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金盏 第23章

作者:玖拾陆 标签: HE 女强 爽文 古代言情

  阿薇吹了吹热气,小口小口喝了半碗汤,依旧没有什么调味,却好像在一瞬间,又把幼年蹲在不同的农家院子里的记忆都带了回来。

  “还是以前的味道。”她与闻嬷嬷道。

  闻嬷嬷看她呼着烫吃豆腐,道:“味道这东西,只要尝过都会有印象,有些深、有些浅,但只要滋味到了,引个口子,就都冒出来了。”

  阿薇一听就明白了。

  闻嬷嬷在说果茶的事。

  “在理。”阿薇点头赞同。

  入夜。

  冯家宅子里,徐夫人陪冯家老太太说完话,慢慢往自个屋里走。

  夜风迎面吹来,凉意让她打了个寒颤,原就血色淡的嘴唇更显白了。

  今晚冯正彬与同僚应酬去了,儿子冯游吃了饭早早歇息,可老太太格外来劲,让她陪坐东拉西扯说了一堆。

  徐夫人烦她。

  早些年,她们婆媳关系不错,虽没到如亲母女一般、却也是热络贴心。

  也就是近几年,许是年纪到了,许是老太太日子太平顺了,无端端开始作妖,且越来越厉害。

  翻来覆去,说的是从前生活不容易,从小村里培养出一个三品大员的儿子有多艰辛,又怪罪儿媳于儿子前程上毫无助力,偏还不是个争气肚子,多年就只生了一胎。

  明明进京做了多年的官家老太太,说来说去,还是乡下妇人那一套。

  没事找事。

  还助力呢!

  当初靠着金太师的时候,也没多把金家那位放在心上,背地里嫌人家吃喝用度花销大,举手投足官家精贵不接地气。

  她徐氏勤俭持家,小户出身接了地气,老太太又要扯那助力了。

  直白说,就是吃太饱了闲得慌!

  回到屋里,徐夫人坐下缓了缓劲,冯正彬就回来了。

  吃过酒,冯正彬身上带着些酒气,精神不济。

  徐夫人本想对他抱怨几句老太太,见状便不提,只让丫鬟去取备下的果茶解酒。

  “今日去寺里……”

  话才起头,冯正彬打断了她,问:“我怎么见游儿书房灭了灯?才这个时辰就睡了?”

  “他下午身体不太舒坦,”徐夫人解释道,“我就让他早些休息。”

  冯正彬皱起了眉头,长叹道:“我下午寻老师说话,他依旧没有明说,但我品着状况不乐观,这一次恐怕很难升上去。”

  礼部尚书来年、最迟后年就告老了,说不准会从外头调人上任,但总归是左右两位侍郎机会更大点,冯正彬想要争取这个机会,但岑太保一直没有正面给回复。

  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官场做事,大抵如此,大包大揽才稀罕,但若不自家多费心,又如何能爬得上去?

  徐夫人晓得这状况,从去年起寻定西侯夫人门路,今日上香拜佛,求的也就是这事儿。

  冯正彬面色凝重:“我这个年纪最是不上不下,比资历比不过年长的老大人们,比冲劲生气又比不了年轻的,卡在中间,两处捞不上,再说,圣上这几年看重年轻人,衙门里自然也是顺着这个来。”

  见冯正彬如此烦恼,徐夫人安慰道:“我倒是觉得,夫君年纪是比老大人们年轻,但也比新入官场的多了经验,毕竟是尚书之位,过于年轻又如何担得起?”

  丫鬟端了果茶来。

  徐夫人弯了弯眼:“夫君尝尝,解酒解乏,应当不错。”

第30章 却是他多年间不敢想起来的模样

  酒意压嗓。

  冯正彬正觉喉咙不舒坦,闻言便接了过来,喝了一口。

  入口清润,微苦回甘,用以解酒当真是极舒坦。

  “不错,”他不由赞了一句,又连饮了两大口,嗓子舒服了,便继续说起先前话题,“若此番接任的大人只比我虚长几岁,那我还得在侍郎的位子上待好些年。

  老师毕竟年纪大了,虽也是桃李天下,但在不在位差距很大,岑家底下几代还需他老人家抚照,彼时更顾不上我了。

  此次若有机会,我……”

  徐夫人认真听丈夫说话,却见他突然顿住了。

  似是疑惑,又似是惊讶,冯正彬看着手中的碗,眼神深沉。

  “怎么了?”徐夫人不由问,“可是还想再来一碗?夫君?”

  “啊,是,”冯正彬倏地回过神来,连点了两下头,“再来一碗吧。”

  添的那碗,他却没有马上喝。

  视线落在那茶色茶汤上,眸色晦暗,久久不言。

  徐夫人不解,看了眼丫鬟。

  丫鬟亦是不知缘故,冲她摇了摇头。

  难道是自个儿煮的味道不对?徐夫人干脆也拿碗尝了尝,没错呀,白日余姑娘请她用的就是这个滋味,没有做坏了让人喝得云里雾里。

  “夫君,”徐夫人小心问他,“今日累着了?”

