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 第126章

作者:插柳成荫 标签: 古代言情

  很快邓郎中让家仆抬来虎皮,由赵槿的人接手装在事先准备好的箱子里。

  俞荷傻不愣登看着一帮人有条不紊的查验,装箱,最后抬着箱子浩浩荡荡扬长而去。

  心里一阵后怕,又庆幸自己刚刚没要好处。

  能当个小王爷的幕僚也好呀!

  将来主政一方,找个富庶之地,把那三百亩田好好的犁一犁,翻一翻,种一种,想想都让人浑身充满了干劲儿,开心的睡不着觉。

  嘘,别让人听见,梦想说出来就不灵了。

  “俞荷,傻站着想什么呢?”

  “想当官。”

  “什么?”

  “师父,我想去沙漠一趟,看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邓郎中一笑,事发突然,小王爷来的匆忙,他还以为俞荷被吓住了!

  “小王爷救了你,你要拿什么报答他?”

  “我好好学医,将来给他好好看病,保他长命百岁寿比南山不老松。”俞荷小声逼逼。

  “贫嘴!”邓郎中举起手作势要打她,又放下,无奈道:“你也不盼着他点好,你的小买卖以后还要仰赖他呢。”

  “师父要走?”

  邓郎中一笑,好聪明的小徒弟。

  圣上上了年纪近年来性子越来越左,频频用兵,这里不知道还能安宁多久。

  “师父去盛京,你去吗?”邓郎中认真问道。

  “去,师父去哪儿徒弟就去哪儿。徒弟给您养老——”

  “不许咒我。为师还想多活几年。我看——这才是你的本性吧!无法无天!”一高兴就忘形了。

  “师父,误会,天大的误会。我可是大周奉公守法热爱种田的好人一枚呐。”

  哼!

  邓郎中背着手走了。

  俞荷也不逗师父了,她忙着盘账!

  赵槿回京一月后,圣上的赏赐像雪花一样下到了周王府。

  “周王驻守边疆有功,特赐玉如意一对……三幅……丝绸千匹……黄金万两……”

  “儿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周王携王妃李侧妃两个儿子叩首,谢恩。

  “王爷请起!”刘丰笑着说。

  “还请刘公公屋里坐。”周王恭敬起手。

  “王爷先请!”刘丰又看了王妃一眼,笑道:“杂家出门时,小王爷特意说情,传圣上口谕,让小谭主仆也来领赏。”

  说完了正事,刘丰走在周王旁边,提点道:“这延州,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娃都能忠心护主,圣上对王爷极为赞赏。”

  “圣上圣明。公公远道而来,多留几天,现在是北地一年中风光最好的时候。”周王请他尊位上座,笑着说。

  “杂家还有公务在身,明日便要启程去幽州。”刘丰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盏,道:“边境不稳,圣上思虑过重,凉国公等好大喜功偏偏往刀口上撞,这次怕……”

  刘丰点到为止。

  周王点了点头。

  不会儿,俞荷带着怕怕的小谭进了王府大门。

  刘丰将一匣子美玉递给俞荷,又给了小谭一匣子银元宝,笑着说了些勉励的话,让她们下去。

  俞荷抱着匣子健步如飞逃也似的从周王府出来,小谭更是吓出一身汗。

  主仆两人回了易府,小谭仍然惊魂未定。

  “小姐,你看见刘公公身边的带刀护卫了吗?那是真刀真枪。”

  “吓死我了!”

  俞荷听她碎碎念,打开匣子看了一眼,随手放到一边。明儿给师兄师嫂,易江易湘的见面礼有了。

  剩下的留着。

  俞荷用这新玉问张全知换回了王妃给的青玉,自己戴着,也给杜泽端一块新玉。

  “这是御赐之物,不得买卖,不得遗失,若有损毁得及时上报。”

  “谢东家对我二人的看重!”张全知杜泽端与荣有焉,抱拳行礼致谢。

  “好好干。”

  “是。”

  杜泽端当即赶回去,准备第二趟货。

  张全知特意让全家人都摸了一遍玉佩,沾沾喜气。

  张老爹把玉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果然在暗处看到一行字——大周内务府造。

  “小王爷,在盛京?”

