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万岁 第99章

作者:舟不归 标签: 豪门世家 婚恋 甜文 古代言情

  【?作者有话说】

  [1]西晋李密《陈情表》,李密字令伯。秉承古人称字不名。

  [2]《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3]《商君书·更法》:“及至文武 ,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这段出自《世说新语.咏雪》。

  [5]《怨歌行》汉.班婕妤。

  [6]《白头吟》汉.卓文君。

  [7]《苦寒行》曹操。

  [8]《步出东门行》汉.无名氏。

第88章 禁止侍奉

  林却意究竟说了什么, 谢宝因虽然没有能够听清楚,但是喧哗鼎沸过后,不觉忆起她们刚刚随口所言的那些乐府诗。

  她眨了眨眼, 双手交叠落在屈折的腿上, 指腹若有所思的摸着交窬裙的卷草花纹,望着门口纷纷扬扬的夜雪。

  倏忽之间,整座建邺城都开始钟鼓齐鸣,庆贺又一年新岁。

  家中的奴仆纷纷屈膝,双手环成圆形落在地上, 额头紧贴手背,身体也伏倒下去, 稽首祝愿主人:“伏惟女君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跽坐着的袁慈航、林妙意与林却意也撑着案面从坐席站起,微微侧身朝向北面,双臂抬起, 脑袋低垂,身躯前倾,齐声庆贺:“元正启祚, 万物惟新, 祝愿女君尊体安康。”

  谢宝因被这一声声的祝愿唤回神志,看向身前案上的三足青铜灯架, 熊熊的火苗就像是强有力的心跳,不仅勃勃阳阳, 还万物蕃昌, 再看到室内今在的繁华, 她嗟叹一声, 叹自己怎么也成为杞国那位忧虑天地会崩坠的黎庶。

  随即, 她身体微倾,双手撑在案前,臀股离开坐具,刚跪直身体,左右腿便先后站起伸直,穿着足衣的双脚踩在席面上,五尺长的绢裾罩住双足,余下部分堆在席上,腰间的用玉玦联缀成片的杂佩也随着站起的动作重新垂至足腕,而发髻中所斜插的几根双股白玉扁钗,在室内灯火中,散出润人的光泽。

  然后,谢宝因稍弯腰身,朝向南面,揖手行肃拜礼:“新岁之初,祝母亲延期以永寿。”

  郗氏颔首,跽坐在坐榻上,回以揖礼。

  杨氏与王氏也都随着回以揖礼。

  孝道与尊君的礼数都被周全。

  谢宝因放下手臂,复又再次屈膝跽坐,于西面站立的袁慈航也正身,跪坐在她旁边侍奉的侍女也已伸出双手扶她手臂,把漆木坐具放过去。

  林妙意、林却意也先后列席。

  众人也从建邺的世家一直谈论到天下各郡的士族,因为建邺是中央国都,所有政令都从这里发出,牵动天下时势,很多时候朝堂事势都是云谲波诡,要想氏族权势长久,便必须随风而动,所以分布各郡的士族都一直以操权柄的渭城谢氏、郁夷王氏的举动来断定。

  现在王宣带着郁夷王氏的子弟明哲保身,渭城谢氏的谢贤却依旧嵬然不动,以至于天下士族开始泾以渭浊。

  同时还有少部分南北士族选择起势的博陵林氏。

  虽然天下权柄的变化还并不明显,但岁末的馈送就是一次时势动荡之下所显示出来的消息。

  未来天下士族的一时之冠未必就还是郑、王、谢。

  谈论到最后,盆盎里的炭火也在竭力焚烧,从散发暖意的鲜红,再到逐渐黯淡,寒意侵袭。

  摆在室内北侧一隅的漏刻也露出八十三刻,郗氏、杨氏与王氏都从仅供一人跪坐的坐榻起身,要先回住处去休息。

  尊长离去后,谢宝因、袁慈航、林妙意接连以手撑着案面,先后跪直身体要站起,回自己所居住的地方。

  林妙意先一步从席上站起,要去穿布履的时候,突然唤了一声:“阿妹?”

