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第91章

作者:笑佳人 标签: 甜文 爽文 轻松 日常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除了金料大轮,惠王爷的两把轮椅依然是金丝楠的椅身架子,但看起来就很硬的木椅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看起来就很有弹性的黄褐色牛皮椅面,牛皮外缘巧妙得缝合进去,与整张轮椅浑然一体,全无在做好的木椅上再铺张垫子的刻意感。

  姚黄先观察惠王爷的轮椅,伸手按住,牛皮表面便往下凹陷出她手的形状,等她松开手,凹下去的牛皮又弹了回来。

  姚黄再去摸椅面的下方,那里铺了一层薄板来支撑两指来厚的牛皮椅面。

  邓师傅解释道:“牛皮里面是一张绸面的棉垫,针脚密实保证棉花均匀,用上一冬都不会变形。”

  姚黄:“为何用牛皮?”

  连她的百户父亲都有两双牛皮官靴,惠王爷这些金丝楠、紫檀的椅身应该配更贵的兽皮?

  邓师傅道:“草民去跟皮毛店的行家打听过,牛皮最结实耐用,狐皮、貂皮那些虽然名贵却不适合长期久坐的用法,草民斗胆猜测,王爷可能不愿意因为兽皮的问题而经常养护轮椅。”

  姚黄点点头,惠王爷确实是这种性子,身体正常也就罢了,一个残疾人隔一段时间就坐坏一张兽皮椅面,那到底是兽皮不够结实,还是惠王爷屁股太硬亦或坐得太久?

  姚黄可以证明惠王爷的屁股没那么硬,外人不知道,与其给人议论取笑的把柄,不如直接用结实的牛皮,反正这颜色瞧着与金丝楠也挺搭的。

  检查完惠王爷的轮椅,姚黄看向她特意要求的自用圈椅,也是金丝楠的椅身,但椅面、椅背都绷了牛皮垫,且牛皮外面还缝了一层光华细腻柔润的金色织锦。

  姚黄坐上去试了试,牛皮椅面与靠背弹软舒适,别说冬天坐起来暖和,春夏秋坐起来也舒服啊。

  试过了,姚黄笑着对邓师傅道:“这次的椅子也很好,邓师傅用心了。”

  邓师傅不敢独占功劳:“回王妃,草民只是定下了如何改动椅面,三把椅面的缝工都是付东家让店里别的大师傅完成的。”

  姚黄这才看向那位付东家。

  付东家则认为全靠王妃巧思才让他们有机会做出这么舒适又雅致的圈椅。

  夸完了,付东家深深地弯着腰,恳请王妃能允许他的木器坊售卖同款皮椅,并愿意年年都给王妃一笔分成。

  姚黄与曹公公对视了一眼。

  大齐朝禁止官员直接经商,以杜绝官员们以权谋私,皇亲国戚们同样如此,除非是替朝廷打理某项产业。

  像惠王府的那些铺面以及非自用的宅子,都是赁给商人只收租金。

  姚黄若接下付家木器坊的分红,便跟木器坊的生意绑在一起了,或许算不上犯了规矩,可传出去也不好听,万一木器坊再打着惠王爷的名义在外面做些什么,更是给姚黄跟惠王爷添麻烦。

  姚黄兴致寥寥地道:“我不喜欢做生意,而且皮椅的主意是曹公公想的,能不能拿去用,你与曹公公商量吧。”

  说完,姚黄离开了。

  在明安堂陪金宝玩了一会儿,曹公公过来了,从怀里取出一张信封,笑着递给王妃。

  姚黄打开,里面是五张一千两的银票!

  曹公公是自己人,姚黄没有掩饰自己的震惊:“这么多?”

  曹公公解释道:“付家的木器坊是京城的头一号,在各大省城府城都有分店,只要放出话宣扬连王爷王妃都喜欢他家的皮椅,京城京外那么多官员富商,肯定都会去他的木器坊订做,即便别家能仿出一模一样的,付家仍是讲究人家的首选。”

  再大的生意都得一步步来,木料皮毛的采购都耗时间,付东家一口气拿出五千两很有诚意了。

  姚黄可没嫌少,五千两啊,别看只是惠王爷一年的爵禄,父亲却要做八十多年的百户才能赚这个数!

