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渔眠
益州的老百姓见惯了长长的马车队伍。
作为大城,来往的行商多的是,见怪不怪。
可他们还是头一回瞧见拉着大商队摆地摊的。
这倒是吸引了不少人。
“你们这么大的商队还摆摊?”
一位婆子好奇问道。
李大宝憨厚道:“大娘您不知道,我们是千辛万苦从江南郡逃出来的,带了一船的布过来,身上的钱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只能先卖点布回些钱,也好找个地方住。”
“江南郡?那不是被叛军占领了吗?你们是叛军?!”
围观一个老汉惊呼。
其他人纷纷警惕地看着李大宝一行人。
李大宝赶忙摆手解释:“我们不是叛军!我们是淮安县的人,这些布匹都是难民织成的,他们还指望我们卖了布带粮食银子回去活命。”
“我们淮安县和府城还没被叛军占领,不过叛军经常来攻打,我们要钱没钱,要粮食没粮食,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只能咬牙试着冲出封锁。”
李大宝为人憨厚,大家看他说得真诚,信了他七八分。
“那么多县都沦陷了,你们淮安县还在坚守,真不容易啊。”
“听说叛军占领哪儿,就在哪儿杀人放火,还糟践女子?”
外面的人听到不少风声,如今遇见从江南郡出来的人,赶忙问起来。
李大宝叹口气:“跟着我的这些兄弟就是逃难到淮安县的,他们比我清楚。”
怕带太多人到益州城让大家恐慌,李大宝只带了二十来人。
最近这些日子在船上没吃好也没睡好,跟着他过来的二十来个人脸色都不是很好看,满脸胡渣,脸上都是疲惫。
益州城的老百姓看到他们就连连摇头。
“受苦了啊。”
“打仗苦的就是老百姓。”
“你们不容易啊,还在坚守。”
李大宝苦笑:“没办法。”
他们真要是投降了,根本没好结果。
不过他这个话听在益州城老百姓耳朵里却有别的意味。
守孤城肯定难呐。
那些叛军可不是善茬,都是只顾着自己享受的一波人。
本来也是老百姓,可真正占领江南郡后,比原本的官府还凶残。
一开始说话的老婆子啧啧两声,指着一匹烟色的棉布问:“你这一匹布多少钱?”
第555章 什么布啊,怎么大家都在抢?
“这个是棉布,卖得贵些,要三两银子。”
李大宝很紧张。
这还是他头一回来卖布,价钱也不便宜,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
“三两?!”
四周响起惊呼声。
李大宝瞬间紧张起来,赶忙解释:“我们还有麻布,也很好,您先看看?”
他就知道贵了。
应该喊价便宜点。
哎,他做生意差劲啊。
早知道叛军不怎么拦他们的船,该让二宝随船过来……
李大宝心里那个悔恨啊。
正想着,就听老婆子不敢置信道:“棉布只要三两银子一匹?怎么这么便宜?你不是骗人的吧?”
“啊?”李大宝傻了:“我不骗人的。”
“你把布给我打开看看!”
老婆子不肯轻易相信。
其他人也都有些怀疑。
眼见大家神情不对了,李大宝赶忙让人帮他把整块布摊开。
整整一匹布,纺织均匀,没有什么瑕疵。
老婆子从最初的不信到惊喜。
她连连点头:“好棉布,真是好棉布啊!三两银子一匹是吧,我买了!”
“我也要一匹!”
“我要这匹黑的。”
四周的人在经过短暂的迟疑后,纷纷呼喊起来。
李大宝连连点头:“好好好!”
他赶忙让人把打开的那匹布卷好,递给老婆子。
老婆子给了银子,欢喜地跑到一旁摸着柔软的棉布。
“真好啊!”
后面的人经过这儿,发现大家都在围着抢布,也围了上来。
一位不到二十的年轻妇人挎着篮子凑到老婆子旁边问道:“什么布啊,怎么大家都在抢?”
“棉布,上好的棉布,才三两银子一匹,能不抢吗。”
老婆子的话让年轻女人大吃一惊。
“棉布不是要五两银子一匹吗?怎么会这么便宜?不会是坏的吧?”
年轻女子不敢相信。
他们益州城经常有小商贩来卖东西。
有些黑心的商贩表面卖便宜的东西,实际买回家都是坏的。
他们也就格外警惕。
“我随意拿的一个色,展开看过了,里面和外面一模一样,都是好布!”
老婆子跟年轻女子显摆起来。
他们这边的动静吸引了旁边的人。
大家纷纷又要来看老婆子的布。
老婆子头一个买到好东西,当然要显摆一番。
当即展开让大家看。
“瞧见了吧,上好的棉布,织得细啊,做了衣服穿上,一准好看。”
老婆子越显摆,围着她的人越羡慕,她显摆得也就越起劲。
“才三两银子,你们去哪儿找三两银子一匹的棉布?”
老婆子比了个三,在大家面前晃悠了一圈。
大家兴奋啊。
买到就是赚到。
但凡有点家底子的,谁会嫌好布多呢?
更何况能在益州城住着的人,日子都过得好着呐。
于是围过来的人更多了。
那些买了布的人没法出去。
好在李大宝带来的人,在李大宝身后拦出了一条小道让买了布的人离开。
头一天到半下午,他们的布匹就卖完了。
李大宝立刻让人赶着马车去船上拿。
连着在路口买了两天布匹。
他的摊位一直被里三层外三层围着。
连带着把益州城好几个布庄给吸引了注意。
各家掌柜让伙计们去打听。
等消息带回来,他们脸色跟锅底一样黑。
“这不是来砸我们场子的吗?”
“不给咱打声招呼就低价卖布,真不懂规矩。”
当然,更不懂规矩的是便宜卖布。
三两银子一匹上好的棉布啊。
把他们布庄的客人全抢走了,他们还赚什么钱?
布庄的掌柜们在第二天下午就派人去了衙门。
第三天一早,李大宝带着马车队伍再次来到路口时,已经有不少客人在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