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铁匠与豆腐娘 第82章

作者:一只鲨手 标签: 古代言情

  孟驰坚道:“你的衣裳只有我能洗,凭什么叫她洗去了?”

  她又不是阿绵什么人,凭什么奖励她洗阿绵的那些小衣裳。

  阿绵垫脚在他脸上敷衍地亲了亲,绞尽脑汁安抚此人,“这都是为了我的买卖,我外衣才让她洗,贴身的小衣裳从来只让你洗的。”

  毕竟这些小衣裳全都是孟驰坚买的,平日里也只有他看到,某种程度上来说完全就是属于他的。

  阿绵哄了半天,总算叫人解了气。

  刘秀芳每日不仅要做豆花摊上的活,其他摊上的帮工休息时,她还得连轴转着洗阿绵家里的脏碗脏衣,一洗就洗了大半个月!

  有一天午后。

  她忽然就是感觉崩溃了。

  她“哇”的一声坐在地上,涕泪交加,“你们给我评评理啊!这天下哪有这样的黑心东家,连黄世仁也做不出这种事!”

  “陆阿绵你这个小娘子,我是你摊上的帮工不错,可我不是你家的下人,你怎能如此狠心,欺负我一个老婆子!”

第140章 豆花摊篇(七)

  她猛地嚎这一嗓子,把阿绵吓了一跳。

  附近小摊上的人皆抬头张望,阿绵不知道她怎么了,便先将客人的饭食端了过去,这才站定在她身边,好奇地看着。

  “我是起早贪黑的干,一天的活计下来连腿都站不直……”刘大娘最近有考虑过要不要中途晕倒,眯起眼睛偷瞄阿绵。

  “黄世仁是谁?”阿绵的大眼睛眨巴眨巴,“你儿子吗?对你不好吗?”

  刘秀芳原本是想假装,但是阿绵这牛头不对马嘴的话让她当下脑中“轰”的一声炸开,居然硬生生真气晕倒了!

  见有人晕了,这会儿竖着耳朵凑热闹的人们赶忙热心地围了上来。

  “泼冷水有用,快快快,快去拿冷水来!”

  “掐虎口、掐人中有用!上次我家小舅子晕倒,医馆郎中就是这样说的。”

  “虎口在哪?”

  “哎呦你一边去,别在这添乱,我有法子!”只见一人用力掐了几下刘秀芳的鼻子下方,见没有任何反应,只得胡乱地打起巴掌来。

  阿绵挤不进人群中,不停地跳起来想要看怎么样了。

  “让开让开都让开!冷水来了——”

  哗啦——

  刘秀芳的眼皮颤了颤。

  “有反应了!有救有救!”

  刘秀芳悠悠转醒,正想说话脸上顿时又挨了几个火辣辣的巴掌,这下眼一翻差点没背过气去。然而热心的路人见此继续狠打数下,刘大娘强撑着坐起身。

  “好了,治好了!我就说这法子灵,百试百灵!”

  见她醒来,路人们互相拱手散去,这些日子他们已都知道刘大娘是阿绵请来的帮工,并不是她的婆婆。

  刘秀芳脸肿如馒头、披头散发,对着阿绵恶狠狠道:“你得意了吧,看我这样子心里还不知有多高兴。我斗不过你……”

  还没离去的路人回嘴道:“你这话说的,大家好心救你,你还不领情。你的东家平日里也没怎么你,是你自己老是说‘女子要用心做活,否则要叫婆家打’之类的啰嗦话,这条街上谁不知道?”

  “就是啊,怎有你这样古板的老婆子?”

  食街上的人们纷纷点头称是,大家一向觉得自己是很开明、头脑很灵活的人,不然也不会在坊市的限制一突破,就想着法子的沿街设店。

  没有点胆量魄力谁敢出来开铺开摊?没有点家当谁会专程跑来尝一尝本地的名菜?

  而这刘大娘,动不动就说些很不中听的话,小娘子买支花都要撇嘴说句“真爱俏”,此前还打饭时缺斤短两,是个特别不讨人喜欢的家伙。

  刘大娘身经百战,随着年龄的增长早已逐渐意识到脸皮的无用,见没人支持自己,一抹脸就想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那样。

  这个世界太古怪了。

  若在此前,在外头哪有年轻人敢说自己。刘大娘不仅能骂得人抬不起头,到时候就地一躺,吃亏的可就不是她了。

  “刘大娘,你……”阿绵这会儿有点看明白了,“你是不是不想在我这干了?”

  她这时也有些生气了,不干就不干,还闹出这一出影响她摊上的生意。“我们签了契的,你要是想走,跟我说一声就是了,我便将钱结算给你。”

  刘大娘唯唯诺诺,“东家,我没想走,我刚刚就是……就是发了暑热,才神智不清的。”

  她不这么说也没办法,毕竟眼瞧着其他家的东家肯定不会要自己,就算侥幸在找到工,那其他的伙计又不待见自己。

  现在想来,还不如在阿绵这摊子上,好歹没有其他人。

  一个月还有五天能休息,不像别家一个月就休息两日。

  “可你晕倒前,还说我是黑心的东家,”阿绵皱起眉头,“你把话说清楚,我哪里对你不好了?”

