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风雪 第15章

作者:蓬莱客 标签: 因缘邂逅 正剧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不才代青州万千民众,天下万万民众,恳请主上,郑重考虑!”

  上官赞说到最后,已是动情不已,涕泪俱下。

  齐王始终未发一声。田敬暗示幕僚随己退下。上官赞忙揩泪随同,剩齐王独个又在书房内坐了片刻,终于,他缓缓起身,走去拾起方被他投掷在地的信件,举到案头烛火之上,点燃,看着信笺在卷起的火舌里渐化灰烬,齐王稍稍前推座前的案几,只见身后一面靠墙的格架之后,露出来一道小门。他手执烛杖,走了进去,关闭小门,墙壁便又复合如初。

  原来墙壁之后,尚有一间隐秘的斗室。室内陈设与外间大不相同。东墙悬挂一幅山河地理舆图,对面则是紫微垣星图卷,图上描绘紫微、太微、天市三垣,东西两番如城墙环绕,其间,八敕、四辅、天悟等星座有序罗列。

  细看,竟是前朝末代宫廷天师况西陵的亲笔手绘。此人是位不世出的天才,医学术算,天文地理,堪舆相卜,乃至曾在宫廷风靡一时的幻术,无不精通,中年他奉召入宫,因精准预言日食,轰动一时,天下无人不知其名。此卷留有宫廷印鉴,想是他入宫之后所绘,乃大内藏物,长安被毁后,也不知落入谁手,又如何辗转,最后到了此处,成为了齐王崔昆的心头之宝。

  齐王将烛杖放在案头之上,先行至一处置有水盆的角落,仔细净手焚香过后,来到舆图之前,站望片刻,又转到星图前,伸手,缓缓抚过那因年头长久而微微泛黄的纸面,手指最后游移到那紫微宫上,摩挲片刻,接着,他朝向了设在南墙前的一面屏风。

  屏风素面木座,看去极是普通,隐隐约约,只见屏后似乎矗着一尊高大的威严人形。

  齐王便如此隔着屏风,落目于那道人形之上,出神良久,他踱步绕过屏风,来到了其后,那里一道木架,架上竖挂衣物,冕冠、玄衣、纁裳、大带、蔽膝,连同素纱中单、赤舄等,无一不齐。

  竟是整齐一套绣有日月星龙十二纹章的天子礼服。原来方才映透在屏风上的那道朦胧人形,便是衣影。

  齐王停在冕服的前方,久久凝望,神情渐渐痴迷,犹如对面是他思慕许久的一位心爱的女子,目内放出了无比温柔的光。

  他开始朝冕服恭肃下跪,行三叩九拜大礼,将要完毕之际,忽然,身影顿了一下,接着,也未从地上起身,只手足并用,慢慢地爬向那一套冕服,到了近前,无声无息地探手,突然,将那一片刺绣织藻黻纹的裳角猛然一把掀起。

  冕服之后,陡然发出一道尖叫之声,一团身影连滚带爬,不住地往后退去。

  齐王神色紧绷,手紧跟着一把抽出冕服腰带上悬的佩剑,自地上一跃而起,一步抢到衣后,赫然看见一人退缩在角落。

  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女儿崔蕙娘。

  崔蕙娘的神色极度惊恐,面容更是白得不见半分血色了,整个人瑟瑟发抖。

  “是你?”

  齐王立在女儿身前,难掩讶色,攥剑的手终于缓缓放落,然而目光依旧阴鸷无比。

  他的眼皮抽搐,双目盯着脚下的女儿,寒声道:“你怎会在此处?”

  “你都听见了甚?”

  今日之事,崔蕙娘自然不是有意为之。

  太平寺意外之后,她被匆匆接了回来,在度过一段满是煎熬和愧疚的日子后,总算前些时日传来了好消息,代她受罪的霓裳安全归来。

  她极想过去探望,然而,数次皆是无果,被瑟瑟娘子以各种借口婉拒。她便明白,应是长公主不再允许她与阿姐往来,只得作罢。如此难过数日后,又得知裴家的二郎君抵达青州。

  憧憬了许久的未来夫郎终于到来了,起初,她自是如同世上所有的怀春少女一样,心如鹿撞,暗怀期许。然而,事情似乎并未如她预想那样发展,她得不到议婚的消息,忍不住向乳母旁敲侧击地打听。乳母只满口夸裴家二郎如何俊美,如何翩翩风度,却半句也不提婚事进展。

  崔蕙娘不谙世事,然而也非蠢笨之人,乳母这般躲闪,敏感的她在心中有所感知。今日哭了半日,终于下定决心,不可勉强别人。她知父亲几乎每晚都会独自在书房内停留,便在天黑后来到了此处,想寻父亲说清楚,裴家的儿郎若是无意于自己,那就不必再议亲,免得自取其辱。

