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蓬莱客
她迟疑了一下,决定容它继续和大虎一道过夜,明早离去前再收。
夜渐深,小帐外篝火燃烧所发的轻微噼啪声消失,耳边彻底陷入寂静。
不知夜已过去多久,静卧中的她睁开眼睛。
远处隐隐似传来一阵马蹄之声。
那声音甚为急促,渐渐到了近前,方向似是来自赤骊部。
难道是接她的人已到了?
她飞快爬了起来,裹上衣裳,匆匆钻出小帐。
月光下,几道骑影已至近前,她认了出来,当先一人,正是当日曾替她引路入寨的那位赤骊部的人,同行的另一骑者,看服侍装扮,似来自郡治。
“我是郡守派来的信使!李二郎君可在?有急事!”
那人来不及下马,看见冰溪旁的营地,便放声呼唤,声音透出掩饰不住的焦急。
第147章
147.
整个营地的人都被惊动。永安很快奔上, 问是何事。
那人从马背上翻了下来,和他说了几句话。距离有些远,李霓裳听不到, 只见永安闻言大惊, 顿了一下脚,失声:“怎会出这样的事!他在的!前半夜都在守夜,就片刻前才去歇息。我这就去叫!”
他匆匆转身,正待去唤人,迎面撞见一道身影已快步走来, 急忙迎上, 喊道:“少主,郡守那边来了一个君侯的急讯,派人找你,却遇大雪封道, 知你与赤骊部的人交好,昨夜便找了过去,恰好得知少主人在这里, 信使便连夜赶了过来!”
他冲到裴世瑜的面前,低声转述。
李霓裳距他二人最近, 却也隐隐只听到他说的一句夫人万分焦急, 也已在赶来的路上,除此之外,并不能听到什么, 只看见裴世瑜听完后, 脸容瞬间转为凝重。
很快,他回头,朝她的方向看了一眼, 应是在示意永安,永安会意,奔来作揖:“公主,实在对不住,出了点急事,少主与我立刻便要走了。明日一早,请公主照原定计划上路便可!”
他闭口不提何事,显是不方便外露。
李霓裳纵然心中同感担忧,却也不会开口多问,只立刻点头:“我知道了,你们自管去吧。”
她匆匆来到大虎的身边,将还贪恋皮毛温暖的小金蛇收回。
裴世瑜已翻身上马,欲待去了。
“喂!究竟出了何事?”
这时,伴着一阵骚动,身后传来喊话之声。
李霓裳转面,见李忠节手执火杖追了上来,冲着马上之人的背影喊话。
“莫非是你们的北境又起乱子?若是需要帮手,说一声,我也可以叫我祖父发兵相助!先前我们武节遭人攻打,你们发兵来过,虽最后没用上,这个恩,我们也是要认的!有恩必报,我们武节,从来不愿欠下人情!”
那人应声回首,目光在身后少年的身上停了一停。
也不知是真的,还是李霓裳错看,她只觉他的两道目光似又掠过自己,接着,朝还停在她脚边的金奴低低地叱了一声:“走!”随即再无别话,掉头策马便去。
金奴立刻从雪地里起来,一个纵身,跟上前方坐骑。
永安上了马背,冲李霓裳作了个揖,拍马也匆匆忙忙地去了。
随着马蹄之声远去,转眼,二人便转过冰溪尽头的一道雪岗,消失不见。
“公主,究竟出了何事,你可知道?”
耳畔响起一道问话之声,将李霓裳的神思拉了回来。
她转头,见孟贺利来到身后发问,应说不知,随即吩咐他让人都散了,继续休息,明早按照原计划上路便可。
孟贺利应是。
李霓裳见李忠节也走来,似要问话,朝他摇了摇头,随即回到小帐之中。
这个后半夜,她无法入眠,坐等到了天明。
次日,赤骊部的人果然如永安说的那样,如约到来。
她一坐上马车,便命自己不必再去多想别的任何杂事。
对她而言,当务之急,是先应对来自武节的那件事。
顺利抵达郡治,她立刻见了被孟贺利私扣的信使,询问详情,但信使所知也是不多,只道崔重晏如今与长公主和公主已结成死敌,他又心狠手辣,情况紧急,李长寿亟盼她能早些回去商议。
郡守或因先前出的那桩不知为何的意外,人不在城中,获悉她到,派人送她一路出去,回往武节。
李霓裳不再耽搁。
先前带出来的随行都还在天王那里,她也不愿让孟贺利送自己回武节,便接受郡守安排火速上路。
事已至此,孟贺利又怎还敢再有任何阻挠,何况天王明面上要李霓裳做的事,她也已经做到,只能拜别,看着李霓裳一行人马匆匆离去。
这一路餐风宿露,说不尽途中各种困顿,终于在这一日,踏入武节境地。
此时距离她上次离去,已过去了小半年。
她走的时候,大地萧瑟,回来,武节城外的野地里,已冒出满目的繁草野花。
李长寿闻讯,领人早早赶了出来,连胡德永也不顾年迈,同行在城外守候。
远远见到李霓裳的马车出现,李长寿迎上前去,顾不得责骂胆敢私下出境的李忠节,向车便跪了下去,叩首到地,泣道:“公主,都是老臣的错,没能护好长公主,连累公主至此地步!”
