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 第17章

作者:插柳成荫 标签: 古代言情

  俞荷看龙龙大口大口吃肉饼,旮旯里检查了一下自己的酒曲,长白毛了。

  慢悠悠坐在小靠背椅上,顺手接过龙龙递过来的凉开水。

  “弟,今天你都忙什么!”

  “就放鸭子,给牛割草,挖蚯蚓喂鸡,捡鸡蛋,抱柴烧火。大家都进山捡柴准备冬天的柴火呢。我明天早上也想去。”

  “咱俩一起去。也叫上小哥和成武哥,成武哥呢?”

  龙龙示意俞荷把头凑过来,小声说:“他早上在后院新搭的棚子里磨豆腐。”

  “这么说,二哥把豆腐手艺学到了!”

  “我觉得应该是。”龙龙疯狂点头,“阿奶不让说。也不让成武哥再做。”

  “阿奶是对的。这是偷师,说出去不光彩。要真唐家外公传成武哥手艺这是光明正大的事。就算成武哥自己琢磨透了,也不易在人前展示,别人会怀疑他的人品有问题。”俞荷给龙龙讲缘由。

  人品问题,又来了又来了,龙龙觉得烦专注着吃,学艺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规矩!

  俞荷这话成武听了个正着,他现在有事做,不再惦记做豆腐。

  “俞荷,三叔说坛子可以烤六只,要不杀六只鸭子,给大姑父送一只,拿五只去卖。”

  屋里,俞荷龙龙两小只吓得呀,人后果然不能说人。

  “能行。那我多准备点腌料。”俞荷假装自己刚刚睡醒,嗯,她就刚睡醒有点懵。

  躲不过,俞荷去厨房马不停蹄准备腌料,在成武的帮助下把腌好的鸭子晾干,挂进坛口烤。

  “二哥,你看着火,等鸭子烤好,留微微小火撒一把白糖,熏一夜颜色应该会更好看。”

  “知道。”

  俞荷蹦蹦跳跳溜了溜了。

  李二娘俞有地成城最后回来,唐大丫赵娟做好了晚饭,一锅红薯叶稀饭。

  “成城,今晚好好睡一觉。明儿跟你妹妹好好熟悉熟悉村里,什么都先不要想。”睡前马三面慈爱的搂着孙儿,拍拍他小小的背脊骨。

  “嗯。”成城又累又乏,没一会儿就睡着了,马三面叹口气。

  洗锅回来李二娘愧疚的躲在被窝里哭,俞有地有一下没一下的拍着她的手背。

  仔细想想这些年他们夫妻过得什么日子,读书好像就是他的劫。

  “俞哥,我对不起你,对不起爹娘,更不对起成城。”李二娘终于忍不住哭出声,不敢嚎啕大哭只能拼命捶打着床。

  “我是男人,所有的决定都是自己做的。现在各回各位,你就不要多想,把往后的日子过好。”俞有地劝妻子,也是劝自己。好像做了一场噩梦,现在才醒来,脑瓜子都是懵的。

  “俞荷聪明着呢,她看得出来。”

  俞有地这话一出李二娘赶紧擦干眼泪,别明天眼睛还肿,俞荷就要说她了。

第23章

  第二天,俞荷早早的起来,看了眼,热乎乎二哥和三叔放进小缸里的亮红烤鸭,赶十只鸭子去河边放好。

  回来见阿爷头顶着船,背着网和水桶去江上下网。

  “阿爷,捕鱼的人多吗?”

  “多呢。现在大鱼一斤五文出水就有人要,干的小鱼小虾一斤两三文都有人到村里收。大鱼近处送到酒楼,远的做成鱼干卖到西府。”

  俞荷就想跟着去看看。

  龙龙和村里的小伙伴去山上背柴不在,小哥在呢!

  “阿爷,你带我和小哥去看卖鱼。”

  “成城和你阿奶在后院打扫卫生。你奶说等开春把后院围墙做上,再盖几间房,到时候专门做胡辣汤和烤鸭。”

  俞荷听了爷爷的话,边走边笑,可以想见阿奶皱着眉,忍着恶心还要把鸭圈打扫干净的样子。

  “阿奶,阿爷带我和小哥去看卖鱼。”

  马三面赶紧接过成城手里的扫把,对他说:“成城,你帮你爷,这里马上扫干净了。”

  “哦,好。”成城把铲好的鸭粪倒在远处的粪坑,跟着妹妹后院回来。

  “小哥,现在家里每天到镇上的码头做胡辣汤和烤鸭的小买卖,爹娘不在家,就是去地里干活。家里人你都见过,都很好相处,我们家有十七亩地……”去河边的路上,俞荷大概给成城介绍了一下家里的情况,见小少年听的认真,不由得说了很多。

  “小哥想什么时候去读书?”

  “我想等明年开春跟着大哥三哥一起上私塾。”

  自己有成算就好,俞荷点点头,笑着说:“阿爹也说,让我明年开始读书。”

  “小哥,读书认字难吗?”

  “不难。每天认真听夫子讲,再自己书写练习,形成习惯就好了。”

  俞老头听着两个孩子说话,眼中带了笑,都是好孩子。

  俞荷再不好问,小哥都读了什么书,什么时候开蒙的。

  “小哥,从今天开始你教我算数。”

  “好。”成城斯文的脸上带出几分笑,道:“我先教你背九九乘法表。你背会了,我再教你怎么算。九九八十一……一一如一。”

  成城一口气背完了九九乘法表,看着一脸懵懂的俞荷,妹妹被吓着了?