  齐王的这间书房,连同外间庭院,向来是个禁地,每日只许仆从在早间的固定时间入内打扫,除此之外,家仆等人未得召唤,一概不许擅入,这个规矩,上下皆知,从无人胆敢打破。

  崔蕙娘却是不同。

  齐王从前对这唯一的女儿,也颇多怜爱,她那件稀世的吉光裘,便是齐王所赠。虽然近年,齐王因军国大事缠身,渐渐对女儿有所疏忽,但蕙娘在仿徨失落之余,心中始终仍将父亲视为最为亲近之人。

  她悄然入内,天黑也懒怠点灯,只缩坐在父亲惯坐的位置上,回忆起幼年自己被他抱来这里坐他膝中的情景,倍感伤神。后来夜深,久等始终不见父亲归来,便想先回,等明日再来。不想因了眼前昏暗,起身之前,不慎撞到前方案几。

  案几颇有分量,按说她这一撞,不至于挪位,然而疼痛过后,她发现身后格架的墙上竟露出一道小门,好奇驱使之下,燃起烛台走进,看到了墙后的另个乾坤。

  便在她万分吃惊手足无措之际,庭院外隐隐起了一阵步履之声。应是父亲来了。她下意识地明白,父亲绝不容许有人发现这面门后的秘密,包括她在内。当时情景太过仓促,也不容她多想,她迅速恢复案几,熄火,随即躲藏在了小门之后,期盼父亲不要发现,等他走了,她再离去,便当什么也没看见。

  她却没有想到,接下来,隔着一堵小门,叫她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为残酷和阴险的一段对话。不止如此,连她自己,也成为计划当中的一环。

  此一刻,她更是被方才躲在龙袍后时看到的父亲的诡异模样给吓得魂飞魄散。

  她睁大眼,瘫坐在角落,恐惧地望着面前这个陌生得她仿佛根本便不认识的父亲,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次日,在准备充分过后,裴曾更换新衣,求见齐王,谈及了此前一直悬而未决的两家议婚之事。

  齐王满面愁容,告诉他一个不好的消息。

  他的爱女蕙娘昨夜染上急症,危在旦夕,齐王牵挂不已,昨夜一夜未眠,暂时无心议婚,请他先行回往驿馆歇息,等蕙娘身体好转,再议此事。

  裴曾闻言,意外不已。

  难怪齐王今早面色憔悴,眼底布满血丝,与平常的模样大相径庭。他忙应允,再询问几句蕙娘的情况,得知齐王已请来了最好的名医在为女儿诊治,方略略放了些心,又请齐王自己也务必多加保重。

  婚事是只能暂时挂起了,但愿崔家女儿能早日康复。

  主家出了如此意外的烦心之事,裴曾自也不会再多烦扰,再次安慰齐王一番,在齐王的感激道谢声中起了身,告退先行离去。

第21章

  裴曾的脚步声远去后,方才隐在隔门后的田敬便现了身。

  他一早过来,是因听闻崔蕙娘昨夜突染恶疾的消息,心中有些不安,方才见面还没说两句,裴曾便到,只得先行回避一下。此刻跟前再无旁人,按捺不住焦急,再次询问外甥女的情况。

  “究竟是怎的了?好好的突发恶疾?”

  崔蕙娘乃昨夜那计划内的重要一环。她若出了岔子,整件事便不可行了。

  齐王沉面将昨夜意外略略提了一下,掠过密室一段,只说蕙娘当时恰藏在近旁,事已被她知晓。

  田敬胸间心血登时发凉。

  外甥女素来胆小软弱,计划既已被她知晓,即便她肯顺从齐王安排上路,到时路上或是婚礼当中,万一有异常表露,哪怕再细微,也是极大的隐患。裴家人绝非泛泛,若有任何起疑,后果可想而知。

  “这……这如何是好……”半晌,田敬喃喃地道。

  就此放弃,太过不甘。继续为之,风险又太过巨大。

  齐王不言,只转了话题:“我问你,孙荣之诺,可信几分?”

  田敬知他是问徐州宿州,勉强稳住神,道:“潼关一战败北,他如折一翼,元气已伤,目前谅他也不敢出尔反尔。”

  齐王缓声道:“你叫上官赞传话,孙荣先将徐州宿州也一并让我,我便照计而行,为他除去裴家兄弟。”

  田敬一怔。

  那孙荣为表诚意,说的是先将德州让来,剩下两地,待事成之后再让。齐王如今却要他预先一并将三地转来?

