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朱门 第71章

作者:芭蕉夜喜雨 标签: 古代言情

  “向晚还小,过几年我再带她去。”

  至于别人,她出行自有心腹嬷嬷跟着,哪里需要带丫环。

  蓝家是什么身份,也肖想赴会。

  “姑母!”蓝玉瑛天塌了。连她看不上的知柳和婉婷都能去,她却不能去?!

  “我去找表哥!”哭着跑了。

  蓝氏也没派人去追。心里的忿恨不甘袭卷着她。

  果真是人走茶凉了。

  “夫人,是不是你不同意大姑娘和魁公子的婚事,让平阳王妃生气了?”

  这还用说,一定是这样。蓝氏咬牙暗恨。

  不过是一张帖子,凭平阳王妃和衡阳大长公主的交情哪就要不来。

  关妈妈看她神色变幻,忍不住劝了两句:“夫人,要不成全他们算了。你越拧着魁公子,他越是跟您对着干。您心里也不好受。再者您还要借王府的势,不好得罪平阳王妃。”

  要不是夫人拦着,平阳王妃怕她张扬魁公子不孝,顾念着公子的名声,只怕两家庚贴都换了。

  “绝不可能。我绝不可能让季安澜嫁给魁儿!”

  窦府。

  季安澜都收到衡阳大公主的花帖,凤阳县主更是早早就收到邀约。

  这是她婚后第一场宴席,很是重视。请了绣娘来家里裁衣服,做首饰。花钱大手大脚,让段氏看着帐本,心疼得直哆嗦。

  衣裳首饰做好,凤阳县主第一个就想穿给窦邑看。

  “少爷呢?”

  “好像在书房。”

  凤阳县主捧着新做的衣裳首饰就去了书房。

  结果窦邑不在。只见到桌上摆着一个大箱子。

  “这是什么?”凤阳县主朝书案走了过去。

第91章 旧物旧人

  窦邑被母亲段氏叫去。

  摊着账本给他看,“我和你祖母在陪都几年都花不到这么多钱!”

  这才一场宴会,就花了这么多。京城大宴小宴不断,还不定得花多少。凭父子二子的俸哪里能支撑这个家。

  “母亲,我会让她俭省些。”

  段氏叹气,怪不得急急叫她进京,这家要是让县主当,没几年子孙就要喝风吃土。

  “我知道她在宫里长大,见惯了富贵,但咱家不是这么奢靡抛费的人家。”

  这成亲才多久,账上就支了这么多银子。

  金山银山也不是这么败的。

  “母亲,她这也是成婚后第一次参加宴会,也是为了咱家的脸面。”

  儿子才新婚,段氏也不想做恶人。“行了,我也不过就是抱怨几句。”

  要真有那么多嫁妆,只随她花去。可这每花一笔都跟公中支,还一支就支这么多。段氏很心疼。

  心疼丈夫,心疼儿子。

  见儿子维护,也不好再说。

  一旁的窦擎开口:“咱家也有些家业,还没到节衣缩食的地位。”

  窦擎也心疼,但到底还要面子。

  “不若你看看陪都有哪些产业能转到京城的,也好就近看着。再者你寻牙人问问看,也在京城附近置一二庄子,将来吃用由庄上出,也能少些支出。”

  他一出仕就在翰林院,那就是清贵衙门。如今转到吏部,上门求他的人倒也变多了。

  将来只会越来越好的。

  见儿子垂头听训,段氏挥手,“去吧去吧,莫在这碍我眼。”

  “让母亲操心了。”

  见儿子身影消失,段氏才叹了口气,跟丈夫抱怨:“我以为国公府能陪嫁多丰厚的嫁妆,结果呢,都是面上光。”

  窦擎不打算掺合这个话题,儿媳嫁妆或厚或薄,跟他们都没关系,他们家就没动用儿媳嫁妆的传统。

  段氏又想起季安澜来,叹口气,“安澜还不知便宜谁。听说平阳王妃挺满意她的。”

  窦擎在一旁看书,听到这话手顿了顿。

  “当时虞老太太离世,跟咱家老太太有交待,让咱家帮忙护着些,虽没说交给安澜的家底多少,但听那口气,应该少不了。”