  “不急,我们先从九这里开始,一九如九,二九十八,就是说一个九是九,两个九相加是十八。”成城认真给妹妹解释,掰指头给她数数。

  俞老头看

  着十指并用手忙脚乱的俞荷,强忍着笑。

  上了船,兄妹两个还在数数,俞老头下好网划着船一路向下游。

  “九的乘法你学会了,八就更简单。”成城太有成就感了,除了做吃食,小妹在算学上也极有天赋。

  “阿爷,小妹真聪明。”抑制不住的高兴写在脸上,成城和阿爷说。

  “你小妹,那可是要自己挣钱买地的人!数都数不明白,怎么能成呢?”

  啊!小妹才多大。

  “俞荷,快给你小哥说说你的买地大计划。”俞老头一面打趣,一面好奇的问。

  现在俞荷手里有一两多,他得帮忙打听一下,看谁家有卖的小地块,给小孙女张罗一块,把手先给占住。

  “小妹,你买地种什么呢?”

  “种稻麦子黄豆高粱红薯小米,只要是庄稼我都想种。我要成为大地主,比王家庄大地主更厉害的地主。”俞荷攥着拳头高高举起,冲鸭!

  马上双手合十作揖,又撒娇道:“小哥,你要帮我。”

  “好。”成城笑着说。

  “卖鱼了,新鲜的大河鱼,瞧一瞧,看一看啦。”一个撑船的大爷一边划船一边叫卖,不知不觉,他们已经来到了码头上游。

  今天的船比上次她来的时候多,大大小小的排在江面上,来来去去都要小心碰着。

  “老俞,你这老手。怎么今儿空船!”董大海划着船过来,船舱里是卖鱼撒的水。

  “老董,你早啊,我刚刚上河下了个网,回头就去收,今儿收入怎么样?”俞老头笑着说,给他介绍小孙子,说城里亲戚家读书,现在领回来了。

  “你这小孙子一看就是个读书人,稍稍单薄了些,不过我们庄稼人,下地干上半年,保准牛犊一样壮实康健。”董大海把成城上下打量了一圈,笑说。

  “也是巧了,今儿我刚得了一个好东西,送给孩子当见面礼。你回去给好好打磨一下。”说着话扔过来一块石头,铛,落在船舱。

  “谢谢董爷爷。”成城作揖,捡起石头。

  “老伙计,多谢了!”

  俞老头道了谢,给两个孙子说:“这是青鱼石骨,打磨好像玉石一样好看。”

  “那你去,我先回家,昨晚上一夜没睡现在困顿的很。”董大海一笑,提醒道:“今天又来了几条商船,要大鱼,也要豚鱼一斤半两银子收呢!”

  “你一把老骨头,别太拼命!”俞老头心疼老伙计,让人赶快回去休息。

  “听说你家码头上摆了个摊子,吃食做的物美价廉还能治病?”

  “孩子们瞎折腾,可不治病。只是有几样佐料是中药材。你什么时候有空,我请你吃——要不,现在就走!”俞老头突然把船一横,堵住董大海的去路,道:“走,正好你给孩子给了见面礼,我也不能失礼不是,吃饱了回去直接睡。”

  “也行。”老婆子风湿腿,一到冬天就疼,给她带回去一碗,试试看有没有效。

  俞荷看着相谈甚欢,一下把船划的飞鱼一样快的两位老人,和成城互相帮助才坐稳了。

  俞家的摊位现在摆在码头仓库上头,地方大,不堵路,再多人都能排队。

  五只烤鸭一摆上就被李掌柜几个人抢了,没买到的人更好奇。

  胡辣汤一样卖的很快,两天没摆摊吃的人多,唐大丫一碗碗舀客人自己端,俞有粮负责刷碗,俞有钱收钱排队。

  俞老头四个到的时候,只剩下个缸底,俞有花端着个盆,唐大丫在给她舀,两人说着家常,有花打听着回来的成城侄儿,好不好相处。

  “老二家的,快给你董叔舀一碗胡辣汤!”俞老头笑着说,请董大海简易桌子前坐。

  “阿爹,这就是成城吧!”看把孩子养的瘦的!

  “成城,这是你大姑,你小姑得过段时间才能见。”

  成城乖巧的喊大姑,有花笑着答应,眼睛里悬着泪花,拉着孩子的手,摸摸孩子的头。

  “你阿奶可想你了。”有花声音哽咽道。为了娘家,大嫂真是狠心。

  成城被她感染。

  有花又问了读书的事,成城有问必答,很有礼貌。

  有花心下见喜。

  看大姑和小哥说话,俞荷小老头一样默不作声,俞有钱可不愿意放过赚钱的机会。

  “俞荷,烤鸭很向手,现在船上来的都是大粮商,大商户做大买卖,出手阔绰着呢,等江上结冰水位下降,船一少,我们也就没什么生意。不如,我们一天多卖几只烤鸭?”

  俞荷老神在在,看他一眼。

  “有我和成武看着,你只需腌制鸭子,其他杀鸭子烤鸭子生火看柴都是我们干。”

  “行吧。”

  俞有钱很想敲敲小家伙的脑门,怎么赚钱了一点不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