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插柳成荫
爹娘肯定猜到大哥来考试,一担心,那饭就吃不香,还睡不着。
幸灾乐祸!哼,不知道回去了谁要挨一顿打呢!
俞荷干脆不说话了。
俞有地睡了一晚上加一个早上,中午吃过饭提着书箱考篮,带着俞有钱俞荷往贡院排队。
“要考三场,今天进考场,明天考试,后天出考场,十二考第二场。明天我不在,你们不要到处乱跑,等我十六考完试,我带你们满城逛遍了,再回家。”俞有地这话,主要是对老三说的。
“阿爹加油!撸起袖子加油干,你一定能考中!”俞荷脆生生给俞有地鼓劲。
“好。我努力,尽量考好一点。”俞有地看着女儿圆溜溜满含希翼的葡萄眼,半蹲着,摸摸她头上的小发冠,把散在肩上的头发往后拨了拨。
“阿爹,你勤学苦练,肯定行。要坚定自信,坚信自己能聚沙成塔!”
“好。我坚定自信。”行吧,为了他连成语都学会了。
“大哥,加油!”俞有钱就觉得自己还没六岁的侄女会说话,有文化。
老远,看到贡院门口一世界的人,都是穿长衫少中老三个年龄阶段的男子,也有送考的老仆和抬轿的家仆。
两队铠甲兵士,提刀佩剑站在道路两旁,正有身穿官服的大人,一个个查验童生们的身份文书和联保书。
俞有地早到不久,和他联保的四个童生也到了,给他们写把据的廪生一起过来。
俞有钱只觉着这五个人很像读书人,他们身形偏瘦,长得眉清目秀,看年纪应该都比自家大哥小几岁,不约而同穿着灰色的长衫和布鞋。
“张兄好!”俞有地给廪生张秀才行了礼,排好队,就静等着叫到他们。
俞有地他们去排队,俞有钱拉着俞荷站的老远,就见验过身份的童生一个个都要被搜身,兵士挨个儿在他们身上摸一遍,一个个脱外衣,最后还仔细的检查一目了然放着笔墨砚的考篮,馒头掰碎了,又放回考篮,见底的咸菜和碗筷也仔细的检查了一遍。
轮到俞有地五个人,张廪生面上带笑,客气的先介绍了五个人的身份籍贯,联保书上都有面貌等特征的描写,对比无误后,下一步,搜身。
俞有地把干透的碎大饼,装在一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那兵勇将篮子翻了个遍,又把碎饼装进去了。
“白水县白水镇考生俞有地……”兵勇检查完,有专门登记的书吏记名唱名,旁边如果有人有异议,这五个人都要受牵连。大周越来越严格的科举制度,导致贫家子没有一分侥幸的可能。
见到凶狠的兵勇,寻常人都要抖三抖,读书人消瘦的肩膀,可能都吃不住人一拳,可读书人的思想意识,却能强大到无人可捍,俞荷觉得真奇妙。
送俞有地进考院,傍晚叔侄又转了回来。
俞荷看着排队的人越来越少,一问才知道,这次参加考试的有两千多人,能老中秀才的大约能有一两百人,二十取一。
俞有钱带着俞荷在贡院徘徊了一会儿,遭到一队兵勇的驱赶,俞有钱低三下四忙牵着俞荷赔不是,叔侄俩一阵抱头鼠窜。
“吓着了?”快到他们住的地方,俞有钱才有胆,笑问道。
“才没有。”
俞有钱无精打采不愿意再逛,买了馒头回来凑合一顿。
孙富贵守在客栈里看着自己的马,等俞有钱考完试一起回去,这一趟二十来天,老规矩俞有地许他十两银子的车马费。
这是他今年最大的一笔买卖,也是拿命在搏,考生在路上被杀被抢的多了,这不是古话,而是事实,都知道他们参加科举带了盘缠路费,也知道能参加科举的家境不差。
俞有地这一趟,联保花了近十两,雇车十两,这已经顶一般六口之家四五年甚至六七年的收成,参加科举考试,不是贫寒之家能拿的出,出的起的花销。
每年不低于五两的束脩,笔墨纸砚,四时八节给先生的节礼。一个试图通过科举考试的学童,最低一年要花十两左右。
俞兄考了一次童生试,三次院试,加上这次,五次考试就联保雇车两样,最少要一百两。
当然,他自己洁身自好,写得一笔好字,在镇上名声不错,自己也能挣钱,抄书一个月能得一二两,要是运气好一个月也有三两多。
第58章
“他们一定去达州考院试了。”马三面懊悔的拍大腿,她怎么就没想到!
“亲家亲自去请的王有才,也不假。”老大不在学堂,但他天天也要给成武成城俞梅三个送饭,顿顿还碰上姚寡妇。
这又一个没想到!
“那王有才教得怎么样啊?要是有地落榜,这工又被王有才给抢了,我们家在乡里还有什么体面!”
马三面急了。
老大这是孤注一掷,不成人便成仁,俞重也没想到,今年决心这么大,有点不像他随遇而安的性子。
“是不是我们把他逼的紧了?”半响,马三面开始自我反省。
“没有。我觉得他从去年开始沉稳多,背书练字抄书挣钱下地干活,还要带一百多个学生,十来年都没这么下功夫看过书,勤快的很!”
