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缘 第139章

作者:之间礼可 标签: 古代言情

  “小姐,奴婢来吧!您扶不动。”

  “好。”姜久初点了点头,未再上前。

  她看着孙策开口问:“你家人......”

  她刚开口,话语又突然顿住,有些同情地看向白衣男子,他母亲要杀他,还能帮他通知谁?

  “我身边的侍从已死在刺客刀下,能否麻烦小姐送在下去清音方丈那,他会医,会救我。”

  姜久初点头,“好,你指路,我们不知方丈住所。”

  孙策无力的抬手指了指,“谢谢,顺着这条路前方左拐。”

  姜久初看了木清一眼,示意她扶着孙策朝着前走去。

  “孙公子认识清音方丈?”她觉得若是认识,那么这孙策应该不是什么恶人,毕竟清音方丈的为人还是人尽皆知的。

  “嗯,略有交情。”孙策忍着胸口的不适,艰难地回道。

  姜久初本想再问他是哪个府上的,毕竟自己救了人,总得了解清楚对方身份。

  可见他伤的不轻,一副无力开口的样子,便咽了话头,未再询问。

  想着,无论他是何身份,既无刺客逃走,便也不会给自己惹上麻烦。

  一刻钟后,姜久初和木清将人送到方丈屋内,正欲转身离去时,躺在榻上被方丈号脉的孙策,突然叫住了姜久初。

  “等等......”

  孙策朝着姜久初问道:“烦请小姐告知姓名,今日救命之恩,他日定当涌泉相报。”

  “不......”姜久初刚欲开口拒绝,却因孙策的话突然想到了什么。

  她没有回答,而是走去一旁的木桌旁坐下。

  想着,先等方丈给他号完脉,若这人伤重不治,她说再多也是无用。

  孙策见姜久初虽未回答,但却坐了下来,心中莫名腾起一丝欣喜。

  清音方丈收回号脉的手,开口说道:“孙公子虽心脉受损,但幸得送治及时。”

  他说着,从胸口掏出一枚丹药,“孙公子先将此药服下,老衲现在去药房给你抓药。”

  孙策接过药,“多谢方丈。”

  “阿弥陀佛,是孙公子命不该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清音方丈起身打了个佛号,转身时,一双能看透时间的佛眼落在姜久初的身上,朝她点了点头后,随即朝外走去。

  姜久初忙起身回礼,待方丈走出屋子后,又重新坐下,看着床上之人问道:“孙公子府上何处?”

  她觉得眼前之人多少应该是有些身份的,否则又怎会招来杀手刺杀,还是自己的母亲,说不定是京都哪个商贾富户。

  这会,她大概猜出了,或许孙策口中的母亲只是个争夺利益的后娘,否则虎毒也不食子。

  孙策感觉吞下药丸后,胸口好受很多。

  他撑起身子靠在床头,看向姜久初回道:“在下孙将军之子。”

  “孙将军?”姜久初面露惊讶,没想到他竟是官宦之子,还是孙将军的儿子。

  “孙勇是你哥哥还是弟弟?”姜久初看着眼前之人,她好似从未听说孙将军还有个叫孙策的儿子,看来是哪个小妾生的不受宠的儿子吧,否则又怎会这般寂寂无名。

  可她想不通,都这般不受宠了,那将军夫人怎还容不下了呢?

  “孙勇和我异母同父,姑娘怎认识他的?”孙策看着烛光下的姜久初,觉着她的美更真切醒目了几分。

  想着,这番姿容气度应是京都哪家府上的千金,只是自己常年待于府邸或寺中,不甚交际,不认识罢了。

  “你弟弟那般纨绔作风,京都之人无人不知,我知晓也不奇怪。”

  姜久初说着,便看向孙策问道:“我倒是有些好奇,孙夫人为何刺杀与你,不知孙公子可方便告知?”

  她想着,若他同意,若是时修不阻拦,那她这个亲事可是要一直定着的,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还得假成婚,她还是要大概了解一下。

  “姑娘与我有救命之恩,没有什么不能相告的。”孙策说着,眸底浮现的思绪带着一抹冷意。

  “孙夫人不是我的生母,她原本只是一个妾室,十年前,我母亲病逝后,她被我爹扶正。”

  他说着,嘴角勾起一抹讥讽,“她对我从小便是人前关怀,人后苛待,几次想置我于死地,都被我命大躲了过去。”

  “这次,大概是我那父亲实在觉得孙勇顽劣不堪,扶不上墙,便对我有了些看重,这才又招来了记恨吧。”

  他敛去眼底恨意,抬眸看向姜久初,“这些年,我一直深居简出,也经常不待在府中,京中也无多少人识得我。”

  姜久初点了点头,心下骇然,这不就是典型的后宅阴私嘛!

  她仔细想了想,觉得他的身份若是陪自己演这场戏的话,反倒能让那时修忌惮几分。

  毕竟这个时期,谁也不想得罪将军府的。

  不过,她还真不知晓,这孙府在朝堂的站位到底是哪一方?

