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流
杨都护为了一己私欲,迫害大齐将士,供出幕后主使正是二殿下。
人家沈十说她是为护国护民,才出手擒住杨万雄,有了后面那些事。
甚至连她杀了杨万雄,都是为了帮二殿下灭口。
元启痛失一个做西疆都护的堂舅,这会子还不能跟人撕破脸。
要不然就坐实二殿下支使杨万雄迫害大齐将士这事,此事一旦传扬出去,坏了名声,失了民心。
得益的只会是其他几个皇子。
如今沈老将军没死,这西疆的军民之心仍旧系在沈家身上。
这种时候,二殿下又岂能为了已经死透了的杨万雄,明着跟沈十过不去?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此仇等日后得了合适的时机再清算。
元启斟酌再三才开口道:“本皇子相信沈家十姑娘不会故意坑杀杨都护。至于杨都护的所作所为,其中内情本皇子也定会查得清清楚楚。”
秦琅道:“那就看殿下的了。”
沈若锦心道:真不愧是最善打太极的二殿下。
两句话,既没有当面问她的罪,也为日后随时追究留了一个引子。
元启说话间,用眼角余光暗自打量着秦琅和沈若锦的神色。
秦小王爷进了帐篷,跟沈若锦没有只言片语,连一个眼神都没有。
杨都户惨死于沈若锦之手。
秦琅作为沈若锦的夫君,却一点都不惊奇,也不帮着脱罪。
如此行径,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元启说着便吩咐随从:“来人,把杨万雄放下来,拿草席裹了,就地掩埋。一直挂在这,也不像样。”
“是,殿下。”
随从们应声照办。
沈若锦并未阻止,随他们去。
像是这才想起来一般,“还不曾问,二殿下到此有何贵干?”
“我奉父皇旨意而来。”
元启说着,把袖中的圣旨揣紧了。
皇帝连发十道密旨到西疆,不曾有半丝回音。
有心腹大臣进言,怕是沈毅拥兵自重,又记恨三年前的事,生了反心。
皇帝一怒之下派了嫡皇子来传明旨,召沈十和沈毅回京受审。
但遇水城现在这个情势,三军都听沈十号令。
元启一心要先自保,这种时候怎么会把皇帝问罪沈家祖孙的旨意拿出来?
二殿下把圣旨揣得紧紧的,面上带着三分笑,“父皇与文武百官听闻西疆有变,沈老将军拼死御敌,沈十与众将领更是击退西昌兵,一路反攻到了遇水城,父皇特意派我来犒赏三军。”
“二殿下是来犒赏三军的?此话当真?”
沈若锦自然不会相信元启这番话,但面上装得极像,好似真的信了一般。
犹如一直在坐冷板凳的臣子,忽然得到了君主的器重,激动万分。
“自然是真的。”
元启没想到沈十的反应会如此之大。
似乎有什么他没想到的巨坑,正在迎接着他。
下一刻。
元启就听到沈十问道:“那殿下带了多少金银肉食?”
“什么金银肉食?”元启有点跟不上沈十的脑子,略想了想才明白过来,“你是说犒赏三军之物是吧?这不是攻下遇水城吗?遇水城是一州主城,颇为富饶,打开石仓粮库,把里头的好东西全都来拿出来分给三军将士!”
二殿下这话说的大方。
干的却是借花献佛、慷他人之慨的事。
“这……怕是行不通了。”
沈若锦装作很是犹豫的模样。
元启追问道:“为何行不通?”
“因为遇水城的粮仓已经空了,遇水城中的西昌人逃离此处时,把金银细软都带走了。”
秦琅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越发炉火纯青。
遇水城的钱粮在大军围城交战半个多个月的时候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是用来维持军中如常所需的,如何能让元启拿着做人情。
二殿下既然说了要犒赏三军,那自然得是二殿下掏银子。
沈若锦与他心有灵犀,不紧不慢地接话道:“正因为遇水城里什么都没有,所以将士们打了胜仗也没得奖赏,我阿公正愁没有金银酒肉给将士们加餐呢!好在今日,二殿下来了!”