马三面听了丈夫的话,才安心,“我们俞荷,小小个人被他带出去,怎么吃饭洗澡换衣裳。”
提起俞荷,老两口眉眼总算是带了点笑,俞老头肯定的说:“俞荷玩的可高兴着,没准回来还要给家里每个人都带礼物。”
成武成城写写字,看看说话的爷奶,很想说一句,你们不用担心,赵坝村的学生肯定还是大伯(阿爹)来教。
王秀才只会摇头晃脑的念书,不讲注解,也不教生僻字,不重视书写,只要求会背,学问又差远了。
这时候的王有才喝了点酒,正家里吹嘘他有多厉害,学童有多听话。
俞有丽听的如痴如醉,“对对对,夫君就是能干,最厉害!”
“有丽,你放心,我一定让你当上官太太,出入奴仆成群。”
“夫君一定能行。”俞有丽脸色酡红,附和着。
赵村里,赵忠善领着赵家多半数族老怒气冲冲的冲进赵德海家。也不进门,站在正房门口命令道:“小海,出来给叔爷回话。”
“叔爷,有事你尽管吩咐。”赵德海陪着笑脸,连忙出来,请大家屋里坐下说。
“不了!”赵忠善几个严词拒绝。
“你就说,谁让王有才来教我们的学生的。我们也不跟你废话。”
“是俞童生。他说王有才是他妹夫,又是秀才之身,他出去游学这段时间,让王有才暂时代替他给娃娃们上课。”
赵德海理直气壮,接着道:“我想着,秀才学问总不会差吧,俞童生再厉害,他比得过有功名在身的秀才老爷吗?这是天大的喜事,他愿意引荐,我举双手赞成。”
不是村里人私下说,他和赵芳元徇私,好好的秀才不请偏偏请个童生,这才几天,就受不了秀才公了?
“这是发生了什么?怎么了!”赵德海明知故问。
“没事。就觉得家里的娃娃不练字了,也不算算数了,一回来就摇头晃脑的背书。”一个平时很和善的亲房,小声说。
“到点就睡,笔都好几天没拿了。”这个一脸气呼呼的。
“俞童生什么时候回来?”赵忠善直奔主题。
“说最快月底,慢的话就七月初。没几天了,也不好意思让王秀才走吧?!”
得罪了秀才公,人家可是见县官可以不跪的尊贵人,他们平头百姓得罪不起!
就这几天,也没有必要得罪这个人!赵忠善几个一想就明白了,气势汹汹的来甩着袖子面色铁青回去的。
赵德海送他们到大门口,挺直了腰板儿,大摇大摆去村里溜达。
逢人就问,这几天学里孩子乖不乖,孩子都学会了啥,回家饭吃怎么样。
“有问题踊跃举手问先生,王先生是秀才公,学识渊博,可能比俞童生还要教的好吧。”赵德海一脸的高兴。
几个妇女欲言又止。
“我最近不在村里,还不太了解这个王秀才。”赵德海笑着又说。
“嗯,挺好的。”
她们能说什么,什么都不能说,尤其背后说人只是童生,有亲戚是秀才公的那个人,羞得脸红脖子粗,低了头。
六月初十,第一场考试结束,关了两天一夜的考生们放出贡院。
“阿爹,我们在这里!”俞荷这一嗓子喊得,惊了懵呆刚走出考场的童生们。
俞有地还算好,考号离厕所远,昨天天气也好,泡饼更有家的味道。
“阿爹!”俞荷小炮弹一样冲过来,牵住俞有地的手,追上来的俞有钱接过他手里的考篮。
“大哥,想吃什么,我等会儿去街上买。”
“不用。我回去自己吃。”俞有地看到空闲处的马车和孙富贵,这点路,竟然套了马车。
有人嫉妒的看着俞有地的背影。
回来俞有地吃了一小碗羊肉臊子两参饸饹面。
羊肉刚好中和了荞面的凉,羊汤下肚周身也暖暖的。
明天又要排队进考场,十二考第二场,十五考第三场,十六出考场,九天六夜,如果考中就是秀才,一个县的第一名就是本县的廪生。
俞有地回来洗了澡,院子里练五禽戏。
叔侄俩一起陪着练,也不好奇都考了什么,他们又不参加科举考试,问那么多干嘛,对吧!
孙富贵觉得俞兄今年最放松,心态也稳,应该能考上。最好能考上。
第二天俞有地早早起床,院子里练功,没再看书。烧了热水洗澡,把换下来的衣服洗了,中午去吃了一碗面。
俞有钱害怕自己打扰了他学习,起床就带着俞荷满城去逛,估摸时间回来送他去考场。
俞有地又给自己装了一竹篓的碎大饼,把考篮检查了一遍,放进书箱锁住。
俞有钱俞荷把他送到贡院门口。
“阿爹加油!”俞荷笑着说,“后天我们来接您!”
“好。跟好你三叔,别乱跑。”俞有地摸摸女儿的头发,手帕给擦擦嘴巴上的油花,笑着说:“你俩吃的什么,一嘴的油啊?”
“阿爹,是烤肉,好吃的很。等你考好试,我和三叔合请你和孙叔一起吃烤大肉串。”
“好。”俞有地笑着点头,大步走入人群,这次有所有考生的花名册,核对身份文书,搜身,同样严格。
这次从考场出来,俞有地明显乏了,回来洗了澡就睡了。
十六摸着时间,俞有钱俞荷孙富贵驾着马车来接人,老远就见贡院门口等了很多马车,轿子和翘首以盼的人。
“终于考毕了,孙哥,明天我们就回家吗?”俞有钱问孙富贵,这么多的人,走都走不到跟前去。
“你不紧张?”
“大哥考试又不是我考试,是不是,俞荷?”俞有钱把问题抛给俞荷。
孙富贵也看着俞荷。
“我觉得,我阿爹一定能考上秀才!”耶,反正已经考完,成不成已经努力过了。
上一篇:一别两宽,将军自重,妾身想独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