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寡妇和闷石匠 第2章

作者:甜汤团 标签: 近水楼台 种田文 美食 甜文 轻松 古代言情

  “赵红燕,赵红燕!”

  赵媒婆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有人喊自己,在花坞村,没人会直接喊她的大名。

  她站起身走到门口,一眼就看到了气势汹汹的慧娘。

  赵媒婆心里一咯噔,没由来有些心虚。

  李秋收得手了?

  那看慧娘这样,莫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可要是真得手了,李秋收应该先来啊。

  赵媒婆没转过这个弯,也不大想去出去,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慧娘径直就走到了院门口,透过门缝喊她:“我看见你了,别躲。”

  赵媒婆轻咳一声:“来了来了,谁啊?”

  打开门一看,笑道:“哟,咋是慧娘,你这一大早,上我这干啥呢?”

  慧娘压根没理她,抬脚就走了进去:“我来干啥你心里清楚。”

  赵媒婆:“这是哪里的话呢?”

  慧娘:“我一大早出门,那李秋收正躺在我家院外,看样子,

  是昨晚爬院墙不成摔下去的。“她冷冷地看着赵媒婆,赵媒婆果然牙根有点疼了。

  李秋收这个蠢货,咋能蠢成这个死样子。

  “慧娘啊,那李秋收喝醉了睡你家墙根底下,你找我干啥?”赵媒婆如今便是浑然装傻。

  杜慧娘:“你别装傻了,这没别人,你昨天在夏荷家灌我的那酒,有问题吧?你一个儿劲和我说李秋收的事,怕不是早就打定了这注意。赵媒婆,可以啊,正经说亲不成,开始玩阴招了是吧?你就不怕我把你干的这档子丑事给你抖落出去!你看你还能干媒婆这营生不!”

  赵媒婆眉眼突突突直跳,从前她只知道慧娘是个小寡妇,对性子啥的完全摸不透,看着小小巧巧好欺负的样子,没成想还是个泼辣的!

  “这是哪里的话!”赵媒婆也不怵,她笃定了慧娘没证据,脸色猛然一变,显得十分委屈。

  “慧娘,昨个儿我们去王家吃酒,那酒可都是王家备下的!和我什么关系,我是有意撮合你和李秋收,那不是人家看上你了!你不答应我就算了,我咋会干这样的事!”

  慧娘哼了一声,显然不信。

  “我酒量没那么差,夏荷可能没和你说过,你也不去杏花村打听打听我杜家从前是干啥的,还灌我酒?咋就这么巧,你说完李秋收就爬我家院墙了?昨个儿我没应你,瞅你当时那脸色变得!你不承认没关系,你是笃定我没招是吧,不打紧,咱们这花坞村也不大,我多说道说道,你这媒婆也就当不成了,你这手段这么娴熟,从前没少用吧,说不定还能找出几个共鸣的。”

  赵媒婆果然慌了:“杜慧娘!你别在这血口喷人!你赶紧给我走!有本事你就去嚷嚷啊,嚷嚷李秋收昨晚上爬你家院墙了,你去喊,你都不要脸面了我怕啥!”

  慧娘咬了咬牙,这人果然是个厚颜无耻的。

  但这事她的确是吃闷亏,赵媒婆和她玩阴的,笃定了她就是不敢声张。

  慧娘看着她,忽然啐了一声:“你知道昨晚上李秋收为啥得不了手不?我实话告诉你,周阳还在我屋里守着呢,你别不信,我供着他的牌位。有周阳在,赵红燕,你可别怕有人半夜敲你的门!”

  慧娘说完,扭头就走!

  赵红燕脸色果然大变。

  她不怕慧娘出什么招对付她,反正也是个没证据的。

  但她怕鬼啊!

  慧娘这么一说,她心头顿时七上八下,可也不敢追上去,只好愤愤跺了跺脚。

  其实她做这事,也是一时昏了头,李秋收给的钱多嘴巴又甜,还正好在王家……

  现在想想,要是慧娘真闹大,又闹到王家去了,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慧娘出了赵家的门就气冲冲朝回走,谁料没走几步,就遇到了迎面而来的李秋收。

  两人俱是一愣。

  李秋收睁大了眼:“慧、慧娘……”

  慧娘怒极反笑,忽然回头朝着赵家的院门大喊一声:“赵红燕,我说你帮个人也找个聪明的啊!还说不是你俩干的勾当,瞧瞧这人都找上门来了!我看你还狡辩个什么劲儿!”

  赵媒婆自然是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心中那个悔啊。

  蠢材啊蠢材。

  这李秋收当真是个奇蠢无比的!

  当初咋就被猪油蒙了心帮他去了呢!

  

第2章 整个人真的很像一块石头

  李秋收听见慧娘这一声喊,脸色也立马变了。

  再蠢笨的人这会儿也回过神来了,他慌了神,立马上前一步拦住了慧娘的去路:“慧娘,我,我……”

  “我”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屁话,慧娘嫌他烦,绕开人就要继续走,谁料这李秋收还真是个狗皮膏药,非要凑上前去:“慧娘,昨晚我没别的意思,真的没有,我就是太喜欢你了,想和你说说话罢了……”

  慧娘停下脚步:“说话?谁家说话半夜说,还非要爬人院墙呗?这话你自己听了信不?”

