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第41章

作者:笑佳人 标签: 甜文 爽文 轻松 日常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姚黄身为亲王妃,每年除了能得一笔王妃爵禄,绫罗绸缎胭脂水粉也都有定额的份例,一人用的话绰绰有余。

  姚黄不擅女红,更不知道那些名贵的衣料怎么做成衣裙更好看,便叫宫里出来的柳嬷嬷多费心。

  到了下午,姚黄要的蒲草预备齐了,邓师傅也来了王府。

  姚黄跟他提了自推轮椅与打造轻便轮椅这两件事。

  邓师傅瞧着王妃从外面买回来的简单轮椅,道:“做几把这样轻便的轮椅不难,能自己推动的,草民家里跟木头打了几代的交道,也从未听说啊。”

  姚黄瞧着邓师傅一脸的愁容,笑道:“我就是提个想法,并不是非要您必须做出来,您有空的时候多琢磨琢磨,能做出来最好,不能也没关系的。对了,我推过轮椅,知道咱们外人推都费力,让您琢磨自己推的,也不是要您做出来的能跟被人推一样走得那么容易,其实只要能自己推着在屋里简单转转就行。”

  她拍拍眼前这把榆木轮椅:“王府侍卫就能自己推动这个,只是太过吃力,您瞧着给改进改进,最好在轮子边上给王爷加个能推动的手柄,就跟纺车似的,我只要转动手柄,连着的轮子自会跟着转动,这样王爷的手就不用被轮子弄脏了。”

  邓师傅没用过纺车,但王妃解释得足够清楚,他一下子就有了几种做手柄的思路。

  自推自推,一来得有个能推的东西,二来就是琢磨如何省力,王妃已经想到了一样,邓师傅忽然觉得他一个老木匠,多花花心思,肯定能想出省力的办法。

  “王妃放心,草民回去就着手此事,有进展了再来报与王妃。”

  姚黄:“去吧,等您做出成品了我再跟王爷提,您不用有负担,多想想我给您预备的赏钱就行了。”

  邓师傅一听,肩头果然轻了一半,就怕王爷日日夜夜都在惦记他这里,怨怪他没用!

  送走邓师傅,重新回到明安堂的姚黄忽然想起一件事:“昨晚我坐的那把榆木轮椅呢?”

  阿吉:“早上王爷走的时候,飞泉公公给推走了。”

  姚黄一猜就是惠王的主意,看来王爷也喜欢这把轻便的轮椅,所以带回去用了。

  竹院。

  青霭、飞泉照旧留在前院待命,里面,赵璲看了一会儿书,撑着延伸到后院的两排护栏,挪到了他让飞泉摆在这边的榆木轮椅前。

  昨日他就想尝试了,但当时王妃在,他没有合适的机会。

  坐好了,赵璲分别握住椅身两侧的大轮,用力往前推。

  轮子艰难地朝前滚去,带着赵璲的手也往前移,移到不好施加力气的位置,赵璲重新握住上面的轮子位置,再往前推。

  这般走一下停一下的重复着,累到赵璲额头冒汗双臂发酸时,他成功地将自己推出了十步左右。

  他回头看看,再看向自己的掌心。

  竹院前后院铺的都是石板,虽然青霭飞泉会时常清扫,但石板上仍会有些扫帚扫不走的细小沙粒,木轮碾压石板时,沙粒被压进木轮,随着他的手推动木轮,有些沙粒又硌进了他的掌心。

  那是一双从掌根到指腹都被磨出一层厚茧的手,厚到前几日赵璲持笔做画时都觉得手生,厚到他才轻轻拂过王妃的肩背,她都会控制不住地颤抖。

  王妃只感受到,不曾见过,若是见了,定会不喜。

  赵璲一一拨掉了那些沙粒,休息片刻,尝试转弯而失败后,他继续慢慢地将轮椅推向对面墙根下的两排护栏。

  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而今日竹院的木门一次都没被人叩响过。

  赵璲可以让郭枢将王妃的一切动向都报给他,看她有没有买蒲草,有没有跟邓师傅商议新轮椅的做法,有没有忘了这些又出去玩了,但赵璲并不愿意这样。

  王妃来了,他会见她,王妃不来,他也不去过问干涉。

  .

  昨天下午姚黄就看到了郭枢派人买回来的蒲草,铺满一辆平板骡车的四大捆干草,够她给惠王爷编两条大席子了!

