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慕容卿默
*
金陵永宁侯府。
裴珩的书信比楚恒的书信早一步到金陵,永宁候夫人早就知道裴珩的心意,当小姑子告诉她承宁伯府的打算时,永宁候夫人皱起了眉头。
旁敲侧击的告诉小姑子,有些事情不能太着急,总要从长计议。
她不好说的太过,谁让裴珩去扬州之前告诉她,沈瓷还没有答应。
初初听见这话的永宁候夫人实在是忍不住的好奇,她想不明白裴珩怎么就被人给拒绝了。
但转念一想,这也是挺平常的事,人无完人。
要是她自己选儿媳妇,永宁候夫人的确不会考虑沈瓷,倒不是孩子不好,而是她们的想法本就不同,但谁让裴珩自己喜欢?
当母亲的总不能让孩子难受失望?
尤其是裴珩从小到大,从未请求过他们什么,而去扬州之前却那么认真的告诉他们,他有了心仪的姑娘。
思及此,永宁候夫人状若开玩笑的同小姑子提及,亲上加亲也未尝不可。
偏偏裴氏根本没往这方面去想,“…嫂子,映梦已经成亲,思怡…思怡她还小。”
即便裴氏想要偏心自己的孩子,也不得不将事情跟嫂子说清楚。
永宁候夫人:“……”
这事儿给闹的。
她有些嗔怪的看着小姑子,心说平日里看起来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这会儿脑袋这么不灵光?
可再多的话她也不好开口,刚要找点什么借口的时候,裴珩的书信到了,永宁候夫人也不在意小姑子还在跟前,径直就将书信打开,看了一眼便笑了起来。
“我说的亲上加亲,自然是这件事。”
裴氏还有些莫名,瞧见嫂子嫂子递过来的书信之后整个人也有些茫然。
“珩儿和阿瓷?”
他们两个?
“两个孩子彼此有意,若是妹妹不反对,不若我们好
好的商议一番婚事如何?“永宁候夫人都已经说的那么明白,裴氏当然听得明白。
很自然的接过话茬,“嫂嫂说的是,不知嫂嫂觉得什么日子合适?”
裴氏笑着开口,她没有想到回了娘家一趟,竟然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姑嫂两个商量的很是融洽,这事儿也就商议了七七八八,裴氏原本就想着要给沈瓷找一个好人家,嫁妆早早都已经备下。
永宁侯府这边,裴氏也早早的开始准备。
事情才得以那么顺利。
楚老夫人和裴氏原本还在纠结要不要应允承宁伯府,如今有了更好的选择,自然是回绝的。
当楚恒的书信送回金陵时,永宁侯府已经来下聘了。
沈瓷的婚事裴氏本就上心,先前孩子一直都不怎么在意这些,如今自己应允,裴氏当然高兴不已,何况她的亲事一波三折,私心里她当然要早早的将事儿给定下,免得又生出事端。
事情顺利的让沈瓷有一些恍惚,她甚至都还没有回到金陵,这定亲的事情就已经筹备的差不多。
快的都有一些出乎她意料,毕竟之前定亲可没有那么顺利。
而这一回沈瓷的心里也有了些许期待。
满打满算,这是她3回 定亲,纵然没有特别的在意,沈瓷也是希望这一次定亲可以顺顺利利的。
明明她们人都还在扬州,可这定亲的事情就是异常的顺利,每日从扬州到金陵的书信来来往往有十几封。
沈瓷很想告诉她们,也不着急的,回去金陵之后再谈也来得及。
这话被裴珩听了个正着,裴世子皱了皱眉头,“你不乐意?”
沈瓷摇了摇头,这话要她如何接?
“只是觉得,回去也可以商议的。”
“那可不成,回去之后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处理,你还有嫁衣要准备,还有各种回礼…成亲之后迎来送往的宾客,还有宴会要办。”裴珩洋洋洒洒的说了许多,直听得沈瓷头大如斗。
她知晓婚礼繁琐。
毕竟表姐已经出嫁,没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的。
但是裴珩为什么那么了解?
“自是将一切都打算好,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裴珩说起这些语气也很平常,“我想早一点娶你回家。”
三书六礼这样的章程,自然是能快则快,可筹备婚礼,当然要仔细准备。
“可婚礼只有一回,我不愿留下任何的遗憾。”
裴珩的话语中,是真挚的心意,沈瓷并非草木,自然听得明白。
她看着裴珩,情绪被逐渐的感染,眼中有些动容,“那…你都做了哪些准备?”
“你过来瞧瞧,这些是我先前写的。”
“这是什么。”
“聘礼的礼单。”
裴珩将一本册子交到沈瓷的手上,同她一块儿细细的看。
沈瓷看着那一本厚厚的册子,有些不知道要怎么翻开,这里头到底有多少的东西?