第100章

  姚黄没敢直接同惠王爷聊过他的腿,譬如除了不能动,他的腿脚还有没有冷热疼痒的感觉。

  不过做了半年多的夫妻,通过一些无意的小动作,姚黄自己判断出了答案:有。证据就是翻身的时候她的脚若不小心碰到惠王爷的腿,惠王爷会疑惑地看过来,以及夏天她亲手编的蒲团,惠王爷在竹院的书房确实也一直都在用。

  蒲团的消息是姚黄从青霭那审出来的。

  既然有感觉,姚黄就不想大冬天的惠王爷只能坐冷冰冰的硬木轮椅,无法行走,他本就比别人更容易冷。

  因此,傍晚惠王爷回到王府,就在厅堂看到了那三把皮面新椅。

  姚黄将四轮轮椅推到他面前,让他伸手感受。

  赵璲简单地按了按。

  姚黄撑在椅靠上,期待地看着惠王爷云淡风轻的脸:“怎么样,是不是又舒服又端重?”

  赵璲看向另一把椅背、椅面都包了金色织锦的正常圈椅。

  姚黄舒舒服服地靠了上去,笑道:“这是我的,知道王爷不喜欢把椅子弄得太精致,我就没让邓师傅给你坐皮面的靠背。王爷过来试试?要是你喜欢,我叫人去找邓师傅说一声。”

  赵璲看着这样的王妃,想到他看卷宗看累时也想往后靠,但最近这些轻便的轮椅椅背都不适合久靠。

  赵璲无法接受特意往后面塞个垫子,但若弄成王妃那样……

  “推过来。”

  难得惠王爷有兴趣,姚黄赶紧跳了起来。

  将沉甸甸的圈椅推到惠王爷指定的位置,姚黄配合地固定住惠王爷的轮椅,再看着他一手撑着圈椅一手撑着轮椅很是熟练地改变了位置。

  试过之后,赵璲道:“跟邓师傅说吧,记得只用纯皮。”

  什么绸面什么绣花,他都不需要。

  见惠王爷满意,姚黄才坐到他腿上,喜滋滋地分享了她靠这把皮椅大赚五千两银票的美事。

  赵璲靠着舒适弹软的牛皮椅背,看着王妃盛满笑意的亮晶晶的眼睛,想的是外面那些即将用上这种舒适皮椅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富商以及他们的亲友家眷,都是因为王妃对他的关心才跟着享了福。

  然而姚黄眼中的惠王爷,俊脸还是那么清淡,只有松弛的靠姿显露出他的心情至少没有因为她收商人银子而变坏。

  姚黄谨慎地补充道:“王爷放心,我只收这一笔,后面他卖多卖少都跟咱们王府没关系。”

  赵璲握住王妃的手,道:“你想的法子,这五千两是你应得的,不必多虑。”

  姚黄嗔了他一眼:“王爷若是陪我一起笑,我肯定就只管高兴了。”

  赵璲沉默,他只是残了不是穷了,真为五千两银子喜形于色,王妃会不见觉得他浅薄?

  当然,王妃笑得很好看,惠王爷希望自己的王妃每天都能这么高兴。

  高兴归高兴,姚黄很有自知之明,靠到他肩头道:“我若不是王妃,付东家大概直接做成品开卖去了,才不会跑来征询我的同意,他舍得给我五千两,是怕事后我眼红他赚的大钱,利用王府的权势去找他麻烦。”

  没有做皮椅的念头,姚黄赚不得这五千两,光有念头没人撑腰,能拿多少就得全靠付东家的良心。

  “所以啊,这笔银子也有王爷的功劳,我都想好了,要送王爷一份贵礼。”

  姚黄仰起脑袋,十分豪爽地对惠王爷道。

  以前她只送惠王爷铜钱就能买到的小吃食小物件,其实送的都是心意,也可以送贵的,但拿着皇家给她的礼金或是惠王爷给她的银票月钱去买贵礼再送惠王爷,姚黄怎么想都觉得很像借花献佛,一点都显不出诚心。

  如今,她靠巧思从外人手里赚了五千两,便是真正地自掏腰包给惠王爷送礼。

  赵璲看得出王妃是认真的,问:“哪种贵礼?一千两的发冠玉佩,两三千两的锦衣狐裘,还是四五千两的名家字画?”

  姚黄:“……”

  赵璲:“这些府里都有,除了名家字画我还有兴趣收藏,别的衣饰外物你都不用破费。”

  姚黄:“……什么名人字画要四五千两啊?我看王爷画技就挺好的,还是天下第一好,王爷放着自己的字画不赏,非要去花几千两买别人的,简直就是傻子,我才不要当这样的傻子,宁可给你买一千两的发冠玉佩。”

  一件礼物就想花光她的私房钱,没门!