  “这……孙荣老奸巨猾,怕是有所顾虑,不肯这么快便全部放手……”

  齐王轻哼一声:“他不讲,便当我不知吗?北面那些蛮夷对裴家既恨且惧,十有八九,他已暗中与北夷做了交易,为他们拔掉裴家这根锲在河西的钉子,北夷便借他兵马,否则,他怎肯如此大方,开口将那两地也让与我。”

  田敬恍然大悟:“是了!必是这样!这无耻的孙贼!眼里是完全没有河西的百姓啊!还是姊夫你想得深远。如今咱们才是他能除掉裴家兄弟的最大指望,难怪他舍得让地。是他有求于咱们青州!”

  想通这个关节,田敬放松不少:“我明白了,稍候便去传话。日后,只要拿下江都与吴越,孙荣想要翻脸,咱们也是不怕。何况那些蛮夷,只知利,而无义。他如今能驱用,我们日后也能。”

  他话音方落,想起外甥女的事,满腔希望顿时又扑灭了,思索片刻,忽然,蓦又灵光一动:“姊夫!我有了!公主与世子的婚事既未定下,不如先缓一缓?”

  他话说一半,停了下来,望向齐王。

  齐王沉吟片刻,拂了拂掌。

  田敬知他向来深计,自己能想到的,他不可能想不到。恐再打扰他思忖大事,忙起了身,恭敬地道:“一切皆由姊夫定夺。我先去办正事。”

  田敬匆匆退下,跟前再无人了,齐王略感倦乏,便稍稍松开些终日束缚己身的腰间玉带,歪靠在坐床的围屏上小憩,目光落到侧旁一面围扇上。

  那扇上绘的是副美人图,画中美人斜依蕉窗,娇面含愁,似正在盼夫早归,颇为动人。

  齐王看了片刻,闭目卧思。

  深夜,青州城远处所发的隐隐的三更鼓声越过高墙,送入了齐王府的一处幽室之中。

  瑟瑟披着一件将她从头掩盖至脚的大氅,穿过一面预先半开的小门,曳着软底绣鞋走过一段昏暗无光的画廊,闪身入了一间寝堂。

  铜灯半明半暗,香篝红火焖灰,她如一缕浓重夜色里的馥郁暗香,随了夜风,无声地游过重重帐幔,终于,步至寝堂的最深之处。

  一张雕花牙床之上,侧身向内卧着一道魁梧的身躯,那人着了中衣,一动不动,似已睡去。瑟瑟便停在牙床前,故意不上,片刻,听那人低声命她上前,嗤地轻笑出声,这才靠了上去,软声低语:“我就知道!我才在心里数到九,连十都不到,你便忍不住了……”

  那人蓦地探臂,将瑟瑟一把拖上牙床。瑟瑟惊呼一声,肩上氅衣滑落委地,声也渐转为颤。一番红波碧浪,翻云覆雨过后,她徐徐吐出一口气,道:“今夜怎突然又想起来叫我了?我还道你有了新欢,早将我丢脑后。”

  那人依旧微喘,在枕上闭目仰歇,随口应:“谁人比得上你。我是前些时日事多,才冷落了你几分。早便想见你了。”

  瑟瑟冷笑一声,讥道:“谁人能想,外人看着道貌岸然的齐王,竟会对着家中一个洗脚婢说这些。当我是不知事的十五六岁女郎吗?少拿这些话哄我了。”

  齐王非但不恼,反而仿佛觉她如此态度颇为有趣,睁目望她一眼,呵呵一笑,抬臂将她搂近,另掌抚她圆润小腹,附耳哄道:“哪日你若能替我再生个儿子,那便好了。”

  瑟瑟闻言,终于将自己一张娇艳的面容转向齐王,眸光流转:“我算得甚,怎配为齐王生子?何况……齐王不是已经有了个好儿吗?”

  齐王正色:“我是说真。令尊虽只是一个宫廷乐师,却是铁骨铮铮,更兼忠肝赤胆,宁死不屈逆首。我早年于宫宴内有幸也曾亲耳听过他的一曲琵琶,如闻仙乐。可惜他效忠错了人。李家的皇帝薄凉无情,你的那位长公主,亦是不遑多让,何曾善待于你。”

  瑟瑟的父亲本是宫中乐官,无器不通,尤以一手琵琶而著称,有着宫中第一乐师之名。长安破后,他遭叛军俘虏,一次宴会当中,逆首与下属以集体当众淫辱前朝宫女为戏,又命他弹奏琵琶助兴,他愤而不从,举器砸伤首领,遭五马分尸惨死。瑟瑟当时年幼,被长公主所救,后来又被认做了义女。

