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华歌 第192章

作者:浅色线条 标签: 古代言情

  屋子里一声巨响。

  热闹了——街坊邻居全来帮忙救火了。

  尴尬了——流言蜚语立马传开了。

  啥?

  说她神志不清。

  众人见到她的时候,她就是个黑煤炭,一张脸,哪儿都是黑黢黢的,除了一双眼的眼白,没错,牙齿都是乌漆嘛黑的。

  她躺在地上。

  一顿捶胸顿足。

  一旁的芳草开始“嗷嗷大哭”模式。

  为啥?

  额……因为……她的头发被火烧了不少。

  不少是多少?

  差不多到肩膀的位置吧。

  要是扎以往的发型,全束起来,系一根头绳,估计是不得行了。

  将就能扎个马尾。

  当然,被烧头发是大事。

  第二日。

  她立马让芳草去重订一套“仪器”回来,芳草却态度坚硬。

  “不行!”

  “为啥不行?”

  “你看看你自己!都成什么样儿了?”

  “不就是……没了几根头发。”

  “几根?”

  她抓住董杏林:“你跟她说,我有啥问题。”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发少一寸……”

  “得了,你赶紧去瞧瞧你的医馆。”

  此事不提,隔了一天。

  院子重新整理出来。

  “东家,那土灶?”

  “重建一个,搁院子里来。”

  “还要啊?”

  “搭吧。”

  芳草气得不想跟她说话。

  没几天她却又跑到她面前来了,大声吼道:“我跟你一起,要死,咱俩一起死!”

  暼她两眼。

  抬手。

  捏住她的脸颊——捏了又捏。

  “神经病。”

  仪器装好,把一罐子酒倒进去,蹲下,动作熟练的升起火来。

  “我写辈子是干不了厨房里的事儿了,光是烧火,就差点烧死我。”

  “那你是在干嘛?还……防着我。”

  “我防着你干嘛?我是在研究酿酒。”

  “酿酒?你还会酿酒?谁……是这样酿酒的?”

  芳草眼中一堆星星。

  “你且看着,看我酿酒。”

  总结上次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在脑海里反复模拟了利用蒸馏器酿酒的流程,以保证,绝对不会再一不小心燃起火来。

  顺带着把辛辛苦苦酿出来的成品,祭给了火神。

  傍晚时候。

  夕阳西下。

  她把大碗递到芳草面前:“小草妹儿,尝尝?”

第189章 被山寨

  芳草凑近了些。

  还没靠近那碗,看见里面的东西,鼻腔里发出反感一声“嗯”,皱着眉,退得远远的。

  “什么味儿啊?”芳草的手在鼻子前扇动。

  扯开嗓门。

  来一句。

  “来个人——”

  咚咚咚来了一群人。

  估计是生怕又出事,也恰好快到饭点,一下子来了七个,刚从后面回来的孙大和洪有为,刚从前面进来的孙二和洪震武,俩洪大叔,抱着盆子来了,盆子里洗菜的水还在晃悠。

  “怎么了?又烧起来了?”

  孙小猴的声音先传进来。

  “芳儿姐!”

  “你们快救火啊……”

  孙小猴拨开杵在门口的一堆人,径直往里面走:“大姨姐……你又在倒腾什么啊?”

  “正好。”她扫一眼门口,把那碗酒给装满,端着朝几人过去:“都坐下,排排坐。”

  几人乖乖坐下。

  “你手里端的是什么?哎哟!好冲鼻!”

  “本人新酿高浓度酒,请诸位大哥大伯来尝尝,都尝尝啊,给点意见。”

  俩洪大叔倒是惊奇万分:“东家还会酿酒?”

  其中一人凑近仔细看了看,竖起大拇指来:“这可是好酒!透亮!”

  另外一人一边点头,一边嗅了嗅:“香!”

  其他坐着的几人又赶紧起来,围着那位碗,闻了一阵,忽然,一只手指伸进碗里。

  “嘿……你……”嘴边的话被尝酒的人覆盖。

  “啊!辣!好辣——”

  孙小猴一个劲儿吐舌头。

  “没让你尝啊?”瞧着孙小猴上窜下跳的样儿,她是哭笑不得。

  芳草赶紧让他进屋去喝口茶。

  其他几人各尝了几口。

  “辣……是真辣,火烧火燎,像是一把火烧到心窝子里去了!”

  “从来没吃过这种酒,世上最霸道的酒,怕就是这种了吧?”

  “哎哟……我……我眼花了,看不清了,怎么回事?”

  剩那半碗。

  最后一个尝酒的孙二一口给干了。

  然后……他就第一个倒下了。

  孙大赶快去拍他的脸:“二子!孙二!”

  孙二翻个身,打起鼾来。

  洪有为走到她身旁,手里拿着空碗,跟她说道:“吃上一口而已,就觉得浑身热乎,要是放在寒冬腊月,光是一口,别提多给劲儿!”

  洪震武说道:“就是……就是入口难受了些,吞进喉咙,像是吞刀片一样了。”

  洪震武他爹赶紧招呼他:“你懂什么?可别瞎说。”

  “有什么想法,就直说,有相反意见,那才是帮我。”

  “啊?是这样啊?”

  “当然!让你们尝,又不是要听好话,什么话都可以跟我说,可以说,口感不好,味道不好……”

  几人投票,最终得到的“肯定”。

  关于“酒”。

  此时的酿酒技术,并不成熟,类似高度酒,不说百分之百,基本上是寻不见,这种二锅头之类的高度酒,其实,得在宋后的元代才有,由西北等地的酿酒技术传入,中原地区这才普及开来。

  因为酿酒技术参差不齐,普遍只有低度酒,甚至于许多酒都没有多少酒味儿,所以,大家对于酒的偏好——甜口。

  诗词里的一杯“浊酒”,知道“浊酒”长啥样儿不?

  反正给她一锭金,她也不会喝下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