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柯染
说着又吩咐萧琅,“可先在孔家书院里开出一课,与算学同类,专司治水,另有农耕、桑种、机巧,先分出类别,前来蜀中投奔的客卿,若无官职,暂且安排在学舍里。”
便是没有大才,能读书识字的,暂且教授学舍里的幼童,也尽够了。
萧琅应是。
宋怜从清莲手里接过风袍,叮嘱周弋,“事关百姓安危利计,江淮郡守令必亲自前往宜州查看河流地形,需得防着暗处的人利用加害,青营的人留下,从郡守令踏入蜀中的地界起,郡守令的安危由蜀中负责,务必小心谨慎。”
周弋神色一凛,点头应下了。
宋怜看了看天色,此去南越路途遥远,便是快马加鞭,也需十余日,梅雨时节,路不好走,又不知要耽搁几何,早一刻也是早,宋怜带上围帽,叮嘱跟着起身的两人,“兵事外政询段先生,李将军,田老将军,内政问江肇,顾清音,商肆商户找完全、林商旸,务必注意李家军、司马炀兵马动静。”
周弋记下了。
萧琅追上前,“我同你一道去。”
宋怜抬睫看他一眼,高兰玠所言不无道理,李珣身世坎坷,身处东宫时,因母妃早逝,见恶于太子,见恶于母族,自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又被廖安憎恶,十数年未有一日能得安心好眠,他不似先太子软弱,也不似信王毫无斗志,他有野心,也聪慧,它日若生了离心,他有能力兔死狗烹。
但她已不是昔年面对困境什么也不能做的幼童。
当下除了李珣,她没有更好的选择,且走且看罢。
宋怜垂睫遮住心绪,叮嘱他不要落下课业,“可在新军营里设下擂台,多与士兵一同进退,能令他们折服的身手,积攒了威信,将来领兵,事半功倍。”
萧琅应是,送她上了马车,放下车帘时终是牵了牵缰绳,“你……小心……等你回来。”
宋怜心里微暖,自古君臣相宜的佳话并不少,悉心经营,总会有的。
车马路过南院院墙,夜极静,落针可闻,清莲却知这里已是里三层外三层被围困住了,数倍兵力之下,先前的斥候除非有飞天遁地之能,否则再无法靠近分毫。
宋怜轻抚了抚乌小矛的脑袋,指尖轻轻梳理着它的翅羽,举着它看着,直至马车穿过南街,方才将它放出窗外,轻声说,“去罢。”
翠华山时幼鸟一路留在她身边,幼鸟想念高兰玠,大约会在他身边待上一阵,五六日后,它寻不见她的气息,不会追去吴越。
海东青不知今日一别日后再难想见,扑着翅膀盘飞,脑袋探进马车,用喙轻蹭她额头,毛茸茸的脑袋往她怀里蹭,依恋开心,直至宋怜轻捏了捏它的翅羽,如前几日一般,在它脑袋上轻轻碰了碰,方才展翅腾飞,盘旋于云府上空,落在了游园苑。
宋怜看了一会儿,直至听见云秀的轻唤,方才放下车帘,收了微乱的心思,接过她手里的算筹,同她讲解算学。
带去吴越的人走另外的路,福寿亲自赶车,广汉城已是宵禁,车内便只闻她偶尔低语。
乌小矛落在窗沿,盯住案桌上一处,发出一声蛄蛹咕噜,展翅飞进彩织花篮里,要蹲下,又展翅飞起,叼着提篮往案桌中央走,踩上案桌前端坐男子的膝盖,放好提篮,整只鸟才窝进去,惬意地闭上眼睛。
花篮是张路送来的,书房里黑云压城,张路看了眼守在外头多了三倍不止的护卫,硬着头皮回禀,“女君大约不想动兵,没有问过半句和战船有关的事……”
高邵综收了案桌上的图册,纸张触碰灯盏的火舌,顷刻化为灰烬,张路不自觉上前,“主上连画了十几日。”
火光晃动,映照他神色苍郁冷寂,高邵综收拾了灰烬,案桌恢复了整洁,他垂眸整理衣袖,声音寡淡,“必是已经有了船图,如今除了贺之涣的兵器图,恐怕没有她能看得上眼的。”
看游园苑外的兵力,想是蜀中出了什么事,她不得不离开,能叫她此时离开蜀中的事,必不是小事。
张路见主上提了笔,便上前研磨,小声问,“主上我们回北疆么?”
