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美人谋 第200章

作者:月落 标签: 古代言情

  总之,郑奉安在众人眼中,是个吃软饭的贫家子。

  郑奉安被说了十几年闲话,早就不怎么在乎。他扶住妻子,带她向内院走去,压低声音问:“是有什么急事吗?”

  “有,”鲁轻云叹了口气,身子有意倚靠郑奉安,说道,“我听说臂张弩的案子扯到太子,皇帝器重魏王,让他协理朝政了。”

  “是这样。”郑奉安沉沉点头。

  “那会不会废黜太子?”鲁轻云抓住郑奉安的胳膊,“会不会晋封魏王为太子?”

  如果是那样,鲁氏一族将更添尊贵。

  “这还不好说。”郑奉安道,“楚王在此处审案。我第一次见他,便知道他是聪明人。晋州局势复杂,你不该来。”

  “我来这里,就问你一件事。”鲁轻云道,“河东道节度使这样的官儿,够吗?”

  两人已经走进正屋,跪坐在梅兰竹菊壁画前,鲁轻云跪坐得很端正,神情也很郑重。

  “什么够不够?”郑奉安莫名其妙道。

  “这个官够不够?”鲁轻云道,“当初你娶我,也是委屈了你。如果觉得这个官够了,咱们就——和离吧。”

  一开始,她的语气还算平和。到后来哽咽起来,每个字都说得费力。

  郑奉安怔怔地看着妻子,蹙眉道:“你昏了头吗?”

  鲁轻云低下头,泪水“啪嗒啪嗒”掉在几案上。

  “族里来人,”她哽咽道,“说你不听安排。这些年你听他们安排太多,这一次我不知道又安排你做什么,但我不傻,知道这事儿不容易办。”她断断续续道,“如今形势险峻,你若不想办,不如就同我和离,也免得被他们威胁。”

  郑奉安看着妻子,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郑奉安犹豫着,还是告诉妻子真相,“他们并不信任我,只交给我一件事。”

  “夫君可以不说。”见郑奉安俊美的五官都要挤成橘子,鲁轻云心生不忍。

  然而郑奉安没有瞒着她。

  “他们希望楚王死,至于怎么让他死,方法手段,我已经考虑周全。”

  ……

第199章 太子隐疾

  一只乌鸦落在院子里,嘎嘎乱叫。

  仆役举起竹竿驱逐乌鸦,惊飞的鸟儿掠过窗前,像一片黑色的乌云,笼罩在郑氏夫妻心头。

  “楚王来到晋州,是为了查太子弓弩案。查清楚了,废黜太子,才对魏王有利。”鲁轻云的目光呆呆地落在窗外,语气生硬,“可族人却要他死。”

  鲁氏不希望查出真相,或者说,查到这里,就够了。

  鲁轻云只觉得自己的身子缩成一团,周遭一切,都暗藏凶险,让人害怕。

  “夫君,”她问道,“争权夺嫡,是没有正义邪恶之分的,对吗?”

  明争、暗斗,什么手段都使出来,即便恶行罄竹难书,可一旦成为胜利者,登基为帝,就可以左右史书,还怕左右不了自己的名声吗?

  “对。”郑奉安闷声回答。

  “可是……”鲁轻云猛然抬头,脸上两道泪痕,哀伤道,“百姓,何辜?”

  百姓何辜?为什么要因为这些争权夺利者,无辜冤死?

  郑奉安的手紧握桌案一角,他定定地看着自己的妻子,霎那间,觉得她跟往日不一样了。

  还是那样的面容,算不上好看,但这一双眼眸中对芸芸众生的悲戚同情,让她生出了别样的美丽。

  “轻云。”郑奉安念着她的名字,微微摇头,“我自己死不足惜,但是你和孩子们……”

  “夫君,”鲁轻云道,“出嫁从夫,你怎么选,我都陪着。魏王或者太子,或者仅凭你的本心,我都陪着。”

  世道险恶,有人陪着生死与共,是最大的安慰了。

  郑奉安厚实的手掌握住鲁轻云的手,悠长地叹息。

  叶娇从未想过有一日,自己会站在朝堂上,质疑大理寺对太子李璋的定罪,为他开脱罪责。

  他们明明一样可恶。

  李琛侧坐御座,面对叶娇的禀告,沉声道:“所以叶郎中的意思是,西北军虎贲校尉王伯堂,的确藏匿臂张弩。既然兵部没查出什么问题,咱们在这里劳师动众,所为何事?”

  叶娇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她错了,还是李琛更为可恶。

  “魏王殿下不要着急,”叶娇垂下手中的笏板,环视大殿,郑重道,“王伯堂转移弓弩是真,但是如何证明,是太子授意呢?”

  殿内比之前更加寂静,仿佛这些肃然而立的官员,是一片没有感情的红叶树林。

  凝立不动,微抖的衣袖像是秋风吹拂枫叶。

  这场审讯事关重大,若太子的确藏匿弓弩,且不说是否绞死,废黜储君之位,肯定是少不了的。

  就连太子三师都没有说话,他们说什么?

  还是静观其变吧。

  王伯堂跪在殿内,声音震耳。

  他长得五大三粗、一脸横肉,即便身披枷锁,说话也中气十足。

  “回叶郎中的话,大理寺的案卷上应该有写,是口谕。”

  案卷上写着,你还问,这是在质疑大理寺的查案能力。

  “口谕。”叶娇重复着点头,笏板在手心轻敲,走到王伯堂对面,扬声道,“案卷上记录,十一月二十,你和还是晋王的太子殿下面对面,听从了他的指令?”

  “是。”王伯堂答。

  大理寺已经提审多次,他可以对答如流。

  “那么当时,”叶娇道,“太子的命令说清楚了吗?”

