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19章

作者:妙鱼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励志人生 甜文 朝堂之上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同崔晟落在后面的洪佶笑道:“那就借二妹的吉言了。”

  崔兰芝才知道他都听到了,回头嗔笑道:“夫君可真敢想呀。”

  洪佶一下挺直了身板:“想都不敢想那还考什么?”

  崔晟很赞同:“正是这个理。”

  洪家同崔家大房也是表亲,又亲上加了亲,往来就不用那些避讳,一行往正房厅里坐了说话。

  喝了盏茶,洪大夫人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原该提前说一声,只家里他二叔那院里最近不大安静,扰得廉方读不进书,没几个月就秋闱了,怕误了他,就想着让他在亲家这边住下来,就便也能往他谭家表叔那里请教学问。”

  怕这边误会,洪大夫人赶紧又说,“我是想着亲戚们久不走动了,正好他俩个过来,我顺便跟着来走两日亲戚,省得时候长了都生疏了。”表明了她呆不几日就走。

  姜氏虽不会说话,却是最实心不过,拉着洪大夫人道:“好容易来一趟,正该多住些时候咱们叙旧,要我说,最好一起留下,等廉方过了秋闱回去才好。”

  洪大夫人听着舒心,脸上的疲惫去了不少,“家里还一堆事等着,这几日已是硬挤出来的,等下回我再多住几日。”

  路上走了三日,就不歇也要换洗,得赶紧收拾出屋子。

  虽后面只崔兰愔住着,有空余的屋子,可她是未嫁女,万没有叫姐夫姐姐同她住一进的道理。

  同样的道理,也不好叫她挪出来,未婚姑娘的闺房是不好给外男住的。

  就让崔晟腾出了他南院儿的书房,那里两间房外带着两间耳房,足够夫妻俩住着,且那里是东路这边最清静的去处,正合适洪佶安心读书。

  崔兰愔再不喜欢人扰到,也只能安排洪大夫人住到后面的东厢里。

  下头已备好了热水,三个人分头去洗漱换了衣裳,等再坐一起时,瞧着面色都好了许多。

  留了崔晟同洪佶在正厅说话,姜氏邀了洪大夫人在起居间的罗汉榻上坐了,崔兰芝和崔兰芝在下头的椅子上陪着说话。

  崔兰愔瞧着洗漱了还有些显憔悴的崔兰芝,“姐你哪里不舒服么?”

  “我好着呢。”崔兰芝虽应的爽快,脸上却带了些羞窘。

  崔兰愔以为她是当着婆婆不好说,正要拉着她去自己那里只姐妹俩说话,那边洪大夫人忍不住笑了,“愔姐儿眼看就嫁了,有些事都听得了,你姐姐这是要给你生外甥了。”

  “芝姐儿怀上了!”姜氏双手抚着心口,“这可是大好事,可过了三个月?”

  洪大夫人笑道:“才过了三个月,不过了三个月我哪敢叫她出门。”

  姜氏只管点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崔兰芝嫁过去一直没见有孕,她就一直吊着心,怕大女儿也是不好怀的,那样真要愁死了。

  崔兰愔打心里为姐姐高兴,她依到崔兰芝身上,“我现在就给我外甥……存东西。”

  她心里是喜欢女孩儿多些,可世道如此,崔兰芝只有生了儿子才能在洪家过得好,所以她也只能将“女”字收回去。

  厅里崔晟也听洪佶说了,喜得牙不见眼地过来,叫崔兰芝有什么想吃的直管提,若不是崔兰愔给他打眼色,那句“爹给你做”差点就脱

  口而出了。

  正热闹时,孙婆子又急慌慌地跑来道:“二小姐,门房来说,康王妃派人送了好些东西过来说是给二小姐的,那些人也不留下等回话,撂下东西就走了。”孙婆子歇了口气,“二小姐,东西太金贵了,不敢就放在门房里,我做主抬过来了,是送进来还是抬后面去?”

  这些人非要揪着她不放是吗?崔兰愔攥紧了拳头,极力克制着不断上涌的怒意。

  这事儿不管是康王自作主张,还是端王授意,都欺人太甚了。

  她明明拒绝了,这些人就能无视到当听不见,是觉着如她这样的就可以随意捏扁搓圆么?

