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陆大人他言而无信 第136章

作者:闻希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欢喜冤家 甜文 成长 古代言情

  慈宁宫遍布守夜的宫女太监,光是进第一道门就要被完全陌生的金吾卫核查册籍,严密搜身,再后面不知还有多少道坎。

  且说梁太后的心腹宫人满头大汗,躲在角落

观望半晌,进退不得,只得原路返回。

  自从叶尚宫出现,慈宁宫到处都是陌生的面孔。

  局势已容不得她再妄动,便是想往外传条消息都难。

  慈宁宫的寸步难行不久后也传回了德尚坊梁家,接连失利使得梁太傅长叹天命不由人。

  文信侯咬牙道:“我看是颂国公和陆添不由人,这父子二人速来假清高,狼狈为奸,实则最好追名逐利,把持盐铁司多年。”

  前来禀告的内侍惶恐道:“是冯太皇太后的命令。叶尚宫便是听了咸凤宫的话才拿鸡毛当令箭。

  沉默半晌的梁元序一怔,梁太傅也意识到了,唯有文信侯依旧怒不可遏。

  梁太傅:“确实是我们技不如人。”

  是谁不由人并不重要,结果一直都朝陆家想要的方向延伸。

  关键他们明明什么都做了却又像什么都没做,一切只是顺势而为,顺应君心。

  假装纯臣,当好纯臣,可能一时的利益没那么多,然而细水长流,子孙后世,受益无穷。

  陆家不仅要敏王做皇帝,还要他舒舒服服没有心理负担和后顾之忧的成为皇帝。

  这叫顺天承名,非人力托举。

  这是帝王的尊严。

  三月廿八,梁太后为先帝诞下了一名漂亮的公主。

  不管是梁家准备的男婴还是陆家准备的女婴最终都没有派上用场,两名小婴儿平安无虞地回到了各自母亲身边。

  梁太后望着襁褓中的女儿,面如死灰,完全感受不到一丝做母亲的愉悦。

  母凭子贵、垂帘听政的春秋大梦一去不复返。

  这人间富贵,权势滔天,她才享受了短短数月,就全部变成了流沙从指缝遗落。

  人一旦享用过顶好的东西就会连退而求其次都嫌弃。

  梁太后忘了即便是个公主她后半生也算有依靠,锦衣玉食,老有所依,但凡敏王是个脑子清醒的,哪怕是做给天下人看都会正常善待她,善待一位毫无威胁的小公主。

  不比她原来的命运——嫁给老男人做继室,管理一院子小妾强一万倍?

  可是她做过皇帝的母亲,就再也瞧不上公主的生母了。

  四月初八浴佛节那日,被强行续命痛苦煎熬的小皇帝终于可以闭上眼“沉睡”,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梁太傅告老还乡,文信侯辞去了前军都府都尉一职,七日后,也就是四月十六,敏王践祚。

  宋音璃的婚事也因此延后到了这一年的秋日。

  改朝换代的事儿虞兰芝早已麻木,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次的新帝年轻健康头脑正常,再想到陆宜洲的态度,不难看出老百姓此番终于等来了一个靠谱的上位者。

  老百姓根本不在乎谁当权,老百姓只在乎上位者稳不稳定。

  上位者安稳朝局安稳,大家才有盼头。

  虞兰芝把三月下旬到四月底发生的事详细地写进信中,内容全是她的所见所闻所思。连同这封书信一同寄往津州的还有一只自己亲手绣的小香囊,雨过天青色。

  津州怕是不止水患水匪,否则陆宜洲也不会至今未归。他在做的事利国利民,虞兰芝全都理解,所以为他绣了香囊。

  这次的不丑,如意吉祥纹。

  他可以换下丑丑的那只换上这只挂在身上了。

  香囊里放了一枚她最喜欢的海棠花镶宝石耳铛,待他回来之日亲手归还,她就可以重新佩戴一双了。

  不久之后,陆宜洲就收到了小妻子的礼物,海棠耳铛,全是她的味道,明知一钓他就会上钩,还不动声色勾引他,真坏。

  陆宜洲垂眸吻了吻。

  五月初十津州消息送达朝堂。

  津州马知州勾结水匪劫持来往商船、官船获取大量不义之财,纵容水匪为祸当地百姓,并以水患为由强迫乡绅富户捐钱捐粮再全部敛入自己的口袋。

  然而光是这些都已不能满足日益贪婪的胃口,他竟打起了劫持赈灾钱粮的主意,事发后还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把知情胥吏全部灭口。

  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此外,陆宜洲和包将军还在黑角岭发现了私人铁矿洞,从开采痕迹判断至少有八年。

