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第51章

作者:笑佳人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爽文 轻松 日常 古代言情

庆阳就发现,三哥似乎已经安抚好了自己,并不需要她再劝说什么。

翌日早上,小公主收拾妥当走出房间,发现对面的东厢门还紧紧地关着,常吉、福安这两个皇子身边的大太监并肩站在屋檐下,脑袋凑在一起闲聊呢。

庆阳昨晚听见动静了,一更天二哥才醉醺醺地回了房,醉成那样肯定得多睡,至于三哥,醉不醉都嗜睡。

庆阳自去前面找父皇。

秦弘已经在这边了,见到妹妹,笑道:“刚刚父皇还说,妹妹肯定是第二个来的。”

庆阳先观察大哥的气色,喜欢道:“昨晚大哥没怎么喝酒吧?”她敬佩大将军们,却不喜欢一群将军互相灌酒的姿态。

秦弘:“我酒量不行,不敢多喝。”

因为他是太子,除了王叔、邓冲,别的臣子将领不会灌他,昨晚二弟坐在他旁边,每当邓冲敬酒,二弟都会不耐烦地替他喝了。

庆阳站到父皇身后,趴在父皇的肩头道:“父皇,战事结束了,城里也太平了,我想出去逛逛。”

这可是距离京城两千多里的武威,她这辈子可能只会来这一次的地方,庆阳想趁回京前多领略领略本地的风土民情。

兴武帝:“可以,叫你三哥、张肃陪着,再去找樊钟要十六个侍卫,就在城里逛,不要出城。”

小公主高兴得就要去喊三哥起床。

兴武帝:“急什么,吃完早饭再走。”

庆阳:“不了,我去尝尝这边的早摊!”

.

等睡眼惺忪的秦仁无精打采地跟着妹妹走出帝王暂居的总兵府,得了消息的张肃已经在门外候着了,另有樊钟挑选的十六个布衣侍卫。

今日张肃穿了件松青色的粗布袍子,都说人靠衣装,这粗布的料子却衬得他本人如玉,纵使连续一个多月的行军微微晒黑了他的脸庞,庆阳刚出门看到他的时候,还是觉得眼前一亮。

“微臣拜见两位殿下。”

张肃带着侍卫们行礼道。

庆阳叫众人免礼,问张肃:“你的伤如何了?要是行动不便,你还是回去休息吧,这么多侍卫在,不用你担心。”

打完一个长哈欠的秦仁:“对对,你养伤要紧,千万别勉强。”

张肃:“快好了,其实我也想趁此机会随殿下们出去逛逛。”

庆阳:“行,如果不小心弄疼伤口了,你要告诉我们。”

张肃点头。

武威城城墙坚固,城里却没有京城那么大,总兵府前面两条街就是开满商铺的主街,所以庆阳三人直接步行过去了,八个布衣侍卫在前面开道,八个保持距离跟在后面。

与西胡的战事并没有影响城中的百姓商贾,特别是初十起城门又重新开启了,知道朝廷打了胜仗的百姓们欢欣鼓舞,街头的贩卖声都透着浓浓的喜气。

前面是家包子摊,摊主掀开蒸屉的盖子,露出满满一屉七八个比拳头还大的白面包子。

秦仁不困了,肚子一阵叫唤,对妹妹道:“就这个吧,我要两个肉包。”

庆阳解下腰间的荷包要三哥自己去买,她才不要吃京城也能吃到的包子。

“你要吗?”她问张肃。

张肃:“多谢……姑娘,我出发前已经吃过了。”

二哥住在军营,他随驾住在总兵府,因为皇上或是两位殿下随时可能会传唤,张肃起得早吃得也早。

庆阳就与他一起等着三哥。

秦仁花十文钱买了两个大肉包过来,一手捧着一手将荷包还给妹妹。

庆阳听到摊主报价了,问张肃:“京城的包子什么价?”

张肃:“肉包四文一个,比这个要小些。”

嘴唇被烫的秦仁吸着气问:“怎么这边反而比京城还贵?”

