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插柳成荫
“新买四十亩,旱地8两一共160两,水田20亩一共200两。家里收的礼,存的钱,就全花完了。”马三面拿出账本算账。
阿奶,我还有钱呀,俞荷抱着自己的荷包,得意的笑。
“这么多的地,得再买一头牛,还要肥料,加上家里的花销,明天早上大家去开小吃店,说好了这后半年的收入,家里拿三成。”马三面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是。”
事实就是马三面说什么
谁都不敢反对。
不是——俞有钱这个刺儿头忍着高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阿娘,我们做一批绒花,我哥去参加鹿鸣宴,我带到达州卖了,利润都归家里。这没钱,人心惶惶的,不踏实。”
最后都赞成先不出摊,在家把绒花做了,俞有粮和唐大丫帮俞荷摘棉花做绒球。
俞老头拿出自己偷偷攒的一百只点漆木簪,气的马三面气不打一处来。
成文成义成城请了五天假,龙龙也跟着请假在家打下手。
鹿鸣宴十五举行,俞有地得初八就出发,这还要快船。
办好过户,俞有地回来去找林镇长打听最近路过白水镇的官船,问好大约的时间,才跟王大富一起回村。
是的,管理码头来往船只收税的是镇长林清,他家在白水镇码头盘踞已经几十年。
孟世宾几个风尘仆仆的上门祝贺,马三面带着儿媳做了一桌子好菜。
王有才达拉达拉的来,俞老头招待了一顿好酒,家去了。
九月初八,俞有地带着俞有钱,从白水镇码头坐官船去达州,参加巡抚杨恒山主持的由新进举人,监考,各书院有功名的夫子参加的鹿鸣宴。
今天是重阳节,好多人会带着家里的老人坐车或坐轿去爬东林山。
“出摊!”马三面舍了往日也要去登高的习惯,昨儿晚上准备了半晚上,今天带着大家去码头开门。
在去码头的大路上下车,俞荷和俞梅背着自己半年多碎布做的荷包,棉花抱枕,绒球花,布包棉花的头花等,去西街顾大安肉摊边上摆摊。
“大姑父!”
“大姑父,我们来陪你摆摊了!”老远看到人,两姐妹就脆生生的喊顾大安。
顾大安听着侄女的声音,笑道:“你们怎么这么早?谁送你们来的!”
“阿奶去开小吃店了。阿爷比我们还早,要跟着村里人挖河道呢!”
俞荷小跑着过来,俞梅紧随其后,两姐妹背着两个大背篓,脸蛋风吹的红扑扑。
“你们要卖什么呢?”顾大安看两个水灵灵的丫头一眼,说话的声音都放轻了。唉,他家都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皮猴。
“大姑父,是姑娘家的头花,抱枕那些。”俞梅放下自己的背篓又来接俞荷的背篓,笑着说。
“好。现在没人,你们摆开,我给你们看着。你大姑在店里。”
“那不行呢。大姑父,你不知道价啦。”俞荷摇头,他们今天任务重呢。
那他就不添乱了,顾大安眼里带出笑。
俞荷拿出摆摊的架子,把样品挨个儿挂好,固定在箱子上,拿出两个折叠将军凳坐下等客来。
“啊呀,大安,他大舅不是高中了?”见到熟悉的姐妹花,来人惊讶的问道,话出口了又觉得自己说错话了。
“是中举了,昨天去达州参加巡抚主持的鹿鸣宴,也不影响我两个侄女摆摊啊,东西很实惠,你看看有没有用的上的!”顾大安诚心实意的说,算是解了这人的尴尬。
举人家的东西,寓意好,实惠的话,那怎么也要买一个。
哎呀,这奇形怪状的这是什么啊,虚虚的一摸还有回弹。
“叔,这是抱枕。靠在腰上,这样用的。里面是雪白的棉花。”俞荷飞快的拿了另外一个鞍马型挂脖子上给他做示范。
“叔,我们还有荷包,小孩子喜欢的头花,婶子们喜欢的绒花,先到先得!”俞荷分别给他看样品,介绍怎么用。
“我要一个灰色荷包,三个棉花靠枕,两个头花,这个牡丹绒花,还有没有其他款式和颜色,菊花有没有呢?”
没想到一来就遇到了大客户。姐妹俩有条不紊的挑出客人喜欢的颜色和款式。
“叔,抱枕99文,头花18文,牡丹绒花599文,菊花绒花做工复杂是精品699文,荷包算2文。”
这人心里咋舌,菊花绒花怎么比红牡丹还贵,一边掏钱一边又想今天敬老节,阿娘收到一定会喜欢。
“谢谢惠顾,好运连连!”俞荷珍重的接过——钱,真是个好东西。
“好。回头给你介绍客人!”