  八年,贪墨了大瑭多少精铁与税收。

  要知道盐铁不仅是国之大利,更是国之大本强兵之事,私自开采等同谋逆。

  这么大的手笔不见得是一个土皇帝知州的一人之力。

  在抓捕水匪大当家段蛟的过程中,陆宜洲意外抄没了一本贿赂名册,当中详细记载了官匪勾结这些年非法获利的银钱,以及银钱的最终分配,包括不限于上下打点。

  这帮人背后最大的势力直指洛京陈府。

  自从陈太师死后陈府一落千丈,但只要年轻人上进也不是没有希望的,不意家族所作的各类勾当就在津州被人连根拔起。

  以铁矿为根基滋生的产业也被人拎出水面。

  就算陈家并未直接参与开采铁矿,但陈家为开采铁矿的逆贼提供了巨大的保护伞,使得这帮水匪武器精良堪比正规军。

  水匪与安平卫在黑角岭一战占尽上风,若非陆宜洲和新上任的安平卫包将军,朝廷险些没打过。

  也正是这一战引起了陆宜洲的怀疑。

  既然是不成气候的小股势力,又哪来的精铁刀剑?这才有了后续的大规模搜山。

  此案放在哪朝哪代都是上位者的逆鳞,新帝连夜下旨表彰陆宜洲和包将军的功绩并下令彻查。

  这一查就查出了数十名蛀虫。

  可谓是抄了一个津州马知州填了半个国库,乃新帝当政期间影响力最大的案件。此案之后,朝廷才算真正肃整纲纪,廉洁之风悄然盛起。

  言归正传,端午过后的洛京炎热无比,知了趴在树干有气无力叫着。

  云蔚院浓荫如盖,虞兰芝百无聊赖荡着秋千,仰脸是开满蔷薇的藤蔓,爬满了木梁,香气馥郁。

  他离开时正值春日二月,新婚尚不满三十日,距今已有三个月。

  她竟然记得这么清楚!

  不过他在做好的事,只要能让他安心不分心,再久虞兰芝都愿意等。

  婆母仁慈,不仅允她时常回娘家,还邀请阿娘来府上做客,理由是:“离这么近不多走动怪可惜的。”

  明明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际,却为了她,主动与阿娘接触。

  这对一个孤僻惯了的人而言有多难唯有谢琳自己清楚。

  但她是真心想为芝娘做一点事。

  六月初十,陆宜洲回京。

第77章 第77章虞兰芝张开手一跃,跳进……

  有人顺利回京就有人永远留在了津州。

  话说那林纪,跟踪窥探多日,带给沈舟辞一个好消息。

  这确实是个天大的好消息,黑角岭易守难攻,陆宜洲到底是文人出身,居然学包将军攻山,一个不好死了伤了再正常不过。

  都不需要旁人去使绊子。

  千载难逢的机遇放在眼面前,沈舟辞怎可能无动于衷,于是施以重利,要求林纪见机行事。

  沈舟辞:“宁可失手也不得被擒。”

  林纪:“您放心,小的便是为了自己的命也不会被擒。”

  以他的能力倒也没说假话。

  林纪伏在山脚下暗暗守了一天一夜,没想到次日竟等到了大捷的消息,只见一群官兵气势汹汹下山,虽然许多人身上挂了彩,精神却都很不错。

  陆宜洲和包将军走在队伍中间,身上也挂了彩,气势却不减,显然没有性命之虞。

  好硬的命!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六万两白银林纪不得不冒险扣动机弩,干完这一票他就金盆洗手。

  未料机括才扣一半就被斜刺里伸出的大手劈开。

  只见对方浓眉大眼二十余岁,一身的腱子肉,怒喝道:“你是何方蟊贼,谁派你来的?”

  津州的案子牵涉甚广,有人狗急跳墙不足为奇,陆宜洲就等暗处的人下手好捉回去审问,没想到这些人中多了一个完全不相干的林纪。

  林纪并不代表任何势力。

  发现林纪的正是高择,他原以为林纪是黑角岭的水匪内

应,正想看看能不能挖出更多水匪线索,没想到此贼二话不说就要对公子不利。

  这还了得!

  故而才有了前面的高择突然跳出,一个护卫一个杀手打得有来有回。其实林纪始终处于下风,尤其是这种情况下,想必官兵很快就会循着声音赶来支援,再不撤唯有死路一条。

  林纪当即使出看家本领逃遁,也在途中接连中了两箭。

  死士出身的鬼市杀手没有一个不是身怀绝技,重伤之下他仍旧咬牙甩开了高择。

  好快的身手!

  连中两箭速度都不减,眨眼消失在黑角岭错综复杂的地形。高择深知穷寇莫追,主要还是担忧生变,遂折返回去领罪,仔细述说了前因后果,请陆宜洲加派人手小心行事。

  这厢的林纪一路奔逃,东躲西藏十余日,六月的某个夜晚顶着高烧翻进了沈舟辞在津州落脚的一处隐秘别苑。

  此番任务固然未能成功,却也是他拼上半条命才未留下后患,那么来收取一部分佣金也算合情合理。

  双脚甫一落地,原本还平静的院子不知从哪儿冒出了一群护院,乌泱泱围过来,沈舟辞的警惕心可真强。

  有人飞快跑回屋内禀报沈舟辞,不多会儿就有一名修长的年轻男子走过来,两名提着灯笼的下人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