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帐春深 第17章

作者:温流 标签: 古代言情

  “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楚,回来再说。”

  秦小王爷带着两个侍从打马过长街,在转角处回头看向沈若锦,勾着唇,眼角也飞扬。

  沈若锦在门前多站了片刻。

  侍剑出声提醒道:“姑爷已经走远了,姑娘回吧。”

  沈若锦“嗯”了一声,转身往府里走,去账房看看秦琅昨夜战果如何。

  ……

  午后。

  说“去去就回”的秦琅迟迟未归。

  沈若锦拿着掌家令牌拨了银子,亲自拿去给黄班主,顺便听出新戏。

  她带着侍剑刚出王府大门,就看见马蹄飞踏而至,一辆双马并驾的马车停在了王府门前。

  两个婢女扶着一个大着肚子的年轻妇人从车厢里出来,上前给守卫递拜帖,“劳烦通报一声,相府二少夫人李安氏请见秦小王爷及新妇。”

  身着锦衣罗裳的年轻夫人已经肚大如球,看着已经足月快要临盆了。

  沈若锦停下了脚步。

  侍剑在她身后轻声嘀咕着,“找您和姑爷的?这丞相府怎么回事,让一个即将临盆的妇人登门来见?”

  守卫收了请帖去通传,刚走两步就看到了沈若锦,“二少夫人,丞相府的人递上了拜帖。”

  沈若锦抬眸,示意侍剑去接。

  李安氏闻声看来,“你就是秦小王爷娶的新妇?临阳侯府的二小姐沈若锦?”

第22章 算计

  “正是。”沈若锦离她三四步远,见了一礼,“少夫人安好。”

  “该我给少夫人问安。”

  李安氏怀着孕,整个人都十分浮肿,行动也不便,连走路都是左右婢女扶着的。

  都这样了,李安氏还要走上台阶,强撑着赔笑道:“说起来你我都是各自府里的二少夫人,也算有缘。我家郎君前两日惹恼了秦小王爷,在人前动过手那是他们爷们的事,跟咱们女人家总是不相干的,你说是不说?”

  “既不相干,你今日又是为何而来?”

  沈若锦其实不喜欢京城,更厌恶京城里这些贵妇人生来就被驯化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样子。

  李安氏受尽怀胎之苦,李二却在外面捏花惹草,在外面挨了打、惹了事还要怀着孕的妻子替他登门周旋。

  秦琅说的没错,李二果真该打。

  李安氏许是很久没听到这样直白的话,竟被问得愣住了。而后,竟忽然哭了起来。

  她一哭,就动了胎气。

  “少夫人、少夫人您撑着些……奴婢这就给您请大夫去!”

  随行的婢女手忙脚乱的,一个说先把李安氏扶回马车上,一个忙着要去请大夫,吵吵囔囔地喊“救命”。

  侍剑有些傻眼,“她该不会是故意来讹咱们的吧?”

  沈若锦沉吟了片刻,立刻吩咐道:“先把李家少夫人扶进府里去。”

  又转头道:“侍剑,你脚程快,即刻去最近的回春堂的请大夫来。”

  其实也摸不准李安氏是真的动了胎气,还是故意上门讹人。

  但李安氏是在王府门前发作的,她作为王府新妇既看见了,就不能真的完全不管。

  更何况,她四舅母就是怀胎八月,骤然听闻沈家十三口男丁全都战死沙场才动了胎气难产而死。

  沈若锦再也不想看见一尸两命的惨剧。

  “是。”侍剑应声而去。

  李安氏这胎气一动,疼得站不住也迈不开腿,被两个婢女扶着也上不去马车,王府侍卫得了吩咐上前帮忙,却被婢女用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喝退。

  李家婢女说:“多谢好意,但您有所不知,我家少夫人向来体弱,嫁进相府三年才怀上这一胎,多月来一直都是府里的张大夫帮着调理的,旁的大夫医术再高明,我们丞相夫人也是不放心的。”

  “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回去让那位张大夫诊治吧。”

  沈若锦也不多留李安氏。

  只是看她上不去马车,就搭了把手,将人半扶半抱地送上车厢。

  沈若锦转身要走出车厢的时候,李安氏忽然拉住了她的衣袖,“我实在痛得厉害,怕是快不成了……随行的婢子又实在愚笨,能否请您好人做到底,送我回府去?”

  沈若锦刚要拒绝,李安氏又痛呼了一声。

  这年轻妇人的腹部高高隆起,哀哀哭着,沈若锦忍不住想四舅母难产时是不是这样彷徨无助?

