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秋色未央
未等傅棠梨转身逃走,他已经将那件外袍朝她当头罩了下来,把她整个人包裹了起来。
男人的身形高挑而健硕,他的外袍又宽又大,傅棠梨只觉得眼前一黑,连着脑袋一起被遮住了。
“啊!”
傅棠梨才刚惊叫了半声,倏然一阵天旋地转,被赵上钧提了起来,他的力气那么强悍,就像抓住一只小鸡仔或者小麻雀,轻而易举地捏住,一把将她扛在肩膀上。
“玄衍!”傅棠梨恼火地叫了起来,她的双手都被袍子捆缚着,无法动弹,只能用脚尖去踢他,“你做什么?成什么体统?快放我下来!”
赵上钧不为所动,大步向前,冷静地提醒了一句:“旁人会听出你的声音。”
傅棠梨马上闭嘴了,咬紧牙关,恨恨地踹他。
但对赵上钧来说,只当她蹭来蹭去撒娇罢了,不痛不痒。
这一路上有众多士兵,见皇帝至,俯首避开:“陛下。”
或有大臣路过,也忙不迭地退让道旁:“陛下。”
至于皇帝陛下肩膀上扛的那一坨,根本没有人敢抬眼细看。
傅棠梨听着这些声音,吓得心跳都快停了,恨不得缩成一团,趴在赵上钧的肩头,一动不敢动。
过不多时,傅棠梨又被放了下来,落到柔软的地毯上,她手忙脚乱地扯着那件男人的外袍,太大了,一大团,扯了半天才露出一个脑袋,而赵上钧已经走开,“刷”的一声,拉过一扇屏风遮住她,厉声吩咐左右:“来人,传赵元嘉,传从三品以上官员,统统过来。”
皇帝的声音威严而森冷,带着显而易见的怒气,左右不敢怠慢,飞似也地去传唤众臣下。
傅棠梨看了看周围,这是一处营帐,比东宫的太子幄帐还要宽敞,以品阶论,不是王帐,就是玄甲军的主帅大帐。帐子中间被赵上钧拉了一道十二折的羊皮山水屏风,将空间分隔为前后两端,各自可闻其声,不见其影。
这会儿前头陆陆续续地有人进来,不好出去了。她有些心烦起来,慢慢地把袍子拉开,揉吧揉吧揉成一团,抱在怀里,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袍子上还带着男人的体温。天太热了,这是一个令人烦躁的季节。
很快,大臣们都来了,乌泱泱的一片,把幄帐挤得几乎没处落脚,品阶低一些的官员,只能排到幄帐之外,躬身以待。
太子赵元嘉也来了。
是的,至少赵元嘉现在还是太子,正因如此,他十分不安。先前求见被拒,眼下突然又被传唤,这其中必有变故,他却无计可施,此时到了帐中,偷偷地看了一眼上面。
高高的屏风竖在正中,水墨描绘日月长空、山河万里,黑白分明,一片肃杀。屏风前一把交椅,虎皮铺垫,虎头狰狞,赵上钧居于其上,大马金刀坐着,面无表情地俯视众臣。
赵元嘉正心惊间,听见赵上钧叫了一声。
“太子。”
赵元嘉吓得一激灵,急急出列,跪伏于地:“臣在。”
赵上钧的面色淡淡的,喜怒不辨:“大兄驾崩,太子缘何面无悲色?”
父皇驾崩,赵元嘉自然是伤心的,已经大哭了一场,但转眼面临杀身之祸,无暇他顾,已经把这份悲哀给忘得差不多了,这会儿脸上泪痕已干、戚容不复,骤然听赵上钧问他,一下子张口结舌,答不上话来。
赵上钧勃然大怒:“大兄立汝为储君,素来爱护备至,今大兄既去,汝不悲不啼,无心无肺,怎堪为人子!”
帝王之怒,如惊涛肆卷,击碎礁岩,溅起狂风雪浪,众大臣站立不稳,“噗通噗通”地都跪下了。
赵元嘉本来还想分辨两句,但一见赵上钧发怒,那种骇人的气势已经把他压垮,他完全无法张口,只能流着泪,不停磕头。
赵上钧指着赵元嘉,对左右喝道:“带太子去先帝灵前,叫他哭,若哭不出来,就抽他鞭子,未得朕令,不得停!”
