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帐春深 第30章

作者:温流 标签: 古代言情

  王妃颇为无语道:“我自然知道她去见娘家人了。新妇回门就是回娘家,我是问你怎么没把她一起带回来,你是不是在侯府没帮着她说话,又惹她生气了?”

  秦琅道:“这次惹她生气的不是我,而且……临阳侯府大概也算不得她的娘家。”

  “你是说——”

  王妃忽然意会到了什么。

  若是临阳侯府算不得沈若锦的娘家,那只有沈家人是她的娘家了。

  现如今,沈家就剩下沈老将军一个人,远在边关守西疆。

  二郎说沈若锦去见娘家人了,那岂不是……

  她没把后面的话说出口,秦琅却意会到了一般点了点头。

  “那你还回来做什么?你陪着一起去啊,外头下着这么大雨,她说走就走,都不曾回府来同我这个母亲说一声,莫不是沈老将军那边出了什么事,她急得什么都顾不上了?”

  王妃不怪沈若锦,她嫁给镇北王这么多年,风风雨雨经历得不少,略微一想就想到了其中关键所在。

  但是边关若是出了战事,定会八百里加急送战报入京,镇北王这些日子常被召入宫中商议国事,他都不曾提起西疆那边有什么异动。

  沈若锦又是为什么忽然要跑那么远的地方去?

  难不成是今日回门在临阳侯府受了天大的委屈,无法与旁人说,只能去见她最亲的外祖父才能平复一二?

  “是我不想去吗?”

  秦琅反问道。

  是她不带我!

  王妃没好气道:“你要是想去,谁还能拦得住你不成?”

  刚到手的儿媳妇飞走了。

  满打满算才三天。

  王妃今儿一早才听婢女来报,说二郎昨晚歇在了新房,两人可能圆房了,这还来不及高兴,回个门就把人给回没了。

  秦琅没再多说什么,只问母亲:“父亲呢?”

  “在书房。”王妃道:“你居然问起你父亲来了,难道有事找他?什么事让你这么想不开啊?”

  镇北王父子的关系差到一见面就吵翻天,要么就是直接开打。

  秦琅先前都是镇北王回京,他就在外面带着,能不回府绝不回府,要不是当父亲得派人去将他绑回来,父子俩连面都见不上。

  这次秦琅却主动问起了父亲。

  “待会儿您就知道了。”

  秦琅说着,穿过庭院去了镇北王的书房。

  “你来做什么?”镇北王见到秦琅出现在他面前,第一反应是诧异,紧接着又问:“若锦跟你一块回来了吗?”

  秦琅没回答他,神色是平日截然不同的沉着,“我来跟父亲借样东西。”

  “你要借什么东西?”

  镇北王觉得这混账今日不同寻常,说话间就放下了手中的兵书。

  “虎符。”

  秦琅直截了当地说道。

  “你疯了?”镇北王像是第一天认识这个儿子似的,“虎符是什么东西,如何能说借就借?你不过是去了一趟临阳侯府,要什么虎符?难道是……”

  “沈若锦收到一封密信,已经出发赶往落月关,西疆怕是出事了。”

  秦琅也不瞒他。

  沈老将军守了一辈子西疆,他若死了,必定会引起兵变,到时候西昌举兵压境,边防线一击即溃,后果不堪设想。

  镇北王也是久经沙场之人,自然明白这事的严重性。

  镇北王追问道:“若锦收到的密信是谁送来的?上头都写了些什么?”

  秦琅也没亲眼看过那封书信,自然无法逐字逐句复述给镇北王听。

  他只是从沈若锦的只言片语里,将事情猜的七七八八。

  镇北王说:“本王前两日才被皇帝召入宫中,跟众大臣一起商议军机大事,西昌那边递来国书说三公主嫁给他们的三皇子之后夫妻和睦,现已怀胎八月,分娩在即,国书上反复说两国交好乃百年之事,怎么会忽然起了战事?”

  秦琅道:“西昌人出尔反尔也不是第一次了,说不定是故意递上国书麻痹大齐君臣,暗地里早已经挥兵犯境。”

  “你少在这胡说八道!”

  镇北王最讨厌秦琅这幅对什么都毫无敬畏的模样。

  “行。”秦琅见他这般态度,也不与他多说什么,“那我只问镇北王,这虎符您是借是不借?”

  “你以为虎符是什么东西?就凭你空口白牙一句,说借就借?”

