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华歌 第476章

作者:浅色线条 标签: 古代言情

  天竺使者举例说明。

  他曾经去过他们国家最南边,走到尽头,那里与天交际的海洋,一眼望不到头,为了知道海洋是否有尽头,使者乘船前行。

  “海上的瑰丽壮阔,永生难忘,湛蓝的海水,璀璨的星辰,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摘下一颗。”

  “你到达尽头了吗?”

  天竺使者低头,念叨几句悼念的话语:“一同前行二十余人,最后只剩我一人,那夜狂风暴雨,船整个都翻了,侥幸抓住了一块板子,抱着那块浮板在海水飘荡了很久,我自己也不记得有多久,我以为自己已经离开了尘世……等我醒来的时候,一只小渔船救了我。”

  天竺使者没能达到海洋的尽头。

  花了十一年,使者才返回天竺,得知自己的亲人已去世,后不久,他又往北边去,一路北上。

  “北方的尽头是什么样的?”

  使者摇头:“我没能到达。一路向北,我走了十五年,最北边,寸草不生,极度寒冷。”

  使者年纪也不小了,返回天竺途中遇见本国使团,就跟着来东边的大唐看看。

  得知天竺使者的故事,众人觉得惊讶之余,唏嘘不已,多年漂泊在外,亲人已经去世,还能再次踏上未知的旅途,这份勇气不是谁都拥有。

  如果没有家,不一定是旅途,而只是流浪。

  听完天竺使者的故事,原空师傅却说道:“我曾听我的师傅说道,世间一定会有尽头,倘若说没有,那只是没有去到,不仅是世间,时间也是会有尽头,如油尽灯枯。”

  “既然没有去到,如何证明这是有尽头?”

  大境使者跳出来反驳,天竺使者也是点头:“向南,我在海上漂泊了好几年,向北,我也走了十来年,耗费数年光阴,我都没有走到北方的尽头,如何证明北方是有尽头?又如何证明,南方没有尽头?”

  原空师傅续道:“所谓天圆地方,天时,周而复始,土地,四平方稳……”

  几方辩友开始辩论,由实际辩到内证,诸如什么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之类的辩证法,虽是深奥,却实在让人犯困。

  柳微听得打瞌睡……忽然,那边就吵了起来。

  柳微一个惊醒:“怎么了?”

  张泽易跟她解释起来,大境和天竺使者是“行万里路”的实际派,没有去过那些地方的人,说服不了他们,而原空师傅实际没去过那么多地方,他通过阅读、交谈,得知不少,但不能拿出实际例子。

  总而言之,我方辩手被双方辩手实力压制。

  哪里会有几个人耗耗费几十年到处溜达,而且还正好在这大殿之上?

  既然答不上,就承认见识短浅呗。

  原空师傅如实道:“我确实是没去过那些地方,不过,我曾听一位小友说过,海之南,陆之北是什么样的情形,那里满是冰川。”

  大境使者冒了一句:“你们大唐怎么都只是嘴上说得厉害?”

  天竺使者附和——纸上谈兵。

  佛教源于天竺,后有使者来前讲法等等,通过理论+实践的模式,大唐逐渐出现一些“崇拜者”,譬如唐某某就是其迷弟,随后有西天取经的故事。

  面对对方的质疑,原空师傅有些着急,他看向角落里的柳微。

  她当然知道那位“小友”是谁。

  不就是她自己吗?

  当初在天葵寺,跟原空师傅一阵瞎吹,她都不大记得到底说了些什么,反正是吹得有板有眼,原空师傅露出了“崇拜”的目光——这个她记得。

  看了眼外面天色,估摸着也不早了,她准备来个总结性发言。

  “咳咳!”

  故意咳嗽两声,却没能盖住大境使者的怒气。

  大境使者急眼了。

  “你们到底有没有人能回答我的问题?”

  天竺使者道:“你不要急,大唐不能能人辈出,怎么可能回答不了你我的问题?不过,要是连你的问题都得不到答案,那我只能带着我的问题去底蕴更加深厚的国度,或许才能得到答案。”

  “不。”大境使者摇头,额头上写着“失望”二字,他接着说道:“我看我无法从大唐得到想要的答案,我还是离开这里吧,应该去西方看看。”

  “你为何不一路向西,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到西方的尽头,然后再一路向东,直到东方的尽头,接着,走到北方和南方的尽头,你自然能够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望了过去。

  柳微起身,再次清了清嗓子:“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境使者既然执着于这个问题,为何不自己去求知,用你的脚步去丈量你想要知道的答案——到底有多宽广?”

  天竺使者却道:“要有这个时间,我们就不耗在这里了!”