立即有卫兵上前,架起赵元嘉,拖了出去。
赵元嘉惊恐而凄惨的哭声传了很远,一会儿才散。
大臣们明白皇帝这是借题发挥,先发落了一个旧太子,不知下一个要轮到谁,各自心惊胆战,不敢抬头。
果然,赵上钧又叫:“傅大人。”
在场的傅大人有两位,一位是尚书令傅方绪,一位是国子监祭酒傅之贺,皇帝叫的,自然是老的那个。
傅方绪巍巍颤颤地站出来:“老臣在。”
“老臣?”赵上钧脸色淡淡的,但他的目光是冰冷的,叫人发寒,“傅大人果然是老了,倚老卖老,昏聩无能,在朝政之上毫无建树,却懂得挑唆先帝弃都而逃,贪生怕死的苟且之辈,你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
傅方绪无言以辨,他在元延帝面前犹可说上两句,但对于赵上钧,只有胆寒而已,跪下来,伏地不起,不停发抖。
赵上钧看着傅方绪,如视虫豸,冷冷发话:“免傅方绪尚书令之职,贬为庶民,杖十。”
这么大把年纪的,杖十,岂非要当场毙命,众大臣抖了抖,一时不敢吱声,只帐外一人,情不自禁地“啊”了一下。
赵上钧高坐帐上,神情生冷:“放肆,何人喧哗?”
卫兵马上出去,将一个官员拎到圣驾前。
那官员匍匐两步,不敢抬头,抖得像筛糠似的。左右已有人向皇帝禀告:“此开国县侯、国子监祭酒傅之贺,乃傅方绪之子。”
这个县侯的头衔,还是傅棠梨出嫁前,太子做事不地道,元延帝为了安抚傅家而临时封赏的,如今听来,格外讽刺。
赵上钧多年执掌重兵,铁血杀伐,本有酷烈之名,今日不知何故,尤其暴戾,此际“嗤”了一声:“于国无用、于民无益,何当县侯,简直荒唐,又是一个欺上瞒下之辈,免其爵、免其职,杖十。”
傅之贺又“啊”了一声,瘫倒在地,两眼翻白。
大臣们这下明白了,其他都是借口,皇帝这是要和太子一派做个清算,才把太子妃的娘家一并牵扯进去,可怜,这下谁也救不了傅家。
很快有卫兵过来,将傅氏父子的官帽及官袍一并剥下,就要拉下去杖责。
安王和傅方绪毕竟多年同朝为官,心生怜悯,上前求情:“陛下,傅方绪年已老迈,恐怕受不得杖责之刑,陛下方登基,正宜彰仁德
、祈天运,莫使血溅御前,污陛下之眼。”
赵上钧以铁腕行事,素无禁忌,什么仁德、天运之说,一概没有放在眼中,但下面的两个毕竟还是傅棠梨的血亲,他们方才既对傅棠梨不敬,小施惩戒即可,若当场打死了,恐怕回头也不好交代,听安王出声,正合心意,当下略一思量,用手指敲了敲交椅的扶手。
偏偏这时候傅之贺自以为聪明,哆哆嗦嗦地开口讨饶:“陛、陛下容禀,臣那不孝女自嫁入东宫后,与家中素无往来,臣等早已与她恩断义绝,毫无瓜葛,傅家满门对圣上忠心耿耿、绝无贰心,乞伏陛下明鉴。”
这话不说犹可,一说,赵上钧几乎气极而笑,他勾起嘴角,露出一个冰冷的笑意,帐中的气氛骤然沉了下来,盛夏之炎,难挡寒气。
“什么东宫云云,不知所谓。既傅方绪不能受刑,便令其子代,并责二十杖,不用带下去,就在此处行刑,众卿观之,引以为戒,日后当忠勤务事,勿行左道。”
傅之贺如遭霹雳,惊恐不能自已:“不、不、陛下、陛下饶臣一命!臣知错了!陛下饶命、陛下!”
大臣们“刷”的一下,齐齐后退,免得遭受池鱼之殃。前面一小块空地,就余傅家父子二人。
皇帝陛下最不喜人呱噪,玄甲军的卫兵迅速将傅之贺的嘴用布团紧紧塞住,当即有人取来廷杖,按住了傅之贺,毫不留情地挥了下去。
“嘭”的一声响,傅之贺身体抽搐,像钓上岸的鲶鱼一般,抖了一抖,发出沉闷的、扭曲的声音,不可分辨,大臣们也跟着抖了一抖。
傅方绪软绵绵地瘫在地上,没有丝毫反应,也不知道是吓呆了、还是晕过去了。
“嘭”的又一声响,血水从廷杖上溅落。
行刑的士兵硬邦邦地报数:“一杖、二杖、三杖……”
赵上钧高坐上首,姿态威严,神情倨傲。
帐中无人敢出声,大臣们连呼吸都不敢大口。
然而,就在这时,屏风后头响起了异样的动静,有人用手指叩着支架,“笃笃笃”的,急促而凌乱,就像没头没脑的虫子在乱撞。
谁人如此放肆?大臣们手心里捏了一把汗。
赵上钧目光一动,起身来,走到屏风后面。
傅棠梨在那里急得满头大汗,她又不敢出声,只能使劲朝他做手势。
赵上钧揣摩了一下:“不够?干脆打死。”
胡扯!傅棠梨疯狂摇头。
赵上钧挑眉:“够吗?”