  她想了想,觉得好似也不太重要,毕竟,只是演场戏而已,若是站在皇后那边的话,反倒更好。

  她抬眸看向孙策:“你若真想与我报恩,我这刚好有一事相求。”

  孙策一听,立刻便道:“姑娘请说,只要在下能做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额.......倒也不用赴汤蹈火。”姜久初组织了下语言,随即开口:“我需要一场假的婚事来避免一些麻烦。”

  “若是公子愿意,伤好后.........。”

  姜久初话语顿了顿,想着,他这样的伤,等彻底好,估计得不少时间。而她这事不宜拖久拖。

  “嗯........等你这伤不碍事的情况下,你就去我府上提亲。”

  姜久初的话让孙策俊眸睁大,那张惨白的面容,似乎都因为这份惊讶染了几丝血色。

  片刻后,他似是确定自己没有听错,这才朝着姜久初点头开口:“可以,这点小事,在下定能为姑娘办妥。”

  他说着,看向姜久初问道:“不知姑娘府上何处?”

第225章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我叫姜久初,是户部侍郎之女。”

  姜久初说完,见孙策呆愣的神情,以为他不知,随即又补充:“倾雅公主是我嫂嫂。”

  孙策没想到眼前的姑娘竟是太子妃,不,现在好似不是太子妃了,他听说太子已经与她和离了。

  他掩去眸底思绪,笑着点了点头:“姜姑娘的大名我听说过,一支伞舞艳压北国公主,京都无人不知。”

  姜久初闻言,不好意思的掩唇一笑,“公子过誉,人云亦云罢了。”

  “不过……孙公子既知晓我的身份,不问问我的麻烦是什么吗?”

  孙策不甚在意地道:“倒是有些好奇,但无论姜姑娘的麻烦是何?我孙策都会帮的,毕竟,我这条命是姜姑娘救的。”

  姜久初思虑后,看向孙策如实告知:“你若是前去提亲,或许.....会引起摄政王的不满。”

  “不过孙公子放心,只要摄政王有任何阻拦,定亲便可及时作废,定不会叫你难做。”

  孙策闻言,眸色闪过惊异,但片刻后又恢复平静。

  “既是为了躲避摄政王,又怎能因他的阻拦而轻易放弃,姜小姐放心,我孙策绝非贪生怕死之人。”

  姜久初不由多看了眼面前的男人,她今日倒是救了个有情有义之人。

  “我不需要你与之抗衡,毕竟这关系到你们全府。”

  “即使你同意,你父亲和后娘也不会让你胡来,我也只是赌摄政王不会阻拦的希望而已。”

  萧策闻言,朝着姜久初保证,“姜姑娘放心,我若是好拿捏的,那女人又何故派人刺杀我,所以,她还做不了我的主。”

  “至于我父亲........我有办法让他同意。”

  姜久初眸中微动,面不改色地看着孙策问:“孙公子就不怕得罪摄政王吗?还是说你们孙府是站在衍王这边的,本就是敌对?”

  孙策如实说道:“我父亲站在皇后那边。”

  姜久初闻言,心下有了计较,看向孙策,一副不愿他为难的样子,

  “既如此,还是按我说的来吧!我虽救你一命,却不能叫你这般得罪摄政王。”

  “他现在不敢对你们孙府如何,但若是他日后登顶帝位,且稳固下来后,怕是要找你们孙府麻烦的。”

  她说着,起身叹道:“倒不是我将自己看的有多重,而是大多帝王眼里容不得忤逆不尊之人。”

  孙策见姜久初起身,眸色顿了顿后,连忙开口:“那便换个立场。”

  姜久初闻言有些惊讶,没想到他竟这么轻易就说出更改立场。

  “孙公子不必如此,我今日不过是举手之劳,怎能因此轻易改变你们孙府在朝堂上的立场。”

  “况且,目前形势看来,站皇后那边,似乎更稳妥些。”

  “不。”孙策低声解释:“也不全是为了姜姑娘你的救命之恩,摄政王坐那位子本也不太名正言顺。”

  “他对皇上虽一直孝顺恭敬,但毕竟,衍王才是皇上亲封的太子,而他只是皇后和前太子的野心而已。”

  他说着,朝姜久初问道:“只是我不知姜姑娘对此……心中何意?”

  他不敢确定姜久初到底站哪边,毕竟,一边是她要躲避之人,一边是与她和离之人。

  姜久初闻言,重新坐了下来,“既孙公子这般认为,那我便将所求之事重新改一改。”

  孙策眸色一怔,疑惑地看向姜久初,“如何改?”

  姜久初开口回道:“你继续保持与摄政王的党派关系,暗地去投靠衍王,做他的内应,这样一来将事半功倍,胜过你明面上投靠的作用。”

  “若时修坐不上那位子,在我这里也算是一绝永患。”

  “其实,我倒无所谓谁坐那位子,只是,我是真不想我的婚姻在皇家兄弟身上打转,成为天下人的饭后谈资。”

  “好,在下明白了,定不让姜姑娘失望。”孙策应声后,担心地看着姜久初问道:

  “只是.....若摄政王不等上位便要娶你,该当如何?”

  “这点不用担心,我已经想到借口。”姜久初说完,看向孙策叮嘱:

  “今日你我的恩定,还请勿让第三人知晓,特别是时衍,毕竟我与他已经和离,不想让他误会我对他余情未了。”

  “还有,他虽与我和离,但有一说一,他善识人,知重用,孙公子投靠他,若胜,定能前途无量。”

上一篇:公主的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