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蓬莱客
“至于孟贺利, 毕竟无辜,这一路对咱们也照顾有加。公主若不忍他枉死,我何妨派个人追上去, 看能否寻个借口, 将他绊住。”
瑟瑟激动声落,见李霓裳定立,宛若出神,目光落在近畔在案头上跳跃的烛火之上,半晌, 竟没发声。
在一片针落可闻的静悄里, 瑟瑟忽然惊觉,有所领悟。
她沉默了下去,不再说话。
李霓裳捺下心中纷乱的矛盾与杂思,抬目:“你去将陈七再请来这里。”
瑟瑟应是, 转身出屋。
没片刻,方才去了的陈七悄然再次到来,入内行礼问:“公主还有何吩咐?”
李霓裳道:“实不相瞒, 今夜在天生城里的,除去孟贺利, 应当还有天王。”
陈七显是大吃一惊, 愣怔了一下:“公主确定,天王也在?”
李霓裳颔首:“据我所知,应当无误。”
“怎会有这样的事!”
陈七低呼一句, 面上登时露出几分惶急之色。
“天王既也在那里, 那便不一样了!一定要去报讯,叫他们知道!无论如何,他毕竟是二郎君的……”
他顿了一顿, “君侯若是知道,定也不会坐视不管!公主——”
他焦急地望向李霓裳,显是在等她最后发话。
“我请你来,便是要将此事交你定夺。”
陈七赶忙作揖:“不敢不敢。多谢公主告知此事!我这就带人亲自去一趟!此事万万不可出岔子!”
“我身边也有几名人手,你都带去,以防万一。”
李霓裳带来的大队人马在抵达的当天,都被留在码头附近,身边只有十来人了。
陈七略一沉吟,感激地道:“如此我便不推却了。多谢公主考虑周到。事不宜迟,我这就去!”
瑟瑟安排人手回来,推门,见李霓裳已坐在了案旁,满面倦影,仍未去歇。
“陈七留了三人,说随公主在此为好。”她关了门,走上去道。
“放心吧,今夜一定会没事的。”她说完,仿佛安慰孩子一样,又柔声道了一句。
也是那个天王命不该绝吧。
公主终究还是念旧,竟不忍看他如此草草终结于小人之手。
李霓裳慢慢望向瑟瑟。
“你不怪我便好。一事归一事。那人如今固然是咱们的大敌,但这样的事,不能不管。”
“公主千万不要这么说,原本就是我考虑不周才是。”瑟瑟说道。
“他此番若是得救不感恩,仍要以此事相逼,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她停了一下,对上李霓裳的目光。
“何妨请君侯夫妇出面?此事也不是宇文一家说了就算的。何况裴二公子至今还是姓裴,乃君侯二弟,不是他宇文家的人!”
李霓裳愣怔片刻,揉了揉眉,低道:“先等此事过去吧。别的,日后看情况再说。”
夜更渐深,瑟瑟起初还劝她去歇,再劝几次,便不再说了。
李霓裳实是忐忑难安,心中总好像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她以肘支额,在案前一味枯坐,等待中,一道更鼓声传入耳中。
在一阵突如其来的心惊肉跳感里,她再也抑制不住,突然站了起来,看向瑟瑟。
与其在这里空等,不如亲自过去看个究竟。
不待她开口,瑟瑟便已走去取来披风道:“我已叫他们备好马,在等了。”
李霓裳感激地看她一眼,不再多言,唤来剩下的几名护卫,骑马连夜也往天生城全速赶去。
月色银白,道上马蹄声急。
前方浓墨般的夜幕渐渐似裂开一线,太华嶙峋的轮廓,如巨兽蛰伏在视线的尽头,峰脊剑戟般割破云层,巨大的阴影,渐渐逼到马前。
将近子夜,李霓裳终于赶到了天生城的山麓之下。
再往前去数里路,便到营门之外。
前方远处的夜幕下,依旧漆黑无光,并不见火影。
李霓裳收目正待催马继续前行,对面月光之下,一匹马驮人狂奔而来。
那骑影摇摇欲坠,看去受伤不轻。
护卫很快认出,来人是陈七身边的一名驿卒,立刻上去接应。
驿卒失血过多,一头落马,稍稍缓过来一口气后,说在前方的山麓口附近竟埋伏着一伙人,应是那陈长生生性狡诈,为防万一所留。
陈七一行总共有十来人,而对方更多,他们寡不敌众,被迫且战且退,当中的大多数被围困在了一个孤岗上,陈七更是中箭,不知生死,只这驿卒拼死侥幸逃脱出来,想再去十里外的一处河防营求救,那营里的人,是孟贺利的手下。
“你们没说天王也在?难道他们竟然不怕?”瑟瑟焦急追问。
“说了!谁知他们不信,根本不听!他们知我逃脱了,还有几人在追我!你们快走,去河防营把人叫来——”
驿卒提着口气才撑到此刻,指点了方向,便昏迷过去。
护卫才将他先拖到路边藏在荒草里,前方的林间炸出一阵马蹄声。
果然如这驿卒所言,追兵已到,火把的光映着骑影,在林中幢幢晃动。
展眼,七八匹黑马涌出,刀刃与皮甲在马背上的摩擦声扑入耳中。
对面竟应也没料到会遇上另一拨人马,一惊之下,见对方人数不占上风,当中似还有女子,便迅速追来。
护卫临危不乱,两人迅速上前迎敌拦截,另一人要护送李霓裳离去。
“他们人多,你也留下一道。都当心些!我们自己去送信就行!“
她命那护卫也一并留下,助伙伴共同对敌,自己与瑟瑟迅速掉马离去。
山道在狂奔中显得狭窄难行起来,好在这一带本就是天生城里修出去的马道,李霓裳熟悉道路,今夜月光也亮,很快奔出了数里地。
身后的打斗声已经听不见了。
陈长生的人在得知天王也在城内的消息后,非但不退,竟还敢痛下杀手,难道见计划败露,铤而走险,不做不休?