李霓裳对他敬重有加,更是深怀感恩,这几年若无他忠心支持,怎可能立稳今日局面,见状立刻命人停车,下地后上来,亲手将他扶起,连声安慰。
李长寿终于止住涕泪,道出事情整个经过。
据他之言,在她走后,长公主日夜牵挂,寝食不宁,若不是李长寿和胡德永等人加以阻拦,她自己便要亲自带人过去营救,好容易等到派出去的人和瑟瑟一道回了,唯独竟不见她,长公主担忧她的安危,更是彻底被宇文纵的行径激怒,再不听李长寿劝阻,瞒着他私下密会崔重晏,商议如何救她回来,不料崔重晏两面三刀,趁机竟将长公主扣下,待李长寿等人得知消息,已是迟了,崔重晏已将长公主带走。
李霓裳听完,眉头微蹙,问道:“他可有说目的为何?”
李长寿与胡德勇对望一眼。
胡德勇上前道:“老臣派人发信质问,他置之不理,只说……”
他顿了一下,“只说要见公主之面,到时公主自会知晓。”
“不行,不能上当!谁知他会不会又是使诈!万一故技重施,对公主不利,那当如何是好?”李忠节忍耐不住,插话嚷道。
他的话,未尝不是李长寿和胡德勇等人的顾虑,随他话音落下,四周无人应声,气氛一时沉闷下去。
“公主!祖父!崔重晏那厮如今不是占了范方明的旧地吗,我也不是没有去过那个地方,我愿领一支精兵,绕过重防,突袭过去,誓将长公主救回!若是不成,我便死在外头,不回来了!”
“大胆,谁容你说话!”李长寿大怒,上去抽鞭打他。
“你先前胆敢私下外出,我还没和你算账!再大放厥词,不用你死在外头,我先打死你算了,省得再惹是生非!”
“祖父!长公主已经落入小人之手,咱们武节,多的是堂堂七尺男儿,难道还要让公主重蹈覆辙不成?”
李忠节非但不避,反而迎上,跪地仰面说道。
李长寿举在空中的鞭子停了下来,一顿,沉面道:“黄口小儿,你知道什么!我早有打算!”
他抬脚踢开孙子,随即转向李霓裳,行礼道:“忠节方才之言,虽不知死活,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老臣早年与范方明争斗,大小阵仗打过不少,论起地形,没有人比我更为熟悉。老臣便是想等公主回来,将这边事情交代好后,发兵前去营救长公主!”
“此事不可冲动!还需从长计议!”胡德永吃了一惊,急忙阻止。
李长寿可谓武节军队的主心,他若有所闪失,对武节的打击可想而知,胡德永知道轻重,立刻也走到李霓裳面前道:“老臣虽然年迈无用,却也不是贪生之人。长公主是一定要接回的,老将军也不能冒进。老臣与那姓崔的从前有过往来,不如由我去,替公主探明那厮的意图,到时再商议对策,也是不迟。”
“此计最为妥当!”同行而来的众人交头接耳,低声相互议论,纷纷点头。
“请公主准许,老臣今日便可动身出发!”胡德永又道。
李霓裳沉吟之时,远处的旷野地里来了一骑,待到对方渐近,众人认出竟是崔交,无不变色。
崔交停马,远远朝着李霓裳恭敬行了一礼,随即大声说道:“我家主上命我传话,他只见公主一人,其余一概不见。明日午后,他在白龙坡等候公主大驾!只要公主愿去,他以性命担保,必会送公主安然回来!”
崔交传话完毕,上马便去。
“公主不能去!不可信啊!”
“是啊,公主万万不可涉险!”
众人再次议论起来。
李忠节从地上一跃而起,便要去追,被李霓裳喝止。
众人纷纷望向了她。
李霓裳看着远处那道渐渐消失的骑影,慢慢转面,道:“你们谁都不必争了。他既要见我,我去便是。”
白龙坡是武节与从前范方明相争过的界地,如今那一带,武节与崔重晏各驻一支几百人的守军。
李长寿亲自领着挑选的一队精兵,将她护送到了附近。
李霓裳独自来到坡下,一道身影已立在坡顶的一块巨岩之上。
那人一身常服,长身而立,野风将他衣角吹得猎猎而动,正是约她前来的崔重晏本人。
她沿坡而上。
崔重晏快步走到她的面前,行了一礼。
“多谢公主肯来相见。昨夜我便已经等在这里了。为表我对公主的诚意,我已下令,将驻军后撤三十里地,请公主放心。”
他神色谦恭地说道。
“我姑母呢,她怎样了?”李霓裳并未回应,开口径直便问。
“她到了我那里,我自然拜她为上宾。她也一切安好,公主不必牵挂。”
他的双目凝落在她脸上。
“上次未等到公主答复,便连番变故,错失与公主结好的机会,只怪我自己势不如人。公主这趟出行,想必车马劳顿,很是辛苦,我已在前方不远为公主设下宝帐,公主若是不弃,可先入内略作小憩。”
第148章
李霓裳早便看见坡对面数十丈外的一处野林内, 隐隐露出一片帐角。
她收回目光,冷冷道:“多谢好意,只是大可不必。你以我姑母为胁, 要我来此相见, 究竟有何图谋?不妨直言。”
崔重晏静默了片刻,神色转为郑重,道:“我也知公主是个直爽之人,既如此,便也不绕弯子, 此次将公主请来这里相见, 确实是有一件棘手之事,凭我一人之力,怕是没有胜算, 不得已如此为之。倘若能得公主大力相助, 崔某不胜感激。"
李霓裳未应,只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