高邵综抬了抬手腕,玄黑的铁链黑夜里泛着冷光,他眉目间一片平静,“没有钥匙,怎么回。”
张路噎住,几次张嘴想说话,都咽了回去,只得小声道,“现在外头围了许多兵,游园苑水泄不通,北疆的政务传不进来。”
高邵综放下狼毫笔,待纸张干透,将密令绑在乌小矛腿上,吩咐它,“去找沐云生。”
乌小矛夜里并不需要睡眠,啼鸣一声飞出屋外,消失在了黑夜里。
第121章 相聚陵零。
共有四十名护卫一并南下,各分成五人一众,伪装成南下贩货的商队,前后相隔六七里,出巴郡,过沅水进了沅州,就算进了吴越的地界。
到了沅州,留下十人护送宋怜,其余弃车骑马,日夜兼程往吴越都城东湘郡赶路。
宋怜领着清莲清荷宿在沅水支流南沅边河滩,有从广汉传来的密信,宋怜拆开大致看了,段重明擅内政,又是誉满天下的名士,蜀中门阀多少要卖他几分面子,他进退有度,削减门阀子弟选官名额时,一有实证,二来张弛有度,不会将士族开罪得太狠,蜀中新政稳固地往前推着走,他与茂庆二人,实是一把良刀。
信末有萧琅的问候。
另有他新写的一篇释义文章,周弋为他请了名儒,段重明得空也会指点四书五经,萧琅进步神速,这些年宋怜亦看过不少大家名作,萧琅的文章虽比不得能臣名士,却也算一篇锦绣文章了。
进了云府后,清荷习武之余,也跟着读书写字,不懂绢帛上写的什么,看着端秀的字迹警觉起来,萧郎君每日习武,参政,还有时间
毅力将字练得这般好,可见能力野心。
夜已经黑透,星光稀暗,火堆上的红焰被风吹得晃动,清荷抿抿唇,“女君当遏制萧小郎君,纵是请老师,清荷以为,请些教授贤德的大儒就好了,女君不但让他在军中历练,还让他涉足政务,每一属每一司,属下查得他留得美名,因着棋艺和文章,鲜少有不与他交好的。”
清莲正烘烤巾帕,听得惊住,“清荷——”
她目光带着制止,看向女君的目光带着忐忑。
清荷哪里不知,她身为婢女,顶多算女君的贴身女卫,实不当插手廷议的事,更不要说是出言离间女君和小郎君。
但她就是这样想的,便这样说了,她不懂朝政,也听说过江淮的信王,信王胆小懦弱,完全不主事,江淮上下,只有江淮郡守令一个王。
而萧小郎君,虽然看似温和有礼,比周大人脾气还好,却与周大人绝对不同。
她不肯认罪,只埋了头,心里发闷。
因着坐在旁边,宋怜能看见女孩头顶并不服发簪束缚的一缕头发,宋怜探手,轻轻取下她发间的草屑,随手抛进了火堆里,声音温和清丽,“北疆日前兵临徐州城,夺下徐州是迟早的事,兴王府吞并海国,周王徐冠吞并大周荆、郑二地,称后周王,大周京畿,六姓诸侯里,蜀中只占四郡,如今虽不算积贫,兵马却算不得强盛,蜀中需要同其它州郡争名声,争能人志士,萧琅越是出众,对蜀中越有利。”
她岂不知养狼为患的道理,只是万里长途十之差九,她此时防备针对萧琅,同祸起萧墙又有什么分别,她明白这个道理,若萧琅生了离心,亦也该懂得。
清荷清莲听得懵懂,努力记着,宋怜见二人并不厌烦,取了舆图,铺在青石上,从京城京畿开始,逐城逐州解释州域的来历,历史,此地又经历过什么样的岁月变迁,出过什么样的战争,又有什么样的地势地利。
她教过萧琅,知二人底子差一些,讲解时缓慢易懂,撑着额头娓娓道来,清荷清莲几乎是屏息听着,极为珍惜,一词一句都不肯落下,直至夜空里群鸟盘飞,两人飞快握住剑起身。
不过片刻,有奔马声从林子尽头传来,啸声起,清荷清莲稍稍松了口气,是自己人。
但深更半夜赶路来,不定是出了什么急事。
来人是赤营吴群,本是应当随福寿一道去吴越国都东湘郡,此时翻下马来,连气也来不及喘匀,急急禀报,“吴越贾宏率六万大军往北,已过了衡阳,属下半路接到鹤营信报,一并带来了。”
吴群呈上信报,清明以前潜入吴越的斥候归为鹤营,分由周慧、福华分领,宋怜接过信来看完,心沉了沉,算了算两边的路程,吩咐清荷取了笔墨,分写了两封密令,并虎符,交给吴群,“你同蔡邑两人,带着密令连同虎符,分两路,一路去巴郡,一路去江阳,调兵渡沅水,急行军,一定要快。”