小小年纪就进宫当伴读很少有民间行走经验的张肃一时卡住了,庆阳看看两边不断经过的商旅,了然道:“京城百姓比外地百姓富裕,家中吃得起这种白面包子的多,小贩们卖得太贵,百姓们可能就不去买了。武威是边关重镇,商旅多,商旅盘缠充足,之前在经过的小城小镇吃喝都不如意,到了武威肯定舍得吃好的,所以小贩反而敢提高价钱。”

秦仁只是赞成地点头,张肃多看了聪慧的小公主一眼。

经过两个没多稀奇的小摊,庆阳停在了一个大娘的摊子前,大娘卖的是一种把腊肉卷在中间开口的烤饼的吃食。

“哎呦,小姑娘怎么长得跟仙女一样,要尝尝老妇人的肉夹子吗?我们家的腊肉可香了,不信你试试。”

老妇人热情地用筷子夹起一片腊肉递过来。

庆阳不着痕迹地观察老妇人的手与筷子,手布满皱纹但干干净净的,筷子瞧着也是十分新。

庆阳这才张开嘴。

有些奇怪的味道,吃起来却很香。

庆阳要了两个,大娘动作麻利地包好,十文钱一个,庆阳直接给了大娘一块碎银子,喜得大娘乐开了花。

走开几步后,秦仁悄悄道:“妹妹这么大方,岂不是显得我刚刚很小气?”

庆阳:“第一,这是我的银子,你不能拿我的银子大方。第二,大娘夸我了,卖包子的大爷夸你了吗?”

秦仁:“……”

庆阳再把多的那个肉夹子递给张肃:“尝尝吧,不能白让你陪着。”

这么高的个子,多吃个饼肯定撑不到。

张肃:“……谢姑娘。”

于是,两个高挑少年护着一个小姑娘,边走边吃地逛了起来。

第56章

难得出回宫的小公主对她在武威城里见到的每一幕都兴趣十足, 手挎篮子健步如飞的壮实妇人她要目送好远,不知为何跟爹娘哭闹的孩子她能一直旁观到对方不哭了为止, 就连摊主与客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她都听得津津有味。

每当小公主在一个地方驻足时间长了,秦仁就偷偷朝张肃使眼色,纵使他很喜欢自己的妹妹,对妹妹这种兴致也无法理解。

可惜张肃没有给他任何回应,只管默默地守在小公主身边。

看着看着,庆阳忽然打量起身边的两位少年来。

秦仁:“怎么了?”

庆阳对着三哥道:“右前方茶叶铺门口有个穿绿裙子的姑娘,一直在偷看你跟张肃。”

张肃纹丝不动,秦仁装作不经意地扫视一圈,目光在妹妹说的姑娘身上微微停留一瞬,见对方果然在看这边, 秦仁忙道:“快走,换个地方待。”

庆阳:“……三哥怕被姑娘看?”

秦仁不怕,但他很不习惯。

庆阳再去看张肃, 张肃:“……我是来保护姑娘的, 去哪全凭姑娘做主。”

庆阳:“那我一直停在这里, 你不怕被她看?”

张肃的视线随着刚从身边经过的一个魁梧男子移向后方,道:“我只负责警戒,不会在意不相干的人。”

秦仁受不了了,催促妹妹:“走吧, 她身边又多了一个姑娘。”

庆阳愿意照顾三哥, 笑着往前去了。

早饭已经吃好,接下来就是看小摊逛铺子,庆阳还买了一套别致的信笺,留着给母妃写她的见闻,回宫后再一起送给母妃。

“可惜没什么值得带回京的礼物。”逛了半条街, 庆阳遗憾地道,出来这么久,她想母妃贵妃大姐姐了,就想物色几份合适的礼物送回去。

秦仁:“那是因为家里的东西都是第一等的,外面这些你当然瞧不上。”

妹妹瞧不上,母妃她们也瞧不上,不能讨人欢心的也就无法作为礼物。

“去茶楼坐会儿吧。”

