么了,要是身体不舒服就回自己的住处去休息。”

  李乳媪被吓得赶紧收回手,看到娘子脸上没事后,马上膝行后退几步,立马伏倒在地:“望娘子饶恕,只是前面去夫人那里给娘子拿药的时候,听到夫人好像是在给三女郎议婚。”

  林却意拿过药药,自己摩挲着擦在脸颊上:“这有什么好新奇的,长嫂不是一直都在给阿姊找合适的世家子弟。”

  李乳媪屏息:“女君不在夫人那里。”

  林却意听见,双目圆睁,顾不得再擦药,双手撑着案面,从席上站起,就要往外走,乳媪仓惶从地上起来,命侍女拦住这位娘子,然后快步走过去,恭敬低头:“娘子这是要去哪里?”

  “我当然是要去母亲那里,女郎的婚事关乎往后一生。”被拦住的林却意回头,一张脸气得鼓起,“你这是在干什么?”

  她不信母亲能给阿姊找到什么好的世家子弟,建邺城那些世家夫人所举办的宴会都很好去参加,怎么可能会认识什么家风清亮的世家。

  李乳媪命侍女去拿来鹤氅裘,然后劝告:“六娘去又有什么用,夫人会听你这个女郎的吗?你这一去,不仅会让夫人在陆夫人难以,还会有忤逆尊长的罪名,女郎这样是帮不上三女郎的,轻率行事只会害人害己。”

  虽然心里在焦虑,但是林却意还是把话听进去了,扔下一句“我去找长嫂”就转身离开。

  李乳媪叹了口气,她也只能帮三女郎到这里。

  从前在家中过得艰难,要是再嫁个不好的世家子弟,这一辈子就真的毁了。

  林却意连走带跑的穿过西边屋舍的宽阔庭院,从东面上阶到居室门口后,赶紧走进室内,即使慌乱之下,也始终谨记礼数,抬起双臂向跽坐在北面坐席的女子行肃拜之礼:“长嫂。”

  谢宝因刚阅完一卷竹简,颔首:“六娘来找我何事。”

  林却意喘匀气息,急切开口:“听说母亲今天在为阿姊议婚,长嫂可知道这件事情?”

  侍女也抱着从漆木箱笼里找到的竹简回来,放在案上。

  谢宝因伸手拆开束带,听到这声问,有些芒然的摇头,很快又开始思索起林却意的话和不久之前那名侍女的话...议婚...吴郡陆氏?

  这卷竹简从来没有被阅看过,竹片也没有被润过,慢慢摊开的时候,一个没注意,指腹被竹简毛刺给扎了下,短促又钻心的痛,她也因此冷静了下来,掌心落在案上的竹简上,在坐席上跪直身体。

  双足站起的同时,她果断命令:“我去夫人那里一趟,要是沈女医来了,你先让她去厅堂等我,如果我回来太迟,你给她一百钱,再命家中奴仆送出坊。”

  侍女走去东壁拿来红色鹤氅裘。

  玉藻心里也明白婚姻之事对女郎的重要,更不愿意拖女君的后腿,沉稳应答:“女君放心。”

  要离开的时候,谢宝因又对林却意说道:“六娘你也在这里待着。”

  这种事情不能让她一个女郎露面。

  林却意不敢给长嫂惹麻烦,乖乖点头。

  最后是红鸢随侍左右。

  一路来到北面屋舍,谢宝因看向庭院里的那株朱梅,突然一股疼痛侵袭,她用掌心虚捂着腹部,闭眼痛苦的吐息。

  侍奉在右边红鸢见状,赶紧去搀扶:“女君。”

  缓过来的谢宝因轻摇头,继续往厅堂走去:“应该是这月的天葵要来了。”

  这件事关乎着林妙意的一生,已经走到这里,绝对不能够再回去。

  坐在庭院里燃炭的桃寿看见女君来了,赶紧低头恭敬上前。

  走到堂外阶前的时候,谢宝因冷着一张脸,低声诘问:“人走了吗?”