  “至于我那儿子……”

  齐王叹息一声,转了话题,捉住瑟瑟的一只手来把玩,“说起来,令尊乃天下第一乐师,我看你手指纤纤,当也弹得一手好琵琶,怎的好像从未听你为我奏过。今夜既来,何妨便为本王奏上一曲。”

  瑟瑟微垂眼眸,淡淡道:“我自小笨,学不会那些,阿爹便未教我。”言罢,她自齐王掌中抽回自己的手,斜睨一眼枕畔男子:“我还不知你这老东西,说话就爱七拐八弯!少在我面前讲好听话了。说罢,今夜叫我来,到底为了何事?”

  齐王看她一眼,哂笑,随即神色便也转肃,沉吟片刻,道:“早上裴曾来寻我议亲了,竟如此不巧,蕙娘昨夜偏偏突发重疾,病势不轻,如今还生死难料。你也知,她原本身子便弱,这回即便上天垂怜,叫她能好起来,也是不能如约嫁过去了,否则,便如害了裴家二郎。只是这桩婚约,非我一家一姓的私事,乃干系我青州万千百姓的福祉,不能因此而断。”

  他顿了一下,“公主与栩儿八字不合,强行成婚,怕是不利,我便想,不如就此作罢。此次联姻,何不改为公主嫁去?”

  瑟瑟吃惊不已,自齐王怀中坐起,披衣皱眉看他:“你难道不知,裴家或深恨先帝?怎会打起如此盘算?”

  当年宇文纵悍然叛出朝廷,满朝人心浮动,不少同样手握重兵的节度使皆在暗中观望,预备时刻跟着兴兵。

  正是如此情状之下,裴大将军受命平叛,他镇压下宇文,稳住局面后,皇帝却听信监军太监谗言,怀疑他养寇自重故意放走宇文纵,将他关押审问。大将军在狱中旧伤加重,不治而去,夫人随后也忧思而亡。虽然过后,朝廷予以平反追封。然而,有了这段曲折,裴家人怎可能不心怀芥蒂?

  齐王道:“皇帝不是已经诛杀监军太监,证明乃是那太监索贿不成栽赃陷害吗?还了大将军清白,事后也予以追封,还能如何?裴家世代本就深受李家皇恩,更不用说,裴家兄弟的烈祖母,本就是世宗公主,两家早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些事,又干如今的公主何事?裴家兄弟皆为明理大义之人,怎会纠结于这些旧日的误会,置河西、青州两地百姓生死于不顾?”

  见瑟瑟依旧不言,齐王继续说道:“长公主如今是我夫人,早便是一家人了,既是联姻,嫁蕙娘,还是嫁公主过去,有何区别?况且,与公主的贵重身份相比,我那女儿算得了甚。裴家世代忠良,乃河西天柱,也只有公主嫁去,方能彰显裴家二十载孤忠的持守之节。”

  瑟瑟不以为然:“你说得再好也没用,长公主未必就舍得将公主嫁去。”

  齐王将她揽回在枕,笑道:“所以才要你这心肝出动,替我好好和她说话。”

  瑟瑟将齐王一把推开了些,“我可不信你有如此好心。你不老实说清楚,我便是满身的嘴,也不可能说动长公主。”

  齐王慢慢坐起身,凝神片刻,缓缓道:“既如此,我便不瞒了。”将那计划道出。

  瑟瑟听完,面容难掩惊骇之色,半晌,只道:“好狠!”

  齐王只用宽容含宠的目光望她:“乱世凶年,四海鼎沸。大丈夫处世立身,当不拘小节。我若是不狠,如何做得你们倚仗?”

  “蕙娘胆小,还不听话,不能用了,如今只有公主能够胜任此事,记住,绝不能叫她知道,免得她出纰漏。你也放心,不用你们说,我自会第一时间护公主周全,将她安全带回。至于长公主那里……”

  他顿了一下,“并非是我不守承诺,而是情势有变。你代本王告诉她,寿日当天,怕是不能举起复国之事了。不过,只要她点头,事成之后,必是她心心念念的前朝复立日,她将被尊为摄政大长公主,受本王、百官以及青州万民的伏拜。此言若假,我甘受天谴!除此,她有任何别的要求,也尽管提。只要本王可以做到,必会应允。”

  他慷慨言毕,含笑看着瑟瑟。

  瑟瑟岂会不懂,齐王言下之意,便是长公主若是不肯配合,那便休想他助她复国了,忍不住气笑。

  “好个无耻老贼,出尔反尔。你就不怕长公主与你翻脸,一拍两散?”

上一篇:瑶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