  “今年回来也是因为这事。又回盛京了,在圣上跟前行走。”

  张老爹压低声音说道:“这是谁给他出的主意,不失为一条好出路。”王爷有嫡长子,又有办事得力的庶长子,不争是为争啊。

  “没人透出风声。”张全知小声应道。

  “尽心竭力为小东家办事,将来,少不了你的好处。”张老爹神秘莫测的说。

  张全知不解,孝顺的点点头,“爹放心,小东家宽厚,我也不是小人。”

  “嗯。”张老爹知道儿子没听明白,一笑,“你去军营看看我大孙子,顺带给大家带点好吃的和小东家新研制出来的伤药。”

  “是。”小东家的药,拿老大试试效果如何。

  杜泽端把新收的药材汇总在一起,青县的大枣很受欢迎,东家放出风声粮食换今年的红枣,三四月挨不住饿的人家冒险来换,都给换了,有些人家换了半年的杂粮。

  一来一回再休息多半月,还能走两趟达州,等十月再送一批药材,冰天雪地,马帮也就修整了。

  看着账面上越来越多的钱,俞荷决定给自己放两天假,领着小谭顾嬷嬷回宋家庄,把杜婆子打发到城里一家团聚。

  “顾嬷嬷,你不知道这半年我怎么过的,忌口不能吃辛辣刺激的美食,简直要命了。这次,您得给我做点好吃的。”

  “好。晚上给你炒麻辣豆腐,蒸米饭。”顾嬷嬷笑着说。

  家里就她们三个人,俞荷决定晚上煮火锅。

  “顾嬷嬷,用辣椒炒肉丝做火锅,涮菜。”

  “好。”

  俞荷让顾嬷嬷歇着,她去后院摘菜。

  因为有井水灌溉,菜园子密密麻麻的青菜,灰条菜,苦苦菜,自己种的辣椒,韭菜,葱,豆角,南瓜花开的正旺,种的两行玉米青青绿绿的还没穗。

  俞荷鸡窝里摸到八个鸡蛋,挥手让小谭把菜提回去再来。

  等顾嬷嬷一觉睡醒,俞荷和小谭杀了两只鸡,正准备进城去买牛羊肉。

  “顾嬷嬷,母鸡熬汤,公鸡干煸。”

  “够了够了。”

  “不够不够。”俞荷小谭赶着马车跑了。

  现在天气热,牛羊肉都是当天杀当天买,俞荷各买了二斤,又去易府找师父师娘,他们不在,去王府了。

  俞荷赶着车回来,准备这个夏天都不进城去了。

  用葱姜花椒盐蛋清腌好牛肉,小谭切羊肉小块,俞荷用红柳签子穿。

  “小姐,这又是什么吃法。”

  “这叫烤羊肉串。”俞荷笑着说,“撒上孜然辣椒粉又是草原风味,配上奶茶更美。”

  俞荷拿出红泥小炉生炭火,上面放上铁丝网,不会儿羊肉串滋啦滋啦冒油。

  “小姐,味儿真好闻。”

  “更好吃。”俞荷忙着翻面,往上刷油。

  小盆土几片瓦箍的小灶,坐上配套的小铁锅,刺啦锅底放猪油牛油炒香葱姜蒜豆瓣酱,再倒进现成的辣椒炒肉丝,倒水,填火,只等锅开下菜。

  顾嬷嬷端出小桌子,摆上各样菜,小谭跑着拿板凳。

  端上柴火鸡,米饭,这顿饭她们干脆在院子里吃。

  锅开了,俞荷先下牛肉,七上八下,小谭学着她,也烫牛肉。

  一筷子热辣的嫩肉片下肚,俞荷满足了,招呼顾嬷嬷小谭自便,又烫了一筷子带膻的新鲜羊肉。

  “过瘾!”

  “小姐 ,真好吃,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牛羊肉!”

  顾嬷嬷也跟着说嫩肉片好吃。

  烫青菜的筷子不停,俞荷笑着说:“明天早上鸡汤青菜泡馍,中午做羊肉面片,晚上吃米饭炒菜。”

  “好。”顾嬷嬷看着俞荷高兴,也跟着高兴,小姐难得露出几分孩子气。

  “后天早上吃肉夹馍。”菜夹馍其实更好吃,就是没海带丝和粉丝。

  “顾嬷嬷,盛京有昆布吗?”

第130章

  “盛京有各种海货,只要有钱,珍珠,海鱼海鲜都能买到。”

  又发现一条财路,她可以把海边的鱼干虾干鲍鱼海参海带珍珠,贩到北地来卖!

  “鱼,我们这边河里就有,延河大鲤鱼,肉质细嫩,红烧甘甜鲜香,最好吃,顾家酒楼卖八百文一条。”顾嬷嬷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