“嗯。”

茶楼里有位说书先生,刚开始还在讲一个志怪故事,可能庆阳三人还带来了几个乔装的侍卫,显得茶客多了,说书先生竟然改讲武威城最近的大事了。战场的事他或许知道的不多,但他熟悉前任总兵袁兆熊啊,绘声绘色地说起当地百姓早就有所耳闻却不敢公然议论的袁兆熊的私事来,譬如袁兆熊的第六房小妾是如何抢来的,譬如袁兆熊靠走私得了八匹汗血宝马。

真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贪也白贪,现在命没了,汗血宝马也成了皇上的。”

“当今圣上真是威武,过来一趟不但收拾了袁兆熊,还把西胡打得元气大伤,我看啊,接下来十几年咱们这边都要太平喽!”

庆阳看向三哥,秦仁露出了跟妹妹一样的笑容,有这么一个英明神武的父皇,他们做儿女的都跟着骄傲。

歇了两三刻钟,三人离开了茶楼。

“三弟?”

正走着,身后突然传到一道熟悉的声音,庆阳回头,看到了骑着骏马并肩而行的堂哥秦梁与定国公世子邓坤。

庆阳熟悉的秦梁是崇文阁、演武堂里的那个文武全才,但因为年龄差距,秦梁陪她玩的时候并不多,堂兄妹间谈不上多深的情分。至于邓坤,长得像他父亲邓冲,说话行事也像,庆阳一直都不太喜欢。

“大堂哥。”随着二人把坐骑交给随行的侍卫走过来,庆阳笑着唤道。

秦梁:“出来玩吗?怎么没多带几个人?”

庆阳朝前后使个眼色,秦梁顿时明白了,转而问起兄妹俩都逛了哪些地方。

邓坤插不上皇家子弟的话,上下扫了张肃几眼:“听说你在关外杀了十一个人?瞧着不像啊,该不会贪功虚报了吧?”

张肃虽然才十五岁,身高却不输已经二十六岁的邓坤多少,几乎直视邓坤的眼睛道:“谎报军功轻则免职重则处死,世子若无证据,还请慎言。”

邓坤哎了两声,指着张肃朝秦梁笑:“听听,我不过逗逗他,这小子竟然跟我较真了,跟他大哥一样开不起玩笑。”

秦梁皱眉道:“你这玩笑本就不妥,以后少开。”

他不配合,尴尬的就是邓坤,于是邓坤就更看张肃不顺眼了,挑不出张肃战功的问题,邓坤突然笑了,盯着张肃的脸道:“我懂了,那些胡人一定是看你长得像个文弱书生才都奔着你去,结果反倒变成了你的战功。”

张肃垂眸,不屑与他做这种口舌之争。

秦仁不爱听这话,但面对一身虎豹凶气的邓坤,秦仁有些犯怵,就朝秦梁使眼色,让秦梁管管。

秦梁刚要开口,才到他们胸口高的小公主突然冷声道:“邓坤。”

围在小公主身边的四个高个子同时低头。

庆阳直视邓坤道:“张肃是我三哥的伴读,更是父皇钦点保护我们的侍卫,你辱他便等于辱我们,念在你是功勋子弟且本次伐胡作战也立了功劳,今日我只罚你掌嘴三下,以后你若敢再犯,我与三哥定不轻饶。”

邓坤懵了,难以置信地看向秦梁。

秦梁比他更熟悉小公主的脾气,他是不好劝的,仗着身高朝秦仁使眼色。两句玩笑而已,不值得如此,再怎么说邓坤也是定国公府的世子,张肃只是卫国公府不袭爵的三公子罢了,论身份,邓坤贵过张肃。

秦仁没去比较两人的公子身份,但邓坤那脾气,能甘心自己掌嘴?秦梁都表示不赞同了,妹妹再坚持惩罚邓坤,邓坤一气之下一走了之,尴尬的还是妹妹。

上一篇:困春莺

下一篇:返回列表