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后 第38章

作者:鸦瞳 标签: 天作之合 宅斗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大老爷和大太太听过儿子那番言论,倒是不再拦着他娶。

  只是到底不甘心,要求为青杏寻个好一些的身世,先纳为贵妾。日后,若是七殿下当真……咳,那明瑾想寻什么样的主母都能寻得来。

  明泽劝着明瑾道:“过几日,叫五妹妹的长嫂出面,请崔将军将青杏记做远房养女,先以贵妾的身份迎进门来。往后日子还长,只要你能立起来,家中做主的终究还是你。青杏是个好姑娘,你叫她这么不伦不类住在府外头,时日久了,她爷娘听多了闲言碎语是会伤心的。”

  这话也的确在理。

  日后,若是明瑾真有出息,却不愿再以青杏为妻了,也只能证明今日不过是逞一时之勇。

  青杏即便做了正头奶奶,怕也有一堆苦头要吃。

  虞明瑾心头一震,念着青杏姐姐,这才点头应下来。

  青杏进门定在了十一月末。

  大太太心中觉得憋屈,又不愿欺负儿子的妾室发邪火,索性带人寻到了东院三槐堂。

  四太太正叫人取了几匹新花样的绫罗绸缎,预备着给六姑娘明淑做几身御寒的冬衣。

  大太太进门瞧见了,奚落道:“哟,四弟妹还有闲工夫看料子?可知你儿子背后干尽了损阴德的事,硬生生将明瑾的婚事搅黄了去!”

  四太太叫人将淑姐儿带出去玩,这才淡淡问:“大嫂怎知是明璋做的。”

  “那青杏一家逃去临安一年有余,又在万安书院外头支了个食摊,日子过得好好的,莫名就被人捅到了檀家跟前。能知晓虞家秘闻,又时常出没临安的,除了你那好儿子还能有谁?”

  搁在以前,四太太必定要呛一句“谁叫你家瑾哥儿犯下那糊涂事呢?敢做还不敢让人说了”。

  可斗了这么多年,她得来的却是母家流放,夫君厌弃,儿子轻视。

  如今只剩下一个淑姐儿,她不愿再折腾了。

  四太太叹了口气,道:“难怪近日他不用功读书,总往外头跑,原是折腾这些小把戏去了。不过,大嫂来寻我可是寻错了,我这母亲,可不被虞家三爷放在眼里头。大嫂不若去他那芝兰院出手教训一遭,想来,老太太也是会装聋作哑的。”

  康氏忽然性情大变,大太太还真被唬住了。

  指着她无言了好一阵儿,才甩着袖子骂声“晦气”,风风火火出了门。

  陪房瞧着人走远了,小心问:“太太,咱们就当真不管三爷了?”

  四太太耷拉着眉眼,比对着手头两匹布:“老爷不是恼了我,嘱咐近日都得闭门思过吗?我如何管得了三槐堂外头的事。”

  “若非我母家都被牵连去坐牢的坐牢,流放的流放,老爷也不敢这般看轻我。”四太太坐下来,自嘲一哂,“儿孙自有儿孙福,且不该为了儿孙自断后路。明璋那般性子我这个做娘的也算看透了,也就是淑姐儿……”

  “且看看这两家斗法,能不能趁势为淑姐儿定下个好人家吧。”

  ……

  腊月二十五,建康城内的年味儿越发浓厚起来。

  这几年西北各方势力安定不少,朝中倒是再没为此发过愁。只是今年特殊,将要新年了,西南却传来快马飞报,说是大理国一言不合又反了,扯着兵马直攻戎泸二州而去,以两州的兵力,只怕抵挡不了多少时日。

  南晋建朝之后,大理国也曾有过一次反抗,后来被太祖打趴下了便臣服自称附属小国。这么多年下来也有过几次小打小闹,但都不打紧。这回怎么就真刀真枪地来拼命了?

  陛下近日咳喘不止,宫中也没人能探听出来老皇帝身体的真实状况。

  好在,将将赶在年根儿底下,总算下了一道明旨:

  “着宁国公世子谢西楼为卫将军,领北府军三万为主将;车骑将军为副将,领五路牙门将(野战军将领)配合主将伏击大理国,力求一举击败。”

  圣旨传到京郊大营时,谢西楼已经在点兵了。

  对他而言,亲自领兵出征都是早晚的事。

  西北大营那三年,只叫他在底层积攒了足够的威望与功勋,但正经八百地作为将军打一场人人称赞的胜仗,才是在朝堂上的立足之道。

  只是,叫谢西楼有几分意外的是,虞明瑾竟敢自请上阵。

  这是明月的兄长,七殿下也会时不时问几句他的近况。谢西楼单手扶额,有几分苦恼地苦笑着。

  罢了,大舅哥愿意上进,总该给个机会不是?

  自个儿只好多留神照顾几分,免得他丢去性命,惹得某人哭了鼻子。

  掌灯时分,谢西楼总算忙完军务,骑马归家。

  虞明月已经听说了出征之事,特意叫小厨房备了一桌好酒好菜,等着谢二回来一道饮用。谁知这一等,竟不小心趴在桌前睡过去了。

  谢西楼在前头换了常服,进门瞧见这一幕,连忙冲着两个丫鬟抬手示意噤声。自个儿蹑手蹑脚凑在明月身边坐下来。

  熟睡中的姑娘比起从前,似乎更添几分动人心弦的美。

  谢西楼一时看入了神,明月睁开眼醒过来,便猝不及防望进一双深情的眸子。

  这双眼里,似乎只能容得下她一人。

  虞明月觉着耳根子烧得慌,连忙坐直了身子,问:“二爷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叫醒我?”

