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第273章

作者:鹊上心头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宫斗 爽文 升级流 古代言情

  夏岚深吸口气,终是破釜沉舟,准备赌上一回。

  这是豪赌,也是博弈。

  端看姜云冉以后能带她杀出怎样一条血路。

  “姑母说,当年恭肃皇后是个温柔可亲的人,她虽出身将门,自幼习武,但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宫中之事也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对身边的宫人仁慈宽和,处处袒护,没有比她更好的人了。”

  “可她的仁慈,也养大了许多人的胃口。”

  “有一名姓薛的宫人,趁着恭肃皇后风寒,故意引得先帝注意,因此成为了宫妃。”

  姜云冉听到这熟悉的故事,一个晃神,不由想到了韩才人。

  她说:“恭肃皇后并未生气?”

  夏岚摇了摇头:“恭肃皇后是否生气,这个无从得知,下臣的姑母也并非丹凤卫重臣,但她却知晓那名姓薛的宫女被封为了采女,之后也颇为得宠数月。”

  姜云冉点头:“你继续说。”

  “那名薛采女或许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受宠数月之后就默默无闻,恭肃皇后可怜她,留她在坤和宫侍奉左右。”

  “直到天启二年,恭肃皇后又得一场风寒,为了怕皇后为家中事忧心,先帝口谕,宫中上下务必尽力隐瞒,不叫皇后知晓。”

  “后来,”夏岚压低声音,“后来恭肃皇后有孕,宫中上下皆很欢喜,也因时隔数月,气氛也松快很多,不再紧绷。”

  “还是那名薛采女,告知了恭肃皇后真相。”

  家族一夕之间覆灭,所有亲人俱亡,恭肃皇后悲伤过度动了胎气,早产加难产,最终一尸两命。

  自此,沈氏大宗再无一人存活。

  姜云冉长叹一声。

  景华琰平日里闲谈,偶尔也会提起母亲,在景华琰的口中,恭肃皇后是个坚强的女子。

  即便遇到这样的情形,姜云冉以为,她大概也不会崩逝早亡。

  此事,应该还有蹊跷。

  姜云冉转着手腕上的碧玺珠串,慢慢开口:“你可知那名薛采女是因何得到先帝的宠爱?”

  这个问题很突兀。

  夏岚愣了一下,才仔细回忆。

  “不知,”夏岚道,“年代久远,这似乎也并不重要,姑母并未同下臣讲述过。”

  “若娘娘想知晓,可以寻宫中的老嬷嬷询问,或许能知晓一二。”

  姜云冉却道:“宫中并无多少当年的旧臣了。”

  现如今这些尚宫管事,多只有三十几许的年纪,剩下年长之人,多半在太后和太妃们身边侍奉。

  姜云冉不可能询问她们。

  她也不可能兴师动众旧事重提。

  她的手指在桌几上轻轻点了两下,忽然睁开了眼眸。

  或许还有一人,知晓当年的真相。

  思及此,姜云冉道:“夏指挥使,多谢你告知我当年之事,否则我还被蒙在鼓里。”

  姜云冉也姓姜。

  此事夏岚自然一早就知晓,但她的履历清清白白,不过是溧阳寻常农户,夏岚便并未在意。

  虽说姜氏的老家就在溧阳,但姜氏在溧阳是大姓,一条街上,十户人家能有三户姓姜,这个姓氏并不重要。

  重要的事,现在姜云冉旧事重提,不停巡查当年事情的真相。

  虽然她侦查的是阮氏,是阮忠良本人,但夏岚总觉得,此事并不简单。

  她毕竟为官多年,做多了探查军卫,这点敏锐还是有的。

  今日的故事,是她特地讲给姜云冉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丹凤卫已经全数被分拨至姜云冉手中,皇帝有诏令,姜云冉有号令,无论如何,丹凤卫已经上了姜云冉这条大船。

  从今往后,生死相依。

  所以,作为统帅,姜云冉必须要运筹帷幄。

  才能让她们这条大船平稳前行。

  夏岚行事果断,才意识到当年几件事可能有牵扯之后,立即把细节查清,直接前来禀报。

  而姜云冉也如她所愿,立即便融会贯通。

  夏岚起身,单膝下跪,拱手行礼。

  “下臣领命忠心于娘娘,自要如实相告。”

  姜云冉眉目舒展,她没有因为陈年旧事而自怨自艾,也没有心神震荡,惊惧慌张。

  她依旧淡定自若。

  “你的忠心,本宫已经知晓。”

  “那么,我们来说一说,接下来要如何行事。”