巴郡、江阳二郡离沅水不到五日的军程,驻军合起来共七万,吴越北军虽战力不俗,但吴越国内乱已有十三日,北军战力大打折扣,蜀中军若能出其不意在沅水河畔伏击,此战必胜。
若叫北营军渡过沅水,攻下江阳,以江阳为城塞,进可攻退可守,于蜀中十分不利。
宋怜另外吩咐清荷,“清荷带人亲自回一趟广汉,留田老将军驻守蜀中,萧琅、李旋汇汉嘉、朱城兵马南下,由茂庆调遣石棉粮仓,你找一趟万先生,福记粮铺从周边各郡高价收买粮食,云记、福记余钱用完为止。”
清荷记下了,回城她只需直接去找周弋,亦或是段先生便可。
她知军情紧急,也不耽搁,取了一匹马,连夜走了。
直接调遣江阳、巴郡的驻军,显然能打吴越军措手不及,吴群接过虎符,信印,却十分迟疑,他是新营军里提拔上来的,知道调兵需虎符印信,但却不止止需要虎符印信,以女君的名义调兵,恐怕是调不来的。
宋怜知他的顾虑,温声道,“信令是周大人、李旋将军的笔迹,以周弋的名义调兵,信印交到江阳军司马方越手里,将蜀中明岁欲置太尉一职透露给方越,待江阳的兵马动了,你和蔡邑再去巴郡,同样将周弋欲置太尉一职的消息透给秋恬。”
吴群虽不明白,但知以李将军的名义去调兵,事情便成了一半,军情紧急,他应了声是,换了匹马,带上水和干粮,同蔡邑一道领命去了。
宋怜在河边踱步,方越与秋恬分别出自广汉秋家与方家,是广汉新扶持的士族新秀,洒下太尉这一个诱饵,由不得两人不动心。
宋怜让清莲取出广汉郡守令府府印,交给一名赤营侍卫,“你去一趟江阳忠义侯府,将这枚府印交给他,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那方越虽年轻,为人却机敏谨慎,拿到印信虎符必不会轻易动作,若要寻人求证,非忠义侯莫属,忠义侯做过京官,与周弋有私交,见了印信虎符,方越吃了定心丸,可保万无一失。
吴越北军南军从连州打到辰阳,半月里伤残六万,吴越境内四处征兵,私家的马匹被征用,马匹过不了越水,宋怜与清莲扮做男子装束,假做商贩,换了牛车,一行人有周慧先前备下的户籍过所,一路没受什么盘查,只越靠近衡阳城,流民反而越多了起来,都是打算逃往江淮的。
“砰——”
梨花木案桌断成两截,案桌上汤水洒落一地,右将军烙姜怒目圆睁,“那庆云岂有此理——我贾家军是替主公兵征蜀中,他庆云驻守陵零城,我北军路过此地,庆云不带官迎接,反将我等拒在城外,此等奇耻大辱,怎生忍得。”
贾宏扔了手里的佛珠串,未着盔甲的脸面布满细纹,“陵零城上到太守,下到城门门卒,都是庆党的人,开门迎接我们才是怪了。”
他摆袖转身,“好了,逞一时之气有什么用,早晚我要庆麟庆风的人头,给维儿殉葬。”
烙姜见提起外甥,不敢接话,只说起渡江的事,“那蜀中更换了门庭,这几年已不比往昔,咱们想要取而代,恐怕不容易。”
贾宏看向帐中挂起的舆图,原先的蜀中蓄养贼窝,积贫积弱,夺到手中,也只是拖累,没什么用处,如今蜀中四郡,成了吴越百姓逃窜避难的地方,可见今时不比往昔,夺下蜀中,以蜀中为王,何必屈居他人之下。
贾宏眯了眯眼睛,“那李旋确实有些将才,盯着他和田世荣两人,今夜急行军,过了沅水,先打下江阳巴郡,年前拿下蜀中,我儿的英灵也可安息了。”
烙姜道,“我先派小队人马,先遣渡江探探路,那周弋能拿下三郡匪首,不是个简单的。”
贾宏颔首,烙姜大步出了营帐,随令兵贾奉端着晚食入帐来,贾宏捡了两筷子,又暴怒掀了桌,贾奉瑟缩一抖,连忙收拾了,又重新端了饭食来,“那庆麟该死,为了给小公子报仇,将军要保重身体,不用点东西怎么成。”
贾宏眼里阴毒一闪而过,吃了半碗饭问,“那姓郑的,还有么?”
