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糖暖
不过最近几日传来消息,县首要收山种参,又多了几家酒楼在建造。
说是要打造淮北最繁华的县城。”
远处一条黑线出现在视线中,正聊着天的其中一人推了推说话的人道。
“你看那边,是不是又来送流寇的?”
“谁知道呢,咱就盼着能拿了银子回村,房子西门雷县首成本翻修,等不到银子家里还露着风。”
马车在路上左摇右晃,等到了陷阵军军营外,里面的方言立全身都快散架了。
“哎呦我的老腰,快扶本家主一把。
快点啊!还不过来是等我爬下去吗?!”
护卫一愣,赶忙跳下马车,绕了一圈才掀开车帘。
一颗硕大的东珠先探了出来,方言立刚露头,冷风一吹便是脸色一绷,什么鬼地方,头皮都快被吹飞了。
数千人的车队排成一条线,一个个厚重的箱子上是两道封条,还有装满粮食的麻袋。
“什么人?!”
门口陷阵军询问下,方言立满面笑容得意道。
“瞎了你们的狗眼,知道本家主是谁吗?
浙南六大世家,方家听说过吗?
跟你也说不清,快去禀告公主,老仆来看她了。”
知道浙南,便会知道如今的六大世家,再看方言立头顶上婴儿拳头大小的珠子,陷阵军说了句稍等,便跑步进去通传。
“家主,手炉。”
护卫递上手炉,方言立接过便放到了袖子里继续绷着脸道。
“真不是人待的地方,都说淮城乃是苦寒之地,今儿来了才算见识到了。
这辈子的冷,都没这些天来的多。”
哈着白气,跺了跺脚,见那守门的军士还盯着自己,方言立一愣对着护卫道。
“给他五两银子,让他往边上看去。
盯着本家主怪瘆得慌。”
等了一会,便看到一位身穿黑色冬衣,戴着金色面具的公子出现在眼前。
上下打量一番,方言立将手炉往地上一丢。
这身高,这气质,看自己就跟看臭虫一样,没错了,定是公主殿下。
“公主,老仆可想死您啦。”
快步上前便跪了下去,方言立双眸一红道。
“公主,浙南的百姓都念着您呐,公主喂!”
唐朝朝有些哭笑不得,赶忙搀扶方言立起身。
“怎还让你亲自跑一趟?”
这事可是方言立跟三殿下慕容斯争取来,五百万两的现银,三百万两银票,再加上粮食布匹。
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别人大家都不放心。
“老仆是挂念着公主您,这才讨了差事,公主几月不见,您都轻减了不少。
淮北天冷,但有公主您在,淮北百姓的心里该有多热乎。”
一番话听的周围之人全部呆立在原地。
不愧是世家之主,这口才,一手马屁功夫简直登峰造极。
“你,算了,将东西先送进来吧,咱们去营帐中再说。”
“是,老仆这就吩咐。”
方言立转身对着护卫道。
“让他们将东西都送进来放好,再将本家主的包袱取来。”
跟随唐朝朝一路走过,陷阵军的呼喝声入耳,方言立感叹道。
“有此强军,康国无忧矣。
世人皆说无双将军有万夫莫敌之勇,今见了公主麾下的陷阵军,也是开了眼界。
就是比起淮城守军,也不遑多让,真是虎父无犬女。”
一副品鉴的派头方言立说是铿锵有力,再回头唐朝朝已经走远。
等到了营帐中,看着炭炉方言立也不客气,径直走到边上蹲下,烤着手来回翻转。
“不要烤太久当心将衣服烧着,浙南那边如何了?”
方言立抬起头看着唐朝朝道。
“一切都好,百姓现在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了新家。
就是老仆来时还听了陛下的旨意。
说是让曲安王再将浙南的水渠江堰通通修缮一遍。
另外织造署也要尽快建立起来才行。
还有封信,是曲安王托老仆带来给公主您的。”
从怀里掏出信封,方言立快步送到唐朝朝面前,就在这时营帐外传来的护卫的声音。
“家主,包袱都拿来了。”
“快送进来。”
护卫将包袱送到方言立手中,待方言立将包袱打开,里面一本本账册出现。
“这些是本次抽调的钱粮账目,其中还有一些是这次护送队伍的银粮消耗。”
“不错,本公主果然没有看错你。”
得了夸赞,方言立挥挥手让护卫出去,他才小声道。
“公主,老仆在浙南给您盖了一座公主府,当然,这其中其余几个世家也是出了一点点小力。
若京中无事,公主亦可再下浙南游玩一番。
上次您走的匆忙,尚未领略过浙南美景,实乃可惜。”
要让其余五个世家听见方言立的话,可能会抽出棍子跟他单挑。
明明是各家均摊,什么就成了一点点小力。
论畜生,还得是这位。
第484章 蓝宝石粉色的
唐朝朝闻言将账册放到一边。
“不必如此,本公主也只是奉命行事,将那里送给父皇吧。
若有空,父皇也可出宫走走,看看浙南美景。”
“公主言之在理,陛下若肯亲下浙南,那可是浙南百姓的福气。
但没有圣上旨意,我等也不好筹备此事。”
“你看着安排就是,切记不可劳民伤财,一切用度先记下,待本公主过目后给你等补上便是。”
嘴上说着补上,唐朝朝却没打算出这个钱,若得了滕王宝藏,让康健帝出巡浙南,了解民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总该亲眼见见,才知天下民生何求。
“不用,老仆回去就安排,保证不会落了公主您的脸面。
淮北此地天寒地冻,公主您受苦了。”
“有什么事你说便是,拍了这么多的马屁你不累,本公主听着累。”
方言立四下看了看谄媚笑道。
“什么都瞒不过公主您,我们想要接那皇商,淮北的人参最近浙南缺口很大。
百姓手头有了银钱,便都寻思在家中备根续命的人参。
浙南虽有不少田地改田为桑,但开荒之事也已经开始。
待到明年,粮食下来,便可调运来淮北。”
“是不是但凡有点利润,你们都要抓着不放,罢了,这件事本公主先允了。
可这价格。”
“公主您放心,粮食自然是平价,但那人参与一些药材,也得平价才行。”
粮食运来不赚钱,赚钱的是返回时带回去的淮北特产。
淮北地寒,但山货充足,人参灵芝等药材,榛果皮草,这到了浙南也都是稀罕物。
之所以要求平价,便是浙南六大世家要的太多了。
“那此事本公主便不能答应你了,你去寻一下穆郡王慕容清,他现在不断在淮北各县安抚民心。
对于民生之事最为了解。
你等一张嘴,淮北商贾怕是要没饭吃。”
“公主切莫多心,浙南的生意没了,但淮北商贾亦可去辽海。
不瞒公主殿下,浙南港口来了不少外商,我们达成了交易,才会有此一说。
其中利润甚丰,到时自也少不了朝廷一份。”
没有五倍之利,这方言立都不会亲自跑一趟,那些黄毛虽面貌丑陋,破船古怪但银饼子是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