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渔眠
天气暖和,田里的秧苗也长好了。
家家户户都准备插秧了。
刘先生见状,特意放了两天插秧假。
老李头大手一挥:“插秧去!”
杨慧莲大着肚子,周大丫让她在家洗衣做饭。
怀锦已经能扶着墙走路了,就留在家里,让杨慧莲照看,张桂兰拿着插秧凳子,跟着大家一块儿下田。
春耕秋收是最要紧的事。
只要爬得动,都得忙活起来。
陈小满高兴地挽起裤腿,抓了一大把秧苗,学着周大丫的样抓着秧苗弯腰往泥里插。
第303章 插秧
再起身,往后退一步,继续插根秧苗。
忙了一会儿,留给她的那个小角落就被她插满了秧苗。
她满足地欣赏了一会儿,扭头就喊周大丫:“娘,我插完啦!”
喊完这嗓子,她期待地等着她娘的夸奖。
她就是这么厉害。
头一次插秧,就插得特别好看。
周大丫踩着泥过来,低头看看秧苗,又看看满是期待小眼神的陈小满,愣是没有开口。
自己解决不了的麻烦,当然要丢出去。
于是她对着老李头喊:“老头子来看看你闺女插的秧。”
“插秧有啥好看的。”
老李头嘴上敷衍着,人却朝着这边走过来。
等过来看到秧苗,他就“这这”了好一会儿,愣是没第二个字。
赶过来凑热闹的李初元指着秧苗:“你为什么要用秧苗插你的名字?”
老李家的人恍然。
原来这插得乱七八糟的秧是三个字。
陈小满很得意地看着自己用秧苗摆成的“陈小满”三个大字,大声道:“别人经过就知道是我插的秧呀!”
“经过的人又不认识字。”
李初元嫌弃道。
陈小满却不信:“咱们村好多哥哥上过学,都认识我的名字。”
“没读书的不知道呀。”
“我可以告诉他们。”
“那你还不如直接告诉别人这块水田是你插的秧。”
陈小满头一歪,“哼”一声:“我就要写自己名字。”
“一点都不好看。”
“那我再插朵小花出来好了。”
陈小满一向是个听劝的孩子。
老李头赶忙拉住她:“你这么插秧,咱得饿死。”
“为什么?”
陈小满疑惑了。
周大丫细细跟她解释:“插秧要注意间距,还得横平竖直,整整齐齐才好长大,往后也好收割。”
“可不是嘛,你看看你秧苗堆在一块儿,都活不了,旁边还有大片空地没插秧,不是浪费了吗。”
老李头往大人们插秧的地方指过去:“你看那些秧苗。”
陈小满看过去,他们插的秧苗笔直又整齐地排着队。
“那我的秧苗怎么办呢?”
“都拔了再插吧。”
老李头无情道。
陈小满很舍不得。
周大丫把插秧櫈拿过来,往上一坐,把秧苗全拔起来,又一一对齐插下去。
老李头在一旁跟两孩子讲解。
“你们看,秧苗要隔远些,根才不会为了抢营养打架。”
陈小满和李初元边看边点头。
两人学得快,一会儿就看会了。
老李头打发两人去另外一个角落插秧。
反正就是不能打搅他们大人干活。
两孩子到角落里,将秧苗插进水田里,就要起身比画一下。
“你这个歪了一点,不直。”
陈小满指着李初元刚插下去的秧苗道。
李初元比画了一会儿,抹把汗:“想对齐太难了。”
“爹娘的秧苗都是直线,多好看呀。”
陈小满很羡慕。
“他们都干了很多年,我们才难。”
他们可是新手。
陈小满想了下,有了主意:“拉直的绳子是直线,我们可以顺着绳子插秧呀。”
李初远用沾满泥巴的手疯狂给陈小满鼓掌。
“好主意!”
“可是我们没有绳子。”
“回去拿,家里有好多草绳。”
两孩子对视一眼,朝着田埂狂奔。
老李头插完秧回头看,就见两孩子在田埂上疯跑。
他不高兴嘀咕:“不好好干活,跑啥呢。”
“他们两才多大,不能指望他们干活。”
周大丫宽慰道。
老李头伸出一只手:“初元虚岁都六岁了,小满也有五岁了。”
“你五六岁还在玩泥巴,爹娘可没让你下地。”
周大丫应道。
老李头立马赞同:“就是因为我小时候没干活,都成亲了才学农活,差点养不活你们母子,所以要早早教他们下地,让他们干习惯呐。”
“你还说得这么理直气壮。”
周大丫都气笑了。
当年她多难哟。
“你就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周大丫懒得搭理他,埋头干活。
没得到肯定的老李头边插秧边叨咕:“不知道又去哪儿玩了。”
一扭头,大宝已经把他那片田插完,这会儿来插周大丫原本那片田了。
老李头心头一凛。
大宝干活太快了,不成,他得抓紧。
老李头闷头插秧。
直到腰累得厉害,站起身歇会儿。
一扭头,嘿,两孩子正拿着家里绑柴火的草绳绑石头呢。
“你们玩儿什么呐?”
“爹一会儿就知道了。”
陈小满头也不抬地应了句。
老李头“哼”一声:“还跟我保密。”
淌水走到田埂边,坐下后,拿起水葫芦喝了几口。
将草帽的帽檐卷边捏在手里,给自己摇着扇风。
一扭头,就见陈小满和李初元把草绳绑在一块儿,在水田里横七竖八地放着。
两人还很认真地比来比去。
绳子一放下,两头的石头就把绳子固定在田上。
等摆完,他们又摆放横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