  镇北王快被儿子气死了。

  “不借也行。”

  秦琅其实知道父亲不会答应。

  他之所以提出借虎符,无非是先说一个镇北王不可能答应的要求,然后再给他一个相对来说容易接受一点的要求。

  “那就请父亲修书一封给云川城的赵将军,请他练兵时加一项奔袭百里,终点就设在落月关。”

  云川城在落月关以北之地,距离三百里左右,北境兵马再多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但云川城离得近,赵将军又曾是镇北王麾下得力干将,让他换个地方练兵,总比秦琅拿着虎符调兵好解释的多。

  “你这混账,军机大事岂可任由你随意更改?”

  镇北王反应过来,对秦琅刮目相看的同时,又忍不住骂他。

  镇北王以为二郎在京城当了数年纨绔,早就把家国天下抛到脑后,不曾想他心中仍有丘壑。

  但这事不能由着他胡来。

  “父亲若是连这个忙都不肯帮,就老实在家待着!”秦琅原话奉还,“我另想他法就是。”

  秦琅说完,转身就走。

  镇北王气的抄起桌上的兵书就砸了过去,“混账,你给我站住!”

  秦琅随手打落飞来的兵书,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我再不追,媳妇就没了。”

第39章 一箭破风雪

  雨势绵延千里,数日不绝。

  沈若锦自京城一路往西,白日快马加鞭,夜里累了就换到马车上睡两三个时辰。

  王妃给的令牌果真如秦琅所说的那般,用处极大,林氏的生意遍布天下,各城镇都有车马行。

  她每到一处亮出信物,就能换到千里马与行装,赶到落月关只用了日短短三日。

  沿途所见,都是逃难的百姓。

  雨夹着雪不断地落下来,满地冰霜,衣衫褴褛的老少妇孺们举步难行。

  沈若锦在风雪里回望帝京的方向,西疆都已经乱成了这样,那些坐在高位上的权贵真的全然不知吗?

  不远处,有头发花白的七旬老丈带着才十来岁的孙女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着,小姑娘饿得虚弱至极,完全走不动道,全靠爷爷拖着走。

  沈若锦见状,把包袱里的几个肉饼分给了他们。

  七旬老丈感激涕零,忙对小孙女说:“快谢谢恩人!给恩人磕头!”

  小孙女看着大肉饼,馋的两眼放光,当即跪下连声道谢。

  沈若锦把人扶了起来,“只是几个饼,当不得如此大礼,别愣着了,快吃吧。”

  她说着,又把水囊解下来递给那小姑娘。

  爷孙就地把饼子拿出来分吃,他们只吃了一个饼,剩下的用布好生包了起来,留着下顿吃。

  那老人把大半个都掰给了孙女,自己只留了一块两口就吃完了。

  沈若锦看着他苍老的面容,眼睛已经那样浑浊,仍旧满眼都是对小孙女的怜爱。

  她越发急切地想见到外祖父,不再停留,翻身上马就走。

  “姑娘,别再往西去了!”那老丈急声喊住她,“前面在打仗,是、是沈家军让我们这些百姓快走,落月关快守不住了——”

  以沈老将军的以往作风,但凡此战还有一成胜算,都不会让百姓背井离乡。

  沈家军已经在疏散百姓,意味着落月关马上就要失陷……

  “我不是百姓,我是沈家军!”

  沈若锦头也不回地说道。

  声未落,她就继续策马飞驰,逆着雨雪往西去。

  继续疾驰半个时辰后,关外的厮杀声如山崩海啸般传来。

  沈若锦策马登上山峰高处,放眼望去,只见茫茫雪地已经厮杀成战场,残尸遍地,血流成河。

  西昌兵马是沈家军的数倍,两军混战,像是满盘黑子围攻寥寥几枚白子。

  沈家军人少,气势却不输,个个以一敌十,豁出命去奋力杀敌。

  沈若锦取出千里镜在茫茫人海,飞快地寻找着外祖父的身影。

  雨雪漫天,与地上的鲜血红白交融。

  千里镜将战场上的厮杀放大在沈若锦眼前,她看见两方士兵拼命厮杀之中,有数名西昌铁骑在西昌元帅的指挥下甩着铁锁链,同时朝一个地方策马奔去。

  目标是一杆铁枪杀得西昌兵连连败退的沈老将军沈毅。

  他已年近七十,手中长枪依旧走如游龙,策马急行所过之处,遇到的敌兵全都被他一招夺命。

  正值壮年的西昌元帅提刀上前,跟沈毅过了数招,难占上风,就调转马头作败退状引他来追。

  敌众我寡,这本是毫无悬念的一战,但大齐有沈毅死战不退,沈家军的士气就不衰,势要跟西昌兵血拼到底。

  拿下西昌元帅,是让两方停战唯一的机会,沈毅迟疑了片刻,像是明知是陷阱,仍旧追了过去。

上一篇: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