“多谢,多谢!”
小家伙嘴真甜。
“一千五百六十八文。”仔细的数了一遍小心的放进箱子里。
“今天生意一定不错。”俞梅笑着说。
“是呢是呢!”俞荷恨不得多变出一匣子各样的菊花绒花来。
天亮,顾大安的摊子忙开,俞梅俞荷也迎来第二波客人。
“段娘子,快,那个俞荷又在西街卖绒花呢!”
“真的?走,一起去看看。”段氏放下手里的金簪,提着裙子就跑。
段氏一行到的时候,杜婆子正在红菊花和红牡丹之间徘徊,犹豫,讲着价。
“俞荷,让一点,再让一点!”
“杜婆婆,这是最低价,今天重阳节,给你算588文,怎么样?”
“这个也688文。”
“好。”俞荷还以为她要一支,结果两朵都要,让,一定让。
“杜婆婆,再送你一个荷包。”
“好孩子。谢谢!”
“谢你惠顾,用的好了再来。”
杜婆子走的时候看了俞梅一眼,小的还是个掉进钱眼的毛团子,大的已经亭亭玉立。
“几位夫人,看看喜不喜欢这个抱枕,可以护腰,也可以当枕头,今年的新棉花做的。”俞荷拿起一个各种颜色布拼的莲花抱枕。
“好看,多少钱?”
“129文,像这种灰色普通款只要99文。”俞荷临时给莲花抱枕涨了价。
“这一对,我要了。”段氏利落出手。
“谢谢。给您放着,等会儿一起结算。”俞荷把抱枕放进背篓的口袋里。
俞梅给她们介绍每一朵绒花多少钱,怎么戴,有的人选小巧的红梅花,有的人买了石榴花,家里有老人的买了最贵的菊花。
“你们这金丝菊做的真好看。”
“婆婆,还有一朵深紫色的,要不要看看?”发现个陌生面孔,俞荷赶忙拿新的。
“你们的手真巧。”
“婆婆,这花不是我们做的。”是我小哥做的呦。
“是吗?这紫色适合年轻女孩儿,多钱?”老太太显然不信。
“899文,婆婆喜欢给888文,图个吉利。”
“谢谢婆婆。”老太太给了一两银子,俞荷找给她一百一十二文。
“小家伙好乖。”老婆婆摸摸俞荷的小福手,让丫鬟拿着花走了。
段氏几个富太太几乎包圆了俞荷俞梅的绒花,卖到最后剩下几个深色的荷包,刚好大姑父和连生四兄弟一人一个。
俞荷又给俞有花给了一个新的梅花簪。
“大姑父,姑姑,表哥,我们去码头了。”俞梅拉着俞荷让她慢点,笑着说。
“你们路上小心点。”
俞有花让连生送她们到小吃店,马三面留连生吃了菜盖饭才让回去。
“卖的怎么样?”马三面看了眼两个孩子的空背篓。
“很不错,这摊能摆。”
吃过饭,李二娘赵娟打扫卫生,祖孙三个人低头数钱。
第101章
“德花,你的学生俞荷俞梅做的一手好绒花,你知道吗?”蒲燕挨个儿挑拣着赵德花送来的绣品,笑着说。
赵德花的绒花和俞梅的相比匠气的很,俞梅做的更鲜艳,活泛。
“是吗?我还真不知道,她们也送你这里来?”赵德花一笑,想起俞荷小姐妹俩,俞荷别看小,性子霸道的很,俞梅要温婉性子面。
“你看看。”蒲燕拿出一朵大红的金丝菊,早上有人卖到她这里。都是巴结段氏讨好处,最后又后悔买了,来转手。
赵德花眼睛一亮,好漂亮的金丝菊,绒条做的均匀,花叶颜色设计也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你多少钱收的?”
“那人要价699,我500文收的。”蒲燕希望赵德花能够仿制这种绒花。
“她家的点漆簪子也是一绝。”蒲燕把簪子递给赵德花看。
黑漆点银,大气又美观,与大红绒花极为相配,又不会宣兵夺主,相辅相成,相互辉映。
“是上等做工。”
“你能做吗?”蒲燕问出自己的目的,要是能做,趁着这一波热火劲儿,她们也挣点钱。
赵德花摇摇头,“我擅长的是苏绣,绒花我只知道个过程。当初教她们,也只有俞梅做的像样。其他人都不行。”
“那算了。你的意思这花是俞梅做的?”蒲燕好奇的问。
赵德花默认了,心里觉得这朵花,不像是俞梅做的,做花的这个人,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构图设计一蹴而成,手艺纯熟,也很自信。
也不是俞荷,俞
上一篇:一别两宽,将军自重,妾身想独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