  “我在无锡都听说了,愔姐儿得了陈太后喜欢,连带着卫王都认了你这个表侄女,没想到这会儿连康王妃都来给你送东西。”洪大夫人兴致勃勃道,“说来怪难为情的,我好久没见过宫造的好物了,今儿托愔姐儿的福跟着见识见识。”

  姜氏也没多想,只当她昨儿进宫遇上了康王妃,康王妃为着做给陈太后看才送东西过来的,为免中间出漏子,就退回去也要清点一下的,顺嘴道:“送进来吧。”

  这会儿拦不拦已没什么意义了,崔兰愔由着孙婆子带人给东西搬进来。

  听孙婆子的话已想到了东西不少,等真抬进来,这些人还是被惊到了。

  十八匹料子,大大小小十几个檀木螺钿的匣子,还有南北的各式土仪十来样,一会儿屋里的椅子案几上就摆满了。

  洪大夫人可不是她嘴上说的那样没见过的:“康王妃怎这样大方。”她翻动着那些料子,“这些料子都是宫造里的尖儿,除了王府公侯人家,等闲人家得赐一两匹都了不得了,这几匹红的倒好看,只没匹正红的,不然用来给愔姐儿缝嫁衣多好,只康王妃那样的人怎会想不到?”

  见姜氏不动,洪大夫人以为她不懂该从哪里看,上手打开了最大的那个檀木螺钿匣子:“咱们先瞧这里是……我滴天……”她随即捂住了嘴。

  匣子里一只精美之极的展翅欲飞状的五尾金凤钗落在那里,蕴出的金光晃得人眼晕。

  一屋子人全都惊疑不定地看向崔兰愔,姜氏和崔兰芝更是紧张的抓住她的手:“愔姐儿,是康王……”声音里是止不住的颤。

  洪佶了解过礼制,过来往匣子里看了,沉声道:“亲王侧妃是三尾凤簪,五尾凤簪又无珠旒该是太子良娣的。”

  现在虽未封太子,可谁都知道会是端王,且很快他就会得封了。

  这样的情况下,能往外送出这样代表允诺的金钗,只能是端王。

  读书人家重清誉,所以就是亲王的侧妃,读书人家也瞧不上,家里的庶女也不会去做亲王侧妃。

  但皇帝的宫妃和太子的良娣良媛又另当别论了,姚家就送了姚妃入宫,而大郢读书人家有几个敢同姚家比清贵呢。

  洪大夫人看着崔兰愔的眼神就变了,“愔姐儿要做贵人了!”

  崔兰愔冷了脸,过去啪地一声合上匣子,扬声道:“喊耿顺耿大有来。”

  都不用艾叶,知春小跑着就往外喊耿顺去了。

  姜氏、崔兰芝这才回过神来,“对对,赶紧叫耿顺给东西退回去。”

  崔晟也道:“别有顾虑,有什么家里都和你一起担着。”

  崔兰愔笑看向崔晟:“爹不有没上身的道袍么,等会儿叫知春给我改出来,今后我就是无为散人了。”

  姜氏呆了一瞬后反应过来,急道:“怎就至于了,不是还有卫王和陈太后给你做主么?”

  崔晟却已想明白了,按住了姜氏:“这事儿不好找卫王和陈太后了,去了反让人为难。”

  自家人都好说,崔兰愔转向洪佶,“我先在家里做散人,若还不行,我就去归真观,该不会带累姐夫。”

  洪佶看了崔兰芝一眼,“二妹不必如此。”他朝上指了,“若将来上面是那样小心眼的,我就和你大姐回家种田去。”

  崔兰愔心里好受了些,为崔兰芝得遇良人而高兴。

  崔晟和姜氏也一样,想着一家人齐心,必也会像以前一样都顺过去。

  等耿顺来了,崔兰愔叫他带人立即给东西都退回康王府。

  看着耿顺走了,崔兰愔对耿大有道:“去卫王府告诉了,说我昨晚梦里得了指点,要想解了刑克六亲的命理,必得做几年女冠才好,如此我这阵子就不过去了,等我于道法上有些心得了,就过去给表叔他老人家讲讲。”

  这个节骨眼上,她尤其不能往卫王府和陈太后宫里去,一旦去了,在端王那里,她一切的行为都该成了卫王指点的了。

  如此,就到此为止吧,她这个经不起推敲的表侄女该退下了。

第26章 入V万字章卫王府春溪阁

  在廊下看着耿大顺走了,崔兰愔才回了屋里。

  她有些难以面对父母姐弟,拒了端王,就算她做了姑子,家里往后也难出头了。

  经了这么些,她这会儿真觉着自己可能刑克六亲,不然怎么事情一桩接着一桩来,才觉着要往好了奔了,就又来一桩给她打落在地。

  远的不说,从三月开始,谭姚两家结亲,孟家那样糟乱的婚事找上来,被刘黑皮算计,被传是不好生养的病秧子,这会儿又被康王算计给端王做妾,总是才解决了前一个觉着有了盼头的时候,下一桩事跟着就来,让人疲于应付。

