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修不成 第117章

作者:忘还生 标签: 生子 豪门世家 破镜重圆 相爱相杀 正剧 古代言情

  说罢扶着她的肩膀,让她靠在自己肩上。

  神策军护送着马车一路行至黑夜,在驿馆歇脚。

  凤还恩将母女二人安置在行馆一楼,为防马匹吵嚷,马匹都拉到了墙外去。

  吹熄了烛火,他就安守在屋中,暂得一时安静。

  沈幼漓这一路过得浑浑噩噩,云里雾里,连沐身都是凤还恩寻了侍女将她按在浴桶中。

  她做事也变得有些一惊一乍,余光不时会忽然跑过孩子的身影,令沈幼漓忽地站起来,转头去寻孩子,却什么都寻不到,而后怔忪半日。

  就连唤釉儿,也总会习惯带上“丕儿”的名字。

  想冬日往炭盆里浇上一瓢冷水,“滋啦”一声,变成焦黑,湿漉漉的炭骸,刺骨的寒冷再次侵入肺腑。

  因她这异常,一路多亏了有凤还恩在,才让沈幼漓不至于因太过伤神,疏忽了对釉儿照顾。

  他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帮她一起安慰釉儿,平日总带着女儿出去散心,让沈幼漓能有独自安静待着的时间。

  某一天,沈幼漓开始改变。

  在女儿又一次懂事,睁着低垂的眼睛跟凤还恩走开的时候,她开始悔恨自己的情绪影响了釉儿,强迫自己必须振作起来。

  女儿还那么小,她该早日忘记伤心事,好好长大,而不是被阿娘的悲痛一遍遍提醒弟弟已经不在的事实。

  丧子之痛永远没有办法忘却,沈幼漓却不能长久颓废下去,她还有一个孩子,那些伤心绝不能再显露于人前。

  自己早日走出来,才能让女儿好好过日子。

  —

  快到雍都时,一个很坏的消息传到了凤还恩耳朵里。

  “主子,事情坏了。”

  “说来。”

  “十七殿下还活着……不,现在不能叫十七殿下,而是国师大人。”

  李寔还活着。

  另一个更坏的消息是他被皇帝封为国师,住进了大明宫东南角的摘星楼中。

  因李寔在曲池畔的一番自陈和舍身,皇帝的正统已不容置疑,李成晞甚至有意纵容各方将李寔的功绩传遍天下,赞赏其为矢忠不二,是比干一样的人物。

  这一切要归功于离瑜南最近的镇海节度使。

  这节度使派去瑜南的使臣不仅将洛明瑢的武器丢到他手上,之后更是一路护送着伤重昏迷的洛明瑢进京,当然不是青夜军不够安全,而是刻意一路宣扬李寔在端午宴中大难不死,此刻已经生龙活虎。

  实则李寔仍旧伤重,至今没有醒过来。

  而若这“生龙活虎”的大功臣抵达在雍都就突然暴毙,那阴谋传闻必定大行其道,于陛下清誉大大有损。

  如此心机之下,皇帝不得不派尽雍都名医尽心救治李寔。

  甚至,凤还恩还听说,有人密奏皇帝,是他凤还恩背弃盟约,并未伸出援手,神策军一个未动,就是有意害死十七殿下,占据首功,折损陛下清名。

  如今,皇帝的心腹大患已经不是谣传的“储君”李寔,也不是手握两军的郑王涂牧,而是他凤还恩。

  为此,陛下不但将自己的堂兄封为国师,更严防凤还恩对李寔下手。

  很显然,陛下打算和这刚归朝的堂兄联手,以备来日清扫他这个雍朝奸宦了。

  凤还恩不得不佩服,看来李寔当初来找他合作时,就已经算到了今日,不但找了他,还联络了忠于陛下的节度使。

  殿下把一切都算到了,连死了都能筹谋到一切,凤还恩还能怎么样呢。

  “怎么能就这么……阴魂不散呢。”他自言自语。

第71章

  摘星楼中

  迟青英肩负重任,他必须在主子清醒之前守住摘星楼,绝不让凤还恩有任何靠近下黑手的机会。

  幸而有皇帝援手,在摘星楼下布了无数守卫,此举是监视也是保护,迟青英靠在栏杆边,看着下边重重包围,莫名竟有些安心。

  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幸而主子早提点过,郑王一离开行馆他就把谢邈抓了,现在人就在楼中。

  他一路被隔绝与人说话,还不知道郑王已经死了,这厮医术和毒术一样高明,若他救不了,那别的大夫来也没用。

  幸而谢邈只是个医者,而非对郑王输肝沥胆的忠死之辈,照主子留下的话拉拢哄骗兼之恐吓一番,他也就答应出手救治了。

  只叹主子伤得太重,现在都没有醒过来的迹象,更甚者,能不能救活都两说。

  正唏嘘着,旁边一道门内伸出一只小手。

  “小郎君,莫要乱跑呀!”宫娥在背后追着,小孩摸索着门槛往外爬。

  这孩子不是别人,正是丕儿。

  丕儿侥幸不死,盖因迟青英揽起孩子时,不意摸到了关元穴有异,一看才知插了一根银针,若不及时发现,孩子可能就这么糊里糊涂没了。

  他怀疑来怀疑去,也只有周氏为了挑拨主子和沈娘子关系才会做。

  此举当真狠毒,死都是便宜她了!