  “……”

  刘大娘绝望地干笑两声:“我那意思是说,小东家你每日就让我干这么一点活,却发我那么多工钱,实在是太‘亏心’了。我是身体有些不舒服,所以胡说了几句,小东家你别往心里去。”

  阿绵打量着她的神色,缓缓说道:“你要是真的不舒服,就在家歇息两日吧。”

  刘大娘这下有点慌了,感觉自己闹过了头。

  这在家休息的功夫,阿绵肯定是要再去牙行找人来试工,要真遇到了个合适的,肯定就不要自己了。

  “我没事,真的,好着呢!做这些就是顺手的事。”

  刘大娘咬紧牙关,坚持做起活来。

  阿绵望着她的背影,还是有些烦心的。

  晚上吃饭就吃了半碗饭。

  也没喝汤。

  反而是将一块方巾扎在头上,一边打扫鸡窝一边想着事。

  小鸡们见了她,总以为是带来食物的人类,非常热情的都拍着翅膀跑来。

  阿绵假装手中有食,到处挥洒,果然小鸡们被骗得团团转,一个劲的啄着地上的空气。就这样戏耍了它们一顿,阿绵这才心情好了。

  她隐隐察觉到了刘大娘其实根本不喜欢洗碗。

  那些什么“自己年轻的时候在外做完工后,回家还特别喜欢做家务”之类的话,根本就是骗人的。

  孟驰坚坐在院子里修补着一个破了的竹篓,时不时地往鸡窝那处瞥两眼。

  在“中暑风波”后,豆花摊总算消停了几日。

  一直到“下元节”,生意果然如宋东家所说,一日比一日好了起来。

  阿绵发现炒腰花的反响并不好,主要原因是上菜太慢了,客人们懒得在这个小摊上等,就撤掉了这个菜品。

  她将原先可以添加的熟五花肉片换成了鲜肉丸,这样备料时要多费一些功夫制作,不过价格与此前相当,依旧是八文钱。

  虽然只是一个小改动,但反响很热烈,客人们纷纷觉得这样“吃肉”的感觉更足了,滚在豆花汤中很有一种醇厚、扎实的滋味。

  阿绵一鼓作气,又增添了豆皮、冬瓜之类的配菜。结果是阿绵的小摊一到饭点,就有大排长龙的态势,她带来的木桌木椅上最多只能坐六个顾客,不少人都带着自家的碗盆来打,装好了再回家吃。

第141章 豆花摊篇(八)

  下元节那天,本来阿绵一家是想着过节的。

  这几日是祭奠祖先的,城中会赏灯、祭炉神、在河里放点上烛火的纸船。

  但是宋东家告诉阿绵,惯例是赏灯会的出口就在食街的左侧,是生意最旺的一天,这一日有不少铺子会通宵达旦的经营。

  “一天就能赚你半个月的利!”

  阿绵被鼓动起来,提前就开始为这一日做了准备。

  她与小婧、旺旺都说好了,下元节那日来铺子里帮忙,一日一百文!

  这样摊子上有四个人手。

  此外为了节日,还特意买了糯米,煎成一个个香香糯糯、拳头大小的糍粑,上头撒上一些白芝麻。

  是当作小食吃的,一个糍粑卖三文钱。

  那日从午后就忙得不可开交,等到晚上一盏盏花灯亮起,街上已是人山人海。

  铁匠铺关门后,孟驰坚带着晚食来帮忙,这下阿绵她们才总算能轮流挤出时间吃饭了!

  这种忙碌是对标着的农忙的,伙食规格上也类似,孟驰坚特意杀了一只家中的鸡炖了汤,主食是肉包、另外还有几根已经洗好、水灵灵的黄瓜。

  “汤和肉包我放在铺里炉子上热着的,这会儿正好,阿绵,你叫她们先来吃。”

  孟驰坚拿出瓷碗,如此前一样先将一只鸡腿放在阿绵碗里,一只放在小婧碗里。

  另有两只翅膀也分作两碗,每碗中盛上鸡汤。

  旺旺忙累了,二话不说就是吃。

  阿绵咬了一大口肉包子,眼睛满足得眯了起来,“好好吃,你在铺子里吃了没有?”

  “啃了两个包子,我怕待会人更多,挤不进来。”

  “果然前腿肉做肉包子、肉丸是最好的。”

  轮到刘大娘和小婧吃晚食时,刘大娘的脸色就一阵青一阵白的了。

  由于之前的事,她忍了几番,见阿绵与小婧吃完肉包子,开始喝汤吃鸡腿时,实在是心中难以忍受,不住地开口道:“造孽啊……造孽啊……”

  据她所知,阿绵的夫君开的可不是这种路边的小摊,而是正经有铺面的。

  小婧莫名其妙地看了看口中始终在小声念念有词的刘大娘:“啥?”

  “真是造孽啊,这是彻底乱了套了。我年轻那会儿,可没有你们这种条件,鸡腿是得给一家之主吃的、这翅膀、鸡肉,是给家里的小孩吃的。哪有这样……”

  像阿绵这样已嫁做人妇的女人,就该爱吃鸡脚才对。

  况且煮得软烂入味,鸡脚的滋味并不差。俗话说得好,吃鸡爪也是“抓钱爪”,有什么不好的呢!

  刘大娘几乎无法掩盖眼中的愤怒。

  小时候她家里穷,家中子妹又多,一年也吃不上一回鸡。后来生活渐渐好起来了,她嫁了人,家中只要炖鸡,她就将一只腿分给老公,另一只分给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