  惠王爷不需要,姚黄也没那个耐心,只打算先给王爷编个轮椅用的蒲团,试过觉得好用,她再给他编个书房椅子用的。

  当时姚黄叫人取了一部分蒲草清洗掉草籽泥沙,再放在凉水里浸泡一夜,吃过早饭叫人拿过来一看,韧性刚刚好。

  再准备好剪刀、蔑刀、丝线、细绳、毡垫等物,姚黄带着阿吉将一堆东西抱到竹林,大大的毡垫铺在竹林小道靠近竹院的这头,忙完了,姚黄叫阿吉先回去,她自去敲门。

  飞泉凑过来后,姚黄不用他开门,道:“你跟王爷说,我带着蒲草过来了,就在外面路口编,他什么时候出来看都行。”

  说完,姚黄退回毡垫旁,脱了鞋子,盘腿坐在毡垫上,挑拣那些长得太宽的蒲草先行剪成条。

  这些东西放在屋子里编乱糟糟的,明安堂的院子又不如竹林这边凉快,所以姚黄也很愿意配合惠王爷的提议。

  才剪了几根宽蒲草,青霭推着惠王爷出来了,坐的是那把紫檀大轮椅。

  姚黄瞥见个影子就赶紧收回视线。

  轮椅停到毡垫对面,与席地而坐的王妃隔了一片蒲草,赵璲看看蒲草的数量,示意青霭先别走,问王妃:“大概要编多久?”

  姚黄头也不抬地道:“我的手没有外祖母那么快,可能得两三个时辰吧。”谁让他的轮椅还那么大!

  赵璲了然,对青霭道:“把我书桌上的书拿来。”

  青霭往返一趟,把书递给王爷,见王爷没有别的吩咐,他去竹林外面守着了,飞泉则虚掩上竹院的门,他在里面候着。

  姚黄前后看看,心想惠王爷还真是喜欢清静,殊不知整个王府的下人都怕他,谁敢没事往这边跑。

  瞅瞅手做粗活的自己,再瞧瞧背靠大轮椅居高临下盯着她的王爷,姚黄嘀咕道:“好像镇上的地主大老爷。”

  赵璲:“听不清。”

  姚黄:“我是问,王爷手里拿的什么书?”

  赵璲举起书皮给她看。

  蓝皮的,字不大,长长的一串,姚黄伸长脖子辨认了一会儿,才通过中间的“佛”、“菩萨”判断出这是一本佛经。

  姚黄稀奇道:“王爷看这个做什么?”

  惠王爷沉默片刻,答:“前几年杀孽太重。”

  姚黄愣了愣,然后才明白他指的是他在战场杀敌犯下的杀孽,不由地道:“王爷那是保家卫国,是庇佑咱们大齐朝边关的百姓不被敌兵抢掠残杀,这是能成仙的大善功,百姓都夸王爷的,滥杀无辜才是造孽。”

  赵璲自然懂这个道理,他看经书其实是为了修身养性,克制腿疾引起的烦躁戾气。

  姚黄:“你这本佛经讲什么的?”

  赵璲尽量给她往浅显了解释。

  不等他说个明白,姚黄连连摇头道:“得了,王爷自己看吧,我是大俗人,听了想睡觉。”

  赵璲:“……”

第40章

  编蒲团跟做针线差不多,只要学会了,接下来慢慢做就是,耗的是耐心。

  姚黄只跟着外祖母舅母们做过两次,每次都是娘几个坐在院子里,手上忙着,嘴上聊着,不知不觉就把蒲团编好了。

  今日姚黄编蒲团的搭子却是寡言少语的惠王殿下。

  姚黄只能没话找话:“王爷,前康王妃生的是什么病啊?年纪轻轻的,留下小世子好可怜。”

  赵璲:“……为何突然问这个?”

  姚黄:“我编蒲团的时候喜欢跟人聊天,那我嫁给王爷了,以后肯定会常跟康王府、庆王府打交道,多知道他们那边的情况,也省着不小心说错话得罪了谁。”

  端午宫宴上陈萤给她讲了惠王爷生母的事,姚黄念着这份好意,所以也想打听打听康王府的情况。陈萤身边的宫女是刘贤妃赏的,这样的丫鬟通常只会给陈萤讲与刘贤妃、康王母子俩无关的秘闻,就像百灵三个都不敢主动跟她提惠王的出身。

  赵璲回忆片刻,道:“三年前我离京时,听闻康王妃身染风寒一直都不见好,第二年在边关收到了她病逝的消息,具体什么病我也不清楚。”

  姚黄:“……那康王跟前王妃感情好吗?好的话,那段时间康王殿下一定很伤心。”

  赵璲:“不清楚。”

  他只会在宫宴上见到康王夫妻同时出席,别说他不好奇,就算好奇,那等场合又能看出什么。

  姚黄:“……”

  赵璲见她面露失望,想到宫宴上她与旁边的一个女子似乎格外亲近,问:“是你自己想知道,还是别人要你帮忙打探?”