第71章 【二更】远在扬州,他也用心……
沈瓷跟随楚恒回到扬州的时候,永宁侯府和忠毅伯府已经商定好了婚期。
婚期在来年的九月,一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
给了她们足够的时间准备,沈瓷回到府上之后,裴氏
看着她欲言又止,问她裴珩可有没有给她什么信物。
虽然相信侄子,只是这当舅母的总还是有些不放心。
沈瓷将裴珩给的玉佩拿了出来,裴氏瞧见之后整个人都轻松不少,“从前只知道这玉不错,倒是没仔细瞧过。”
“今儿一看,果真不差。”裴氏心里高兴,同沈瓷说起永宁侯府给的聘礼,实则沈瓷手中有礼单,几人一块儿去库房查看,细细一瞧,才发现还多了不少的东西。
“舅母,这似乎对了些…”沈瓷有些意外,裴氏倒是笑了。
“傻丫头,不妨事,谁家娶亲不是如此?”裴氏将这些聘礼一一妥帖收好,拿着礼单细细的核对起来,“可不兴给他们省银子,这是他们的诚意。”
裴氏全然忘记永宁侯府是自己娘家,一门心思替沈瓷着想。
“过些日子本就要做冬衣,我让裁缝早些上门,将嫁衣一并做了。”
“上头想要什么花样,尽管自己去选,若是选不好我们再想想法子。”
裴氏一边走一边说话,有许许多多的话要吩咐,但实在是太多太杂,只能想起一件说一件。
沈瓷跟在她的身后一直没说话,裴氏说了许久没听见动静,下意识的回头,“怎么了,是舅母说的太快了记不住吗?”
“那我慢一些?”
裴氏的话还没说完,沈瓷就上前两步靠近裴氏,亲昵的挽上她的手臂,“谢谢舅母。”
她的声音带了些哽咽,裴氏微微一愣,随即温柔的笑了起来,“真真是个傻孩子。”
有些关系本就很难把握度,多了少了都不成,但沈瓷不同,少了她不会抱怨,多了却会惶恐。
无论何时都是感恩,怎能让裴氏不感动?
“我和你阿娘关系极好,她的孩子自然也是我的孩子。”裴氏看了眼沈瓷,眼中满满都是疼爱,“我们阿瓷这般好,几年来日日陪着我,舅母很是高兴。”
沈瓷许久都没说话,只是腻歪在裴氏的身边,软软的依偎着她,直将裴氏的心都软化了。
自从沈瓷和裴珩定亲之后,金陵就掀起了轩然大波,无数的帖子宛如雪花片一般飞向忠毅伯府。
一方面众人想着巴结,另一方面也想看一看沈瓷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得裴珩青睐。
沈瓷不太热衷去宴会,又不知好不好拒绝,便去问舅母的意思,裴氏却让她去问裴珩,“日后有什么事,当然要你们自己商量着来,你瞧瞧映梦不是什么事都和丈夫商议?”
沈瓷没法子,只能斟酌着给裴珩写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是说明了情况,而后就是问候。
裴珩收到信的时候觉得沈姑娘有些心不在焉的,这问候也很平常,只问他最近好不好,再无其他,但裴世子并不介意,他安慰自己好歹记着要问候他几句。
至于信里的内容,裴珩只说看她高兴:若乐意就去,若不乐意就不去,不要勉强自己。
他的妹妹从来都是如此,他未来的妻子为何要委屈?
沈瓷想说自己也不算委屈,只是一些人的目的实在是太明显,她不介意去社交,但不愿被人当成猴子围观。
既有了裴珩的首肯,沈瓷当然能拒绝的全部拒绝了。
金陵从不缺热闹事和新鲜事,沈瓷的这一举动也是惹人注目,引来了不少酸言酸语,说她恃宠而骄,还没嫁进门,就开始摆侯府少夫人的款。
她不太在意这些,在平江的时候她还年幼,都不会在乎这些,如今更加不会在乎。
但让沈瓷没想到的是这些言论不过传了几日就销声匿迹,她还以为是众人改了性子,殊不知这一切全是裴珩的功劳。
明明远在扬州,成日里都在忙碌规划,竟还能分出心神来筹备婚礼,近日金陵不少人都能撞见永宁侯府的下人采买,他们分工明确,丝毫不含糊。
掌柜的说起旁的器皿时,则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世子说了,只要这一款。”
“世子说了,这个不好。”
“世子说了,要您家的糕饼。”
这样的言论充斥着金陵许许多多的铺子,有不少掌柜忍不住好奇的问起,“裴世子不是不在金陵吗?”
人人都知道裴珩去了扬州,这事儿根本不是秘密。
那小厮笑的得体,大大方方的回道:“我们世子虽然人不在金陵,但是这婚礼筹备可是一点儿也没有落下,一直写信回来让夫人务必要事事告知,还有许多东西都是写信回来吩咐我们准备…”
“这不前些天还有从扬州送来的新奇玩意,说是金陵没有的,要给未来少夫人当聘礼的。”
裴珩从不会因为他不在金陵而对这些事情有所怠慢,他每日不厌其烦的追问,事无巨细的想着,就连永宁侯夫人都忍不住的和女儿抱怨,“我从前怎么不知你哥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