  谢西楼瞧她一眼,又变成那副自由散漫的笑脸:“二奶奶睡得直打呼噜,我一时好奇,凑近了听个新鲜。”

  虞明月一听变了脸,上手就去掐他。

  许是天生欠的,谢西楼竟也不躲开,由着明月小猫挠痒似的给他两下子,反倒更开心起来。

  闹腾够了,谢二这才拉着人往摆满酒菜的圆桌前坐下。

  “瞧瞧,二奶奶难得疼我一回,想来是知道出征的事儿,盘算着为我饯行了?”

  提及正事,虞明月也懒得搭理他嘴上没个正形。

  点点头道:“今儿晌午只听婆母说,陛下下旨命你做主将,却不知究竟何日启程。我怕赶不及同你一道过年了,便叫人备了酒菜,就助二爷……旗开得胜,平安归来吧。”

  谢西楼听着这半藏半露的话,心里头软的一塌糊涂。

  他坐得更近一些,拉过明月的手:“的确是不能陪你过年了。大军腊月三十启程,如若顺利,明年春闱发榜之前,定然能归家。”

  “我不在家,二奶奶凡事且先记着账,忍一忍,待我回来再为你一一报复回去。”

  虞明月含羞带臊,嗔他一眼:“我才没有那么娇蛮!”

  谢西楼轻笑:“我倒宁愿你再娇蛮一些。”

  两两相望,眸中皆是情意。

  外头不知何时落起了鹅毛大雪,几个丫头们在院前小声欢呼着,说要给姑娘堆个雪人出来。

  虞明月瞧一眼窗外,对谢西楼莞尔笑道:“今夜大雪,想必来年定是个丰年。那就提早祝二爷新年快乐,岁岁平安。”

  谢西楼眸光微闪,看向明月的眼神流露出掩饰不住的深情,以及一丝丝几不可查的占有欲。

  跟随父亲习武数年,西北大营又是三年,已经许久没听到这么简单的祝福了。

  只要平安快乐,就足够么……

  这般想着,谢西楼一手摩挲着明月的指腹,另一手早已不由自主地轻轻扣着她的下巴,倾身上前落下一吻。

  而后,贴着她低声咬耳朵:

  “岁岁年年,二奶奶快活,我便快活。”

第31章

  新年伊始, 东宫的气氛比往日更活跃些。

  太子妃的身孕已满三月,胎象安稳下来,人也能吃得进去东西不再吐的厉害了。太子这几日除过去宫宴上露露脸, 几乎全天都陪在身边。

  太子不过来,虞明笙却想着法儿派人去给他送温暖。

  今日是一盏去火的梨羹,明日是补身的乌鸡汤, 叫太子殿下心中生出一丝丝愧疚来。

  正月初三,萧仁光主动过来她院子, 说:“初七人日宴,太子妃有着身孕不方便出席, 便由笙笙随孤一道去, 也好给你解解闷儿。”

  虞明笙惶恐问:“那张侧妃……”

  太子蹙眉:“她代太子妃出席了除夕大宴和家宴,足够风光了,还不敢忤逆孤的意思。”

  明笙羞怯笑着点头,倚在太子肩膀上。

  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递枕头,倒方便了她往外头递消息。

  新春宫宴分为好几轮,七殿下和大姐姐自然要出席每一场, 除此之外,初七那场“人日节”大宴,还有被陛下亲自点名的五妹妹一道参加。

  保险起见, 宫宴那日,虞明笙只带了打小就伺候的丫鬟小桔。

  酒至酣处, 席间一片和睦, 歌舞升平。

  明笙给小桔递个眼神,丫鬟会意,擎着一壶好酒退下去。趁着太子爷被人团团围住,应酬不过来, 小桔连忙拐道去了虞明月的席位边,将一壶酒水连同压在底下的字条一并奉上。

  她垂着头,如蚊子哼哼:“五姑娘,三姑娘说这酒入味,请您一并尝尝。”

  说完,连忙直身走远了。

  虞明月今日独身赴宴,反而没什么人注意这头。她浑不在意地吃吃喝喝好一阵子,这才借着口干饮酒的时机,悄无声息将那字条藏在袖中。

  及至午后,宫宴方才作罢。

  虞明月挽着明泽一道出了宫门,坐上王府的车驾,将萧珩撵去后头那辆国公府的马车上。

  见四下安全了,明月将字条递给明泽。

  明泽才瞧了一眼,瞳孔骤然放大。待仔仔细细看完,便顺手将马车上的香薰炉子打开,盯着字条焚干净了,这才盖上盖子。

  “三妹妹托人送来的?可能保证消息是真?”

  虞明月答:“是自小在三姐姐身边伺候的小桔借机送来,我瞧过三姐姐的神色,当是真的。”

  虞明泽闻言便蹙起了眉头。

  东宫夫妻俩本就是两条心,檀家闹出这样的丑事,倒也不算稀奇。这事儿可以暂且压着,日后拿来当作压垮萧仁光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檀家伙同赵家、宋家一道贪墨的账目上,为何会是郑奇签字画押?

  咬金的父亲莫非早就认识宋家人了?

  明泽斟酌着用词,试探问:“五妹妹可知道,咬金家中这门生意何时做起的?”

  虞明月在大宴上就想到了这一点,见大姐姐与自己思路类同,神色也严肃起来。

  “咬金原叫郑大妹,她双亲本是凉州武威一带的行脚商,以往做过最远的生意也就是到洛阳,后来咬金七岁那年,不知他们得了什么机缘,竟能带着一家老小迁来建康城落户。”

  虞明泽听到凉州,脸色已经不是很好。

  先前五妹妹说起过,咬金父母主要贩卖老家凉州武威一带的酒水、熏醋和秃头麦之流。

  这秃头麦,便是凉州驻地将士们的主要口粮。

上一篇:汴京市井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