够了!傅棠梨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
赵上钧略一侧首,懒洋洋地吐出一个字:“止。”
卫兵闻声收手,傅之贺已经如同一团烂肉,躺在那里,出的气多、进的气少,奄奄一息。
群臣骇极,面面相觑,不知屏风后是何方神圣,能轻易息帝王之怒。
但其实赵上钧并没有怒火,他看着傅棠梨,甚至要耐着性子,轻声问她:“还生气吗?”
傅棠梨这时候不能说话,嘴唇抿得紧紧的,下颌抬得高高的,瞥他一眼,就把脸扭开了。
看来还是生气的,她在旁人面前从来端庄稳重,唯有对着他,无端端生出许多娇纵之意。赵上钧笑了笑,抬起手,轻轻地把她被袍子弄乱的发鬓理到耳后,顺便揉了揉她的头顶,毛绒绒的,真是柔软又可爱。
他的声音低而温存:“嗯,我知晓了,你是在和我怄气,怪我先前不愿见你,好,这其实是我错了,我不该矫情,你本来就应光明正大地和我站在一处。”他没有任何迟疑,清晰地道:“我现在就昭告天下……”
他这么说着,抬起步子就要往外走。
这人,莫不是疯?傅棠梨大惊,赶紧去拉他,但那个男人的力度那么大、意志那么坚决,她不但没拉住,还被他带着前行了两步,眼看着就要出屏风后面走出。
她吓出了一身冷汗,情急之下,来不及思索,一头扑到他怀里,踮起脚,捧住他的脸,果断地贴了上去。
这……大约算一个吻?
她开始只是马马虎虎地啄了一下,他遽然停住脚步,好似发出一声沉沉的闷哼,这让她觉得不太稳妥,手沿着他的耳朵往后滑,干脆勾住他的脖子,把他拉低下来,用牙齿啃咬他的嘴唇,不太轻、也不太重,那样的力道,恰如说不出口的抱怨,黏黏糊糊。
赵上钧显然很受不了这个,他反手揽住了傅棠梨,她最近真的瘦了,腰肢更细了,被他掐在手掌中,那么一截正正好,他完全地握住了她,热烈地回吻。
其他的,暂时不顾了。
大臣们在前头候了一会儿,先是时,只听见“不够”、“够”云云,稍后皇帝的声音低了下去,又闻得“我现在就昭告天下”之语,再后来,却没了声音。
不、也不是完全没了声音,有点奇怪的动静,窸窸窣窣的,像是一只虫子爬出来,又被摁住了。
皇帝要昭告天下什么?
大臣们甚是惶恐,一个个拉长了耳朵、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盯着屏风那边,试图盯出个洞来。
只有庄敬能猜出这其中大概的情形,觉得似乎不妥,他一向是个忠心的属下,刻意大声地咳了两下,自作主张,叫大臣们统统退了出去,又命人把傅方绪和傅之贺父子两个一道拖了下去,还贴心地将左右侍从一并带走,门帘子掩好了。
傅棠梨憋了一口气,仔细听着外头的声音,终于听见众人全都走了,“嗯嗯”了两声,推了赵上钧一把,示意他放手。
赵上钧既然被她挑衅出火气来,此时哪里肯善罢甘休,他抱着她,猛地压下来,顺势滚倒。
素牛皮的簟子铺在地上,厚实而细腻,肌肤贴上去,有一种冰凉的感觉,让人的毛孔一下子缩了起来。
他掐住她的腰,按住她,俯视着她,目光似温柔又似狂乱:“梨花,我现在是皇帝,你看,所有人都要臣服于我,没有人可以再来阻碍我、阻碍我们,你是我的,当然,只能是我的,对不对?”
她太过熟悉他了,很快明白了他的意图,她慌张起来,伸手打他,想要拦他:“别,这会儿,不能!”
那么点儿力气,哪里拦得住。
帐篷外有人,隐隐约约的,战马在嘶鸣,士兵在来回跑动,偶尔一声鹰隼的啼鸣,从遥远的长空传来,一切杂乱而喧闹。
她羞得发抖,缩得紧紧的,发出一点近似啜泣的声音:“外头那么多人,这光景,若是、若是……”
没有若是,他坚定而强硬,她无从抗拒,高高地仰起了头,她的脖颈如同一道弓,绷得笔直。
雪白的、细嫩的脖颈,如同风中的蒲草,瑟瑟发抖,她的眼角沁出了泪珠,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极致的羞怯、或者是极致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