  别人可能觉着做了太子良娣,等着又做宫妃,又尊贵又能显耀家族门庭,崔兰愔却不觉着,她牢记谭氏的话,宁做小户妻,不做大家妾,在她这里皇贵妃都是妾了,何况劳什子的太子良娣。

  看李家三代的女人就知道了,要是不差什么,李太后和李淑妃为什么生了两代的皇帝,仍执着于李家出一个从皇宫正门抬进去的皇后才甘心。

  再看陈太后,还有徐皇后,从陈太后那里的只言片语听来的,宫中有排位的女人背后都是各方势力的绞杀和争夺。

  宫里可说是世上最大的是非窝,她一没势,二没手段,进去就是沦为人手里随意摆弄的棋子,到时她连带着崔家大房怎么死的都会不知道。

  她应或不应,崔家大房都得不了好,所以崔兰愔才觉着自己刑克亲人。

  或者她真的就该往归真观做女道士,那样是不是等于和家里断了亲缘?就刑克不着家里了?

  目前是不能提,家里这时一心要同她共进退,提了会让他们难以自处,那就等阵子罢。

  忙来忙去竟是一场空,崔兰愔就有些意兴阑珊起来。

  “我先去给我那里收拾出来,既做了女冠,就要正儿八经做起来。”怕家里担心,她又笑着看向崔兰芝,“大姐别累到我外甥,你先去歇歇,我收拾好了咱们再说话。”

  “我同你一起。”崔兰芝这时候哪肯叫她一个人去,“我看着你收拾,累不到我。”

  崔兰愔也想姐姐陪她,挽了崔兰芝的手,姐妹俩准备往后头去。

  洪大夫人突然站起来道,“是我想的不周全了,咱家里本就住的不宽裕,我们这么挤进来,一日两日还好,时候长了怕是不行,他谭表叔那里地方大,我们该往那里去的。”

  她看着洪佶,“要不我们这就过去吧,一样的亲戚,不好今儿来了这里,等明儿再往那边儿去,太没礼数了。”

  洪佶皱眉道:“娘,哪有岳家不住往别处的道理,且我们单住一处,比家里也不差什么,怎就挤了。再者先来岳家不是应当应分的么,搁谁都挑不出来理,这会儿去谭家才显突兀,还是等明儿吧。”

  洪佶又道:“兰芝有孕,有岳父岳母和二妹弟弟们照看她,我正可心无旁骛地读书,娘就别节外生枝了。”

  洪大夫人只好歇了想法,再说话时,她脸上的笑就勉强起来。

  除了姜氏看不出,其余人都知是怎么回事,洪佶只能多说话给她转圜着。

  午间用膳的时候,对着换了道袍的崔兰愔,洪大夫人更似有些食不下咽。

  崔家这些还有洪佶却是一点没受影响,照样用得香。

  因着路途中的饭食简陋,家里的饭食又是按着他们的喜好精心做的,崔兰芝和洪佶吃饱后嘴上还不足意,又添了小半碗米尽吃了,才撂下碗。

  不

  是洪大夫人在,崔晟是想自己下厨的。

  一个是大女儿还没尝过他的手艺,二个是他想叫二女儿吃顺口了心情能好些,他向来想的开,觉着没有什么烦事不是一顿好饭能开解的,如果一顿不够,那就两顿三顿。

  撤了饭桌一人端了盏茶坐着,等消了食就该歇晌了。

  南边儿的四月,不下雨就热得很,午间这段时候都要敞着窗。

  听到外头的走动身,顺着窗往外瞧,就见孙婆子领了不言进了正院。

  耿大有这一会儿还没回来,崔兰愔就在寻思会是什么情况,没想到不言先来了。

  她在洪大夫人探寻的眼神中走了出去:“不言你怎么来了,耿大有去了没说清楚么?”

  看到一身道姑打扮的崔兰愔,不言抿着嘴:“二小姐你这样打扮不好看。”

  “做道姑了就不讲好看了。”崔兰愔在他脸上扯了下,“别耷着脸,问你话呢。”

  “王爷让二小姐过去。”

  “耿大有没说我这段时日不方便过去?”

  “说了,青爷一句没漏都禀了王爷,然后王爷就使了我来接二小姐过去。”

上一篇:菩提修不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