  赵璲在王妃头顶笑了下,徐徐地道:“我的意思是,我不需要贵礼。”

  姚黄松了口气:“行,那等下个休沐日,我去南大街请王爷吃现烤的羊肉串。”

  赵璲:“礼物应该更适合收藏。”

  姚黄:“……我送王爷的轮椅都快堆满一间库房了。”

  赵璲:“轮椅并非出自你手,不算礼物。”

  姚黄反应过来了,坐正,歪着脑袋笑看惠王爷:“原来王爷想要我亲手做的礼物,蒲团已经送了,棉垫子王爷不喜欢,那我给王爷缝双厚厚的袜子?我女红不好,袜子你穿在靴子里面,不怕被人瞧见笑话。”

  惠王爷垂眸:“袜子实用,但不适合收藏。”

  这般明明有了想要的东西却还故作矜持的模样,忽地让姚黄想到了话本里美人们常送情郎们的一种物件,随口问道:“绣条手帕?”

  惠王爷思索片刻,淡淡嗯了声。

  姚黄:“……”

  次日是初八,没有朝会,惠王爷进出宫路上遇见的少数官员都没发现惠王爷虽然还是坐着一把金丝楠的轮椅,这轮椅的椅面却悄然换成了软牛皮的,而工部的大小官员就更没机会了,因为惠王爷整日在自己的公房看卷宗,根本不露面。

  初九有朝会,青霭将惠王爷推到大殿前方的汉白玉高阶之下,暂且退到一旁,碍于身份,王爷上朝下朝还是由康王殿下帮忙推。

  深冬的黎明滴水成冰,康王特意站在二弟的左前方,用他还算魁梧的身体替二弟挡住寒风。

  刚刚到来的庆王见了,紧挨着二哥的轮椅椅背站好,主动借大哥的背影挡风。

  赵璲:“……”

  庆王跺脚的时候,膝盖撞上了轮椅椅面的后侧,触感不对,庆王好奇地弯腰,伸手去摸。

  站在三王身后的两位丞相没看清楚庆王的具体动作便分别朝左右转了过去,以示自己什么无礼之举都没看到,下一刻,他们听到了庆王疑惑的声音:“二哥,你这椅面是皮的?”

  两位丞相以及附近的文武官员同时看了过来。

  庆王跟一个宫人要了灯,围着二哥的轮椅转了一圈,也叫众人看了个清楚。

  若是惠王爷往轮椅上塞了垫子,那一定会叫官员们笑他为了里子失了面子,但惠王爷的新轮椅直接将硬木椅面改成牛皮,那牛皮跟他们脚下的官靴一个质地只是染色不同,且外观端重大气,官员们就只有欣赏与羡慕了。

  尤其是文官们,常年在官署坐硬邦邦的木椅,舒不舒服心里全都清楚。

  惠王爷只解释说用的是牛皮,其它的任随庆王与官员们议论。

  庆王也想要牛皮椅子,问二哥从哪买的。

  赵璲:“不是买的,你二嫂叫木匠改的,我腿脚不便,她担心我越坐越冷。”

  庆王:“……”

  康王听了,既心疼二弟居然还有这层辛苦,又欣慰二弟妹真的很会照顾人,免不得夸赞几句。

  声音传到后面的官员耳中,众人也都低声称赞起惠王妃的兰质蕙心来。

  工部尚书严纶与户部尚书孟炳连着对了两次眼神。

  第一次,严纶觉得他可以跟皇上请折子给各官署官员都打一把皮椅,兔皮鼠皮够软就行,怕耗银太多就只给五品以上的官员发。孟炳看懂了他的眼神,并用自己的眼神给予支持。

  第二次,严纶心想完了,人家惠王用皮椅是因为腿废了怕冷,他们这些官员怎么好意思嫌木板凳硬?孟炳又看懂了,工部尚书都歇了这个心,他管银子的更不该主动给朝廷往外散银子。

  三王这边,庆王把灯笼还给宫人,想着晚上回去了得跟表妹说一声,让表妹去找二嫂坐坐。这椅子做工如此精致,肯定费了不少功夫,与其让自己府里的木匠现琢磨浪费时间,不如直接请二嫂动用她用惯的那些木匠师傅。

  卯时到了,康王推着二弟走向坡道。

  待文武百官都站好了永昌帝才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