元启不接这话。
沈若锦随即又道:“三军将士盼殿下久矣!”
元启顿时:“……”
难怪一直有种被人下套的感觉。
原来沈十在这等着他呢!
犒赏三军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言重了言重了。”元启几乎是咬着牙,才没有当场翻脸,“犒赏三军也不急在今日,本皇子还是先去拜见沈老将军。”
第96章 又晕过去了?
“那就听二殿下的。”沈若锦说着,又喊来守在帐篷外的士兵道:“去跟将士们说二殿下来犒赏三军了,就这几天的事,让大伙都提前高兴高兴。”
“真的啊?弟兄们这些人老喊着想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做梦都想!二殿下可真是大好人!”
士兵再三确认,在得到元启僵硬地点头回应后,欢天喜地出去大喊“朝廷来人了,二皇子殿下来犒赏三军了!”
立马有士兵接应:“真来犒赏?赏什么?赏金银钱帛,还是好酒好肉?”
台子都搭好了。
元启骑虎难下,只能忍痛割肉,借着先去拜见沈老将军的功夫,私下吩咐随从赶紧去准备大量的金银酒肉。
二皇子两手空空地来,连犒赏三军都是临时起意,想着开遇水城的银库粮仓去犒赏,怎料沈若锦咬死城中无钱无粮,摆明要他自己出这笔银子。
银子该花就得花,但一定要花的值。
要是能收拢军心,也不算亏。
这次奉旨来西疆,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苦差事,可若是能借此得到沈家军的支持,也是天大的助力。
离开军营,元启同沈若锦和秦琅夫妇还有一众将领前往守将府,拜访沈老将军。
沈毅自从小十说要自己去讨公道之后就满心焦急,原本让秦琅去拦着些,这姑爷拦是拦了。
先拦的他这个阿公。
后拦的应该就是二皇子。
秦琅拦谁都有可能,就是不会拦沈若锦。
或许还会去帮着。
老将军在屋里焦急不已,又不能随便派人去阻止,以免节外生枝。
大雪天的,沈毅愣是出了一脑门的汗。
门外守卫快步而来,高声禀报道:“大将军!二皇子殿下驾到!十姑娘和姑爷还有几位将军都都来了。”
“来的真快。二殿下到此,我自当出迎。”
沈老将军自己推着轮椅到了门边,喊守卫来帮他推一把。
守卫推着老将军往外走。
比起迟早会来的二皇子元启,其实沈老将军更想知道小十把杨万雄怎么样了。
杨万雄是二皇子的堂舅,元启到了遇水城,若是撞上小十拿他堂舅泄愤,只怕……
不等沈老将军细想,元启和沈若锦已经进府而来,有守卫层层通传。
大雪纷飞的长廊里,迎面遇上。
“老臣沈毅参见二殿下。”
沈老将军坐在轮椅上,抱拳说着参见,无法屈膝也不失恭敬。
“老将军,您的腿……”元启连忙上前扶住了沈老将军的轮椅,先是好生可惜了一番,然后又好生安抚,说:“老将军一辈子劳苦功高,或许是天意让老将军从此卸甲归家养老。”
秦琅心道:去你大爷的天意。
这天意给你,你要不要?
沈若锦就没见过这么劝解人的,这元启要不是生在帝王家,是金尊玉贵的嫡皇子,早不知道被人打死多少回了。
几个将军面面相觑,都不吭声。
沈老将军看见沈若锦衣袖上沾染了血迹,眉头跳了跳,她去时怒气满腔,这会儿回来却已经平静如常。
应是……已经送杨万雄归西了。
做阿公的,对小十这点了解还是有的。
于是老将军看二殿下的眼神越发复杂了,强打起精神同他寒暄了几句,“承蒙殿下吉言,若是西疆从此再无战事,老臣有幸归家养老,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元启道:“战事已歇,朝中大半官员的意思,还是谈和。这次换西昌给我们大齐割城让地,这后头的事自有专门的官员主持,老将军重伤至此,理应回京休养。”
在场众人闻言,面色都有些不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