第485章 露出真实身份

  她微微一笑:“可是,有句话叫作,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们是否认同?不管别人说什么,终究只是道听途说罢了,在此咄咄逼人的问询,急迫得到一个答案,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自己看见的,固然最重要,但是,我有自己的判断,你要是知道你就说,你要是不知道答案,请不要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

  大境使者看向天竺使者,几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皇帝在此说道:“小柳啊,你知道什么,就同大家说说,他们都是邻国的使者,我们都是友好的邻邦,哪怕是不那么准确,也可以给他们一个借鉴。”

  众人的目光集中到她身上。

  “要知道这尘世有多宽广,即,这世界有多大,至少得找到世上东西南北最远之处,天竺使者去过最北之处,那里是极寒之地,满是冰川,我认同他的话。至北之处为北极,至南之处为南极,而南极非海洋。”

  天竺使者急忙问道:“南极那里是什么?”

  “同样是冰川,极寒之地。”

  “怎么可能!我可在海上漂泊了好几年,根本就不冷!”

  “只是漂泊,你不可能会到达南极,跟北极一样,那里十分寒冷。”

  张泽易插了一句:“极寒之地,到底有多冷?”

  她看向他,续道:“我打个比方,今年冬天,就现在的温感,外面大概两三度,这个数值为二或者三,那么,在南极或北极,同样的今日,数值可能在四十,更有极端的时候,在九十,这里说的是负数。”

  原空师傅不解:“何为负数?”

  此时还没有正负数的概念。

  “你有十个梨,我找你买十二个,你先给我十个,说还差我两个,隔天再补给我,按照数值来说,这就是负数,负二。”

  原空师傅是若有所思。

  大境使者问道:“你又如何证明你所言非虚?”

  “我不用证明,我相信它是真的,那它就是真的,你要不信,那它自然是假的。”

  天竺使者问道:“你小小年纪,怎么可能会去过你所说的南北之极?”

  “我没去过,这都是我听说的。”

  “从何处听闻之?”

  “天星阁。”

  “这是什么地方?”几人面面相觑。

  “我是天星阁第一百六十三代传人,我们有规定,天星阁的详细位置不能外传。”

  “什么?第一百六十三代传人?”

  众人大惊。

  一百六十三代传人?

  这是个什么门派?

  “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所谓高处不胜寒,越往高处走,是不是就越冷?朝着北方走,越往北,其实也是往高处走,所以会越来越冷,相反,朝着南边走,倒不是往低处,朝着南方时,也是朝前走,就是往高处。”

  其中一位年纪稍大的大臣问道:“老夫曾去过一个最南边,乘坐几月的海船,到达一个大岛,在岛上走了近一年,到达岛的最南边,那里是嶙峋怪石,巨大无比,那里还不是最南处吗?”

  “你说的是出了广州府以南吗?那里天热暖和,植被茂密,有许多矮山,所以你们在岛上走了一年?”

  “对!”大臣连连点头:“就是那里!”

  她则摇头:“你面对着一片望不见头的汪洋大海,而在海的对面,还有许多岛,再往南,有一片很大的陆地,经过那个巨大的岛,再往南,逐渐变得寒冷起来,最终就能到达南极。”

  原空师傅问道:“那东西方是否有极?”

  “有,也没有。”

  “这是什么意思?”

  “天星阁的祖师爷,曾经游离四方,他从咱们中原出发,这里为动,一路向西,途径德赛国、大境、博思等等,再一路往西,经过十几个国,穿越一片内海,再一直往西,面前又是一片望不见头的海洋。偶然碰见一位西方的使臣,他们的女王让他去探索海洋的尽头,便与之乘坐一艘大船,继续前行,他们一直朝着西方而且,途径许多困难,可谓是九死一生,最终,他们到达一片大陆……继续前行,一直朝着西方,然后,祖师爷回到了这里。”

  她踩了踩脚下的地:“因此,有,也是没有。”

  “西方的尽头……是东方?”

  “从西方为起点出发,他么发现,东方的尽头是西方。”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地球是圆的啊!”这句话脱口而出,为此,又不得不解释,她拿起桌案上一个圆体果子:“祖师爷说大致像这个样子……如此,才能是东西方相连,而南北极在两端。”

  众人不敢置信,又不置可否,他们根本说不出什么不同的意见来,只是觉得过于震撼。

  “试问,你祖师爷,他花了多少年才游历整个尘世?”

  “据我师傅的师傅的师傅说,祖师爷,他活了一百九十八岁。”

  当即,一片哗然。

  竟然有人活了一百九十八岁!

  “怎么可能啊……接近两百岁,简直闻之未闻!”

  “这也是有可能的。”有人低声道:“有些高人游历四方,为的就是那长生不老之术,或许,她口中的祖师爷正是寻求到这方面的法子,不然,怎么能够活到那么高寿的年龄!”

  “你看那女子,年纪轻轻,想要胡诌,这事儿也不是随便说说就成,她说得可是有板有眼!”

  “她到底是什么人啊?”

  “那个天星阁到底在哪里?”

  大境使者急忙追问:“那我的第二问题,怎么说?日落西山之后,这日去了何处,月又从何而来?”

  她重新拿起果子:“无论你们信不信我先前所说,假设,假设我所说为真,那么,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这个形状,跟果子一样,日,就在这个最上方。”

  一根手指指在果子上一处,缓慢移动,从一侧到另一侧,直到绕了一个圈。

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