  李秋收涨了个大红脸,干脆不回答这个问题。

  “慧娘,你就应了我吧,我家一共七八亩水田呢,整个花坞村就数我家的水田种的好。我娘说了,我出生那年大丰收,之后我家收成就再也没差过,真的,你看名儿就知道了,你嫁我肯定不会让你过苦日子的。”

  慧娘从前并不认识这个李秋收,还不晓得他是这么个又蠢又可笑的人,实在是忍不住笑出了声来:“照你这么说,全村只要是丰收了就都是你李秋收的功劳呗,那村里真应该给你立个庙,像你这样的大功德之人还娶啥媳妇,靠着香火就能好生过日子了。”

  李秋收涨了个大红脸,慧娘转身就走。

  “我、我娘说的没错……”李秋收的声音又从后头传来。

  慧娘回头。

  “我娘说,寡妇就是没好的……你无非就是看不上我,想攀高枝……你出嫁之前喜欢的那个读书郎人家是秀才了,绝不可能再娶个寡妇……你就、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李秋收显然是恼羞成怒气急败坏,不过慧娘并没有因为他的话恼怒,也没有开口骂人。

  她只是冷了脸,然后淡淡地看了一眼这个人,接着又转身走了,这次,不管李秋收在后面说什么,慧娘都没有回头。

  她一口气回了自家,路上好几个人和她说话也不理。

  刚进院门,慧娘的眼睛就红了。

  李秋收那话,到底还是伤着了她。再加上昨晚的事,慧娘只能是吃个哑巴亏。

  他口中的秀才,是慧娘出嫁之前的一桩旧事了,她本不是花坞村的人,而是距离这边五十里地的杏花村人氏。

  杏花村只有一户读书郎,姓宋,婚前倒是真和慧娘有过几回来往,那时候慧娘年少不懂事,也以为两人有可能,现在想来,真是可笑又单纯。

  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却还要被人翻出来中伤她,慧娘觉得委屈。

  她进了屋里,把大门关得死死的,谁也不理,不过没一会儿,有人来敲门了。

  “谁啊!哪个烦人精!”

  慧娘一肚子鬼火,打开窗子就骂了一句。

  周家院子小,她住的卧房和院门就隔着十来步,外面的人肯定听见了,动作一顿。

  “慧、慧姐姐,是我。”

  慧娘愣了一下,火气消了两三分。

  敲门的,是花坞村半山腰上的魏砚台。十三岁,和慧娘的弟弟差不多大。

  慧娘慢腾腾起身,去给砚台开门了。

  门口一个男娃怯生生的,乌黑的眼睛看着她:“慧姐姐……”

  “咋了,啥事。”

  魏砚台凭白被慧娘骂了一句也不恼,抿了抿唇,指了指慧娘的院墙。

  慧娘抬头一看,脸色又是一沉。

  天杀的李秋收,竟然在她院墙上还留了“痕迹”。

  慧娘从前为了提防贼,在院墙上插了一些尖锐的木片,那李秋收的一块烂布正巧被那木片给刮下来了,正在“迎风飘舞”呢。

  慧娘脸一白,抬眼就往外看。果不其然,大早上还在帮她说话的那些个邻居们现在都避之不及,私下还在交头接耳,眼神时不时就往慧娘这边瞥。

  慧娘都不用想便能猜到他们在说什么,无非是现在发现了,原来那李秋收之所以睡在这,就是因为半夜要爬慧娘的院墙。

  啧啧啧,真是没看出来。

  魏砚台小声道:“慧姐姐……要不要我帮你把它取下来……我刚才在院子里就看见了……”

  花坞村的地形特殊,背靠果子山。从前大家在山里住,但随着世道慢慢太平,大部分村民都搬到了山脚。

  只有魏家例外。

  魏砚台之所以能看见慧娘院中的情况,因为周家也是个奇葩,住在花坞村最里面,紧紧邻着果子山,两家一上一下,站在后院一抬头,有时候也能看到魏家的烟囱。砚台能看见这,她不奇怪。

  慧娘抿了抿唇,转头就进屋拿了个竹竿出来,这是她的晾衣杆,用一根极其漂亮的竹子做的。

  “慧姐姐,我帮你吧。”魏砚台十分懂事,慧娘看了他一眼,点头。

  她真嫌恶心,下不去手。

  魏砚台动作麻利,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块烂布给戳下来了。

  “我帮你扔!”

  砚台的懂事让慧娘心情好了几分,她道:“这根晾衣杆也送你了,我不要了,你等会儿,我去给你取花生。”

  魏砚台刚要说什么,慧娘已经转身进

  去了。再出来的时候,手上就提着一大包瓜子和花生。

  “拿着吧,你今儿算帮了我大忙。”

  魏砚台犹豫了一下,接过:“谢谢姐姐……”

  慧娘看着面前这男娃,心中忽然一动,问道:“你哥呢?”

  魏砚台他哥,是花坞村唯一的石匠,魏石头。

  魏石头其实不叫石头,而是单名一个字“石”,但因为人太闷了,又是个石匠,所以大家就都这么喊。久而久之,都把人家本名忘记了。

  魏砚台一愣:“我哥上山去了,有一家死了人要立石碑。”

  慧娘垂眼,哦了一声。

  因为两家地形原因,每每魏石运着石头上山下山的时候总会经过慧娘门口,轰轰烈烈的,光是听声慧娘就知道是他回来了,或者是他又要出去了。

上一篇:御前姝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