  冯正彬倏地抬起眼帘,眸底阴沉情绪未散。

  待看清徐夫人关切模样,他抹了一把脸:“是累,近来特别累。

  升职之事压在心上,我着实有些分身乏术,因而家中事宜需要夫人更用心些。

  想我年少时起得早、歇得迟,当时贫寒、不敢随意点灯点烛,都得借着月光多背几页,如今家中无需那般节俭,游儿该更珍惜才是。”

  一说儿子,徐夫人下意识地想替他说几句:“游儿不是有意偷懒,他……”

  “小孩子惯不得,”冯正彬不赞同极了,“我病中都没有放下书卷,当然我也不要求他到那份上,但该抓紧的还是要抓紧。”

  徐夫人是知道他当年勤学的,想到从前辛苦,亦很是感慨:“夫君说得对。”

  见她听进去了,冯正彬道:“你多费心,我实在没空天天考校他功课。”

  “我学问有限,只能督促而已。”

  “督促就够了,”冯正彬道,“我以前也是穷书生,没有做官的父亲可以依靠,回家后也无处询问功课,这一点上夫人可以和母亲多谈谈育儿经,毕竟我就是她养大的。

  说起母亲,我昨儿去问安时,她说近来不得劲,与你说不到一处去了。

  她从前便是爱说笑、喜热闹,只因随我进京生活离了她相熟的人,又与这边外头的老夫人说不到一处,你再不陪她说话,她就真的无处解闷了。

  你们从前相处融洽,该是能谈得拢的,夫人往后多担待些。”

  徐夫人几欲打断,又几次没有说出话来。

  不是她不愿与婆母作伴,实在是老太太如今越发难伺候。

  以前提起前头那位是“同仇敌忾”,如今谁也不会再提,老太太反倒把挑剔劲儿用在她身上。

  心中委屈,徐夫人却也不想与丈夫提原配,柔柔笑了笑,道:“夫君说得是,我没有叫母亲欢心,亦不够督促游儿,这是我的不对,让夫君还得分心家中事情。

  夫君放心,我会注意的。

  还有这果茶……”

  听前半段话,神色稍稍舒缓的冯正彬又突然紧绷起来。

  夫人此前从未备过这种茶,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喝着却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偏回忆不起来,梗在心中上不去下不来,实在不太舒服。

  “夫君一定想不到,这果茶方子是余姑娘、就是定西侯府那位表姑娘给我的,”徐夫人道,“我白天去烧香遇着她,同她说了会儿话。”

  听到“定西侯府”,冯正彬顾不得想旁的,听徐夫人仔细说了经过。

  “几次递帖子都被拒了,没想到在外头遇见,”冯正彬感叹道,“只是侯府状况,母女两人对侯夫人恐怕不和善,家祭那日便咄咄逼人。”

  徐夫人叹气:“我也晓得她们有矛盾,但又不敢错过这么个机会。好在她初来京城,只听我自称是礼部侍郎家眷,并不晓得夫君与岑太保是师生,也不晓得我们想与侯夫人多往来。

  我想着先借了她的门路,哪怕不能求到侯夫人跟前,也再听听世子夫人的口风。

  夫君这般看重这次机会,我也想尽力而为。

  就算是去吃几次冷脸,又有什么要紧的?”

  这番话说得冯正彬心中妥帖许多,握着徐夫人的手连声赞许她贤惠。

  待徐夫人起身去梳洗,他才又拿起碗来。

  他不认得侯府那对归家的母女,自然也不该对她们的方子熟悉,大抵是酒后舌头不灵尝错了。

  冯正彬仰头一口喝了。

  不得不说,这果茶真不错,温和不失爽劲。

  可等到回甘味道充盈口腔,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熟悉再一次充斥喉咙。

  他忍不住又舔嘴唇又吞咽,想要分辨出来具体何时尝过,却始终不得思绪。

  未免被这味道弄得七上八下,临睡前冯正彬仔细漱口。

  夜深人静。

  睡意正浓。

  冯正彬在梦中翻了个身,恍惚只觉得有人端了一碗茶汤到跟前。

  “这几日入秋,我看你胃口一般,这果茶方子最适合秋季,润嗓还开胃。”

  “味道如何?尝着可顺口?”

  “你既喜欢,我明日再煮一壶。”

  那双手捧着瓷碗的人抬起头来,露出了那张美玉般莹润的脸庞,明眸皓齿,笑容亲昵。

  却是他多年间不敢想起来的模样。

  “啊——”

上一篇:嫁表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