  姚黄:“王爷看出来了吧?康王的新王妃是我在储秀阁结识的姐妹,她胆子小,不敢叫我帮这种忙,是我自己想知道,万一这里面有什么需要她注意的忌讳,那我肯定也得跟她说一声,免得她无意间得罪了康王殿下。”

  赵璲看看她,道:“无论康王与前王妃感情如何,都已经过去了,只要新王妃恪守规矩谨言慎行,便不会得罪任何人。”

  都是王妃,她与康王的新王妃面临的处境完全不一样,他这边简简单单,康王那里原配与两个侧妃都出自高门,妻妾多了难免争宠,新王妃守好规矩或许能过得更轻松。

  姚黄赔笑:“嗯,王爷说的是。”

  她其实就想听自家王爷讲点皇家的事打发时间,结果这人也不清楚,没说两句就讲起规矩,无趣得很。

  反正他手里有佛经,姚黄索性不再理他,就着竹林间的鸟鸣专心翻动蒲草。

  赵璲还记着她“喜欢聊天”的话,视线在她身上转了几圈,问:“竹林湿气重,地上会不会凉?”

  姚黄刚想说夏天就要挑凉快的地方,话到嘴边临时改了口,挪挪屁股道:“好像是有点潮,要不王爷进去吧,我回明安堂编?”

  他要看手法,她展示过了,他不会聊天,那不如放她回去找四个大丫鬟作伴。

  赵璲看看竹林小道洒满阳光的另一头,语气如常地道:“去吧。”

  他唤回青霭,让青霭帮王妃把东西搬回去,再让飞泉推他进院子。

  王爷进去了,且走得够远了,青霭才疑惑地问:“王妃,您怎么不在这边编了?”

  他是王爷的心腹,姚黄怎么可能傻到说真话,笑道:“王爷怕我着凉,叫我回去编。”

  青霭扫眼铺地的石板,心想王爷真是太看重王妃了,这大夏天的,还有一层毡垫,能凉到哪里去?

  .

  有四个大丫鬟在身边陪聊,一会儿讲各自家乡的旧事一会儿聊听过的奇闻怪事,姚黄上午编了一个时辰,歇完晌再编一个多时辰,成功在黄昏前编好了一张四四方方的特别适合垫在惠王爷的紫檀大轮椅上的蒲团。

  初七做好的,初八晒了一整天就能用了。

  普通人家直接坐蒲团就行,王爷身份尊贵,姚黄叫手巧的春燕在蒲团外面缝上一层粗布一层绸面,粗布是防着蒲团磨坏绸面,绸面纯粹就是为了好看。

  春燕立即捧走蒲团去忙了。

  需要的针线不多,姚黄吃个晚饭的功夫,春燕就把缝好的蒲团捧回来了,她挑的是紫黑色的绸面,酷似王爷的紫檀轮椅色泽。

  姚黄笑着给了春燕赏钱,趁夕阳还灿烂,她自己提着两斤来重的蒲团去了竹院。

  穿过竹林小道,姚黄惊讶地发现竹院院门的左前方多了一张石制的圆桌,桌旁摆了一张石凳,跟竹院里面的那一套差不多,只不过这把石凳上绑了一张竹青底的锦垫。

  姚黄正围着石桌打量,飞泉轻轻打开了门,探出脑袋朝她笑:“王妃稍等,奴婢这就去请王爷。”

  姚黄:“等等,这个,王爷叫你们弄来的?”

  飞泉笑呵呵地点头,暗道哪还用王爷吩咐啊,王爷都心疼王妃坐地上凉了,他跟青霭一商量,当天就让曹公公配了一套石桌石椅送来。

  姚黄一听,良心便有些过意不去,王爷是真关心她凉不凉,她却因为嫌他闷撒了谎。

  她将手里的绸面蒲团递给飞泉:“先把这个铺轮椅上,再请王爷坐上去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