  她有些不忍,低低应了一声“好。”

  几个李家的婢女跟着上了马车,围在李安氏身边又是给她喂保命丹,又是给她擦汗的,还催着车夫“快、快些回去。”

  沈若锦掀开车帘,同王府门前的守卫说:“我送李家少夫人回去,你们帮我去跟王爷王妃禀一声。”

  “是,二少夫人。”

  王府守卫刚应声,还没来得及喊几个人跟着一起去,李府的车夫就扬鞭策马,架着马车穿街而去。

  半个时辰后,李园。

  沈若锦扶着李安氏下了马车,抬头一看牌匾上写着“李园”二字,不禁问道:“少夫人不住丞相府?”

  李安氏还在哀哀叫唤着,强撑着回答道:“先前是住丞相府的,只是前几日……”

  李家婢女帮着解释道:“前几日二公子挨了秦小王爷的打,被相爷赶出来了。二公子在此养伤,少夫人怀着胎不便两头跑,就跟着住在此处。”

  婢女说着,跑进门去喊“少夫人动了胎气,快找张大夫来。”

  沈若锦只打算把人送到了就走,也无心管李二夫妇住哪。

  人送到家门了,她正要告辞。

  哪知道李安氏下马车时忽然脚一崴,往她身上倒,又哭道:“我、我这身子实在是不中用了,连这几步路都走不动。”

  沈若锦向来见不得女子哭哭啼啼,将人扶着送进了李园。

  入内之后,就有婢女接手将李安氏扶进屋里去,那位张大夫挎着药箱匆匆赶到,里里外外一众人各自忙活开来。

  沈若锦在门外站了一会儿,听李安氏哭得没那么厉害了,就跟李园管事的说了一声,“人已送到,我先告辞了。”

  “今日真是多亏小王妃了,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奴婢给您磕一个。”

  李家的管事嬷嬷带着婢女们跪下磕头。

  紧接着又说:“您好心送少夫人回来,哪能一口茶水都不喝就回去?若叫别人知道,岂不是要说我们招待不周,还请您在花厅稍坐,等我们少夫人缓过来,亲自同您道过谢,您再走。”

  这话说的看似客气。

  到底是等李安氏缓过来跟她道谢,还是讹人还得两说。

  沈若锦不怕事,但不喜欢无缘无故被人泼脏水,等李安氏缓过来说清楚再走也好。

  免得丞相府的人再借题发挥,再生是非。

  花厅就在不远处,窗边花影翩翩,风景甚佳。

  沈若锦临窗而坐,看日头西移,隐入云层里。

  李家的管事嬷嬷立刻就让人入内奉茶,光是糕点就摆了十二盘。

  京城权贵之家的日子过得奢靡浪费,说起挥金如土,丞相之子比起秦小王爷来也不遑多让。

  沈若锦只看了看,无心品尝。

  李园的管事嬷嬷姓吕,在旁伺候着赔笑道:“小王妃尝尝这六安茶,今年宫中也只得了八罐,皇上赏了淑妃娘娘大半,娘娘又赏了我们二公子。”

  当今后宫最受宠的淑妃出自丞相府,李二正是她一母同胞的幼弟。

  沈若锦虽然在边关长大,在京城待的时日不长,这点牵连关系还是知道的。

  但他们喜欢是他们的事,和她有什么关系?

  沈若锦笑意淡淡道:“我不爱品茶。”

  吕嬷嬷脸上的笑意一僵,“那给您换果饮子,酸梅、吊梨,还是……”

  沈若锦微笑道:“不必劳烦了,嬷嬷自忙你的去,不必在这陪我耗着。”

  她说着话,思绪早就飘远了。

  想着侍剑去回春堂请大夫,白跑了一趟,小丫头肯定郁闷极了。

  想着秦琅被六皇子邀去品酒听琵琶,这个时辰了还没回转,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自己是去卖赌坊换银子的?

  吕嬷嬷见她油盐不进,实在没法子,只能带着婢女先行退下。

  沈若锦坐在窗边赏景,接了一片落花,夹在指尖把玩着。

  “砰——”的一声传来。

  忽然有人进了花厅,还把门关上了。

  来人脚步虚浮、呼吸浑浊,沈若锦回头一看,还是个鼻青脸肿,肿如猪头的丑货。

  她依旧闲散地坐着,素白的指尖夹着花瓣,“李二?”

第23章 投怀送抱

  “你认得我?你竟然还能认出我?”

  相府二公子李成志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来,双手撑在桌面上,死死地盯着沈若锦看。

  沈若锦说:“不难认出。”

  她先前并未见过李成志,但外头传言说李二被秦小王爷打得他娘都认不出来。

  丑成这样,舍他其谁?

上一篇: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