  谢宝因也循声看向和自己对面而坐的人,发觉林却意依旧还跽坐在南面的坐席上,安于磐石,头颅一直低着,露出秀项,衣裾上面还有遗迹。

  她在涕泪。

  袁慈航出言相问:“发生了何事?”

  于是林却意开始陈说:“阿姊就要嫁去吴郡陆氏,我心也不觉忧伤,只想家人再多同处几时。”

  家中这两位娘子可谓亲密无间,不久就要分别,各在一方,必然难以承受。

  因为自己在渭城谢氏也有姊妹,所以谢宝因有所感触,她跪直的身体慢慢再度往后坐下,臀股落在坐具上,双腿弯折而跽,莞尔而笑:“那不若谈笑至黎明?”

  袁慈航也一手扶着腹部,一手撑着案面,重新跽坐。

  林妙意则早就已经先两位嫂妇屈身,双膝跪在阿妹身旁席面,伸手去握着她交叠置于腿上的手:“不论我以后是谁妻谁母,我们永远都是姊妹。”

  林却意抬头,破涕为笑。

  随后,她们举觞对膝,饮酒欢乐起来。

  谢宝因与袁慈航则开始漫谈陈説其余世家。

  在侍女跪坐在盆盎旁用竹箸往里面加生炭的时候,乳媪从室外低头进来,来到谢宝因身边侍立,十分恭敬:“女君。”

  谢宝因微抬眼,侧目而视,然后淡言:“何事。”

  乳媪的头颅更往下垂去,急切禀道:“女郎在哭,还一直要找女君,不愿意卧寐。”

  因为林圆韫已经在学语,又十分依恋母亲,所以家中奴仆很容易就可以知道这位女郎想要做什么。

  谢宝因凝思片刻,内心不忍,命道:“把女郎送来。”

  当泪眼汪汪的林圆韫被抱着进来室内时,刚去到母亲身边就立马抱住不松手,用脸一直蹭母亲身体。

  谢宝因看着长女眷恋自己的情态,粲然而笑,然后轻声询问:“阿兕要在阿娘身旁待着?”

  林圆韫声音糯糯的嗯了一声。

  跪坐旁边随时侍奉的侍女也笑着给这位女郎脱下布履,又拿来凭几置在女君身后。

  随即,只见幼童和母亲踞坐在同张坐席。

  陈说良久以后,侍女低头进来为口燥唇干的主人奉上热汤。

  众人也渐渐困乏起来,开始靠着凭几欠伸,可林却意还是不想离去,于是便商量博戏驰逐。

  妊娠六月的袁慈航把全身力量都放在身后的凭几上,率先建议:“共玩樗蒱如何,听说还是源于老子。”

  林却意放下酒樽:“竟然还跟老子有关?”

  家学从母的袁慈航少时常看,笑道:“前汉马融的《樗蒱赋》中记载‘昔有玄通先生游于京都,道德既备,好此樗蒲,伯阳入戎,以斯消忧’。”

  在她们说话的时候,谢宝因已经命令侍女去把掷具取来。

  当看到案面所摆的一堆器械,常居山中的林却意又新奇问对面的长嫂:“这该要如何博?”

  谢宝因抬臂饮完汤,望了眼枕在自己膝上的林圆韫,小小身躯侧卧在坐席上,已经熟寐过去,炭火的热意驱散寒夜的冷。

  她掌心抚摩着,平静开口解释:“主要分为枰、杯、矢、马、五木,这棋盘之上也可容纳一百二十枚棋子,其子又要在盘中摆出沟壑、战阵、军队等来,然后再用五木掷出采数去进攻对方的战阵,而己方也要用矢来防御,博起来与行军兵戈无异。”