  桃寿摇头,如实回答:“夫人还在宴客。”

  谢宝因双眸微动,看了看厅堂。

  桃寿立马明白过来,进去禀道:“夫人,女君来了。”

  不等厅堂里面的妇人开口,谢宝因已经脱下鹤氅裘,从西面上阶,迈步入内,最后在堂上站定,抬起双臂朝北面尊位上的妇人行肃拜礼:“母亲。”

  郗氏收起脸上的笑容,不悦地发问:“你来我这里干什么。”

  坐于东面的崔夫人一抬头就能看见,她默默思量着这位谢夫人,三重宽袖上襦,襟袖为黑红,九破交窬裙垂在地上,而足上那双翘头履勾起前面的裙裾,便于行走。发髻两侧斜插着宽玉钗,髻中央簪着一柄玉篦,用料质地都是白玉,没有世家夫人的威严,更多的是柔婉。

  谢宝因身体微转,又面向东方,对着崔夫人行礼:“听家中奴僕说陆夫人来了,我在如今治理家务,按照礼法所定,理应亲自宴客,否则就是博陵林氏待客无礼不敬,陆夫人又是尊长,更不能不孝。”

  崔夫人也赶紧回以揖礼:“谢夫人言重。”

  谢宝因隐下心里其他的思绪,双臂垂落,掌心交叠在腹前:“听说母亲七年前生病,陆夫人那时候就时时送来药石,典籍中也有‘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2]的道理,我熟读经史,更不能视若无睹。”

  郗氏的脸色终于是缓和下来了一些。

  谢宝因又抬臂行礼,言道:“陆夫人以后要是有为难之处,博陵林氏一定会竭力相助,要是想要为家中郎君议婚,只要是我认识的建邺世家,一定会为夫人引荐。”

  崔夫人大概也听懂了,偏头去看郗氏的神色,发现妇人已经愠怒,只是因为有她在,所以不好说什么,当下就辞别离开。

  果不其然,崔夫人刚走,郗氏就开始讥讽:“你这么急着赶来,究竟是要结草衔环还是要背恩忘义,伤化薄俗!”

  谢宝因淡然处之,只问一句:“那夫人又是要做什么?”

  “我要做什么?”郗氏反问一句,随后大怒起来,“我身为嫡母,难道连家中女郎的婚事都不能做主了?难道这也是谢夫人应该治理的事务?嫡母还在,家妹的婚事又哪里需要你这个长嫂来插手做主,三娘的年纪也眼看着变大,你不急,我做母亲的当然要急。”

  谢宝因微垂头,呼吸滞了下,蹙着眉头,紧咬着牙,腹部的痛感再次复苏,一丝一丝的。

  等这阵疼捱过去后,她本来想要开口说河内魏氏早就已经想要前来相商,只是因为林妙意十月廿九才过孝期,所以一再推迟,但是郗氏不给自己丝毫说话的机会。

  妇人还在继续说着:“既然已经是博陵林氏的宗妇,那就好好治理家中和宗族事务,二郎婚事确实是靠你,但那是因为我在修行,所以顾不上,以后家中其他郎君娘子的婚事不用你这个长嫂操心。”

  堂外的侍女突然低头走进来,恭敬禀道:“夫人,女君,三女郎来了。”

  林妙意就站在堂前阶上。

  郗氏看见后,讥道:“现在三娘也在这里,你自己问问她是怎么想的。”

  谢宝因喘了几口气,想起昨天林却意说的那些话,心里就已经明白过来了,她忍着腹部抽痛,没有责怪,没有愠怒,只是平淡的缓言相问:“三娘早就和母亲商量好了?”

  林妙意低着头,没有开口。

  郗氏叹道:“你一直在说要给她议婚,但是两年都没有个结果,她是个女郎,心里当然会有想法。”

  随侍在旁边的红鸢低头腹诽着,这两年来,博陵林氏发生了多少事情,三女郎又是被谁给耽误到十七岁的。

  谢宝因早就已经没有心思去想这些,腹部的痛感还在源源不断的袭来,使她疼得弯腰,脑子也混成一团,眼前像是被蒙了一层雾,什么都瞧不清,渐渐变花,最后都分不清是疼得脑袋发蒙,还是原本就如此。

  红鸢被吓得赶紧去堂上,双手去扶着。

  沉重的身体有了依靠,谢宝因合上双眼,不愿意再受其扰,呼吸渐渐放缓,任由它痛着,不管不顾。

  随即一声闷响落地。

上一篇:匪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