  “一清二楚。”王伯堂顺口道。

  “我的意思是,”叶娇追问道,“太子的声音可有异常?说得很清楚?”

  “没有异常。”王伯堂笃定道。

  “胡说!”叶娇忽然大喝一声,震得殿内官员的身形动了动,原本已如惊弓之鸟的那些,险些迈步出去。

  魏王李琛坐在御案后,老实沉稳的脸上,神情渐渐凝重。

  “罪臣并未撒谎。”王伯堂抬头道。

  “你就是撒谎。”叶娇一边卖关子,一边从衣袖中往外掏东西。人们这才注意到,她垂坠的衣袖沉甸甸的,不知袖袋里都装些什么。

  叶娇先掏出一个凉了的肉包子,递给旁边站着的大臣。再掏一个奇形怪状的木雕玩具,也递给旁边的大臣。最后掏出一本书,再递过去。那大臣忍不住问:“还有吗?这些……能放地上吗?”

  别是什么重要的证据吧?抱着还挺沉的。

  大臣旁边一直板着脸的京兆府府尹刘砚见状,接走了那些东西。

  叶娇掏出最后一样,是本装订粗糙的书册。

  她翻了几页,并不给别人看,而是认真读道:“十一月十九日,晋王嗓音嘶哑,诊,脉弦而数,热郁少阳、肝火循经上炎,灼伤咽喉,口不能言且头晕目眩。用龙胆泻肝汤……”她只读到这里,便询问王伯堂道,“你听明白了吗?”

  “这是什么?”王伯堂有些怔怔。

  从来没有人在他面前读过这些,大理寺审讯时,也没有提过什么诊脉药方。

  叶娇扬手抖动册子,做出给众人看的样子,正色道:“这是西北军随军太医脉案,上面记录得清清楚楚,十一月十九日,太子殿下肝火旺盛导致口不能言。十日后方能正常说话。至于肝火旺盛的原因,在座各位恐怕都能想到。十一月,同晋王联姻的禁军统领阎季德因为犯案被圣上流放。不过那件事就不提了,王伯堂说晋王说话清楚,真的……清楚吗?”

  是说话清楚,还是清清楚楚,被栽赃陷害了?

  原本安静肃穆的大殿,顿时一片哗然喧闹。案件已经明了,看来可以站队了!

  “本官早就说过,太子不可能如此目无王法!”

  “敢构陷太子,这些人罪无可恕!”

  “大理寺是怎么查案的?可有什么私情?”

  一片吵闹中,叶娇看向不远处的兵部侍郎姜敏,紧握书册的手,有些轻微的抖动。

  这册子是真的,但她刚才说的每句话,都是编的。

  太子并未生出喉疾,她是在诈王伯堂。

  姜敏对叶娇点头,就像昨日在兵部商量此事时那样,镇定自若。

  ——“审案的手法而已,如果事后有人追责,我来担着。”

  ——“那不如,姜侍郎来审?”

  ——“还是你来审,我留点精力,跟大理寺那个老匹夫吵架。”

  正如姜敏所料,兵部突然拿出脉案当作证据,最先慌的人是大理寺卿汪晨明。他快走几步来到叶娇身前,抬手道:“竟有这个东西吗?之前东宫的人怎么没有送来?快让本官看看。”

  叶娇攥紧脉案,不知该不该给他。

  如果给了,会被发现问题。不给,又显得她心虚。

  这个时候,姜敏突然大喊道:“汪大人,你是在抢证据吗?怎么?要拿到你手里,撕下来,趁我们不注意,吞到嘴里,嚼碎了咽下去?你请放心!真正的脉案不在这里,这是摹本。”

  叶娇连忙把递出去的手收回来,又后退半步,护住书册,装作一副怕汪大人吃下去的样子。

  汪晨明气得嘴唇发抖,指着姜敏骂道:“岂有此理!本官审案多年,公正严明,从不会……”

  “从不会吃证据吗?”姜敏打断对方,一本正经道,“那就只有你们家的茅厕知道了。”

  朝堂之上提茅厕,失礼又不雅。御史台各位官员闻言要上前驳斥,姜敏已经走过去,亲自审问虎贲校尉王伯堂。

  “十一月二十日后,你的确带着两辆马车离开军营,对外称是战事已完,告假回晋州探亲。且西北军在与吐蕃对战时,各营常报臂张弩损毁丢失,你负责的营旅损毁最大。想必那些不是损毁,而是被你藏了起来。你自认可以瞒天过海,但是十一月二十日太子明明声音嘶哑,你却说他并无异常?王伯堂!你如此颠倒黑白、构陷储君,是要罪诛九族吗?”

  “罪臣没有!”慌乱间,王伯堂自辩道,“是我记错了!记错了!那日太子的确声音嘶哑,营帐里,营帐里还熬着药!但他还是说清楚了,说清楚了!”

  姜敏摇着头冷笑:“你说话自相矛盾、前言不搭后语,是以为我们兵部,同大理寺一样愚蠢好欺吗?不怕告诉你,脉案只说太子肝火郁积,倒没提声音沙哑。我们就是要试试,你到底有没有记清楚。如今确定了,你这供词,是可以随便改啊。”

  大理寺卿汪晨明脸一黑,浑身哆嗦差点站不住。

  姜敏斜睨他一眼,负手走回去,没忘了叫回叶娇。

  姜敏肃然抬袖,对御案上脸色阴晴不定的李琛施礼:“据查,兵部只王伯堂一人转移军械,并无旁人协助。王伯堂老家在晋阳城外,妻儿老小都住在那里,听说妻儿生病,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兵部原想把他们带进京,但蒲州校尉拦路,一时有些麻烦。无论如何,微臣以为,此案定罪太子,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