  因此樗蒱起初都是郎君所博,用以磨砺治军才能,后来天下结束大乱,志气不再,既有围棊樗蒱而废政务者,或有田猎游饮而忘庶事者,输掉数万钱,士族纷纷开始禁止族中子弟博此戏,而子弟未曾为此荒废心志的士族还依旧用博戏来磨砺子弟,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比如渭城谢氏、郁夷王氏,其家主以为荒废志气是人之过,与物无关。

  谢宝因少时就曾在谢贤注视之下,和谢晋渠博过,最后以这场博戏,各自赋文论用兵之道,而袁慈航能够建议博此戏,想来陈留袁氏的家主也是。

  她与林业绥也曾博过。

  在漏刻滴完一百二十刻,又重新回到一刻,开始新的一昼夜的时候,家中奴仆在庭院中悬起祈福的彩幡。

  室内几人也终于博完,彼此望着相乐,因为不博钱财,所以每输一次,都会在对方颊上用赫赤描以斜红,或绘卷草花纹。

  谢宝因命乳媪抱走还在熟寐的林圆韫,随之手撑几案站起,虽然有坐具佐助,但双足屈坐整夜,不免无力,在短暂静立缓过来后,她穿好坐席旁的翘头履。

  随后,一一离去。

  白雪所覆盖的庭院里,奴仆在涤场。

  居室的门户之外,为防备度朔山中的万鬼前来作梗,于是要立大桃人,在上面画主閲领万鬼的两位神人鬱垒、神荼,再悬索苇以御凶魅。[1]

  侍女看见雪中走来的女子,低头行礼:“女君。”

  谢宝因上阶后,直入居室。

  随侍而去的四个侍女,两个去疱屋预备盥洗之水,两个跟着进去侍奉女君更衣。

  室内东壁的漆架前,谢宝因抬足,由侍女脱履,穿木屐。一路而行,曳地的三重衣裾被雪所污,然后又张臂易衣,系好腰间长衣带,再留有三尺长,任由其在腰身左侧垂落。

  在侍女捧着器皿与巾帕进来后,谢宝因迈步到几案北面跽坐,盥洗完便命人取来翰墨与缣帛,伏案写下要馈遗给建邺各世家的丝帛与金银奇宝。

  其余各郡士族与建邺的往来在岁末,而居于建邺的各士族往来在元日。

  很快,玉藻端着盛满炭火的盆盎来到室内,放置在距女子五指的地方后,又走去南面,伸手推窗牗。

  否则,闭则热而闷。

  写完要馈遗给渭城谢氏的,谢宝因用毫尖舐墨,开口命令下去:“家中奴仆都赐钱一百。”

  玉藻在领命后,立即去办。

  当漏刻滴到第八刻的时候,庭院里突然传来奔走急行的踩雪声。

  随即侍女也急速低头进来相禀:“女君,家主身边的仆从求见。”

  刚把帛书写好的谢宝因像是内心有所感般,闻言屏息,放下手中笔墨,缓缓抬眼,她所席坐的地方正对南壁窗牗,能够远望素白的兰庭,旁侧的炭火又殷红到像血一样在熊熊燃烧。

  把右掌置于隆起的腹上后,她颔首。

  仆从疾走几步,径自在女子前面伏地而言:“家主在兰台宫染血,归家后便一直在书斋,禁止侍奉,惟恐身体有损伤,还望女君前去劝导。”

  谢宝因在几案之下的左手也随着仆从的每一字慢慢紧握,气色泛白。

  【?作者有话说】

  [1]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垒,主閲领万鬼。善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於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鬱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第89章 青竹沟壑

  于二十四丈宽朱雀大街上, 各郡县官员以及羁縻府州、附属藩国所派遣而来使臣的车驾正络绎不绝的驶进兰台宫,去向天子朝贺。

  在含元殿中,拜尚书仆射、司徒公的谢贤则已经统领三省官员在朝觐天子, 由他念着拗口的贺年骈文。

  很快, 中书舍人径直来到殿上,递出手中的羽书。

  黄门侍郎伸手接过,再交由天子。

  李璋拿在手上后,缓缓展开,逐字逐句的看着。

上一篇:匪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