那河营在北向十来里之外,就算能顺利叫来人,一个来回,至少也要半个时辰了,不知还能不能来的及。
李霓裳焦心如焚,愈发夹紧马腹,再度催马。不料此时,坐骑的一蹄踏到了地上的一个洼坑。
李霓裳听见骨骼断裂似的轻微脆响。瞬间,马头随着一条弯曲的马腿,倏然下沉。
她尚未反应过来,整个人如羽毛一样被甩下马背,落到了道侧的斜陂之上。
山风卷着碎石擦过耳畔。天旋地转间,不知撞断多少灌木,最后重重砸进一片松软的草陂里,这才被托住,停了下来。
一阵眼冒金星。后背传来的撞痛更是令她险些昏厥过去。
才稍稍缓过来些,迷迷糊糊,她下意识便摸向腰间,摸到那熟悉的物件,知小金蛇没事,这才松了口气。
在夜枭的啼叫声里,她闭着眼,等待疼痛消去。
头上传来了隐隐的呼唤声。
"公主!公主!"
是瑟瑟那充满焦虑的呼唤之声。
李霓裳勉强撑起半边身子应答,声音尚未完全出口,便已消散在了夜风之中。
瑟瑟的声忽远忽近,又慢慢远去,想是她寻错了方向。片刻后,彻底消失。
李霓裳放弃,在及腰的荒草里再蜷卧片刻,感觉力气终于恢复了些,想要起身,惊觉一条腿上传来阵阵刺痛之感,摸索时,才发现膝已磨破,手上也沾了些黏物,自然是血。
万幸,今日的伤,只是皮外伤而已,不会有别的问题。
她终于爬回到了道上。
全身到处的疼痛感,反而刺激得她眼睛发红。今夜那原本折磨着她的种种不安与矛盾之感,已是消失。
事已至此,就算前方刀山火海,也不可能叫她回头了。
这个天王,管他该不该死,先将消息送到了再说。
最不济,只要他还有半点道义可言,想来也没脸皮再做出如先前那样极限施压的禽兽之举。
她看了眼天生城的方向,略沉吟,掉头而行,很快遇到自己那匹在道上徘徊的马,上马,快到方才遭遇追兵的地方,看见两匹尚未跑散的无主战马驮着断裂的皮鞍经过身旁,其中一匹的辔头上还挂着半截断臂,血珠落在地上,发出细微的啪嗒之声。
李霓裳慢慢停马,目光扫视前方。
月光照出对方倒在道上的七歪八扭的几具尸首。她看见自己的一名护卫也俯在地上,不明生死,另一人后背抵着道旁的山石,正用断刀奋力架住对方最后一人劈下的刀。血顺着石棱流淌。最后一名护卫应身负重伤,正无力地仰在一具应是刚被他杀死的对手身上,他应想爬去救助同伴,却是无能为力,连翻身也难以做到,只能用绝望的目光,看着渐渐乏力的同伴,即将遭人屠杀。
李霓裳立鞍落地,走了过去。
几步外的地上,斜插着一柄不知谁人遗落的刀,微卷的刃口沾满草屑与凝血。她抄起刀。对方已拽住她护卫的发髻在往后扯。他的咽喉将要撞上刀锋。
绣鞋落地,细微的步声越来越疾。
就在那人察觉转头的刹那,刀尖从他背后第三根肋骨旁的位置,一刀捅入,插在了心脉之上。
李霓裳双手握柄,继续猛绞了几圈。刀刃切断心脉的震颤,顺着她的手腕蔓延而上。
那人身体因剧烈的痛楚应激而痉挛起来。当看清身后人的模样,圆睁的眼里,满是不敢置信的目光。
李霓裳拔出刀,带出的血箭溅上了她的面庞和颈项。
这一个刹那,令她恍惚想起了许多年前,她还是小孩时,那个终其一生或将锁她的在她身上打下了深刻烙印的漆黑夜晚。
身前的人扑倒,压在了护卫的身上。
“多谢公主——”
护卫被她从尸体下扒出时,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用虚弱的声音,感激地低唤了一声。
李霓裳沉默地扶他靠坐,用刀从自己干净的衬裙上割下布条,将他还在不停淌血的伤腿紧紧扎裹起来,将刀塞入他的掌心,让他看护同伴,等着救援,接着,片刻也没停留,便再次上马,朝着天生城疾驰而去。
剩下这段路,再无任何阻挡。她一口气赶到天生城的大门附近,远远便见门前有火杖的光在闪烁。
数里之外,隔着山岗与树林,山麓口附近发生的那一场厮杀的动静,分毫也没有传到此处。
周围静悄悄,只闻远处一年到头刮不绝的肆虐山风声和几道凄厉的枭啼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