  ————

  姜云冉头脑异常清醒。

  她端坐在贵妃榻上,手边是幽静的沉水香。

  窗外的阳光透过隔窗,在她侧脸上落下一道金粉。

  浓密的睫毛微微上扬,她目光沉静,只安然看着挂在墙上的耕织图。

  一侧多宝阁上的古董陈设古朴典雅,在墙上投出一片片虚影。

  这副场景宛如绝美画卷,印刻在夏岚心中。

  姜云冉的声音清冷,语气坚定。

  “你立即派人,至汤林、甘宁和河靖三处查访,既然是失踪,那么邓恩就有生还的可能。”

  夏岚若有所思:“娘娘的意思是,邓恩猜测有人要杀人灭口,他即便赴任也没有好下场,还不如金蝉脱壳,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能高中进士的,没有一个是蠢货。

  邓恩知晓自己被人利用,以他的出身也只能被利用后丢弃,但他却并不甘心。

  姜云冉颔首,道:“你看,他在赴任之前,特地回了一趟河靖,虽说也在情理之中,可别忘了,他是戴罪之身,贬官至甘宁,这时候他应该立即赴任,不叫上峰嫌恶。”

  “他所为,已经是放弃了仕途。”

  夏岚眼睛一亮:“他回老家,肯定有事情要办,或者有事情要交代父母亲人,等一切准备就绪,他才上路。”

  姜云冉眯了眯眼睛:“或许,在汤林至甘宁那一段路途,就是阮忠良或者幕后之人下手,要把他这个知情者除去,他顺势而为,诈死求生,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失踪,而非偶遇盗匪暴毙。”

  夏岚恍然大悟。

  她办案多年,对于这些弯弯绕绕最为熟悉,只不过她未曾想到当年的阮忠良这样心狠手辣,胆大包天,把自己的同伙也一并杀害灭口。

  邓恩毕竟不是寻常百姓,他是进士出身,身上又有官职,他的死肯定要引得朝廷重视。

  夏岚顿了顿,道:“他们当年做的手脚,肯定是天衣无缝的,即便有疏漏,时隔多年,也已经无法探寻了。”

  姜云冉颔首,她道:“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邓恩这个人。”

  只要寻到邓恩,提供口供,那阮忠良和阮氏就彻底完了。

  “他失踪之后,只有三两处能去,一是甘宁,二是汤林,三是河靖。”

  夏岚飞快思索,跟着姜云冉说:“甘宁是最危险的地方,灯下黑才最安稳,不过甘宁因是边陲,因此进出颇为严格,没有路引根本不可能进出。”

  “甘宁去不了,他又不敢多出现于人前,汤林也是好去处。”

  “河靖是邓恩的老家,人脉多,也牢靠,实在无法,他只能回到老家隐姓埋名。”

  这三个去处,都可能是邓恩的藏身之所,不过他一定非常谨慎,想要探寻肯定不易。

  “娘娘放心,臣会叮嘱校尉们,务必仔细探查。”

  对于夏岚的机敏,姜云冉非常满意。

  难怪她三十几许的年纪就能成为都指挥史,实在是能力卓绝。

  “你说的很好,邓恩这条线,就按你的思路来查。”

  得到了上峰的肯定,夏岚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

  她道:“是,娘娘放心,臣一定尽力而为。”

  姜云冉又道:“关于阮家财产之事可有查清?”

  夏岚道:“娘娘翻看折子,最后一页是阮家的财产清单。”

  她讲解道:“除了萱草巷的旧宅,就是如今阮家大宗正在住的香樟巷三进宅院。”

  “这两处都符合阮大人的身份,并不为外人注目,另外阮家原本在京郊有五十亩良田,后阮大人高升,陆续扩充至二百亩有余,除此之外,阮家还在京郊有一处果园农庄,一处池塘培育莲藕。”

  姜云冉正在看折子。

  阮家的所有家藏都清清楚楚,除了这几处之外,京中还有三个铺面。

  两个是廖夫人的陪嫁,一个是阮忠良后来发迹后买下,生意不好不坏,岁入大抵可以支撑一家上下的日常花销。

  这些商铺田庄,同京中其他官宦人家并无不同,甚至因为阮家家底原本单薄,显得有几分落魄。

  可根据赵庭芳和茉莉等人的回忆,阮忠良当年在清州就敛财巨甚,加起来总超过万两。

  十几年下来,积累更多,可这些银子都去了何处,一直没有线索。

  姜云冉眯了眯眼睛,她道:“丹凤卫的能力,本宫自然相信,不过,若阮忠良贪墨的银两都不在自己手中呢?”

  她知晓父亲同阮忠良是孪生兄弟之后,就一直有所猜测。

  五岁的阮忠良再聪明,也无法做到让父母狠心舍弃至亲骨肉,多年来不闻不问。

  肯定有人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