贾奉忙回禀,“哪还容得她家活,照将军的吩咐,郑家的人,九族以内全杀了给小公子殉葬,那妖女活葬的,就埋在小公子边上,小公子既喜欢她,就叫她永生永世陪着小公子了咯,等那贼子庆麟人头落地,到了地底下,也没法同小公子相争了。”
贾宏甩袖,“那妖女也配,等夺下蜀中,取了庆风人头,另寻了家世好的良家女子给维儿作配,用不了多久了,你先打听着便是。”
有仆妇进来送了汤,又低头垂眼的出去,贾奉弓着腰出了营帐,才直起酸痛的腰,往庖厨去,见里头备下了山珍饭,不耐烦的脸色好一些,叫那厨娘过来伺候。
这厨娘实在生得丑,半边脸上疤重得吓人,要不是做得一手好菜,也不能留她随军伺候,难得的是任劳任怨,也从不多话。
今日倒开口了,满脸惊惧的样子,“咱们不打那庆贼了么,怎么老奴看
着是往北去了。”
贾奉知给这丑婆子一百二十个胆,也不敢往外乱传,“吴王那老贼要护着那姓庆的,等将军打下蜀中,将来登了大宝,你这丑婆子跟着鸡犬升天了!”
他志得意满笑起来,小公子叫那庆麟打死固然可惜,只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贾奉吃饱喝足,警告了一句,“在将军府做事,知道怎么活命罢。”
周慧连连点头,唯唯诺诺,自去年接到女君信报,她辗转吴越内宅府邸,几个月前才进了将军府,用了些手段才跟着一道随军,午间她收到消息,女君已到陵零了。
周慧收拾厨帐,耐心等夜深人静了,换了装束,借着采买的由头,往陵零城去。
第122章 武陵城交手。
秋氏一族里,上三代秋远山曾官至尚书仆射,子一代外放地州官,阖族迁居蜀中,到秋恬这一代,避着应、田几家的风头,本该是没落了,族父秋从岭看准了周弋,上荐了族中三名子弟。
秋家家教甚严,子侄辈们名声不显,却是真正从三岁开始读书,一路读到大的,甫一被荐官,很快在广汉展露头角,如今秋家长孙秋澹兼任左右扶风,秋家二房次子秋遇任林县县丞。
秋恬自幼习武,十九岁时随孙德涛迎敌越军,孙德涛兵败,只有他率领的小队兵马奇袭越军,斩敌六千,还算胜绩。
副将袁杰与他是军中一道混惯了的,此时趴在一丛金丝桃下,看着远处黑夜里陷入安静的武陵城,吐掉了口里的甜草根,“杜怀臣只怕怎么也没想到,蜀中这个一惯只敢赔笑的小角,有一天竟然也敢过沅水,把他这些个先锋军堵在武陵城,一动也动不得。”
吴越王杜怀臣,原是大周三大异姓王之一,先帝在时,杜怀臣反叛大周,自立为王,不断往南扩张疆域,不敢触怒江淮,这些年频频进犯蜀中,逐鹿中原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秋恬生得一双瑞凤眼,抬袖挥去眼前的飞蚊,英俊的面容带着些漫不经心,“等方越到位,足可以给贾将军一点小惊喜。”
巴郡驻军大多从蜀南来,当地的百姓又称他们是蜀南军,两年前广汉公告法令,凡军兵者,有侵扰百姓者,轻者徙刑,重的杀头,加上广汉各处设有供给百姓检举的府衙,军兵的名声渐渐好了起来,秋恬便也找到了领兵作战的乐趣。
接到信令,虽对蜀中比他们还先接到告急令这件事有疑虑,但无论是密令、印信还是虎符都没问题,此番若能打越军一个措手不及,必一战扬名。
更何况蜀郡欲置太尉一职,总领蜀地兵马,就算他不来,族中叔伯也会挥鞭催着他出兵。
想要同田世荣、李旋,方家争夺太尉一职,这次好时机,无论如何也是不能错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