  只可惜丕儿虽是救回来,却失明了。

  据谢邈说,小郎君的后脑不知何时磕在石头上,颅内瘀血不能消散,又长久难以呼吸,兼之过分惊吓,醒过来时,孩子已经不能视物,兼有惊悸之症。

  醒来之后,丕儿就不肯独自待在,一定要有认识的人陪着,他其实想喊“阿娘”,可被掐住脖子的害怕又让他卡住了声音。

  脖子上的掐痕消去,心里的阴影不知道如何抚平。

  “丕儿,你怎么乱跑出来了?”

  迟青英把孩子抱起,心疼地抹掉他脸上的汗。

  “迟叔,阿爹怎么了?我想要阿爹……”

  丕儿不敢找阿娘,只能找阿爹。

  他睁着无神的眼睛,小脸早不似在瑜南时圆润,而是憔悴苍白,肌肤失了光亮。

  从醒来之后,丕儿就连日做噩梦,常哭声凄厉惊醒过来,却没有熟悉的人抱他,连最喜欢的书也看不了,孩子难受得发烧不断,幸而谢邈及时施针,才没有出什么大事,只是丕儿眼见一日比一日瘦削下去。

  才四岁的孩子,他这辈子最后看到画面可能就是阿娘要把自己掐死的样子了,何其可怜。

  迟青英压住心酸:“主子在睡觉,丕儿先回去把药喝了,好不好?”

  “阿爹怎么睡那么久,他还要睡多久啊?”

  “迟叔也不知道……”

  “我能去……摸摸他吗?”丕儿总是忘记,自己已经看不到了。

  “自然可以。”

  迟青英抱着丕儿走进阁中,谢邈正在打盹,听到有人来了也不睁眼。

  洛明瑢则躺在正中间的巨大玉石床上,这是陛下从国库寻出来的寒玉床,有温养躯体的效果,用来安放尸首,可保之不腐。

  洛明瑢浑身鲜血早已收拾干净,换了一袭轻简素白的长袍,睫毛在苍白的脸上投下两道阴影,皮肤白得近乎透明,肌肤下青色的血脉却瞧不见流动。

  他此刻神态安详,静得像睡着了一样,但胸膛却不见半分起伏。

  不见起伏……迟青英惊得伸手要去摸。

  “不用担心,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法门,我从前打古籍上看的,多亏他吃了江御医世家炼制的丹药,有个底子,我才能把太医署那些珍贵药材搜刮尽,用此偏诡药方吊住他性命,要不然还救不过来呢。”

  “你拿主子练手?”迟青英捂住丕儿的耳朵。

  谢邈把手一摊:“没别的法子了,爱用不用吧。”

  “那主子现在,当真不是……了?”

  怕丕儿听见,迟青英无声说出那个“死”字。

  “这一年来,他会和死人无异,不须饭食,不须沐身,肉身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旁的消耗停了,会有妙力慢慢修复……谁也不要挪动他,醒不醒得过来,就看他自己愿不愿意了。”

  一年……迟青英闭了闭眼,他务必要保证这一年平安无虞度过去。

  此时夕阳西下,高楼万丈,看出去是万丈璀璨霞光,玉色石床光辉映着晚霞,折射出五色光晕在洛明瑢脸上流淌,给人一种他就要飞升离开人间的幻觉。

  只是仙人被凡俗困住,时刻都有消亡的危险。

  迟青英牵着丕儿的手,碰了碰主子的手。

  “好冷。”丕儿喃喃道。

  他还是想念阿娘温暖的手……丕儿突然打了个冷战,不敢想了。

  如今每每想念阿娘,先冒出来的就是她掐着他的样子,还有那些“要他死”的话,丕儿渐渐生了心障。

  既想念,又害怕。

  迟青英一看知道,丕儿定然又想到端午宴那日的事了。

  他擦掉孩子流到腮边的眼泪。

  看着一父一子,他不由长长叹了一口气,怎么能惨成这样,好好的一家子,如今连一个齐全人都凑不出,连沈娘子和小娘子也尚不知在何处。

  私心里,他觉得沈娘子死了才好,可是又想她活着,好好看看主子和小郎君变成了什么样子。

  她该为自己做的事赎罪。

  谢邈指着丕儿,道:“把那孩子给我玩。”他在此间找不到能说话的人,只有这小孩可爱喜人,说话也算有礼。

  迟青英养孩子糙得很,直接就把丕儿放在他身边去。

  谢邈问丕儿:“你喜欢学医吗?”

  丕儿自己给自己擦眼泪:“我看不见了,也能学吗?”

  “我肯定能把你治好,到时候你服我了,再跟我学,要不要得?”

  “好。”

  “师父我现在给你读个方子,读完了你告诉我还记得几味药,我瞧瞧你记性如何。”

  谢邈说起《千金方》里一个叫徽琼散的方子,丕儿专注听完,跟着复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