  窦擎眉头皱了皱,“你惦记人家家底做甚。”

  “我哪是惦记。我就是,”就是有些遗憾。谁还嫌钱咬手。

  “咱家就是家风好,男人再落魄也没惦记女人嫁妆的,虞老太太估计就是看上这点,才选中咱家。”

  “虞老太太是个慧智的。”窦擎难得说了句。

  到底觉得自家做得不对,又叮嘱妻子,“过几日你和县主要去参加衡阳大公主花宴,若见着她,你也问问她是不是婚事快定了。两家虽做不成儿女亲家,但到底有故人请托,咱们也得帮忙看护一二。”

  “还用你说。”段氏翻着帐本又叹了一口气。

  窦邑离开父母院子,回了自个书房。

  才走近,就见两个小厮远远站在那里,神色还很不安的样子。

  “怎么了这是?”

  不为瞪了不宜一眼,没有说话。

  不宜搓着手,“县主在里面。”

  窦邑心里咯登一声,“箱子收拾了?”当时母亲叫他,他丢下箱子就走了,只让不宜收拾。

  不宜头埋得更低。

  “他不仅没有收拾,还……”

  县主问话的时候,还一一向县主做了说明。这个背主的玩意!不为瞪了他一眼。

  窦邑没有空理会他们,大步进了书房。

  书房内,凤阳县主正一件一件翻看箱子里的物件,摆了满满一桌。

  “县主怎么来了?”

  “怎么,你的书房我不能来?”

  “县主说哪里的话,为夫的书房你自然可以来。”

  凤阳县主定定看他,那眼里似乎酝酿着风暴。“没想到,夫君还挺长情的。”

  捡起一个个物件朝窦邑举着,“这个收了很多年了吧,瞧都旧了。”

  说完把它扔在桌案上,又捡起一个,“这个绣工,也好意思拿来送人?我家粗使丫环做的都比她好。”

  把一个扇套轻轻往后一扬,落在地上。

  “莫非不是季大姑娘做的?而是她的丫环做的?”

  见窦邑好好站在那里,没扑过来抢,又觉得没意思。

  “夫君你也是,不过是粗使丫环做的玩意儿,也值得你珍而重之地收着,还占着书房的地。这书房是读圣贤书之地,你收着这些,没得移了性情。”

  窦邑见她把那些物件,说成粗使丫环做的,眉头皱了皱。

  见他神色有了变化,凤阳县主心里似乎舒坦了些,但又好像巨石堵了喉管,让她越发胸闷。

  “还有这些,这些,没想到窦郎还挺有情趣,竟送了季大姑娘这么多好东西。”

  把一件玉制香薰球随意扔到地上,咣的一声,就磕碎了一角。

  窦邑心疼地上前捡起,“你何苦跟这些物件过不去。”

  走过去,把她扔掉的,随意摆弄在桌上的物件一一捡起,放到箱子里。

  “你该知道,在与你定亲之前,我与她早已定下婚盟。这些东西在你出现之前,它们就有了。”

  凤阳县主见不得他这副她才是后来者的样子,那股气腾地升了上来,恨恨地把那收拾好的箱子又拂到地上。

  哗啦啦,那箱子里的东西又散了一地。

  不为不宜听到声响,吓了一哆嗦。

  正想走进去劝,听凤阳县主高高扬声起,又跑得远了些。

  “是,你和她是先订的婚约,我才是那个后来者吧!你是不是还觉得是我拆散了你们!”

  这些日子,十天他有五天就睡在书房。

  她还真以为是他初当差,勤勉谨慎,没想到日夜对着这些物事,在思念旧人。

  只她是个傻的。

  “县主,我不会那么想。既然我和县主成了亲,她便成了过去。过去虽然无法抹去,但我从未有别的心思。”

  凤阳县主听他肯解释,那股闷气,稍稍散了些。

  但还是堵得慌。

  “那你何故还留着这些!日日凭吊,不是念念不忘是什么。”

  “是。是我错了。我这就让人来把它们扔了去。”

  窦邑也没管县主是什么脸色,转身叫来不为不宜,叫他们收拾了。

  等二人收拾好,凤阳县主又叫住他们。

上一篇:上京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